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关于铝合金门窗加工的事情,一个是关于冀省钢材的项目。
铝合金的项目好说,主要是从成品的铝材加工厂,买好铝板、铝材,卖给加工厂。这个项目的利润很低,基本上就是赚辛苦钱。正在赚钱的是加工厂加工之后,再给一些分包商、使用者卖成品。
“现在做分包商的销售已经很多了,我有点想搞铝材生意,虽然说利润率低,但是做的人也少,这个和你做原木生意有点相似。”王宗博说道,“这次你过来,我就是想,要是你也准备做,可以给我一点资金支持,我们可以合伙搞。”
“大概需要投资多少钱?什么成本?什么利润?运费是多少?”颜辉问道。
“给你看看这个,我算了。”王宗博拿出来一个本子,上面写了一堆东西。
颜辉拿过来看了看,问了几个问题,心中开始盘算。
“这10万的货,利润只有1500?”颜辉算了算,发现这纯粹赚辛苦钱。
“嗯,但是周期还可以,这个项目的关键,是谈下来二级代理,这一共需要100万,我现在能拿出来40万,你要是能投资30万,这个事情我就能搞定。”王宗博也算是掏出了所有家底了。
“我回去合计合计”颜辉没有接这个话。
在颜辉看来,这种不懂的行业贸然几十万扔进去是很不负责的,而且他对王宗博也没这么信任。要是姐夫需要30万,他想都不用想。
“嗯,这个不着急,我现在也还在谈,要是50万能拿下二级代理,事情就简单多了。”王宗博点了点头。
“我现在给工地供应胶合板,供应的时候,和胶合板一起使用的东西,比如说钢管、钢构件,这些我挺感兴趣的,你有认识的吗?”颜辉聊到了第二个项目。
“有,你在泉城,你只接触鲁省的人,滨州这边接触冀省的人多,从这边去唐山只有3个多小时路程。或者在津城那边,津城的加工行业很发达!到时候我再带你过去考察考察!”王宗博也是看出来了颜辉的想法。
“嗯,这方面确实得考察考察,这次过来麻烦你了。”
颜辉比以前谨慎很多,这次过来一分钱也没有投资。
距离各个工地开工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颜辉没着急走,在滨州继续考察了几天,虽然没有投资,但是对铝产品、棉纺织品多了不少了解。说白了,和木材没什么核心的区别。
接着,颜辉包了车,继续北上,和王宗博一起考察了津市和唐山的钢产业,也是觉得有些震撼,河钢的规模居然这么大!
考察完,颜辉回了泉城,接着做他的木材生意。
如果姐夫不要走孔庆伟的话,颜辉胶合板的业务基本上就可以不用管了,但孔庆伟走了,这个团队就需要继续培养。
回到泉城,颜辉把大家召集到了一起,说明了一下接下来的安排。
王伟等三个人当然还愿意跟着颜辉干,今年开年他们都已经接到了业务。姐夫找过了王拥军,王拥军也决定跟着颜辉。倒不是说现在跟着颜辉赚得多,主要是他觉得颜辉很厉害,现在他是第一批跟着的人,以后前途广阔。
这个事情不光王拥军看得明白,其他人也看得明白。
这些人都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孔庆伟有些不想走,他偷偷找过颜辉,希望颜辉帮他争取一下,但是颜辉还是拒绝了,并表示一定会帮他保密。
颜辉明白,以孔庆伟的能力,早晚会选择自己干,但是在他自己干之前,颜辉还是要遵守和姐夫之间的约定。
这几个人过年期间都有订单,工地刚开始也比较忙,孔庆伟和李默也没有第一时间回去,在颜辉这里继续忙了差不多一个月,把事情忙完,才回到了姐夫那里,颜辉也分别给他俩包了红包。
这一个月期间,王拥军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把以前认识的两个小弟拉了过来,给自己打起了下手,团队人数又恢复到了六个人。
胶合板的业务,颜辉一直忙到六月份,才完成团队交接,王拥军作为团队的小负责人,已经很熟悉向厂长了,除了资金的事情跟他没关系,其他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操持了。颜辉也给了他一些请客吃饭的经费,对王拥军也比较信任。
忙完这些,颜辉开始筹划建厂。
