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79节

  这是因为,期刊对发表文章的篇幅和图片数量有要求,不同期刊要求也不同。

  有机光伏领域,一般Communication格式的文章,正文图片在5张左右,Article格式的文章,正文图片在7张左右。

  其他的图片,只能放在支持信息中作为补充材料。

  ……

  现在这个基于P2FBT4T-2OD的工作,许秋虽然还没动笔写文章,但最核心的问题已经被他攻克了,剩下的工作就简单了许多。

  至于器件效率能不能达到10%,这就只能看天意了。

  周五上午要上课,下午许秋也没打算去实验室,他在微信上和陈婉清请了假。

  现在模拟实验室有了四倍加速,周任务积分奖励还翻倍了,非常适合用来摸索实验条件。

  而且,可能存在其他课题组在做同样的研究,必须要抓紧时间,抢在他们前完成工作。

  因此,许秋准备找个隐秘的地方,进入模拟实验室,看能不能把器件性能做的再高一些。

  张疆实验室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第一百零八章 临门一脚

   回寝室取了洗漱用品和换洗的衣物后,许秋乘坐校车到达张疆校区。

  来到微电子楼的A501办公室,他锁好房门,进入模拟实验室。

  系统权限等级提升后,模拟实验室内部的体积空间大幅扩大。

  而且,他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将邯丹、张疆实验室各复制了若干个在其中备用。

  许秋进入其中一个合成实验室,开始投反应。

  一共五个合成反应,目标产物均为性能最好的P2FBT4T-2OD材料,反应时间分别设置为8、10、12、14和16小时。

  之前的聚合反应时间,只是从24小时减少到12小时,还没有对其进行精细调控。

  启动了四倍加速后,这种耗时长的反应也能迅速完成。

  一共花费了大约八个小时的时间,许秋成功搞定所有产物的聚合反应以及后处理,共计得到五组经氯仿索氏提取、烘干后的产物。

  按照参与聚合反应时间,许秋将它们分别标注为P8、P10、P12、P14和P16。

  ……

  周六,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优化基于这五种材料电池器件的制备工艺:

  溶剂,氯仿、氯苯、二氯苯三种。

  给体/受体质量比,从2:1到1:2。

  不同的溶液浓度、转速。

  旋涂方法,喷涂法、普通旋涂法、热涂法。

  不同的热退火温度。

  不同体积分数的溶剂添加剂。

  都是已知的,比较常规的调控手段。

  到周六晚上,许秋一共做了八批器件。

  现实时间只过去了两天,可他实际的实验时间已经超过60小时,足足消耗了6000多的系统积分。

  虽然模拟实验室中可以自由调整实验时的姿势,可以坐着甚至是躺着做实验,精力的消耗大幅度下降。

  但是连续两天的实验,还是把他累个够呛。

  也就是他年轻,身体素质摆在那里,还扛得住。

  离开模拟实验室,许秋在点评网,找到附近的一家极乐烫,点了个马杀鸡。

  趴在按摩床上,许秋盘点收获:

  最优的聚合物体系是P10,器件效率被他优化到了9.70%,具体的实验条件为:

  总浓度20毫克每毫升,给体/受体比为1:1.5,溶剂为氯仿,喷涂法,转速3000r.p.m.,不添加溶剂添加剂,150摄氏度热退火10分钟。

  这次,最优的溶剂反而是氯仿,但因为沸点低,无法采用加热溶剂的热涂法。

  而氯苯溶剂的条件下,将溶液加热到90摄氏度,采用之前的热涂法,效率为9.48%,略逊于氯仿溶剂。

  此外,反应时间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不大,P12的最高效率也能到9.62%,条件与P10的体系相仿。

  可惜,最终的效率卡在9.70%,不上不下的。

  还差临门一脚,就能冲上10%。

  想到这两天的实验经历,许秋突发奇想:

  要是模拟实验室中能有个人能帮他做实验就好了。

  于是他便问道:

  “系统,能不能把我复制进去,帮我做实验?”

