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兽医啊!你解锁大医系统! 第624节

  但凡他留了后手,那人去世了,可能会有愧疚感。

  可现在他已经手段全出了,甚至还用去了两瓶体力药水,手都是抽筋的,奖励也没有拿到。

  在这种情况下人还是走了。

  他觉得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任何憔悴,无奈都是不存在的。

  “还是中医学多了啊,开口闭口就跟老爷子一样,什么天意,命数之类的,但也确实就是这个理!不得不说小川你这个心态好,适合当医生,看来我果然是没看错你啊!”

  黄香凝听到张灵川说出这么一番话之后直接在办公室里夸赞了起来。

  真的,她觉得小川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心态上,都非常的适合当医生。

  作为医生一定不能内耗。

  要是过分的内耗的话,百害而无一利。

  像这样拎得清就非常的优秀。

  唯一就是说话带着一股老爷子的味道。

  他也老是喜欢讲什么天意、命数之类的。

  “呃呃呃……”

  张灵川没有想到这师母居然还能联想到中医。

  说起来自从得到系统到现在。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中医在给自己打掩护啊,又是感谢中医的一天。

  “小川,说起来你昨天用的那个弹指除颤,你能告诉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吗?你难道不怕出现意外?”

  黄香凝转移了另一个话题。

  她也是后来才知道,医院居然直接直播了这一场手术。

  现在这个重症胰腺炎的手术居然在医香微视上边又拿到了一个优质教学视频的评级。

  无数人想了解心内弹指除颤。

  实际上黄香凝对这个也非常的感兴趣。

  因为在手术过程中病人发生室颤、心脏骤停的可能性不小,很多时候在手术台上下不来也是这个原因。

  如果能了解这个原理,或许下一次就能多一分抢救机会。

  当然她也问了一下老沈。

  知道小川之前在学校也没有捏动物心脏复苏、指弹动物心脏除颤的前科,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做。

  可第一次就这么大胆,难道真的不担心吗?

  万一出了差错可能是医疗事故啊。

  “怎么想的,大概就是心前区捶击术吧,既然这个能给心脏带来能量,让对方终止恶性心率,我就想着能不能用弹指模拟心前区锤击,结果还真的成了。至于是否怕出现意外,感觉当时也没选择了吧,除不了颤的话人只有死在手术台上,所以根本没考虑这么多。”

  张灵川对着回答道。

  其实他之所以敢这么做,主要还是系统给他提供的经验。

  当时他根据对方列举出来的方法去尝试,结果意外成功了。

  想到这个他再度好奇,系统这些方法到底是哪里来的,感觉他们这个时代好像还真的没有。

  “这就是天赋啊,我觉得你这个可以让那群老外看一看,就再写一篇论文吧,写出来我觉得急救医学不可能不收,你的第三篇一区,小伙子!”

  黄香凝感慨着。

  或许普通人跟这样的变态型天赋选手相比,还是有太远的差距了。

  这样也好。

  让那群目中无人的老外看一看,什么叫华夏急救专家!!

  ……

第314章 那是我来时的路,可怕的论文狂魔,校长的信箱爆炸!

  “师母……你这,老沈明天还给我安排一个讲座会呢。”

  三篇SCI一区。

  这才多久啊,九月份到现在也才是十二月十九号而已。

  合着一个月一篇呢。

  高产也不带这么玩的啊。

  再者感觉这事像是忙不完了一样。

  “你这孩子怎么听着还不情愿呢,我告诉你,这些论文可是你以后评职称、在学术界站稳脚跟,甚至成为学术主力军的重要指标,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你羡慕得眼睛都发绿了。也就是你生在这个时代,要是在我们那个时代,手握两篇一区sci,两篇二区sci,你基本上可以直接横推到副高,科室主任都得给你让路了。”

  黄香凝没好气的对着说了起来。

  她那个时代,读博士如果手握一篇一区论文,顺利博士毕业,申请全国优博,保底可以申请到省优博。

  第二就是留校,申请到青年基金完全不成问题,导师强大可以申请面上课题,中标几率很大,顺利拿到基金资助后留校的话,副教授应该问题不大。

  部分单位按分奖励,可以发个小财,万把块是有的。

  总之未来的医学道路大概率是顺风顺水,同时医院方面给的期望也会很高。

  至于为什么她知道。

  因为这是她来时的路。

  而那时候她是读博士啊,而且还是临床医学!

