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裴一弘,开局市长提拔高育良 第152节

  汉皇与汉辅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显然,这对合作了多年的老伙计,此时在一次达成了共识,既然如此也只能选择他。

  汉辅微微颔首,补充道:“但在此之前,得先过了议会的这一关,如此大的事,不能我们两个人说了算。”

  “裴一弘院长那边多少也要和他谈一下。”

  他口中的议会指的是帝国的最高议会0 ....

  皇帝叫来秘书:“通知众人,过来开会。”

  时间,就这么缓慢流逝。

  众人基本全部到齐。

  汉辅将两人刚才商议的事情说了一遍。

  “我们认为,郭振阳同志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话音刚落,帝国刑事院的院长黄元基皱起了眉头。

  这位以铁面无私著称的老人,最看重的便是程序化的事情,郭振阳刚任省委書记还没多久。

  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

  这个小组的负责人至少也是个副阁。

  如今,却让他领头负责。

  不管是程序还是履历都有些不符合规定。

  “这不合规矩吧……”黄元基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紧接着,夏鸿震也道:“元基同志刚提出来的建议,其实也是我担心的地方。”

  “我也赞同翰云同志和鸿震同志的意见,让振阳同志担任有些不合规定啊。”说这话的是李建坤。

  .....2.9.........................

  ...........................

  ............................0................

  以后皇帝称汉皇,首辅称汉辅,不这么写,发不出来,主要是过不了审,这张封了一个礼拜.

第一百四十七章【拟任副阁级,给他三个月的考察期】

  虽然知道他们的目标直冲自己。

  裴一弘却是眼神淡漠的望着眼前这一切。

  他也没有说话,反而转头看了都察院的院长邓翰云一眼,邓翰云顿时明白老伙计的意思。

  确实,今天这个场合他也不好开口。

  然而邓翰云还没有开口,储君魏正祥却是率先开口力挺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五十年代的事情,也是临危受命,哪讲过那么多规矩,现在北高丽的核威胁就在眼前,能办事的人,比什么级别都重要!”

  “可是这其中的风险呢!”

  李建坤依旧保持极其反对的态度。

  “振阳同志的方案确实大胆,万一老美不配合,斯拉夫真的翻脸,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到时候恐怕不是撤掉郭振阳就能解决的。”.

  作为西南系的核心,同时也是柳文斌的岳父,恐怕他是最不希望郭振阳直接上去的。

  因此07,他对郭振阳始终带着几分审视。

  裴一弘一直没说话,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

  作为郭振阳的父亲,他此刻的沉默比任何发言都更有分量。直到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他,无奈的他才缓缓开口:“我保持反对的意见。。”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连皇帝陛下都有些意外地看向他。

  然而裴一弘却是话锋一转:“我反对的不是让振阳牵头,是反对振阳身兼两职忙不过来。”

  “淮东是帝国的经济重镇,人口大省,同时也是粮食产量大省,重工业大省,战略要地,因此淮东省不能有丝毫闪失。

  “要让他专心搞东北亚事务,就必须把淮东的担子卸下来,要么将其直接调回中枢。”

  “要么专任协调小组组长,二者不可兼得。”

  他的理由很实在,却也透着一股避嫌的意味,不想让人觉得他在为儿子谋私利。

  更不想郭振阳因分身乏术而搞砸事情。

  “裴院长说得有道理。”

  协商院的院长徐明知也是点头附和起来。

  “淮东的经济正处在转型关键期。”

  “振阳同志这一走,很可能出现动荡,不如让他先卸任淮东省委書记,专心负责东北亚事务,等事情有了眉目,再做安排。”

  会议室里的讨论方向渐渐转向“郭振阳是否该卸任淮东”,这显然偏离了原本的议题。

  皇帝陛下轻轻咳嗽一声,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来:“淮东的事可以再议,但东北亚的事不能等。

  “北高丽的核试验定在本周六,我们只有三天时间做决定。”说着便转头看向,刚出现在会议室内的国防大臣李天勇。

  “军方能不能在三天内完成边境的战备部署?”

