一方面,魏晋不清楚这人的演技,尽量降低表演难度,只需要他表情严肃,符合身份设定即可。
另一方面,这个角色露脸的镜头不算少,按照剧组常规的咖位来算,至少也算是个大特,给足了陈保国面子。
此外,为了拍摄这场戏,剧组也准备了数台肩扛式摄影机,跟拍抓捕行动。
还有两台摄像机,挂在摇臂上拍摄远景;同时,空中还飞舞着数架航拍无人机。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魏晋坐在旁边的帐篷下的监视器前,拿起了对讲机:
“各部门准备,倒计时三十秒”
“action!”
第600章 首映 只有累死的牛
不出意料,随着口碑的坍塌,《特殊身份》基本被宣告了死刑。
五天的时间,票房还不到九千万,仅报收8700多万,而且单日票房已经掉到了千万以下。
老实说,对于这个成绩,圈内并不意外。
因为一直以来,甄子弹都没有回避,他在这部戏里发挥的作用。
即:以武术指导的身份,掌控整个剧组。
可一部电影,全部交给武术指导,能拍的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了。
就比如袁和平,做武术指导,可以称得上是业内最顶级的。但转型当导演之后,拍摄的所有电影,无一不是烂片。
何况,甄子弹还不是导演,仅仅是以监制、主演和武术指导的身份插手拍摄,那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但扬子不这样认为,这货当着媒体的面,呼吁院线方不该看人下菜,而是保证排片的公平公正。
言外之意,他将票房腰斩的事情,归结于院线的排片不给力。
“这人是不是脑子有病啊,上座率不行,院线方降低排片不是很正常的操作嘛,他这样搞,就不怕继续被砍?”
趁着等待剧组布置的时间,陈曦刷到了网上的新闻,和魏晋吐槽起来。
“这是肯定的。不过扬子这人吧,你不能以常理来推测,只能说是奇葩。你忘了之前营销‘小黄圣依’的事儿?”
“噗呲.”
听着这话,陈曦想起国庆期间的新闻,直接笑出了声。
正常来讲,给新人打标签是提高辨识度,顺便蹭热度的好手段。
所以每年都有不少的“小章紫衣”、“小刘一菲”,乃至“小杨密”冒出来。
可扬子这货脑回路是真的不正常,他给旗下新签约的艺人,营销了个“小黄圣依”的名头,简直亮瞎了圈内人的眼睛。
要知道,黄圣衣现在都快过气成三线明星了,新人往这上面靠,是嫌凉得不够快吗?
“魏导,都准备好了。”
这时候,执行导演跑了过来。
“好,那就开始吧。”
话毕,魏晋和陈曦直接登上了一旁早已准备好的直升机,摄影师和副手也都跟上。
为了接下来这场戏,当地边防支援了四台直升机。
半个小时后,魏晋坐在监视器后,开始了今天的戏份。
这场戏份,是男一号张涵宇和男二号廖凡的第一次见面。
按照片中的设定,地点是在泰国,但实际上自然不需要到那边去取景,只是在滇省境内找了一处风景相似的地方而已。
这在电影的拍摄中,相当常见。
只见监视器画面里,广袤的山岭上,视野无限开阔,直升飞机缓缓降落,张涵宇从中跳下。
而另一组镜头里,廖凡开着越野车过来汇合,双方交谈。
这场戏对于演员们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完全是一遍就过了。
紧接着,剧组紧锣密鼓的拍摄了两人乘坐越野车,一路观看茶山,和“当地居民”打招呼的戏份。
两个小时的时间,这场同一场景的户外戏份,就直接完成。
“不错,廖老师这泰语练得不错。”
魏晋从监视器后起身,笑着夸张一句,而廖凡则是罢了罢手,谦虚道:
“魏导过奖了,我这也就是赶鸭子上架,照着剧本学的,连交流都做不到呢.”
“那也足够了。”
魏晋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看向剧组的工作人员。
“大家抓把劲儿,半小时内搞定。剩下半小时,大家可以自由拍照,待会儿坐直升机下山。”
和边防系统约定的时间还很充裕,魏晋倒也不用那么赶,何况这里的风景确实不错。
“晚上咱们吃全菌汤锅!”
“好耶!”
就在魏晋和剧组茶山拍照的时候,《亲爱的》首映礼也如期举行。
尽管魏晋没有参加,但正如他此前所言,有着山河传媒、上影、光纤、英黄四家出品方的影响力在,以及主创阵容在圈内的人脉,首映礼现场可谓是星光璀璨。
圈内头部制片公司,中影、华艺、星美、伯纳等悉数出席,大量的导演、制片人,以及圈内一线明星也都前来捧场。
但相比圈内人,这次受邀来参加首映礼的媒体记者更多。
目的自然只有一个,尽最大的可能宣传这部电影!