明天更新第2章
明天更新
今天晚上陪领导,
第283章 成为那个人
滕总在颜辉的人生经历里,是具有极大影响的。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影响都非常大。
当年没有滕总的第一笔订单,颜辉也不可能跑到东北去谈业务,也就很难在建业发家。可以说,前期的订单都是滕总一个人给的,前期他的面子、身份也都是滕总带来的。
滕总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是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房地产小低潮,遇到工地结账难的事情,他的债务关系出现了问题;第二是他的加工厂安全管理出问题,导致工人死亡;第三是他个人迷恋赌博,认为这个能翻本,并最终完全毁了自己。
这些教训对颜辉来说,全是极为深刻的。
所以,颜辉建设加工厂,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安全,还专门和韩总沟通了一下。
接近两年过去,颜辉和韩总的关系越来越好,有事就会直接去找韩总。
“地方找好了吗?没有合适的地方,我可以帮你选个地方。”韩总拿起电话,“正好我朋友这边有个厂房空着,你要是资金不富裕,可以先租着。”
“木材设备要改造地面,我还是打算买个厂房。”颜辉打算好好改造一下。
大部分老板,十万左右就能搞起一个加工厂,有的大型机械三四万,小型机械大几千,凑合搞几个工人就能开始干。
之前四叔搞的那个加工厂,投资也就是二十万左右,由于设备降价,这个时候十几万就能搞出来。
说起来,四叔的那个工厂,就有很多安全隐患,之前颜辉干的那个活,又脏又吵又累又危险。颜辉准备投资多一点,搞点好点的设备,能直接搞两台数控设备,从规模和技术上形成领先。
“你这是要好好弄啊?准备投资多少?需要我帮忙吗?”韩总很有兴趣。
“那这个给您干股。”颜辉想了想,“需要您那边出个人吗?”
“出个人…嗯…我想想…这样,你先去忙,你这个事情既然要好好弄,我就当回事,这个人选我给你找一个。”韩总没有直接颜辉答复。
“那太好了,我这边正好缺个厂长。”技术员好找,但是厂长的人选,颜辉这边还真没有。
颜辉不是没想过找一个合适的厂长,但是找了半天,他都不满意。
之前在建业,颜辉经常和昊天沟通,他知道一个合格的厂长应该什么样。在颜辉眼里,昊天显然是不合格的。
“我有个外甥,去年大学毕业,学机械的。他在建安集团上班,但是我觉得公司内部太多亲属不是好事,想着给他安排出去。”韩总显然是早有人选,“等你建厂的过程中,你们两个多沟通一下,看看互相适不适合。我把话说前面,你的事情是重要的,我也重视,他要是不是那块料,你如实和我说。”
“我明白。”颜辉点了点头。
韩总很快地帮颜辉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厂房,价格也不贵,20多万就拿下来了。这个厂房位置不错,就算是作为城区仓储都够了。
地方搞定之后,颜辉见到了韩总的外甥,这人叫戴仲伟,戴了个眼睛,看着有点文化气息。
“颜总,”戴仲伟主动跑过来跟颜辉握了握手,“第一次见面,您多关照。”
颜辉一看对方这么客气,立刻就多了些好感:“太客气了,互相的互相的。”
“我来之前,就是没想到您这么年轻!看着咱俩差不多啊!”戴仲伟有些惊讶。
“我比你大一岁。”颜辉提前了解过对方的信息。
“这么年轻就这么厉害了!”戴仲伟眼前一亮,“您这边这个厂子,打算投资多少钱弄?什么样的规模?”
“投资大概50万吧,压板机热压机我们不做,其他的加工设备基本上都要有,刨切也要有。”颜辉有自己的考虑。
“那真是不少了,我大学同学家就有开木材厂的,我对这个还算了解,50万的话,如果不全部追求新设备,能搞个很好的,一半的设备可以上自动化和数控。”戴仲伟思量了一下说道。
对他来说,过来当个厂长肯定是好事,自由而且赚得多,舅舅说能给他一些干股,这种待遇他当然满意。只可惜加工厂的规模不是那种很大的,要是几百万的就好了.
