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乍一看,只是觉得强壮,跟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袒露的胸口、胳膊上,有好几条扭曲如同蜈蚣的刀痕,让他整个人看上去,多了些和满脸和气决然不同的煞气,让人望而生畏。
“哟,梁队长,还真是稀客啊,又来清山?”
那汉子迎上来,忙着给三人发了烟,讨好地用火机给三人将烟点上。
梁麻子抽了两口烟:“哪能天天清山,那么大地界,跑起来也费劲,总该要休息休息……侯向东,今天晚上,我们仨在你们地窝子过夜。”
被叫做侯向东的壮汉闻言,立马笑了起来:“梁队长,你来得可真是时候,就在昨天,我们刚抓到了一条大红鱼,在河边专门围了个塘子养着,就等你来了。”
随后,他冲着还在河滩上忙碌的众人招呼:“都别干了,没看到梁队长来了吗?梁队长今晚要在咱们这里过夜……赶紧的,把好酒好肉摆弄起来。”
一帮人停了手头的活计,收拾工具返回地窝子,开始生火烧水,并将存在地窝子的野味儿搬出来刷洗。
梁麻子看着众人忙着准备的样子很是满意:“先领我去看看大红鱼。”
侯向东立马领着三人往河滩边走。
就在河滩边上,一块块卵石堆垒成一个方圆四五米的深水塘,经过泥沙过滤仍显浑浊的河水里,一条身长达一米,尾部有着红色鳞片的大鱼在水塘里扭动着身体。
见到这条大鱼,梁麻子很是欣喜:“这可是好东西,明天我带走。”
“那今天可能吃的就稍微简单点了,梁队长可别见怪!”
侯向东一脸赔笑:“你也知道,淘金河谷里,条件实在太差。”
“无所谓!”
梁麻子摆摆手,冲着侯向东说道:“我这次过来,有点事情要你帮忙办一下。”
“能为梁队长跑腿,那是我的荣幸。”
侯向东拍着胸脯:“你尽管吩咐,只要我能办到,一定给你办得利利索索的。”
梁麻子笑了起来:“让你杀人,你也去?”
“去啊,为什么不去,别说是杀人,就是刀山火海,我也敢闯一闯……”
侯向东笑着回应,他忽然注意到梁麻子收敛起了脸上的笑意,变得严肃,他也变得犹豫起来:“不会真的让我去杀人吧。”
梁麻子微微点了点头。
侯向东不说话了。
见状,梁麻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事情是有些棘手,但你别忘了,你们领头的三个在老家抢人,身上本就背了命案,到处通缉,只要你帮我办成这事儿,以后这淘金河谷里,清山队不会找你任何麻烦,谁要是惹了你,我也能帮你出出气……还可以帮你们几个在阿勒坦弄个清白身份,你藏在淘金河谷几年了,就不想正大光明地出去走走?”
听到清白身份几个字,侯向东眼睛明显一亮。
他思忖片刻,眉头一紧:“梁队长,你真能帮我?”
梁麻子笑笑:“对于你可能很难,但对我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放心,只要你帮我办成了这事儿,你我就是一路人了,不仅能帮你搞定身份的事儿,还能让你们在这淘金河谷里,混得风生水起。”
“妈的,背一条人命是背,背两条也是背,再多背几条也无所谓。”
侯向东一咬牙:“梁队长准备对付谁?”
“哈熊沟那边,最大的矿点上一个姓周的把头……妈的,竟然敢威胁我。”
“那么不开眼?”
“可不是。”
“这样的人,梁队长对付起来,不是很容易吗,只要清山队多光顾几次,他就得跪地求饶。”
“没那么简单,他现在手底下,可是有一百多号人,跟我说,逼急了,他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这是想跟我来硬的……主要是,我也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
“我懂了!”
