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第71节

  你们看这样分,可有问题?”

  “你再多分点!”

  “你再多分点!”

  武阳和彭援朝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周景明笑笑,当即拍板:“不多说了,就这么定了……分金!”

  彭援朝和武阳两人想了想,没有再多说话。

  武阳依旧在帐篷门口守着,彭援朝开始用小天平分金子,心里还在计算该分多少的时候,周景明已经告诉他答案:“一共一千八百二十三克,十等分,一份是一百八十二点三克。

  彭哥,你那一份,称三百六十五克,武阳的五百四十七克,剩下的给我就行!”

  他稍作填补,给了两人一个整数。

  对于周景明的计算,彭援朝自然没什么质疑,只是笑着说了句:“还是有文化好,这么快就算出来了。”

  周景明催促:“动作快点,咱们仨在帐篷里待不少时间了。”

  彭援朝点点头,很快将那些金子按照周景明所说的,分成了三份。

  他随手将自己的那一份装入口袋,又将武阳的那一份送过去。

  周景明则是将自己的九百一十一克金子装入一个油纸袋,塞进自己口袋里。

  跟着,他把那些搜来的钱拿出来,交给彭援朝:“这些钱你收着,以后买油,买其他物资,就用这些钱。

  别傻乎乎的,老用自己的钱去做垫本,别忘了,你还打算要分一些给徐友良的。

  照你这样,一年下来,最后剩不了多少。”

  武阳这时候似乎想起了什么,他摸摸自己的衣兜,掏出那颗他拔下来的金牙:“我忘了,这玩意儿还没算在里边!”

  周景明看了他一眼:“你自己装着吧!”

  彭援朝则是凑了过去,细细一看:“金豆子……这也不像啊!”

  武阳笑了起来:“拔下来的牙齿!”

  闻言,彭援朝退了一步,连连摇头:“你自己收着……对了,咱们是不是该喝杯酒庆祝一下啊?”

  不待周景明和武阳说话,他自己先跑去提了酒壶,带来三个碗,忙着倒酒,一边倒一边自语:“还要干活,不能喝多了,少来点,意思意思。”

  周景明和武阳相视一眼,也没有阻止,等到他倒好酒,两人也凑了赶过去,见碗里的酒不多,差不多一两左右,各自端起酒碗一碰,一口闷下。

  这酒如同火龙般,一路从嘴巴、喉咙、胸腹燃烧而下,虽然不多,却也有种热烈、痛快的感觉。

  周景明一直憋着那口气,直到它在胸腹间渐渐平息,才长长呼了口气。

  “这么些金子带在身上不方便,等吃过饭后,我要去藏金子……武阳也去!”

  周景明冲着彭援朝交代:“彭哥,你的金子比较少点,你晚点藏,还是留在这里领着大家干活。

  他们要是问起来,你就跟他们说,因为昨天晚上有劫匪来抢金子,我觉得还需要再添几把枪,就说我和武阳去买枪了。

  反正帐篷里的五杆枪,终究会拿出来用,总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让人去胡乱猜测。

  还有啊,折腾了大半夜,瞌睡也来了,我得和武阳找个地儿,补补瞌睡,不然受不了,下午点再回来干活。”

  彭援朝点点头:“这个借口好……行了,我去干活了,早上做的饭菜给你们留着,自己热一下就能吃!”

  他说完,转身出了帐篷。

  周景明和武阳稍作休息后,去帐篷前把篝火点燃,把留着的米饭端出来,在火边烤着,至于菜,之前彭援朝从铁买克买来的大白菜早就吃光了,这几天吃的是能存放不少时间的洋芋,他们用酸菜煮了一锅。

  两人将饭菜热好,将就着填饱肚子,又熬了苞米糊糊喂过金旺,这才一起提着猎枪,约定好碰面地点,带着各自的金子去藏。

  周景明特意去将自己埋在树根脚那些金子取出来,没有换地点,他再一次来到山背后沟谷里的那面小石崖下,确定周边没人后,脱了鞋子,爬上石崖,将自己装着六百六十六克金子的罐头瓶取出来。

