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能地对这种涉及签约、而且是长达数年的合约的事情感到警惕。
娱乐圈,在任何时候,在大多数普通人看来,都是一个复杂甚至有些危险的圈子。
高母更是直接拉住了女儿的手,担忧地问:“媛媛,这……这靠谱吗?不会是骗子吧?哪有这么好的事就落在咱家头上了?还要签那么久的合同……”
高勇也冷静下来,沉声问道:“妹,你确定跟你接触的是盛影传媒正规的人?有没有什么凭证?合同条款你看过了吗?”
面对家人一连串的疑问和担忧,高媛媛急了:“当然是真的!我去的北影厂!有卫兵站岗的!李姐姐是王总的助理,穿得可正式了,还给了我名片呢!合同……合同我还没看到具体的,但李姐姐说下周六再去详细谈。爸,妈,哥,你们要相信我!王盛可是大人物,上过《中国青年报》的!他怎么会骗我一个小姑娘?”
看着女儿急切而认真的模样,高家父母的心软了。
他们了解自己的女儿,虽然有时天真烂漫,但并不是个没头脑的孩子。她能如此笃定,看来事情确有几分真实。
高父沉吟片刻,看了看妻子和儿子,缓缓开口道:“媛媛,不是爸妈不相信你,也不是要拦着你的梦想。
只是这事关你的前途,咱们必须慎重。
这样,下周六,爸妈陪你一起去北影厂,见见那位李助理,也看看那个盛影传媒到底是怎么回事。
合同的事情,必须等我们看明白了,才能决定签不签,好不好?”
高母也连忙附和:“对,对,让你爸和你哥一起去把把关!”
高勇点头:“没错,老妹,梦想咱可以追,但安全第一。”
高媛媛虽然恨不得立刻就能签约,但也明白父母的顾虑是为她好。
她乖巧地点点头:“嗯!我知道!下周六我们一起去!你们看到就知道了,盛影传媒可厉害了,王总更厉害!”
她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以及得到家人初步理解和支持的喜悦。
……
第94章:高父:你什么实力(上)(改)
一九九六年十月七日,星期一。
国庆小长假的喧嚣刚刚褪去不久,京城笼罩在秋高气爽的明媚阳光里。
北影厂门口站岗的卫兵依旧身姿笔挺,厂区内早已恢复了工作日特有的忙碌节奏。
上午九点半左右,一位穿着半旧但整洁的深蓝色中山装、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来到了北影厂大门旁的传达室窗口。
他脸上带着几分迟疑和审视,看了看门口“京城电影制片厂”的牌子,又打量了一下进出的各色人等,这才上前对窗口内的传达室老师傅开口。
“师傅,您好。打扰一下,我找盛影传媒的总经理,王总。”
中年男子的声音温和,但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的清晰条理:“我是他一个……朋友的家长,姓高。”
传达室的老张头正端着搪瓷缸子喝茶,闻言抬起眼皮,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看起来像是机关干部或技术人员模样的男人。
听到“找盛影传媒王总”,又听说是“朋友的家长”,老张头的态度立刻热络了几分。
“找王总啊?您稍等,我这就给您联系。”老张头放下茶缸,熟练地拿起那部老式的厂内内部电话机,拨通了盛影传媒调度中心的号码。
高父站在窗外,安静地等待着,目光却不自觉地观察着周围。
他看到传达室老师傅接通电话后,语气颇为客气地对着话筒说:“喂,盛影传媒调度中心吗?我大门传达室老张。这儿有位姓高的同志,说是王总朋友的家长,来找王总……对,姓高……好,好,我等信儿。”
挂断电话后,老张头对高父笑了笑:“同志,您稍等两分钟,那边说马上派人出来接您。”
高父心中微微一动。
从传达室人员这迅速的反应和客气的态度,他隐约感觉到,女儿口中那个“王总”,在北影厂内部确实颇有地位,绝非寻常的年轻创业者。
趁着等待的间隙,高父状似随意地向老张头打听道:“老师傅,麻烦问一下,这位王总……在咱们厂里,主要是负责哪方面工作的?年轻人,这么有本事。”
老张头一听这话,顿时来了谈兴,带着几分与有荣焉的语气说道:“哎呦,您可问着了!王总可是我们厂现在这个!”
他翘起了大拇指,“别看年轻,能耐大着呢!自个儿开了个盛影传媒公司,就租在俺们厂主楼里头。搞那个什么……婚庆电影,对,专门给有钱人拍婚礼录像,一单生意就好几十万呢!
可给厂里解决大问题了,盘活了老多设备和人手。连韩厂长都把他当宝贝疙瘩!
最近还得了个全国的大奖,叫什么青年科技创业奖,了不得!俺们厂多少年没出过这样的人物了……”
老张头絮絮叨叨地夸赞着,高父安静地听着,心中却掀起了波澜。
几十万一单的生意?
全国大奖?
厂长眼前的红人?