“你要是把事情办成了,他们那个矿点,我让你去采,那可是个从来没被人采挖过的富矿,是整条哈熊沟里最好的矿点。能不能办,给句准话,你要是不敢,我另外找人,当然,你的事情,以后也就难说了……”
尽管是来找人办事儿,梁麻子的话语中,诱惑之余,也满是威胁。
侯向东又怎会听不出来:“给我些准备的时间,事情办成了,我会让人给梁队长递信儿。”
见侯向东答应下来,梁麻子顿时笑了起来。
这天晚上,侯向东的矿点上,晚饭准备得相当丰盛,不仅有炖羊肉,还专门让人到别的矿点上,寻来些野味。
有梁麻子在,别的矿点上难得有这样搭关系的机会,得到消息后,好几个把头带着好酒好肉寻了过来。
吃饭的时候,自然是其乐融融,哪些把头也是识趣的人,悄悄地往梁麻子口袋里,塞着自己的“心意”。
还有更会来事儿的,四处寻访,找了几个被带进山的女人,给梁麻子和那两个清山队队员送了过来。
酒足饭饱,梁麻子看着送到地窝子里的几个女人,也起了心思,挑着好看的,要了两个。
侯向东等人见状,纷纷撤出地窝子,坐在河滩边,一边抽着烟,一边听着地窝子里女人传来的怪叫声。
“这些狗日的,也就是披着那身皮,不然,骨子里比特么谁都黑!”
侯向东的一个手下,朝着地窝子看了一阵,小声骂了一句。
侯向东没有回话,只是闷头抽着烟,过了一会儿,他冲着刚刚说话这人小声说了一句:“姓梁的让我去杀人,说以后都不再找咱们的麻烦,还说,给咱们仨弄个清白身份,那矿点搞垮以后,也让咱们去采……”
那人微微愣了一下:“这么多好处……就冲着那个清白身份,可以搞,反正淘金河谷里天天都有人死。”
侯向东摇摇头:“事情没那么简单,那是百多号人的大矿点,事情可不好办。
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就他这种伎俩,骗骗别人还行,想骗我,他还嫩了点。
咱们这几年东躲西藏,经历过的事情还少?跟我玩这种心思。
藏在这河谷里,被这狗日的拿捏了几年,他这次借刀杀人,怕是这件事情以后,他就准备卸磨杀驴了,咱们有案底,完全可以让清山队的直接将咱们突突了,往上面一报,还是个功劳。”
侯向东的另一个同伴听到这话,眉头也不由皱了起来:“那咱们这次还干不干?”
“干是肯定要干的,他要是真如他所说的那样就没事儿,要是真给我来这一出,到时候,老子也干他。
真当老子怕他?
别人忌讳他清山队队长的身份,老子可管不了那么多……梁麻子这几年搜刮的金子不少了,到时候弄出来,转手一卖,咱们也没必要待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完全可以好好寻一个地方,重新开始。
只要有钱,要弄个身份还不简单?
实在不行,老子偷渡。”
侯向东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凝重渐渐舒展开来。
第209章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哈熊沟,清晨。
周景明在惊呼声中惊醒,他细细听了下,听清楚喊的是:“鱼,大鱼,快来人帮忙……”
很快,河岸边吵闹声越来越大,似乎是真有了了不得的发现。
他好奇地忙着掀开被褥,穿衣起床,等钻出地窝子的时候,已经看到河岸边聚拢了一帮人。
下到河岸边,周景明正好看见几人将下在河里的地笼往河岸上拖。
而在地笼里,缠着一条满身黑点,尾部有红色鳞片的大鱼,估计有七八十公分那么长,少说有三四十斤的样子。
见地笼里还有些小鱼,周景明估计,十有八九是这大鱼想要吃到那些小鱼,才撞入地笼里,被缠住。
单是看看那被搅得一团糟的地笼,就知道这玩意儿力道有多猛,能被及时发现,算是运气了。
苏秀兰也喜欢凑热闹,丢了做早饭的事情,跑到河岸边观望,见周景明下来,她好奇地问:“这是什么鱼,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鱼?”