  现在的小川不过是在读硕士,而学的则是临床兽医。

  真的,黄香凝觉得自己有点无地自容。

  那个年代她还上了报纸,打着头版,什么医学女天才,博士期间发顶刊论文。

  跟小川比起来,自己哪里沾得上天才这两个字。

  真的差远了。

  毕竟硕士期间跨学科两篇一区,两篇二区,现在即将写第三篇一区,她可以保证要是小川写出来的话急救医学百分之九十九能上。

  当初学校领导亲口跟她讲。

  但凡能多一篇顶刊,基本上就可以横推副教授了。

  两年后经验上来直接做科室副主任。

  也就是现在的规定比较复杂。

  再加上时代不同她们那个时候了。

  不过有一点是不变的,顶级的学术论文可以让未来的道路更加顺畅。

  就比如小川现在已经不用准备什么复杂的资料了。

  对方的科研成果已经横推博士。

  至于读博士那基本没一丁点门槛,省医院正在敲定联合培养方案,到时候直接走个面试流程就行。

  谁要是不服,拿出两篇一区其中一篇国际医学四大顶刊之一转载,两篇二区,他们这边一样给开特殊通道。

  “师母,瞧你这话说得,我要是生在你那个时代或许论文发不出来呢,毕竟也没有人帮我把关呀。”

  张灵川回了一句。

  他这可不是在夸,是在说心里话。

  之所以他能发这么多论文,首先自己的因素肯定是有的,比如说急救方法创新、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但更重要的还是师母交代方老师帮他审核,在方老师审核之后再由他修改,修改完了最后再给师母帮忙提意见,师母提意见、修改,最终才达到了顶刊论文的发表标准。

  当然,师母本身也是编委。

  所以他也算是坐上了速通车。

  “什么都没学会,就学会跟你老师一样油嘴滑舌!行了行了,论文记得写,我是不会影响你明天的讲座的,论文只要是过年前完成都行,不懂的先问方医生,到时候再发给我帮忙修改。”

  黄香凝一副没好气的模样说着。

  当然,虽然是一副没好气的姿态,但整个人还是十分开心的。

  毕竟谁不乐意听好话呢。

  不过回去自己得好好跟老沈说道一下,小川这么一个实诚的孩子都被他给带坏了。

  回想起当年。

  别看这老沈现在看上去挺老实的,年轻时期那张嘴巴呀,是真的油嘴滑舌。

  把小姑娘的她哄得那是一愣一愣的,稀里糊涂就交给他了。

  极大农学部。

  “阿欠——”

  刚开会回来才到办公室里坐一会儿的老沈重重打了个喷嚏。

  “这屋里挺暖和的啊,怎么好端端的还打喷嚏呢。”

  老沈揉了揉鼻子。

  紧接着打开保温杯喝了点水。

  说起来也不知道小川这小子准备得怎么样了。

  喝完水,沈长明拿出手机。

  准备给张灵川打个电话,毕竟明天的这一场讲座会领导们都很看重。

  并且同学们的热情也是非常之高。

  就连学校的校长都说了,极少看到同学们这么有热情,在学校网站预约讲座一共有一千九百个名额,结果不到一分钟就被抢光了。

  甚至还有不少校外的同学纷纷到校长信箱留言,表示为什么不允许校外学生去听讲座。

  不但是校外学校。

  很多没抢到名额的校内同学也纷纷留言希望增加名额。

  当然。

  这个名额肯定是不可能增加的。

  毕竟鸣放宫就那么大一点位置。

  而且现在是大冬天也不太可能在满地雪花的操场上开讲座。

  他刚刚去开会也有这个因素。

  同学们的热情不能被忽视,可学校场地确实是有限,所以学校领导考虑要不这一场讲座以直播的形式开启。

  对于小川领导们一致认为问题不大。

首节 上一节 624/9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