  把带来的金子,全都装进去后,再次在崖壁的石头缝隙中,将罐头瓶埋下。

  此时,周景明手里的金子,零零总总的,已经有两千零三十八克。

  还是和上一次一样,藏好金子后,他往上坡的爬山松林子里钻了进去,在里边藏着身形,等了差不多半小时,没有看到周围有任何异常后,这才领着金旺返回地窝子背后的冷杉林边缘,和武阳汇合。

  两个人就在林子边上挑选了一个有树荫的荒草地躺下。

  至于林子里,虽然更凉爽,但根本不是睡觉的地方。

  别无其它原因,就是因为里面蚊虫多。

  上辈子的时候,经常听人说,西北没蚊子。

  每次听到这种话,周景明都很想笑。

  确实,在西北不少地方,因为全年降水少,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不利于蚊子的滋生,蚊子比较少,但那是荒漠、戈壁地段。

  其实,在北疆阿勒泰地区的山里,简直就是蚊子的天堂,多到让人觉得恐怖的程度。

  别无其它原因,阿尔泰山里,有不少地方,是大片的森林植被,加之里面沟壑纵横,河流、湖泊众多,本就是个很利于蚊虫滋生的地儿。

  要是进林子里睡觉,别说睡安稳了,不被蚊子抽干血就不错了。

  现在从地窝子里搬出来住进帐篷,每天晚上不用烟熏驱赶一下蚊子,根本就受不了,尤其是有一种脚上和身上有黑白相间花纹的蚊子。

  这种蚊子大白天咬人,什么时候叮到身上都不知道,叮咬的速度快,吸血也快。

  等人有了感觉要去拍它的时候,都已经吸得差不多了,关键是溜得还快。

  被它咬过的地方,那是又痒又难受。

  两人确实困了,躺下没多长时间,就睡着了,只有金旺在一旁的草地、林木间跑来跑去,折腾一阵后,也跑到周景明身边嗅嗅,然后爬下去,将脑袋搭在一双前伸的腿上,闭着眼睛睡觉。

  周景明是被武阳叫醒的,他翻身坐起来看看太阳的位置,已经是下午三四点的样子。

  有了这一觉,两人又变得精神抖擞,赶忙带着猎枪回帐篷,放好枪以后,上小半岛接过徐友良和彭援朝摇金斗子的活计。

  彭援朝就在这时候出声询问:“兄弟,你说昨天晚上跑来抢金子的那几个人,是土匪吗?”

  感谢书友20190422075509041的打赏!

第106章 匪话

  土匪?

  周景明有些奇怪,彭援朝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怎么突然问这个?”

  “不是,你们去……去买枪的时候,张把头、吴把头他们好几个来过咱们矿点,说昨天夜里被抢的事儿,说这边土匪挺多。

  上边的张把头、李把头,还有在上面的另外两个把头,是来感谢的,说是听到了金旺的叫声,出来查看,虽然没看到劫匪,但也知道因此躲过一劫,送了些东西过来。”

  “确实该感谢金旺,昨天晚上要不是有它,别说他们,恐怕连我们这帮人也会遭。彭哥,现在知道养狗的好处了吧?”

  周景明笑着说:“晚上可得弄点肉,好好犒劳犒劳金旺。”

  毋庸置疑,在看家护院、警戒这一块,没有比狗好使的动物,矿点上养上一条狗,能提前预知很多潜在的危险,避免很多麻烦。

  周景明说的也是实话,要不是有金旺,真可能有大麻烦,不管怎么说,来的是五杆枪,危险程度不是镐头、铲子之类的东西能比的。

  那五个劫匪也是胆大包天,明明听到狗叫,还敢靠那么近,分明是存了心思,要打小半岛的主意。

  话又说回来,在这条岔沟里边,周景明他们的矿点,无疑是只让人惦记的肥羊,五个劫匪肯定心动,所以还试图靠过来,看有没有机会。

  “应该的,晚上我好好赏它一大块肉,正好,他们送来的东西里边,就有羊肉,还是新鲜的!”

