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王母一时没反应过来。
“韩厂长?韩三坪厂长?”王父王保国猛地转过身,眉头紧锁,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惊疑和一丝紧张:“你去找他干什么?还嫌上次闹得不够?是不是又去……”
他下意识以为儿子又去闹事讨说法了。
“不是闹事,”王盛赶紧打断父亲的话,把手里的文件夹递过去:“爸,妈,你们先别急,听我说。我是去找韩厂长汇报想法,关于我们怎么自谋生路的想法。这是我跟韩厂长谈的计划草案,他基本同意了,但还需要家里支持。”
王母狐疑地接过文件夹,王父也凑了过来。
两人就着外屋不算明亮的灯光,翻看着儿子那几页写得密密麻麻、勾画了不少修改痕迹的手稿。
王母眼神不太好,能看个大概,王父则看得仔细些,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私人订制……婚庆电影?九千九?一万九千九?”王父念着上面的数字,声音都提高了八度,抬头瞪着王盛:“你小子是不是被打坏脑子了?这哪是挣钱,这纯粹是做梦吧!谁家结婚花这么多钱拍个录像?”
“爸,您看您又急,您先听我分析……”
王盛把对韩三坪说的那套市场分析、目标客户、北影厂资源优势又仔细跟父母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韩三坪的态度和给予的支持条件,免租的办公室、能租用的设备、五万块的借款额度,以及广告渠道的接洽机会。
“韩厂长说了,这事值得一试。但启动资金只肯借五万,需要包括你们在内的四名正式职工联合担保。”
王盛说完,看着父母。
房间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炉子上炖着的汤发出轻微的“咕嘟”声。
王母率先开口,语气充满了不放心:“老韩……韩厂长真这么说了?靠谱吗?五万块啊,可不是小数目,这要是赔了……”
王家小事都是王母拿主意,但这种事关家庭重大决策和儿子前程的大事,她下意识地看向丈夫。
王保国没立刻说话,掏出烟盒,抖出一根皱巴巴的香烟点上,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的表情晦暗不明。
他沉默地抽了好几口烟,目光再次扫过那份草案,又看看儿子头上还套着的网套和眼神里的光。
“你真有把握?”
王父的声音带着烟熏过的沙哑。
“爸,市场肯定有,咱们的优势也独特。只要前期宣传到位,能接到第一单高端客户,把招牌打出去,后面就好办了。”王盛说得肯定,但也没把话说满:“就是……启动资金五万确实紧了点,很多事得精打细算,磕磕绊绊难免。要是资金能再宽裕一些,成功的把握能大不少。”
王保国又吸了口烟,似乎在权衡什么。
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道:“前几天跟厂里小车队的老刘出车,听他念叨,说他一个哥们,辞职专门开婚车,给那些讲究排场的大饭店婚宴跑活儿,听说没少赚。看来这结婚的买卖,确实来钱。”
他掐灭烟头,决断道:“韩厂长能点头,说明这事有点门道。五万就五万,总比没有强。担保的事……”
王保国看向老婆:“你去楼上,把老陈和他媳妇请下来,就说有事商量。顺便把陈良那小子也叫下来,这事跟他们家也有关系。”
王母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这是要找陈良家一起担保。她虽然心里还是七上八下,但见丈夫拍了板,便擦了擦手,解下围裙:“行,我这就去叫。”
……
不多时,陈良和他父母就跟着王母下来了。
陈家就住在王家楼上,同样的两室户型,两家关系向来亲密。
狭小的外屋一下子挤满了人,更显逼仄。
陈父是个沉默寡言的壮实汉子,在厂里做置景工,陈母则在服装车间工作,性格爽利些。
“保国,秀兰,啥事啊这么急吼吼地把我们叫下来?”陈母笑着问,目光扫过王盛头上的网套,带着些同情。
王保国请他们坐下,让王盛又把整个项目计划、和韩厂长的谈话内容以及需要两家人联合担保借款五万的事情说了一遍。
陈父陈母听完,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震惊和犹豫。
五万块,在当下,对任何一个工人家庭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哪怕是担保,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王保国见状,诚恳地说道:“老陈,弟妹,这事是小盛牵头想的法子,韩厂长也点了头。我知道有风险,但孩子们总不能一直这么闲着闹下去。这钱,厂里是借给他们的,真要是最后亏了,还不上,这钱我们王家来还!绝不让你们家承担一分。今天请你们下来,就是帮忙走下担保的流程,更主要的是,孩子们需要这个机会。”
王母也赶紧点头附和:“是啊,孩子们有这心气儿是好事,咱们做家长的能帮一把是一把,五万块听着挺多,但我和老王也不是挣不到,平常跟着剧组出去,也不少赚外快。”
陈父搓着手,眉头紧锁,没吭声。
陈母脸上也满是纠结,看看自己儿子,又看看王盛。
就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陈良猛地抬起头,大声道:“爸!妈!这事不光是他王盛一个人的事!培训班我俩一起上的,闹事我也一起去的,这搞婚庆电影的主意,王盛之前也跟我透过风,我同意跟着他干!要是真干砸了,这钱我也要还!算我一份!”
