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舟以前吃月饼都是跟他俩一块吃的,从没差过哪顿。
那老式五仁月饼,是他们兄弟三人的共同记忆。
没一个人爱吃。
不过,陈舟这次也没说话,憋着笑,看两位哥哥表演。
-
“这字写得不错。”
-
“闻着还挺香的,刚才我媳妇说这月饼特别好吃。”
老陈给两个侄子发话了:“赶紧尝尝,就你们没吃呢,这大过节的。”
-
“好嘞叔。”
-
“我们尝尝。”
陈舟这两位堂哥,不说鼓足勇气,也确实下了一番决心。
各自品尝起来。
最开始,他们还保持着谨慎,浅尝辄止。
因为在俩人的印象里,咬开甜腻的外皮后,里面是更加齁甜还咯牙的五仁馅。
但是这月饼皮还真挺不错。
没那么甜,也没那么腻。
-
“二叔真给咱拿好东西啊。”
-
“感觉还可以。”
两人有点期待里面的馅料了。
深点来着。
一口咬开里面的五仁馅料,满是浓郁的坚果香气。
嚼的时候,也没有令人不悦的嘎嘣嘎嘣。
甚至连里面的青红丝,也有点鲜甜的清香。
跟小时候吃的可真不一样。
-
“二叔你这月饼哪买的?”
老陈骄傲地指了指自己的儿子。
陈舟微笑看向两位堂哥:“我自己做的。”
-
“卧槽?”
-
“卧槽!”
老陈,老陈在家的时候,其实根本就没尝儿子做的月饼。
他早知道这么好吃,就不往外多拿了。
整整一盒全散出去了。
老陈是个不会承认自己有点吝啬的人,但他今天,承认自己有点后悔。
陈舟这边,收获来自老陈家十几口人的好评。
总共13.5。
除了他爷爷牙口不太利索,他小侄子还没长牙之外,悉数凑齐。
陈桃桃似乎还想帮帮忙,给太爷爷也分享了一块。
“太爷爷你尝尝!”
林女士叫住自己的女儿:“桃桃~”
“嗷。”
小丫头把手收了回去。
但太爷爷挺稀罕这个陈姓的小丫头,还是尝了尝外面的月饼皮。
“我们桃桃多懂事啊。”
不知不觉中,也给孙子凑上好评+1。
与此同时,陈航、陈舫两位堂哥,难免就五仁月饼,再跟陈舟聊聊开店干餐饮的事情。
其实也没什么可聊的。
俩人又不是干这行的,所以主要都是听陈舟在讲。
不过感情还是在的,小时候一起长大。寒暑假经常凑到一块玩。
所以讲过几句之后,陈舟也把话题,还给了两位堂哥。
他们倒是提起来家里的一位表亲,最近卖板栗有点卖不出去。
这个中秋,可能过不太好。
-
“哪个表叔啊?”
-
“小时候咱一块去过呢!”
第147章 社区食堂可以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陈舟跟两个堂哥聊了聊那位远房表叔。
因为他们三兄弟都不在本地,所以只能在回忆里拼凑起一些相关的事情。
对他的现状并不怎么了解。
不过,老陈确实和这位表弟有联系。
他跟三个晚辈说道:“你们要是想吃栗子,就去找他,提我名字很管用,拿几斤没问题,今年估计能收好几吨呢。”
陈舟心想:儿子我现在考虑的不是嘴馋问题,而是栗子滞销的问题。
一大家子吃完饭,又去老宅呆了会儿。
一块望望天上的月亮。度过一个团圆的中秋佳节。
随后各自回家。
陈舟和老婆孩子,在老陈家住下。
一家三口,住到原来陈舟的卧室。
陈桃桃对爸爸小时候用过的东西,非常感兴趣。翻翻这里,翻翻那里。
虽然家里后来装修过,但还保留着原来的几件老家具。
桃桃奶奶把屋子收拾得很整齐。
陈舟曾经用过的书本、文具,都放在以前的老橱子里。
陈桃桃从里面找出来一本中学时期,背语文课文的小册子。
她拿到父母眼前,问道:
“爸爸,这个送给我好不好?”
陈舟笑道:“都是你的。”
“谢谢爸爸!”
陈桃桃也喜欢翻二手书了。
但她还不太认字。
所以林女士还得帮她念念书上面的内容。
翻开第一页,上面是陈舟的字迹,林女士念道:“九三班,陈舟。”
小丫头点点头,“这是我爸爸。”
林女士随手翻翻里面的内容,正好有中学的诗词课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第二天上午,陈桃桃留下来跟爷爷奶奶玩。
陈舟和林女士则准备先去拜访一下,那位板栗滞销的表叔。
半路上,林女士跟丈夫说起,前两天参加短视频活动的结果。
“你猜猜我最后排到多少名?”
我小孩子吗,我猜猜.陈舟看老婆脸上有点小小的兴奋,所以他虽然猜测是第五十名,但还是说道:
“得六、七十名吧?”
人淡如菊的视频发布没多久,就上了热度排行榜。
排名还得往上面走走。
林女士:“低了,再猜!”
“那,前三十?”
林女士微微一笑,“我也没那么厉害。”
陈舟配合的说道:“那就是六十、三十之间了,我想想啊。”
林艺凡看丈夫的神色,忽然觉得对方是在陪自己玩。
兴致一下子大减:
“算了,还是告诉你吧,热度排名第五十。”
陈舟笑笑:“那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