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122节

  嘴角多少有点墨迹。

  转过天来,店里也多准备了卤肉饭的食材。放在中午时段售卖。

  规则系的卤肉饭开始发挥作用,陈舟真的看到了有很多骑手过来吃饭。

  通常情况下,饭点的外卖员都会很忙。

  但少有人关注他们的午饭是哪里吃的。

  陈舟在店门张贴了寻求配送合作的启事。有感兴趣的骑手小哥留下了姓名和联系方式。

  其中几人也和店老板聊了起来。

  “之前我们的调度就跟我说过,你这家包子店不错,说你这不做外卖,肯定是味道好,生意好。”

  “不过平时都太忙了,经常没空过来。”

  这两位身穿不同颜色的战袍,是从同事口中得知的社区食堂的位置。

  不过他们平时干外卖,对陈舟店里配送包子的生意,并不感兴趣。

  只是简单聊了聊。

  又过一会儿,来了个跑同城闪送的小哥。

  他其实是接到了社区食堂的包子订单,过来帮顾客买包子的。

  感觉店里卤肉饭很好吃,准备打包一份带走。

  在接到陈舟的配送邀请后,表示:

  “麦香记那边我不太熟啊老板,有机会再合作吧。”

  陈舟笑道:“那就有空过来吃饭。”

  “这肯定的。”

  虽然情报里给出了几十个骑手的信息,但到陈舟这里,明确有合作意向的人就没那么多了。

  而想合作的,也有各种原因不太合适。

  有的是对方路不熟。

  有的是陈舟看情报里写,“该骑手获得差评太多。”

  他自己也有点犹豫。

  撤回了邀请。

  等到将近一点,店里都快打烊的时候,总算有有一位比较靠谱的骑手出现了。

  陈舟问了问他的名字。

  还真是排在第一位的张健。

  两人商量起具体的配送事宜。

  时间是周五的中午,张健需要十一点半的时候,把社区食堂的包子,送进麦香记食堂。

  预计数量在两三百个。

  距离根据导航有十一公里,不算近。

  至于价格张健表示:

  “陈老板,咱还是通过平台吧,这样一来,你放心,我也放心。”

  在陌生人社会,网络平台的意义,就在于保证了一份信任。

  出了什么差错,起码可以找平台兜底。

  陈舟虽然确实通过情报知道对方的姓名和业务能力,但也他心里也是觉得走平台靠谱一点。

  两人都不用太担心。

  除了电话号码,张健还给了陈舟一个跑腿平台上的联系方式。

  “指定我来下单就可以了。我周五给你留出时间来。”

  陈舟答应下来:“行,到时候我会提前跟你联系的。”

  商量过一些具体的细节之后,店里配送的问题,也暂时解决了。

  只是张健本人,还有点个人温饱问题,悬而未决。

  他看了眼店里已经空空如也,刷洗的一干二净的粥桶,又看了看厨房中正在收拾蒸锅的大姨。

  担心地问道:

  “老板,你店里还有啥吃的么?”

  包子确实卖完了.陈舟邀请他:

  “我们马上就下班了,你在我店里,一块跟我们吃顿员工餐吧,我炒个菜,这还剩点卤肉。”

  张健有点不太好意思。

  小师妹倒是热情地自来熟:

  “赶紧一块吧,老板请客。我们店里的伙食不错哦,有时候会留点包子,但也不能天天吃,老板还会换换样,炒两个家常菜。你帮店里送包子,我们也算半个同事啦。”

  张健就被拉着坐了下来。

  吃饭的时候,陈舟有点好奇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这家店的。

  张健笑笑:“我今天路过,感觉闻着挺香的,不知道怎么就走进来了。”

  他看看眼前的卤肉:“应该就是这个。”

第135章 原谅我不再送花,做青红丝你吃吗

  闭店后无事。

  陈舟去隔壁的隔壁,也就是托尼老师那里,剪了个头发。

  办卡之后每次都是充一百、两百,而男士精剪的会员价是19,时间长了,陈舟也不记得原价是多少了。

  “来了啊,哥。”托尼打声招呼。

  陈舟笑道:“你这店里装修的不错啊,挺精致的。”

  “我跟房东续了个长约,所以这些天简单装了一下。”托尼回答。

  办卡,通常意味着更加充裕的现金流。

  理发店没什么人,陈舟主动走向洗发的水池子。

  “还是稍微修一下?”托尼问道,“以后越来越凉快,不用剪太短。”

  “对。”

  陈舟点点头。

  秋分之后,天气没那么热了。

  虽然他确实很久都是一个发型,但长短变化还是很明显的,不像林女士那样,剪个头发也看不出什么区别。

  陈舟个把月就得剪一剪。

  除了头发、胡子,指甲也得经常修剪。

  整洁的外表,也是餐饮人的基础素养。

  托尼老师是阳光城底商中,消息相当灵通的人。他一边洗头,一边给陈舟说了几段“传言”。

  “东头那家面馆,你知道吧陈哥?”

  水声哗哗响,陈舟做了个点头的动作,应该是没有点下来。

  “知道,拉面。”

  这一排十几家底商,社区食堂在靠近小区南门的位置,那家拉面几乎在最东边。

  因为距离稍远,两家之间实际交流并不多。

  托尼在陈舟头发上打了点洗发露,揉搓起沫。

  “他们店派人偷偷来过你这吃饭,据说,还把你店里面粉的牌子看走了。”

  “哦,麦香记的面粉挺好用的,你家里也可以买这个。”

  陈舟倒是听麦香记的人说过,有人在打听自己用什么牌子的面粉,以及具体是什么型号。不过对方没说具体是哪家。

  还得是托尼知道得详细。

  但托尼老师明显没那么淡定:

  “哥,这你不在乎嘛?我都怕你们两家打架,你可别说是我偷偷告诉你的啊。”

  陈舟抬眼看了看他。

  托尼的表情不像是演的。

  是真有点害怕.但你要是真害怕,就别偷偷告诉我了呀。陈舟微笑:

  “还好,我俩品类也不一样。”

  更何况,他已经把生意做到面粉经销商的食堂了。他对托尼说道:“过一阵我还得往麦香记送包子呢。”

  托尼心里记下:社区食堂要取代麦香记食堂。

  他转而谈起小区的房价。

  “咱小区这个月卖出去好几套二手房。在周围片区算是成交最活跃的了。中介跟我说,这是他们从业多年遇到的,最罕见的买房理由。”

  陈舟想了想:

  地铁?那跟阳光城还隔着一段距离呢。

  海滨二中?学校确实不错,但高中得考。

  最罕见的理由.陈舟随口说道:“不能因为是喜欢吃包子吧?”

  “你咋猜出来的,哥?”托尼惊讶道,“中介就是跟我这么说的。”

  这不能怪陈舟自作多情。

  前一阵的时候,确实有顾客说要来阳光城买房,陈舟都是当笑话听的。

  “我随便猜的。”

  托尼给陈舟脖领子里面塞好毛巾,示意他旁边的一把椅子:“不过价格确实上不去了,咱租店的应该不用担心房租。”

  理发师在跟顾客接触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个把月来一次,不会太频繁接触。

  第二,距离上十分贴近。

  陈舟算知道为什么托尼的传言那么多了。

  甚至他自己也有点忍不住跟对方交流两句:

首节 上一节 122/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