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又闷又热,出了地铁口之后,陈舟似乎看到马路上的栏杆都晒到微微变形。
热浪翻滚,在此刻具象化。
来到老船厂附近,
陈舟看着远处的厂房,不禁感叹,拆得是真干净。
早几年路过的时候,还能看见几个锈迹斑斑的龙门架,现在光秃秃的,只剩下遍布裂缝的水泥烂路,和破旧的厂房仓库。
他在树荫底下走着。
地铁上的凉气,慢慢全散透了。
这时候,一个突兀的小保安亭子,进入视野。
窗户上糊着几张报纸。
光是这玩意,就已经在陈舟世界里,已经消失很久了。
保安亭子,就更不像有人的样子了。
陈舟便从栏杆旁边那个空档那,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可刚迈进去一只脚。
保安室里就响起来一声嘹亮的“oi”。
“你干啥的?”对方喊道。
确实吓了陈舟一跳.他收回左脚,跟对方打起招呼:
“我有个亲戚之前在这上班,想拿回点里面的东西。”
保安看着四、五十岁。陈舟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清自己的话。
但信口胡诌这件事情,确实在之前奏效过。
陈舟有点路径依赖了。
不过这次,对方显然职责在身。
保安大哥拉开纱窗,说道:“进厂先登记。”
这要放在阳光城小区,就是两个包子的事。可惜,陈舟手上没带包子。
他走上前去,接过卷边的纸和缺墨的笔,配合地写下自己的姓名电话。
随后便想要重复刚刚,为亲戚拿回东西的说辞。
但陈舟刚张嘴说两个字,
保安大哥就打断了他:
“进厂先登记,然后给厂长打电话。”
“登记完了。”
陈舟递过去蓝色文件夹,给他看了看自己写下的信息。
保安大哥扫了一眼,面无表情地说道:“那就给厂长打电话啊。”
陈舟怀疑,当初这位大哥上岗培训,就只有这两句话。
“我亲戚的东西就放在三号仓库的办公室里,不是啥贵重的玩意,还至于麻烦厂长吗?”
保安大哥摇摇头。
他倒不是认为陈舟亲戚在厂里上过班这件事有什么稀奇的,因为老船厂当年也有几千号员工。
但保安大哥对厂里还有东西这件事,极度怀疑。
他对陈舟讲道:
“那不可能,这厂子里啥东西都没有了。就剩那一条破船了,你那亲戚是厂长啊?你先给他打电话吧。”
保安大哥有点认死理。
陈舟琢磨了一下对策。
把情报上有关日记本的具体位置,告诉了他。
陈舟信誓旦旦地说道:“真不骗你。不信你就去翻翻,肯定有。”
“那我也真不信!”
执拗的保安大哥走出小亭子,当面跟陈舟聊起来:
“我现在就去里面找,你在这等着我。瞎掰王八蛋!”
多少也是个性情中人。
陈舟担心的问道:“那要是再来人了怎么办?咱俩留个联系方式啊。”
保安大哥没有动作,跟陈舟说道:“来人了,进厂先登记,”
陈舟跟他摆摆手,已经知道对方的下一句话了。
“然后给厂长打电话是吧?”
“对。”
大哥嗓门还挺洪亮。
迈着步子就往三号仓库走去了。
陈舟信守承诺,在保安亭子里等候。
保安亭子都比老船厂新不少,里面还装了空调。
他随便翻了翻入场登记,基本什么人来过,一年一页都写不满。
甚至,陈舟还从上面看到了两年前设计院同事宋立伟在上面留下的名字。
够槽的设计院,仍旧阴魂不散。
大概得过了二十分钟。
陈舟这边吹着空调,温度已经缓过来了。
保安大哥终于迈着四方步,带着本日记回到保安亭。
满头大汗,前胸都湿透了。
陈舟问道:“有没有啊?”
保安大哥先来到空调出风口,感叹起来:
“嚯,这家伙给我热的。还真找到了,你看看是这个吗。我从一张只有两条腿的桌子抽屉里翻出来的。”
对方递过来个外皮都已经烂掉的本子。
陈舟伸出手。
但保安大哥却没撒手。
本子实在是有点烂,陈舟也不敢用力了,于是疑惑地看向对方:“给我呀,大哥。”
保安大哥摇摇头:“你怎么证明这是你的?”
陈舟无语道:
“那我给你们厂长打电话,让他证明一下?”
进厂才需要打电话现在的工作,明显超纲了。
保安大哥犹豫了起来。
忽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欣喜地对陈舟说道:
“你要是能说出这里面写的什么东西,我就给你。”
第87章 新品烀饼,分床失败
面对保安的大哥的问题,陈舟笑着回道:“第四十页,上面写了怎么做烀饼。”
“嚯,记得这么清楚啊。”
陈舟也只知道这一页。
保安大哥掀开日记本,一边数着页数,一边翻了起来。
数到第四十页的时候,大哥问道:
“一个火,一个似乎的乎念什么?”
“烀饼的烀么。”陈舟回道。
“看来真是你们家的东西。”保安大哥痛快地把本子递给了陈舟,又带着一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虽然里面也没啥值钱的东西,主要是我们厂长跟我说了,谁进去都得跟他打招呼。”
“没事。”
虽然大哥性格轴一点,但对方也是职责所在,陈舟很能理解他。
两人随便聊了几句。
保安大哥似乎对这个烀饼有点印象。“现在看着玉米饼子就犯怵。”
陈舟扫了一眼上面的食材——粗粮、韭菜、鸡蛋,倒是符合现在比较推崇的饮食习惯。
“现在人们还爱吃这样的东西了呢。”
看着保安大哥身上的汗。难为他大热天给自己跑一趟,陈舟甚至心里都有点过意不去。
又到附近的小铺子,买了两瓶饮料给他。
来来回回,跟自己进去找,也没大区别了。就是心里舒服点。
地铁上,陈舟翻看起那本老日志。
封皮是老船厂当时的壮观景象,如今已经物是人非,辉煌不在。
具体内容,他匆匆略过。
翻到第四十页,记载着烀饼做法的那篇——
【1975年8月14日:今天在食堂吃到“烀饼”,比窝窝头强点,问了问食堂大师傅做法,记录如下:
玉米面和水。没有确定比例,要能攥成团。把玉米面摊成大饼贴在锅上。然后炒鸡蛋虾皮,跟鲜韭菜和一块,放点咸盐调味,摊到玉米饼子上。
我来做的话,一定会多放点鸡蛋。改用小锅来做,把底下的嘎嘎都煎出来。韭菜容易出水,应该放点油封住。】
陈舟看完心想:难怪写的这么详细,看来日记的主人是吃不惯,还要自己动手了。
不过想一想,物资匮乏的年代,油水、鸡蛋这些东西都缺,吃点好的真不容易。
整整五十年过去,现在确实条件好了。
地铁上闲来无事,陈舟又随便翻了翻。
【1974年6月3日:我爱大海,爱它那宽广的胸怀,爱它那一浪接一浪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