他语气激动,脸上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和对未来的期盼。
陈良的话让屋里再次安静下来。
真不愧是光着屁股玩到大的好兄弟。
王盛向陈良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你都叫我兄弟了,那还说啥了,都几把哥们~
陈良仿佛有读心术般,向王盛坚定的点了下头。
见状。
陈父和陈母交换了一下眼神,陈父缓缓开口道:“既然老王家都这么说了,孩子们也有这个心,行吧,这担保人,我们做了。”
王母展颜一笑:“你们还没吃饭吧,正好我今天多买了菜,我再炒几个菜,咱们两家一块吃个饭,让老王好好陪你家老陈喝两杯。”
陈母也没客套:“行啊,我刚好也不想做饭,打算饿饿良子这个兔崽子,这小子今天下午……”
听着母亲絮絮叨叨‘告状’,黑壮黑壮的陈良,向王盛无语的摊了摊手。
第4章:头纱吻
王家狭小的外屋里,两家人围坐在拼凑起来的餐桌旁,气氛比起刚才轻松了不少。
王母和陈母张罗着端上最后一道菜,王父已经给陈父倒上了散装的二锅头。
“来,老陈,走一个。”
王保国举起酒杯:“为了这帮不省心的小子,也为了咱们这操不完的心。”
陈父话不多,只是默默举杯,两人碰了一下,都是一口闷掉。
辛辣的酒液下肚,驱散了些许晚间的寒意。
酒过三巡,话题自然又绕回到王盛的计划上。
大人们讨论着厂里哪些领导说话管用,哪些部门可能暗中使绊子,更多的是对市场前景的担忧和一点点被酒精催生出的希望。
王盛和陈良两个小辈很快吃完,见大人们聊得正酣,便默契地使了个眼色,一前一后溜出了闷热的房间,来到筒子楼公共走廊的窗边。
四月的夜风带着凉意,吹散了屋内的酒气和喧嚣。
楼下生活区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远处帝都逐渐亮起的霓虹勾勒出两个年轻人朦胧的轮廓。
“嘶……真他妈冷。”
陈良裹了裹外套,靠在斑驳的公共走廊围栏上,看着王盛:“盛子,我是真服你了。一个人就敢往韩三坪家里闯?你真一点不怵?”
“初生牛犊不怕虎呗。”
王盛没心没肺的笑了笑。
他前世在底层摸爬滚打,为了拉投资见各种老板、制片人,自尊心和脸皮早就被磨没了。
陈良啧了一声,压低了些声音:“私下里骂老韩是‘韩老虎’的人可不少。94年他上来当厂长的时候,厂里都乱成啥样了?各个山头林立,光领钱不干活的关系户一堆。
他上来就挥刀子,砍预算、削编制、查账目,管你是什么背景什么派系,不干活就滚蛋,真被他收拾下去不少人,打得那帮老爷们哇哇叫,愣是把歪风邪气给刹住不少。”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不过骂归骂,大家心里也清楚,要不是他这几年拼命在外面找钱,拉项目,搞合拍片,又把录音录像公司那些三产搞起来,厂里怕是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总之,这家伙是个狠人。
反正我见着他,腿肚子都有点转筋。你是这个!”