  “能。”国防大臣李天勇鉴定道:“东北军区的三个集团军已经进入三级战备,只要命令下达,二十四小时内就能抵达边境线。”

  “外事部门呢。”

  皇帝陛下又看向主管工作的内阁次辅。

  “能否在三天内摸清老美的底线。”

  “比如,他们是否愿意在联合国框架下,支持我们全面启动北高丽的去核化决议。”

  内阁次辅夏鸿震连忙点头说道:“今晚我就安排让外事部長飞一趟北美。”

  “找他们的国务卿密谈吗,老美最近在中东焦头烂额,应该愿意抓住这个合作的机会。”

  “经济口这一块。”皇帝陛下钻头看着内阁首辅开口问道:“环渤海贸易区的初步规划,内阁三天内能拿出来吗?”

  “可以。”内阁首辅点头说道,“我们有现成的环渤海经济带数据,稍作调整就能用。”

  最终,皇帝必须一圈问下来。

  基本都给出了肯定答复。

  皇帝陛下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说道:“既然大家都觉得振阳的方案可行,也认可他的能力,那剩下的就是如何用他的问题。”

  “关于东北亚事务协调小组必须要成立。”

  “东北亚事务协调小组,改名为大汉帝国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该部门直接挂靠汉林院。”

  “大汉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部门拟任正省级。”

  “领导班子全部实行高配,委员会的主任拟任副阁级担任,九个副主任,其中四个分别负责外事、经济、军队和工业,由各部的部長兼任。”

  “余下三个副主任和秘书长拟任副省级。”

  “设立谠组,党组共十人,党组書记由郭振阳同志担任,党组副書记兼常务副主任空缺。”

  “余下八位党组成员,四为各部的部長兼,三位副主任和党组秘书长,全部拟任副省级,余下框架内阁争取一天完善。”

  “由振阳同志担任,帝国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党组書记,主任,同时兼任淮东省委書记。

  “给三个月的过渡期,三个月内他必须拿出阶段性成果,否则自动卸任淮东职务,专心留在中枢,合格的话,行647政大臣增加到二十八位。”

  皇帝必须直接一锤定音将事情决定了下来。

  当然,也是他和内阁首辅商议的结果。

  由他们两人的支持。

  其他的意见对整体来说基本已经不在重要。

  他的这个方案既给了郭振阳足够权限,也设下了考核期,算是折中了裴一弘的意见。

  黄元基还想说什么,却被皇帝陛下抬手制止。

  “规矩是用来服务大局的,不是用来捆住自己手脚的,遥想当年岭南省的一些建设。”

  “你们仔细想想,哪一条规矩不是前辈们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的情况实际比当年更复杂,也更需要这种敢闯敢试的人。”

  说着,皇帝陛下看向黄元基,开口道:“黄院长担心的一些风险,其实这也很正常。”

  “但是帝国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靠怕风险就能走过来的,我们这代人打下的江山,总得有人能够守住,敢去开拓。”

  黄元基沉默了,皇帝陛下的话戳中了要害

  他们这代人确实稳,但也正因为太稳,才让帝国在某些领域被死死封锁,或许真需要郭振阳这样的闯将来撕开一道口子.

第一百四十八章【郭振阳:终于踏出关键的一步】

  淮东驻京办的宾馆套房门口.

  刚打开门,便看到内阁首辅站在门口,身后没有带任何随从,他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看来,帝国的最高会议有结果了。

  “首辅大人,您怎么来了?”

  郭振阳连忙将首辅大人给迎了进来。

  内阁首辅走进房间,没有寒暄,直接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放在桌上面色严肃。

  “振阳同志,最高会议刚刚结束,决定成立帝国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由你担任党组書记、主任,同时兼任淮东省委書记。

  “该委员会的职责,主要就是负责北高丽核问题应对,以及环渤海贸易区的筹备工作。”

  “你的级别定为副阁级,不过对你却有三个月的考核期,皇帝陛下让我给你带句话。”

  说到这里,内阁首辅的目光柔和,一副看优秀晚辈的眼神,拍着他的肩膀鼓励道:记住,放手去干,天塌下来,有我们顶着。”

  郭振阳颤抖的拿起文件,他知道这份任命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改变帝国命运的机会。

  “我明白了。”郭振阳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内阁首辅,眼神没有丝毫犹豫,“请转告陛下和各位领导,我郭振阳定不辱使命。”

  内阁首辅看着他,忽然笑了:“如今看你这小子,恐怕倒是比你父亲当年还敢闯啊。”

  “作为叔叔,给你一句忠告,切记,硬气是好事,但也要懂得变通,国际博弈,有时候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借势。”

  “是。”

  郭振阳面色郑重点头。

  他很清楚内阁首辅这话的含义。

  “行了……”

首节 上一节 152/1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