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更是查无可查,可能来自某个管理松懈的县城影院,也可能是某个被收买的放映员,在庞大的市场面前,追查显得徒劳而滞后。
与此同时,全国票房统计的“惯性延迟”也显现出来。
不同于最初九城在特殊关照和利益共同体下近乎“日报”的效率,如今面对全国数百个城市、上千家放映单位,各省(直辖市)电影公司的票房数据汇总,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
“韩厂长,王总,这是截至昨天,全国首周末三天的初步票房汇总。”
宣发处处长拿着报表,脸上带着一丝无奈:“数据……还在陆续报上来,很多省份只报了周五一天,或者周五周六两天的,周日的数据大多还没到。而且,这还只是他们愿意报上来的‘一部分’。”
报表上的数字显然远低于预期,甚至比不上最初九城首周末的票房。
韩三坪看着报表,眉头紧锁,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将报表轻轻放在桌上:“知道了。催,但也不必太过。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分账的钱最后能大部分到位,就行了。这是现状,急不来。”
他看了一眼旁边神色平静的王盛:“你倒是沉得住气。”
王盛笑了笑,目光掠过那份令人不快的报表,开口道:“大势已成,些许瑕疵,改变不了方向。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30天》证明了国产商业片的票房潜力,撬动了分账制的推行。接下来的细枝末节,是长期博弈的过程。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在下一部戏,下一个项目上。”
他的确已不再过多关注这些琐碎的运营纠纷。
《30天》于他而言,更像是一枚投入湖心的石子,涟漪已然荡开,目的已达,便无需再时刻盯着水面。
真正让他感受到项目成功带来直观影响的,是身边人命运轨迹的剧烈变化。
李晓冉的知名度,随着《30天》的全国上映,呈现出爆炸式的飞升!
“最美新娘”的广告模特形象尚未被人们完全遗忘,大银幕上那个温婉坚韧、与周星星碰撞出奇妙火花的“林薇薇”,瞬间将她推向了全民瞩目的焦点。
走在街上,她能被人轻易认出,索要签名;采访邀约、剧本递送如同雪片般飞向盛影传媒。
她真切地品尝到了一夜爆红的滋味,兴奋、惶恐,还有一丝不真实的眩晕感,只能依靠爱性、温度,来感知真实的存在。
……
而另一股热潮,则在南国的湘省卫视悄然汇聚,并借着一次意外的“典型塑造”,骤然爆发。
《快乐女声》全国120强进60强的比赛已经全部录制完毕。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舞台上,张伯芝凭借其混血美貌、独特的港风气质以及稳定发挥的粤语歌,一路稳扎稳打。
而在一次节目组精心设计的“选手心声”环节中,面对镜头,这个年仅十七岁的女孩,没有选择卖惨或煽情,而是用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平静和坦诚,讲述了自己的家庭背景。
她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自己如何被王盛在港岛“捡”到,签约光线传媒,并报名参加了这个比赛。
但当她说起自己的父亲是港岛出了名的“赌鬼”,家里负债累累,自己在港岛不仅时常被古惑仔上门追债,甚至还因此面临过潜在的报复和生命威胁时……
演播厅内一片寂静。
她那句“我参加比赛,就是想赚足够多的钱,把妈妈和弟弟接到内地来生活,这里安全”的朴素愿望,通过电视信号,传入了千家万户。
港人的身份、靓丽的外形、悲惨的遭遇、坚韧的性格,以及那个在当下语境下极具冲击力的“逃离”与“寻求安全感”的目标……所有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瞬间将张伯芝塑造成了一个极具感染力和话题度的宣传典型!