  彭援朝连连点头,金旺的作用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也佩服周景明一开始想要买狗的前瞻性。

  他接着又说:“下边的吴把头和赵把头他们几个,现在后悔得不得了,后悔没有离咱们近些,吴把头他们矿点被抢的金子不算多,但赵把头,还有另外一个,都差不多被抢了一个多月淘到的金子……

  他们盘算着是不是也养一条狗,有啥情况,哪怕有个声也好防备。”

  周景明笑着说:“养上一条确实挺好!大家都养,那这条岔沟会更安全,狗这东西就是这样,隔着老远,只要一条狗出声,其余的狗听见了,都会跟着叫。”

  彭援朝点点头,身为农村人,他知道狗的这种特性,像是会起连锁反应一样。

  “他们还猜测,这几个人,会不会是本地的土匪,这么胆大,敢在一条河谷里,抢完一处又抢一处,简直太嚣张了。”

  “首先你得搞懂,土匪是什么概念。土匪团伙人数比较多,属于是成规模的地方武装团伙,常年盘踞一方……昨天晚上来的那五个,顶多算是劫匪、强盗,跟土匪没法比。

  而且,我可以肯定告诉你,西北这边,现在没什么土匪了。

  解放初,曾经大力剿匪过,要是现在还有人敢占山头聚众当土匪,简直是找死。

  听说过乌斯满吗?这边的第一悍匪,手底下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四五万,到处烧杀抢掠,最后不也被打得丢盔弃甲……”

  听周景明说起土匪,武阳也来了兴趣:“以前听说东北那边土匪也挺多!”

  “这些事儿,我还真听说了不少!”

  周景明饶有兴趣地说了起来:“东北嘛,曾经被清朝当成龙兴之地,那么大片地方,禁绝关内人进入,只有极少数人生活在里边。

  要知道,那时候东北可是包括了贝加尔湖、外兴安岭那一大片地方。

  但也正是因此,让毛子找到了机会,他们也没来多少人,就悄然占了一大片地方,不断地朝着黑龙江这边逼近。

  直到这时候,清朝皇帝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发动反击。

  但根本的问题,还是东北那边人太少。

  所以,才又开放东北,允许汉人进入,很多关内吃不饱穿不暖的,也想着过好日子,听说东北不愁吃喝,资源非常丰富,去了不少人,也就是所谓的闯关东。

  可是呢,这些人到了那地方,一开始的时候不适应啊,摸不懂那边的气候条件,也按照老样子,依着节气,进行耕种,结果,天气影响,根本就没什么收成,绝大部分人,就是在饥饿状态下度过的。

  饿了没吃的,冷了没穿的,可不就得抢,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北大大小小的土匪团伙是真不少。”

  武阳点点头,跟着又感叹一句:“也不知道当年那些土匪是怎么剿灭的,真恨不得生在那个时代。”

  周景明笑笑:“其实啊,大多数土匪往往不成气候,他们是守着一条道,谁来都去劫,吃干抹净后,发现他们盘踞的地方,没人敢去了,没人去就没法抢到东西,维持不下去,大多自行解散。

  只有少数一些,懂得竭泽而渔的道理,守着的地界,他们不是见谁就抢,给人留着活路,维持很多年,直到解放后剿匪,才被肃清。

  武阳,你也别想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现在就挺好,以后会更好,想着过点好日子,不好吗?

  话说回来,你要是真生在那个年代,还真有用武之地,最起码干个土匪还是可以的。”

  在周景明的感觉里,武阳自打来到淘金河谷,骨子里那种好斗的血脉像是觉醒了一样,没有丝毫不适。

  彭援朝又问:“兄弟,那这些人既然不是土匪,那会是什么来路?”

  “什么来路我可说不好,有好几种可能!”

  周景明想了想:“这几个人,其中的两个,咱们都见过,就是前段时间沿着对岸打游击那两个。

  有可能只是一伙为了抢金子的劫匪,仗着手里有五杆猎枪,以为可以肆意妄为。

  也有可能是某些金老板手底下派出来抢金子的,你们应该知道,这是一条来金子挺快的门道。

  还有可能是那些金贩子打的主意,想做无本买卖。

  也不排除是其他的亡命之徒。

  总之都有可能。

  咱们说这些干什么,全是匪话,没意义,好好守着咱们的矿点,努力淘金最要紧。

  时间不早了,赶紧干活。”

  周景明和武阳回来以后,小半岛上的活计安排,恢复成原样,再次有条不紊地进行起来。

  因为昨天晚上那档子事儿,一众人多少有些心不在焉,到现在,从溜槽毛毡里取出来的那些精沙,比往天少了不少。

首节 上一节 71/1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