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过来的小师妹,也是够添乱的。
对陈舟说道:
“师兄,有什么事情,我可都会跟嫂子说的。虽然你对我很好,但是嫂子对我也很好,所以即使是你给我开工资,我也不会让你犯原则上的问题。”
小师妹的一句话总是这么叽里咕噜。
陈舟没功夫吐槽了。赶紧转身,给她递出去一笼包子。
“你快忙你的去!”
“哦。”
另一边的郑阿姨,甚至都没听俩人在说啥。
反正她手底下的工作没停。手头又排开一溜包子皮。
这下肯定又有富裕了。
口罩底下的笑容完全被遮住,只体现在眼角挤到一块的皱纹上。
她继续起刚才的话:“我说我们儿媳妇,喜欢你做的包子。”
包子呀,那没事了.陈舟松了一口气。
他发现,自己跟郑阿姨,也没在一个服务器上。都怪林女士,让自己对子涵妈妈这个话题有些敏感了。
一打岔的功夫,陈舟也从刚刚不断擀皮、包馅的竞争心态里解脱出来。
他对郑秀芳说道:
“大姨,咱没必要那么着急,蒸箱已经连轴转了。”
“我把这几个面剂子擀出来的。”
这时候,正好有顾客点了份新品的烀饼。
陈舟就由着郑阿姨自主发挥。
转头做起了烀饼。
这两名顾客,看起来也是拍视频的。
他们衣领上挂着的设备,陈舟并不陌生。
倒是郑阿姨有点新鲜,低声问向身旁的小赵姑娘,“他脖子上挂的那个黑了吧唧的东西是啥。”
“话筒,以前拿在手上,现在别衣领上。”
“哦哦。”
“大姨,咱店可能要火一阵了。”
两位员工,却是第一次见到有拍摄视频的博主过来。
感觉还挺新鲜。
店里人多,声音杂,两人没有在店内拍摄。
拿着打包好的烀饼、小米粥、包子,回到了车上。
男人对媳妇说道:
“看着还不错嘛。”
小媳妇嘱咐对方:“你别都吃了,拍完了给我剩点。”
“我知道。”
俩人上车,调整了一下机位,随后进入工作状态。
男人还是先介绍了一下:
“有网友告诉我,光明区开了一家卖包子的店,最近在网上很火。今天,我就替大伙来尝尝他家的包子有什么不一样。”
帮忙拍摄的媳妇问道:
“那不我告诉你的么,我什么时候也成网友了。”
男人顿了顿。
“弹簧网床垫上的朋友。行么?”
媳妇没说话,应该是认可他们两人的关系。示意继续拍摄。
男人说道:“有网友可能会问了,为什么拿到车里吃?因为店里人太多了。”
男人随后,拆开烀饼的小盒子。
品尝起来。
“第一口,先咬一块最边缘的脆边,感受一下玉米饼子的焦香。”
“听到这声音了吗?嘎吱嘎吱的,店老板是现烙的。”
“然后,连着饼皮和上面的韭菜鸡蛋,一块来一口。充分品味他们杂糅在一块的味道。”
“按理来说,这时候应该来一口粥润一下,但是这个烀饼吃起来并不干。韭菜的鲜嫩,鸡蛋的油润,非常不错。”
帮忙拍摄的小媳妇,录了半天视频,一直顾着嘴馋了。
虽然也拿了点拍摄素材亲自品鉴。
但突然感觉,跟丈夫手上的东西对不上号。
她问道:
“咱不是来吃包子的吗?”
男人看了看媳妇已经吃掉半盒的包子,“你肯定是。”
第89章 繁忙的生意,林女士同事准备下单
虽然不是周末,但架不住暑期。
真有很多不用上班的人。
所以店里排队的顾客一点不见少,逐渐把队伍延伸到了门外。
隔壁烟酒店的老板孟达看见这种情况,一边吃着新品烀饼,一边把自己店门前的伞,也往社区食堂这边挪了挪。
没有明说。
但人们知道哪里凉快,在哪里呆着。
虽然过了立秋了,但天气还是有点热。在伞下面一站,很快就有人注意到了隔壁的金达烟酒。
“诶,大哥,你这卖饮料吧?”
老孟咧嘴一笑,“卖啊,你要喝啥?”
“可乐,冰的。”
这位顾客开了个头之后,马上有人跟着要买矿泉水等等。
老孟也不耽误大家排队,带着二维码,直接送货上门。
包子出餐速度不慢,但队伍一长,前前后后的顾客也有聊起天来的。
善谈的顾客跟前面那对老师夫妇聊了几句,又看了看后面那位穿二股筋背心的兄弟。
这副穿着打扮,很随意。
于是便问道:
“哥们你是本地的吧?”
二股筋背心的男子指了指厨房的方向。
“对,本地的,我就这小区住。挺意外,今天下楼想吃个包子,结果来了,就发现把队伍排到这了。”
“我不是吃货”随即拍了现场照片,发到阳光城小区业主群里。
“家人们,包子生意又火了。”
沃土:“观测到了【望远镜】”
物业高经理:“地下车库一期、二期当中的卷帘门已经开放,方便各位业主前往购买包子。”
子涵妈妈这次少见的没在群里搭话。
她婆婆在店里上班,老板早上给开辟了后窗户的员工家属渠道。
子涵妈妈选择低调地,闷声吃包子。
时间慢慢来到中午,虽然陈舟已经把包子的数量提上来了,但总有卖光的时候。
送走最后几位堂食的顾客,店里也慢慢恢复到平静。
陈舟回想一下,这真是乌乌泱泱的大半天。
现在还有顾客“五个包子”、“再来碗粥”、“还有醋吗”的声音在脑海里回荡。
他坐下来跟员工吃着饭。
简单盘点了一下当天的收获。
营业额做到六千二,好评数量,也直接收获了592,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没什么好说的,多挣钱,月底的时候就多发钱。
攒下来的积分,等着开传说。
小师妹今天接触到的顾客比较多。在包子卖的差不多的时候,到店外跟顾客说抱歉的也是她。
所以,赵仪琳跟结束了包包子竞赛的,两位后厨选手建议:
“我感觉我们可以再多做一点,应该还能卖出去。”
郑阿姨也是今天找回来些,当年的状态。
因为当初陈舟和赵仪琳跟她商量的养老方案,让她对店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强。
现在自己工作的地方,生意这么好。
她看着也从心眼里感到高兴。于是对小赵的提议附和了一句:
“中。”
看着两位员工,陈舟心想: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我其实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勤快。
他对二人传达起自己的工作理念:“劳逸结合,咱工作也得注意好好休息嘛。”
三人今天已经一通忙活了。
还有明天和后天呢。
晚上,吃过晚饭。
陈舟和老婆孩子,到外面的小广场转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