她主办方旗下艺人的身份,在这种真实到近乎残酷的叙事面前,被观众和媒体极其宽容地略过了。
人们更关注她的容貌、她的歌声,以及她那份想要保护家人、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
“靓女芝”、“逆境中的港岛玫瑰”、“为母则刚的少女”……各种带着同情与赞赏的标签迅速贴在了她的身上。
湘省卫视和光线传媒的宣传机器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各路宣传资源开始疯狂砸向张伯芝。
她的采访、她的故事、她比赛中的每一个镜头,都被精心剪辑、放大、传播。
《快乐女声》这档节目,也借着张伯芝这股东风,知名度与讨论度急剧攀升!
“看《快乐女声》了吗?那个港岛女孩太不容易了!”
“张伯芝今晚唱《执迷不悔》,唱得我心都碎了!”
“希望她能晋级,早点把妈妈接过来!”
类似的讨论,在街头巷尾、在校园工厂蔓延。
原本只是作为试水和新颖节目形式的《快乐女声》,其潜力被湘省卫视高层重新评估。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当大多数人更愿意窝在家里看电视时,一档拥有如此催泪、励志典型人物的音乐选秀节目,其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
湘省卫视迅速与光线传媒达成了深度合作协议。
合作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广告分成,而是扩展到节目的深度开发、后续艺人经纪的联动、以及全方位的宣传推广。
双方决心集中资源,将这个冬天最火热的话题人物张伯芝作为核心爆点,将《快乐女声》全力打造成这个寒假电视荧屏上最耀眼的节目!
王盛在京城接到王长钿报喜兼请示下一步策略的电话时,只是平静地吩咐:“顺势而为,保护好她。节目要热,但根基是音乐和真实。别让过度炒作,毁了她和节目的长远价值。”
“是,王总。”
第169章:我的1997
一九九八年的春节来得格外早,寒冬的凛冽尚未完全褪去,节日的喜庆气氛却已如同暖流,充盈在北影厂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盛影传媒所在的办公区及生活区,这股热浪更是达到了顶峰。
相比起去年此时“影像记忆”项目初分红时的惊喜与试探,今年的分红大会,则更像是一场毫无悬念的丰收庆典。
正如王盛去年规划并稳步推进的那样,“影像记忆”婚庆录像业务,在巩固了京城基本盘后,成功扩张至津城与冀省,形成了“两地一省”的稳固市场格局。
规模化运营带来了成本的优化和品牌效应的叠加,虽然市场竞争颇为激烈,但凭借全国电影厂子弟过硬的技术底子和盛影传媒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他们依然牢牢占据着中高端市场的龙头地位。
财务室内,算盘珠子的清脆响声和点钞的沙沙声汇成了一曲动人的财富乐章。
经过严谨核算,在抛去所有设备折旧、人员开支、市场拓展、税费等成本后,“影像记忆”项目在1997年度实现了惊人的两千余万元净利润!
按照当初王盛设立并写入章程的分红方案,利润的30%,即超过六百万元的巨额现金,被提取出来,用于回报那些在1996年项目初创、最需要资金时,以2000元一份认购了分红权的早期股东们。
消息早已在北影厂生活区内不胫而走,但当真金白银摆到面前时,带来的冲击依然是震撼性的。
“老张头,你家当初买了五份吧?这下可真发了!”
“比不上你家,我听说陈良他家,当初可是咬牙买了二十份!”
“哎哟,悔死了悔死了!当初就觉得风险大,只买了一份,早知道……”
“一份也不少啦!六千块啊!顶我半年的工资了!”
分红发放点设在改造后的北影厂礼堂,此时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职工和家属们排着队,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喜悦。
许多当初认购了多份的家庭,这次拿到的分红比去年还要多出不少,真真是“开心死了”。
王盛“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形象,在这一刻变得无比高大和稳固。
这笔钱,对于很多普通职工家庭而言,不仅是丰厚的年终奖,更是改善生活、应对未来风险的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盛影传媒内部的年终红包也同步发放。
王盛再次践行了他“赚钱不忘大家”的承诺,不仅盛影传媒的正式员工,连北影厂内借调过来的外厂职工和学徒、北影厂的所有在职职工,无论岗位高低,每人都有一个两百元的现金红包。
不论在什么时候,两百元都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足以让一个家庭过个丰盛的年。
红包用红色的利是封装着,由各部门负责人亲自发放到每个人手中,场面温馨而热烈。
粗略算下来,仅这笔红包支出,就接近两百万元。
但这笔钱花得值,它极大地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就连还是练习生身份的高媛媛和范小胖,也惊喜地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红包,一千元!