这些信息碎片拼凑起来,让他对即将见面的这个年轻人有了一个远超预期的初步印象。
女儿说的“大老板”、“很厉害”,看来并非少女的夸大其词。
正思忖间,一个穿着得体职业套裙、年纪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从厂区主楼方向快步走来,脸上带着职业化的亲切笑容。
“您好,请问是高媛媛同学的父亲吗?”女子走到近前,礼貌地问道。
高父收回思绪,点头道:“是的,我是高媛媛的父亲。”
“高先生您好,我是盛影传媒艺人部的主管,李婷婷,签约艺人的事由我全权负责,请您跟我来。”李婷婷侧身引路,姿态恭敬却不失大方。
“麻烦李主管了。”高父道了声谢,跟着李婷婷走进了北影厂大院。
穿过苏式风格的厂区建筑,来到主楼一层。
整个一层如今都已划归盛影传媒使用,办公区域整洁明亮,电话铃声、打字机声和人员低声交谈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
高父暗自点头,这公司的气象确实不一般。
李婷婷将高父引到一间挂着“艺人经纪部办公室”牌子的办公室前。
李婷婷推开门,侧身道:“高先生,请。”
高父迈步走进办公室。
……
“李主管,冒昧来访,打扰你工作了。”高父在办公室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下,语气客气。
“高先生您太客气了。”
李婷婷坐在对面的沙发上,亲自拿起茶几上的茶壶给高父斟了一杯热茶:“媛媛跟我提过,说您可能会来。我一直期待着能跟您见一面。”
寒暄两句后,李婷婷看着高父,忽然微微一笑,语气笃定地说道:“高先生,如果我没猜错,您应该是位工程师,对吧?搞技术工作的。”
高父正准备端茶杯的手微微一顿,脸上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诧异:“哦?李主管……你怎么知道?”
李婷婷笑了笑,语气轻松:“感觉。就是一种直觉。看您的气质、谈吐,还有这双手……”
她目光扫过高父的手指,“指关节比较粗,指甲修剪得很整齐但边缘有细微的磨损,像是经常接触图纸、工具或者仪器。再加上您这种沉稳、条理清晰的劲儿,很像我们厂里那些技术骨干。我整天跟北影厂各车间的大师傅们打交道,对这种气质比较熟悉。”
高父心中惊讶更甚。
他确实是航天部某下属研究所的一名高级工程师,负责精密仪器方面的研发工作。
没想到这个年轻女孩的观察如此敏锐,仅凭一面之缘和寥寥数语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份洞察力,不容小觑。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饰住内心的波动,笑道:“李主管好眼力。我确实是在技术单位工作。看来你不仅做生意在行,看人也有一套。”
“高先生过奖了。”
李婷婷谦逊地摆摆手,随即话锋一转,回到了正题:“其实,我看人准不准,媛媛就是个例子。
我第一次在她们学校见到她,就觉得这姑娘形象、气质非常特别,是块当演员的好材料。
那种清纯、干净的感觉,还有镜头前的表现力,很有潜力。”
第95章:高父:你什么实力(下)(改)
提到女儿,高父的神色认真起来。
他放下茶杯,看着李婷婷:“不瞒你说,李主管,我今天来,就是为了媛媛签约这件事。
婷婷助理跟她说的情况,她回来都跟我们讲了。
孩子很心动,但我们做父母的,心里总是有些没底。
娱乐圈……毕竟是个复杂的圈子。
媛媛年纪还小,我们担心她只是一时冲动,也担心她未来的发展。”
李婷婷理解地点点头:“高先生,您的顾虑我非常理解。天下父母心,都一样。我也跟您交个底,我之所以看好媛媛,并不仅仅是觉得她长得漂亮。
我们老板看重的是她那种天生的镜头感和可塑性。
我觉得,她如果经过专业培养,未来有很大机会能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高父沉吟了一下,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李主管,你的眼光我暂且相信。但凡事都有万一。如果,我是说如果,媛媛最后没能成为你所说的大明星,那她这几年的青春,岂不是耽误了?我们虽然不指望她大富大贵,但也希望她有个稳妥的前程。”
李婷婷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她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更加诚恳而有力:“高先生,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也是我司对旗下艺人负责的体现。首先,关于专业出路这一点,您不必过于担心。”
她顿了顿,亮出了一张底牌:“我司和北电关系不错,高媛媛小姐只要努力学习,刻苦接受训练,大概率是可以考上北电的。”
高父眼神一动。
北电的金字招牌,他是知道的。
如果能进入这样的专业院校,无疑是为女儿的演艺之路打下最正规、最坚实的基础,就算成不了大红大紫的明星,毕业后进入国家话剧院、北京人艺这样的专业院团,也是一条非常体面和稳定的出路。
这确实是一个极具分量的承诺。
李婷婷观察着高父的神色,继续加码:“退一步讲,即使不考虑北电这层关系。高先生,您可能因为不是圈里人,对我们老板以及盛影传媒目前的实力和资源,还不太了解。”
她的语气平和,却透着一股强大的自信:“这么跟您说吧,您现在可以随便找任何一个京城影视圈里稍微有点分量的人打听一下我们盛影传媒的实力。
问问他们,盛影传媒现在是什么规模?我们老板现在在圈里,说话有多大分量?
我们公司刚刚投资的影视作品《家和万事兴》,主演是赵苯山、郭达这个级别的演员,联合出品方是京城电视台。北影厂韩三坪厂长是我们老板的坚定支持者。”
李婷婷列举着这些实打实的成绩,没有炫耀,只是在陈述事实:“所以,在影视资源这方面,真不是我吹嘘。只要媛媛有潜力、肯努力,我司能给她的平台和机会,绝对是同龄人里最顶尖的那一档。
我不敢保证她一定能红到发紫,那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我司可以保证,只要她签给我,我就能让她在这个行业里,接受到最专业的训练,接触到最好的项目资源,走一条最正、最快的上升通道。
她的起点,会比绝大多数科班出身的演员还要高。”
一番话,条理清晰,底气十足。
高父沉默了。
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水,慢慢呷着,大脑飞速运转。
李婷婷的话,信息量很大,冲击力更强。
他原本以为只是来考察一个可能有些夸大其词的公司,没想到接触到的,是一个行业土霸王。
李婷婷展现出的自信,不是盲目的狂妄,而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业绩和行业地位之上的。
他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职业,能清晰地勾勒出女儿的专业路径,更能列举出令人咋舌的行业资源。
这种实力,已经远超一个普通“文化公司”的范畴。
高父是搞科研的,习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李婷婷提供的这些“事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