陈良说着话,冲王盛竖了下大拇指。
王盛默默听着,心里对韩三坪的认知清晰了许多。
前世,他虽听说过韩三坪的赫赫威名,但没见过真人。
今日见一面后,发现对方确实是兼具铁腕手段,有务实精神、开拓精神的强势人物,难怪能在日后主导电影行业改革。
“咱们这个事的开头算是迈出去了,开弓没有回头箭……”
王盛换了个话题:“接下来就得真刀真枪干了。五万块启动资金,得精打细算。团队的人选,也得开始琢磨了。”
陈良立刻来了精神:“对!得找靠谱的!要我说,就先从咱们这帮一块玩到大的兄弟里找。大刘、猴子、小兵他们,爹妈不是灯光、录音就是道具车间的,咱们知根知底,手上也都有点技术活儿,用着放心!”
他随即脸上露出嫌恶的表情:“那些坐办公室的,保卫科、人事科、宣传科的那帮孙子家的孩子,可千万别招!本来就跟咱们不对付,上次去讨要说法,保卫科下手最黑的就是他们!
再说了,咱们爹妈是干技术的,跟他们那帮搞管理的,从来就尿不到一个壶里。请神容易送神难,别到时候活没干多少,屁事一堆,还得防着他们背后捅刀子。”
王盛点点头,陈良这话话糙理不糙。
创业初期,团队信任和执行力至关重要。
技术岗子弟们从小在厂里耳濡目染,有技能基础,家庭背景相似,利益一致,且刚刚经历“失业”打击,更有动力抱团拼搏。
而管理岗子弟,关系错综复杂,难免有眼高于顶或者心思活络的,不利于初期团结。
“嗯,前期的筹备工作,就咱俩先顶着。”王盛认同道:“等业务跑起来,需要人手干活的时候,优先找大刘他们几个。技术好,人也实在,关键是信得过。”
“没错!就得这么干!”
陈良见王盛采纳自己的意见,高兴地拍了下公共走廊的围栏。
……
接下来的几天。
王盛的脑袋自从拆了线,便立刻开始了高速运转。
在王父和陈父的奔走下,另外两位关系过硬、家里同样有子弟待业的技术老职工也愿意做担保人。
王盛拿着四人联合签名的担保书和详细的用款计划,再次见到了韩三坪。
韩三坪大致翻了翻计划,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批示财务科办理借款手续。
五万块现金,以“北影厂青年导演孵化项目借款”的名义,划到了王盛即将注册的公司账户上,实际上是交到了王盛手上,后面等公司注册下来,再补个手续就行。借款期一年,年利率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这已经算很良心的了。
在1996年,注册一家公司的流程远比后世繁琐。
最常见的公司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流程包括,名称核准、提供注册地址、验资、提交材料、领取执照。
这其中最难的是验资环节,根据1994年实施的《公司法》规定,普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最低限额为10万元,且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5万元远远不够。
不过《公司法》第24条规定,允许货币/实物/工业产权等出资形式。
韩三坪便指示北影厂下属的北影录音录像公司,以“设备租赁入股”的形式,为“盛影公司”注资,补齐了剩下的5万元注册资金缺口,并因此占股20%,原本就是要占股20%,这个公司算北影厂的三产。
王盛代表一众北影厂子弟持股80%,实际上,是在他名下,没有任何书面文件直接写明他代表北影厂子弟持股80%,而是由王盛直接持股80%,这是经过韩三坪默许的。
验资报告由北影厂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加急出具。
正常情况下,整个注册流程走下来需要一两个月。
不过北影厂作为有影响力的国营单位,由厂办出面协调,工商局方面给予了便利,加快了审批流程,大约在一周多后,营业执照便能发下来。
等营业执照期间,王盛也没有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