“谢谢王总!”
高媛媛接过红包,脸上泛起甜甜的笑容,小心翼翼地将它收好。
这笔钱对她而言,意义非凡。
范小胖更是激动得小脸通红,捏着厚厚的红包,感觉像做梦一样。
“王总,我……我一定好好努力!”她声音清脆,带着无比的决心。
王盛看着眼前这两个充满潜力的女孩,点了点头,温和却也不失严肃地说:“红包是公司对大家一年辛苦的心意。放了年假,都回去好好陪陪家人。但别忘了,玩归玩,功课不能落下。尤其是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基础。”
他顿了顿,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抛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目标:“今年,北电98级表演系新生的名单上,我希望看到你们的名字。谁先考上,公司的资源就会优先向谁倾斜,重点培养。”
这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高媛媛和范小胖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她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如今凭借《快乐女声》和悲惨身世故事火遍大江南北、风光无限的张伯芝。
那种站在聚光灯下,被万人瞩目的感觉,是如此令人向往。
而王盛的话,无疑为她们指明了一条通往那条星光大道的捷径——考上北电,就能获得公司资源的优先灌溉!
竞争的念头瞬间在两人心中点燃。
“王总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复习!”高媛媛率先表态,眼神坚定。
“我也是!我回去就让我妈给我请家教!”范小胖不甘示弱,连忙保证。
看着她们充满斗志的样子,王盛满意地挥挥手:“行了,都回去准备过年吧。假期愉快。”
……
又一个除夕过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北影厂生活区内,家家户户飘出年夜饭的香气,鞭炮声此起彼伏,绚烂的烟花不时划破夜空,照亮一张张洋溢着幸福和期盼的脸。
王盛家今年依旧热闹。
不仅父母王保国、张秀兰笑容满面,陈良父母、还有老韩和他女儿,也过来一起守岁。
客厅的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的预热节目,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饺子、年糕等丰盛的菜肴。
“小盛,厂里和公司的人,可都念着你的好呢。”
陈良父亲举起酒杯,由衷地说道:“今年这分红,这红包,大家伙这年过得,心里都踏实!”
王保国虽然嘴上还是那副“都是他自己瞎折腾”的调调,但眉眼间的自豪和欣慰却藏不住。
王盛笑着举杯回应,心里却清楚,这一切只是开始。
市场的盘子做大了,接下来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他必须带领团队跑得更快。
窗外,又一簇巨大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映亮了半边天。
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的钟声敲响,主持人们洋溢着笑容向全国观众拜年。
一九九七,在《30天》的票房奇迹、分账制的初步胜利、“影像记忆”的丰厚回报、《快乐女声》的声名鹊起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170章:《京港爱情线》
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八日,星期三,农历大年初一。
京城的年味儿被冬日的阳光照得格外清晰,夜里鞭炮碎屑留下的红纸屑铺满了胡同巷陌,空气里还隐约弥漫着硝烟的气息和各家各户飘出的饭菜香。
一大早,王盛就被母亲张秀兰从被窝里叫醒。
尽管如今已是身价不菲、执掌庞大商业版图的年轻老总,但在父母眼里,他依旧是那个需要遵循年节礼数的孩子。
穿上母亲准备的新衣裳——一件质地精良的藏青色羊绒衫,外面套上黑色羽绒服,王盛随着父母王保国和张秀兰,提着早就备好的年礼,先去探望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家依旧是那股熟悉的老旧家具和茶叶混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