“你有二手设备的渠道吗?没有的话,我准备去一趟奉天,那边的设备多。”颜辉解释道。
“您对这个了解的多吗?”戴仲伟有些疑惑。
“还行吧,我在加工厂待过挺久的。”
“那就行!那设备您先去采购,我也帮忙问问。无论我过不过来,咱们先把架子搭起来。”
“好。”
颜辉见戴仲伟的第一面,印象还是不错的。
他最近销售团队都搞定了,就等着去一趟东北,抓紧把工厂的设备搞定。去那边的话,他可以找老宋帮忙,应该能买到一些合适的设备。
这阵子,青岚高考已经结束了,还没有出成绩,压力大得很,颜辉也没联系她,只是告诉她出成绩之后来泉城找自己玩。
除此之外,颜辉今年4月初,还往巴西发了一个货柜的棉纺织品,总共成本20多万,利润大概5万,到7月份钱才回来。
这个回报率是很不错的,只可惜老大在巴西那边并不做纺织生意,他能帮颜辉搞定一个货柜就不错了。
假设老大现在给颜辉发了一个货柜的纺织品,颜辉也能找人帮忙卖掉,但是太多了就搞不定了,这是一个道理。
合计了半天,颜辉算是体验了一下外贸的流程,也就暂时搁置了此事。
今年,颜辉考察了很多个项目,涵盖化工、钢铁、铝制品等,发现每个项目都看似很好入,却都困难重重。他现在的资金有100多万,都不敢贸然进入。
加工厂反而是最有必要的。颜辉和耿中兴等多个老板都聊过,可以帮他们做来料加工。这些人可以囤积一些原木,有客户需要成品的时候,可以找颜辉来处理。
这段时间的几个事情,颜辉的威望变得很足。
也许他自己不愿意承认,但是这个加工厂一出,他越来越像当年的滕总的那个角色了。
第284章 财务
颜辉这次去奉天考察,本来是打算自己去的,结果正好周平有空,他听说颜辉要去奉天,也想跟着去。周平本身就是奉天大学的毕业生,那边的同学也多。
颜辉倒是没意见,只是他准备坐飞机过去,周平有些舍不得,最终周平只能提前一天出发。
“你倒是真有空,你叔那边的财务问题,感觉不太需要你啊。”颜辉意有所指。
“现在陶瓷行业不好干,我们厂子在泉城的业务也不好开展,最近正好比较闲。”周平叹了口气。
“说到底,还是产品的问题,你叔那边,要是再花个二三百万,去人家佛山等地引进一条先进的瓷砖生产线,把品质提上来,业务就好开展了。”颜辉给出了建议。
说白了,现在确实是大基建时代,但是基础工业品的入门门槛实在是不高,很多小作坊有个几万、十几万就能开干,这些人赚到第一桶金之后,如果乱花钱、如果不抓紧改良生产线,那结局一定是被淘汰。
很多村里的砖厂,在这个时代投资十几万一年能赚二三十万,然后厂长全都花了玩了,过了这个时期就都完了。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应该都见过类似的废弃砖厂。
周总的厂子,颜辉和王宗博都参观过,有一条比较先进的瓷砖生产线,比周围的砖厂、陶瓷厂要先进很多,但是也仅限于此。
工业生产是不进则退的,必须不断地投入研发,不断地添置更新更好的设备,才能活下去。
“两三百万.我叔的现金流,都压在了建安集团的门脸房这里了,你也知道。现在厂子里还有不少贷款现在想要拿下一点业务,谈何容易啊?”周平看向颜辉,“说实话,不是谁都有你的命的。”
“也许吧。”颜辉不置可否。
除了颜辉和韩总,没有人知道他们俩的关系是怎么做到越来越好的。
外人眼里,颜辉多是因为运气好,甚至还有人私传颜辉是韩总年轻的时候的私生子.
这些传言,颜辉当然无所谓,反正对他没坏处。韩总要是愿意收,他也愿意认个干爹,这个年代还是挺流行的。
当然,那样的关系反而复杂了。
生意要想做得好,是非常困难的,颜辉现在遇到的类似于姐夫、周总这样的人,已经是这个层面的翘楚了,但是他们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
有时候想成功,还是得靠机遇,少有人能真正靠能力一点点的起来。
“老颜,你觉得我叔这边,有什么好的破局办法吗?”周平问道。
“要我觉得,他买的门面房也快弄好了,就得抓紧抵押出去换成钱,继续改良产线。”颜辉算了算时间,“他的房子也快能拿证了吧?”
“本来贷款已经很多了,还要继续贷款啊?”周平有些咋舌,“老颜你有多少贷款啊?方便说吗?”
“啊?我?”颜辉想了想,“我没有贷款。”
“啊?你一分钱贷款都没有?”周平有些懵。
“我现在没有实体,就是普通贩子,没什么需要贷款的,而且银行也不会给我贷款啊!不过,我这次去搞机械,回来开加工厂,等加工厂弄好了之后.看情况吧,如果有需要,当然也得贷款。”颜辉解释道。
“也是.不过,木材加工厂能花多少钱啊?这个产线简单,十来万就够了。”
“算上厂房和设备,估计也小一百万了,我要弄个先进一点的。这样我的订单才不会缺。”颜辉看向周平,“你要是你叔那边没事干,不如过来跟我,我这边缺个靠谱的财务。”
“你这挖人都挖到我头上了?”周平笑骂了几句,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他确实有些意动。
生意有时候就是这样,一步快步步快,他叔那边,他也没什么机会,老财务年富力强,牢牢把持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