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少不了一小勺从锅里舀出来的,热气腾腾的汤汁。
让汤汁最后一次流经腊汁肉的表面,缓缓沁入外酥里嫩的馍馍。
这就是家的味道。
林艺凡手上拿着肉夹馍,脑海里想着陈舟早上给自己订票的事情。
她称赞道:
“你做的还真挺好的。”
0.5已收,无须多言。
林艺凡晚饭一般不会吃太多,今天就吃了一个满满当当的肉夹馍。
陈桃桃知道自己吃不了一整个。
非要把馍馍从中间片开,吃这样的半个。
林女士只能捏紧半片白吉馍,别让肉、汤洒出来,一下一下地送进她嘴里。
陈舟也尝了一个。
但自己吃只是味觉上的满足,看着老婆孩子吃是精神上的享受。
不知不觉中,陈舟感觉自己越来越爱做饭了。
一开始,为了生计,但他现在学会开始喜欢过程。
给家人做饭,是一日三餐的陪伴。
做给顾客吃,虽然不一定能当面收到称赞。但摆摊的时候,好评数量蹭蹭直蹦,也是再明确不过的正向反馈。
晚上,林女士给家里打去一通电话,随后跟陈舟转述起岳母的话:
“我妈说你做的肉夹馍,都能再开一家店了。”
丈母娘是纯粹的夸夸党,她根本都没尝。
但这话却让陈舟往深处琢磨了一下。
如果把肉夹馍也放到早点铺的话,厨房里光靠陈舟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
因为他得包包子,蒸包子。
以当初摆摊的客流量,就够自己忙活的了。转头再去切肉,烤馍,根本不现实。
不过,肉夹馍也给了陈舟一点灵感。
熟肉馅的包子是不是可行呢?好像有这个说法。
而且,如果肉本身就是熟的,还能缩短包子的蒸制时间。
白吉馍的面坯子暂时也不用烤了。
这样一来,自己的包子又多了一种馅。
陈舟欣喜地看向老婆:“我觉得可以换点花样。”
林艺凡望了一眼在客厅中逗猫的陈桃桃,小声道:“你说?”
陈舟:“把腊汁肉包成包子。”
林女士听完,哦了一声。
“这样应该也挺好的。”
陈舟想起小区的业主群,于是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群里。
顺带还能维护一下跟客户之间的感情:
“邻居们,小店打算推出一款新的熟肉包子,大家有什么建议?【图片】”
群里等着陈舟开店的邻居们,一个个又活跃起来:
“这肉炖的,看上去真不错,熟肉馅的包子肯定好吃。”
“这对吗?”
-
“我是说包子馅很对,但你这个时间发出来,他对吗?”
我不是吃货:“今天所馋到我的,到时候我会全部吃回来。”
子涵妈妈:“老板,我记得你的id以前是门牌号来着,现在怎么改了?”
陈舟:.
自己得抓紧开店了。
可惜不能开一家办事大厅。死手续能不能跑快点。
第二天,
赶着黄金工作时段,陈舟再次来到了办事大厅的8号窗口。
上一次来,大概是一个月之前,现在自己已经开店了。
窗口里的工作人员,其实不认真去记的话,似乎表情都差不多。
脸上似乎写着:你最好一次把业务办明白。
但想想自己在公司上班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开心,多少也能理解一点。
玻璃窗后面,情报中提到的那位小姑娘,让陈舟一一递上证件、材料。
在一番检查之后,她忽然抬头对陈舟说道:
“诶,我记得你,你上次来过。”
陈舟点头,“对,上次来过,办的是摆摊的手续。”
小姑娘佩服道:
“没想到你生意还挺好的,这才多长时间,就开店了,有一个月吗?”
“一个月多了。”
招徕客人是每个小老板的自我修养。
陈舟邀请她:
“有空可以过来尝尝,就在阳光城小区底商,挨着南门最近的就是我的店,主要卖包子。”
窗口里的小姑娘给他看了看递过去的租房合同,笑道:
“这上面都有。东西挺全的,回去等着现场核验就行。”
这是王莹第一次对办理业务的人感到好奇。
不管办什么业务,这位陈先生总是那么痛快,准备的材料也齐全。
连带着自己上班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而且,短短一个月,就从摆摊干到自己开店。
感觉他的生意肯定很好。
包子估计味道也差不了。
第55章 街坊邻居
周四早上,高铁站。
还没入伏,天气就热得不行了。
陈舟只是把行李箱搬下来,在太阳底下走了几步,就感觉头上要冒汗。
这让他心中感到庆幸——自己的店铺开业在即,不用在外面摆摊让顾客也跟着挨热了。
林女士握住陈舟手上的行李箱,一句接着一句:
“你自己吃饭也别糊弄,昨天剩下的肉我放冰箱保鲜里了,想着吃点蔬菜水果什么的。”
“车给刚加满油,你应该看到了。”
“空调记得别开一宿。”
“衣服放在.”
“行了行了,”陈舟拉过行李箱把娘俩送向进站口,“我也不是三岁两岁的孩子。”
林女士想了想,丈夫确实不是。
而且她也没什么要交代的事情了,转而聊起小师妹来:
“仪琳住得不算近,你看看要不要帮她在附近租个房子。这样上班方便。”
“好了,我知道了,出个门不够你操心的。你们到地方给我发信息,然后给妈、大姐她们带个好。”
“嗯,你开车路上慢点。”
陈桃桃跟在妈妈身后,转头跟陈舟开开心心地挥了挥手,“爸爸再见!”
“再见桃桃。”
小丫头心里从来不装着事儿。
这一点挺不错。
陈舟上午跟装饰公司约好,让他们过来安装招牌。
定做的招牌看起来挺不错。
红底白字,款式简单大方。
小师妹说颜色参考了蜜雪冰城,人设计师专门调的红色,但陈舟看不太出来。
倒是“社区食堂”四个大字足够醒目,这跟营业执照不完全一样也没什么。
小字中,主营品类中写了“包子、早点”。标语,是陈舟的真心话,“选好食材,让顾客吃着放心。”
招牌的材料,则用了软膜灯箱,价格便宜,还带发光的功能。
如果是做早餐的话,在夏天基本上用不到。
但换作冬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出了小区看到街边有这么一家早餐店亮着灯,应该会感到很温暖。
装饰公司也是会节约成本的。
这么大个招牌,只派了一位师傅过来。
所以虽然脚手架底下的滑轮固定住了,但陈舟还是象征性地把脚踩在上面。
看着脚手架上的师傅一个人就熟练地安装灯箱,他心里也不得不服气,术业有专攻。
卖包子就赚卖包子的钱,安装就赚安装的钱。
互相交换劳动成果嘛。
过了一会儿,灯箱安装好了,脚手架上的师傅喊老板插上电,试一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