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裴一弘,开局市长提拔高育良 第2节

  徐瀚元也没隐藏心里的想法。

  他的下场,虽然导致胜利天平朝李光富倾斜。

  但对于徐瀚元来说他不在乎这些。

  徐瀚元在乎的是经济问题。

  他不想自己退休后。

  更加不想,自己百年以后被戳脊梁骨。

  别说郭振阳只二十八岁的年龄。

  哪怕他只有二十五岁的年龄。

  只要对郭振阳对汉东经济有帮助。

  徐瀚元依旧会将他推上去。

  反正,也就一个市委副書记。

  他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建议和监督而已,市委副書记的工作和职能大部分都在市委。

  只是这个青培县有些过于特殊。

  其特殊性,甚至比一般的地级市还要重要,那里毕竟聚集了全省九成以上的煤炭啊。

  不止汉东,全国都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是破除旧的制度,拥抱新的规则。

  还是旧的制度和新的规则并行。

  这些没有人知道,谁也给不了他答案。

  如今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摸索。

  郭振阳在青赔县诸多动作都在他的眼中。

  他带给青赔县的变化他也看到了。

  如今他想看,郭振阳会给京海带来什么变化。

  甚至是说给整个汉东省带来多大的变化。

  李光富和陈国宝的表情变化,也落入了徐瀚元的眼中,派系斗争他从来都不会去参与。

  可能这与徐瀚元那几年的艰苦经历有关。

  当初他就是从省長一下跌落谷底。

  苦了好几年时间,自己才最终官复原职,从那以后便下定决定,除去自己的本职工作外。

  徐瀚元不会去参与任何派系斗争,随即看向陈国宝耐心说道:“国宝書记,目前我们首先面对的,是当下经济的环境问题。”

  听到这话的陈国宝心里也是豁然开朗。

  他清楚徐省長,不止是给自己台阶下,也在解释为何打断自己发言,从而支持李国富。

  结合徐省長往常的一些行事作风也不难了解。

  对于老粤的赶超恐怕他真的着急了啊。

  见此,他也不再纠结什么。

  陈国宝也是朝坐在旁边的赵立春看了眼。

  赵立春心里顿时了然。

  如此情况,继续说下去也没用。

  三个副書记两个支持,看班长刚才意思,恐怕也有这想法,目前经济问题确实很严峻。

  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的省纪委書记钟政国,转头看了身边的老伙计一眼,汉东常务副省長的夏鸿震恰好也看向他,两人默契一笑。

  李光富和梁群峰打的什么主意他们怎么看不出。

  利用经济说法,将徐省長拉下场,到时哪怕班长周炳钧心里向着赵立春等人也没办法.

第三章【梁群峰:我们是否可以大胆一些】

  老省長虽然从不参和他们的争斗。

  但是他说的话,哪怕班长周炳钧也会给面子。

  徐老省長的威望在场无人能及,人家在七十年代末期复职后,便一直在汉东省委任职。

  在场众人或多或少都得到过老省長的提携。

  周炳钧虽然是空降过来的班长。

  但是他对老省長,表现的也很是尊敬.

  毕竟,他也是从汉东出去的,只是如今又回到了汉东而已,钟政国戏谑的看向赵立春。

  从这眼神能看出彼此不对付。

  赵立春自然没有注意到钟政国的眼神。

  此时他的还在回味众人的话。

  虽然赵立春心里也不想去承认这点。

  但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

  论搞经济,李达康真不如郭振阳啊。

  当然,就当前情况而言。

  这一点郭振阳拍马也赶不上李达康啊。

  赵立春很清楚李达康的能力。

  只能说术有专攻吧!

  ‘等等……’

  ‘京海经济改革……’

  忽然,赵立春抓住了重点。

  ‘难道他们目标是。’

  想到这,赵立春不由朝陈国宝望去,恰好陈国宝也看向他,两人心中默契的点了点头。

  看来李光富醉风之意不在酒啊。

  赵立春开始默不作声。

  想去,行……

  那我就成全郭振阳。

  刚好也能将李达康给推上去。

  赵立春让李达康上去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让他给我盯住郭振阳。

  却听陈国宝说道:“关于这点,我做个检讨,就目前环境而言,振阳同志要合适一些。”

  他这番话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

  作为班长的周炳钧,先是对其勉励了几句,转而说道:“既然如此,诸位还有什么想说的。”

  三大副書记两位支持,以及李光富这一派系的权力支持,班长也有支持的意思,在场众人自然不会自讨没趣,纷纷表示没意见。

  “我倒是有个不成熟的建议。”汉东省委常委、汉东省政法委書记,梁群峰忽然插了句。

  ‘终于来了……’

  赵立春和钟政国心中暗道。

  “噢……”周炳钧颇为意外,李光富接的是裴一弘的位置,梁群峰也是裴一弘提起来的,笑道:“群峰書记有什么建议,不妨说出来嘛。”

  周炳钧仿佛一眼就将梁群峰看穿。

  陈国宝和赵立春也是淡然的看向梁群峰。

  梁群峰无所谓笑道:“既然要做,那我们是否可以大胆一点,京海的市長,于向辉同志已经五十八岁,也到了退休的年龄。”

  “我的建议是,既然要做,那就大胆去做,让振阳同志,全面主持京海市的经济发展。”

  “市委副書记虽然能期待建议和监督的作用。”

  “真正的经济改革权还是在市府手上。”

  “既然决心拿京海市做为试点,我的建议是给他更大的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书写。”

  “出现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直接找上负责人。”

  “群峰書记,你这个建议很大胆啊。”周炳钧既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反而将问题丢给众人:“大家说说群峰同志的建议如何。”

  “群峰書记的建议,虽然大胆,却不失是个好的建议啊,与其畏手畏脚,不如昂首阔步。”

  说这话的自然是省委专职副書记李光富。

  当梁群峰说出这番话的时候。

  李光富基本就已经猜到了他的意思。

  很大胆,敢为先啊。

  不过这么做的风险也很大。

  等会议结束,李光富估计老领导会来问责。

  就算如此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走下去。

  没办法……

  他肯定是不能反对的。

  默认,又等于支持。

  与其那般犹豫还不如选择赞同。.

  战队重要,选择也很重要。

  他和梁群峰都到了巅峰。

  梁群峰这个老小子在为儿子做考虑啊。

  他要考虑,李光富自然也要考虑。

  何况他的年龄还比对方大。

  哪怕知道这么做有风险。

  有些机遇,也是和风险并存的。

  大部分等会议结束被老领导训斥一顿而已。

首节 上一节 2/1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