黄柏特意从《心花路放》请假出来,出席首映礼,凭借高情商,他在这种场合可谓是游刃有余。
一向佛系的梨姐,今天也打起精神,和周寻一起招呼着来宾。
“梨姐,寻哥儿,预祝票房大卖啊。”
“谢谢小明捧场。”
曾梨淡淡一笑,倒是周寻四处张望了一下,调侃道:“咦?今天倒是稀奇啊,没带你家那位?”
周寻的语气充满了揶揄,但黄小明和她相识十多年,早就见怪不怪了。
“她忙着拍戏,还在剧组呢。”
周寻点点头,也没有穷追猛打,转移了话题。
“对了,小明,我看新闻说《太平轮》出事儿停工了?”
“嗯,吴导身体出了些状况”
周寻瞬间懂了,因为去年吴白鸽就诊断出了淋巴癌。
虽说这种类型在癌症里的治愈概率好像挺大的,但高强度的工作,以吴白鸽都快70岁的身体,又怎么能吃得消呢?可不是人人都是老谋子啊。
“那你可是运气不好啊,我记得之前你打算试镜《湄公河行动》男二来着?”
“谁说不是啊,真是可惜了”
黄小明跟着叹息一声,但随即又略带兴奋,“不过也算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吧,我又接了部电视剧,剧本我还挺喜欢的。”
“哦?讲什么的?”
“一部民国爱情剧,我在其中饰演霸道的商会会长,帮派大佬.”
等到黄小明兴致勃勃的介绍完离开后,曾梨拉着周寻小声问道:
“寻哥儿,他这又是霸道冷酷、又是睿智无情,还爱而不得.
我怎么感觉跟《泡沫之夏》一个套路,他就这么喜欢这类型的?”
“嗯,小明是比较喜欢霸道总裁的戏路,可能演起来比较轻松吧”
听着这话,曾梨表情怪怪的,她想起了魏晋讲过的,黄小明演技起伏不定,或许就是这样来的?
没一会儿的功夫,首映礼开始了。
当韩宏一曲《亲爱的小孩》开场之后,整个礼堂内全都安静了下来。
这首歌曲尽管在1985年就面世了,但毫无疑问,无论词曲都称得上是经典,非常打动人心。
紧接着就直接播放电影正片,将采访环节留在了后面。
故事开始,就是展现黄柏饰演的男主,和曾梨饰演的前妻之间的矛盾。
紧接着,就是儿子走丢的戏份。
故事的节奏很快,但这种快节奏也极大的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随着孩子走丢,男主夫妇震惊悲伤之下,陷入了漫漫寻子路。
被骗过,被打过,其中的坎坷艰辛难以言表。直到加入了一个互帮互助的寻亲组织,才算是稳定下来。
这个组织里的所有人,全都是丢了孩子的伤心人,每个人的经历,都比男主一家好不到哪里去,大家互相鼓励,抱团取暖。
这段戏堪称是整部电影中,最为现实也是最揪心的情节。
明明是人间惨剧,但一个个当事人却略显平静,乃至以开玩笑的方式来介绍自己。
其中浓浓的麻木和悲痛,即便是隔着屏幕,也让观众感觉到一阵阵揪心,忍不住落泪。
不过好在,男主总算找到了自己的孩子。
亦或者用抢来形容,更为贴切!
因为失踪几年,孩子早已经不认识父母,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被卖的孩子。
为了怕引起人贩子或者收养家庭的警惕,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先将孩子抢到手,再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
这段戏是编剧部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几位原型分享的故事里,就有好几个孩子是这样被抢回来的。
因为一般买孩子的家庭都是农村的,大部分都不懂法,又相互团结,根本没办法交流。
甚至警察出面,被几百村民一围,也只能束手无策,既不能暴力驱赶,也要避免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至于说让村委会出面,人家一个村子沾亲带故的,基本上也就是应付敷衍了事。
更有甚者,直接通风报信,人家转头就给孩子带出去打工,躲上几年,要找就更加艰难了。
反倒是先用一些特殊手段,将孩子抢回来或者偷回来,再做亲子鉴定,后续交给相关部门处理,来得更加方便。
所以电影里,就上演了最荒诞,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幕:
亲生父母带着孩子跑,养母带着村民追,而被拐卖的孩子,却哭着喊着要养母。
人世间最荒诞的事情,莫过于此!
好在最终的结果是好的,历尽千辛万苦,男主总算寻子成功。
一家人抱头痛哭的画面,让无数人泪洒当场。
可是男主一家得到了救赎,但悲剧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