“淘金客喜欢叫它大红鱼,学名叫哲罗鲑。”
对于这种鱼,周景明再熟悉不过。
上辈子淘金,每年入冬前,各地的清山队都会按照惯例,增加在矿区的巡检力度。
被抓到的没有许可证的队伍,难逃“非法采金”的抓捕和罚款。
通常情况,一般在清山队来的时候,几乎行里的把头、金老板,都会主动上缴一部分金子,好让他们高抬贵手。
平日里矿点上除了金子打点之外,有些清山队的人,还会要求金把头抓几条“大红鱼”上供。
这种尾部长有红色鳞片的大鱼,是额尔齐斯河里最最凶猛的鱼类,因为肉质鲜美肥嫩,走上人们的餐桌后,被过度捕捞,几近绝种,在后来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想要吃上一条哲罗鲑也属不易。
市场上的价格,一度炒到上千元一斤都难以寻觅。
时隔一阵子,总有人因为非法捕捞哲罗鲑而被判刑。
但夏季驻守在山林里的淘金客,有机会捕捞这种极为难见的鱼类。
所以,清山队的一些人,总会在初夏就开始锁定目标,对金把头们放出话来,让淘金客捕捞。
他们可不管什么环境保护、濒危物种,只要能达成自己的目的,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
当然,这等珍贵的东西,他们通常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是作为一种难得一见的“好礼”,送给一直包庇着他们的“上头”。
要是没有上头的包庇,就这些清山队的成员,又岂敢在淘金河谷里如此嚣张。
现在,周景明可没有需要上供的对象,而这种能在激流里还能进行冲刺的凶猛鱼类,圈起来养着,短暂的几天还行,时间一长,也必死无疑。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吃了。
周景明立刻让人将鱼搬到做饭的帐篷里,反正苏秀兰正在做早饭,他干脆亲自动手,将鱼刮了鳞片,打理出来,然后将整条鱼分成小块,用清油煎至金黄,再加入酱油、葱、姜等调料,加水进行烧制。
矿点上那么多人,等到吃的时候,一人吃上一小块都勉强,一大锅鱼汤也被喝得干干净净,但不妨碍众人记住这大红鱼的鲜美口感,也算是一天开始劳作的美好开始。
眼看天气越来越热,周景明开始盘算着前往西海的事情。
上辈子坑得他在劳教农场待了整整五年的吴福生和那个女人,一直是他的心病。
既然已经知道他们大概的落脚地,周景明就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他们。
天气暖和起来,西海的天气环境也好了很多,毕竟要去的地方海拔挺高,若是天气冷,还要忍受高原反应,那就有些要命了。
现在这个时候去,正合适。
不过,在去之前,还得多作一些准备,矿点上的事情,也该好好安排。
周景明现在倒是不担心矿点上是否出现贪墨金子的问题,三个月下来,矿点上每个月产出的金子大概能有多少,他心里有数。
而且,守着溜槽捡收金豆子的事情,交给白志顺,他也放心,其余活计,交给李国柱、彭援朝他们领着,也没什么大问题。
主要还是各种物资的准备,得安排妥当了才行。
周景明从隔天开始,叫上武阳开着拖拉机,前往铁买克,先是采购了大量毛毡送回矿点。
嫌弃这样就靠一辆拖拉机来回跑耽搁时间,他又去找王佑平,寻了另外三辆拖拉机,在铁买克买了成车地米面、清油、茶砖、蔬菜之类的东西,还专门去找了一趟孙怀安,让他帮忙,弄了两洋桶的柴油,这些物资全都送到哈熊沟,在帐篷里堆放起来。
看到周景明短短两三天时间,弄回来这么多物资,彭援朝有些奇怪:“兄弟,怎么突然弄那么多东西回来,以前不都是什么东西快完了,你才去买的吗?你这是准备干什么?”
周景明也不瞒着他:“我准备和武阳外出一趟,估计至少也要去半个月。”
“那么久?”
彭援朝有些好奇地问:“是去办什么事儿?”
“趁着天气好,到别的淘金河谷转转,我得为来年淘金准备一下。”
周景明找了个借口。
跟吴福生的事情,只有武阳和白志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