  【当前权限等级不足。下次进阶任务完成后,即可实现类似的功能。】

  许秋立刻来精神了,本来只是随口一提,居然还真的可以。

  就是还要先完成进阶任务,进一步提升权限等级。

  不过,只要目前这个成果不被其他课题组截胡,发一篇一区的文章问题不大,进阶任务的完成指日可待。

  他仔细回想,之前他四项基础技能的熟练度提升到四阶后,算是科研之路入了门。

  系统就解锁了两项重要的功能,周常任务和模拟实验室。

  这次要是能够发表一篇SCI一区文章,也算是在科研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系统就再次解锁一项新功能。

  要知道学校对博士的毕业的要求,也不过是一篇一区而已。

  事实上,就算魔都综合大学,也有九成以上的研究生发不出一篇一区一作的文章来。

  ……

  周日下午,许秋返回邯丹校区。

  陈婉清在帮他做一些材料的基本表征,主要是用实验室内的现有仪器,测试材料的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

  她是从周五开始做的,因为他的材料比较多,一共有五种,所以一天没有全部完成。

  这五种材料包括最初的PBT4T分子,以及之后带有四种不同支链的P2FBT4T分子。

  今天,许秋打算做一批器件。

  在模拟实验室中得到的数据,虽然也是真实有效的,但是来源不明不白的,不能直接拿来使用。

  不过,他并不打算直接用摸索出来的最优条件。

  一方面,现在实验室中的P2FBT4T-2OD材料,是反应时间在12小时的P12型。

  而最好的条件为P10型,因此即使用“最优条件”也不是“最优条件”。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假如器件性能一次性提升太多,比如效率直接升到9.6%,魏老师就会对器件性能有更多的期待。

  他会想着:“才第二次做器件,效率就从8.8%提升到9.6%,那再尝试几次不是分分钟破10%?”

  可实际上,许秋已经做了八批器件,能用到的优化手段都用了,才堪堪达到9.7%。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器件性能,仍然没有什么头绪。

  他之前也尝试过再次对旋涂进行高阶推演。

  可消耗500积分,看了几遍操作演示,却发现并没有什么收获。

  因为高阶推演中的操作,他现在能学的都已经学会了,无非是喷涂、热涂、先慢后快这些。

  而且,系统也只是传授他这些操作方法,具体什么方法最适合他的体系,系统也不会告诉他。

  全靠自身领悟。

  况且,实验操作对材料光电性能的提升,也是有限度的。

  假如一种材料的上限就是9.9%,那么不管多么华丽的操作,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无限逼近9.9%罢了。

  许秋其实也想到了一些其他的路。

  比如,把电池器件的有效面积从0.09平方厘米,缩小到0.04甚至0.01平方厘米,效率肯定会有所提高。

  就连操作方法他都规划好了:

  先在不锈钢钢板中间掏一个2毫米边长的正方形孔洞,然后贴在电池基片的表面,再用太阳光模拟器测试,电池器件上光照射的实际面积就是0.04平方厘米。

  只是,这种方法和自己骗自己也没多少区别。

  但假如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这个方法也未尝不可拿来一用。

  

第一百零九章 指导直系学妹

   许秋看到新来的大三学妹韩嘉莹也在,便把她喊了过来。

  他准备一边做器件,一边给她进行入门指导,顺带看看这学妹的悟性如何,是不是搞科研的好料子。

  当初陈婉清在教他的时候,采用的是“挤牙膏”式的方法,即一步步的教他各个实验操作。

  不过,许秋更喜欢的教学方式是“先整体后局部”。

  也就是先大致知道整个操作流程,然后再碎片化的学习具体的每步实验操作。

  首先,要了解一下学妹的学习进度。

  “韩嘉莹,来实验室一周了吧,都学到了什么?”

  “陈婉清学姐这周教了我实验室的安全守则,还教会了我怎么清洗基片,”韩嘉莹道:

  “除此之外,好像就没有别的什么了,许秋师兄是打算教我其他实验操作吗?”

  “嗯,今天我要做一批器件,你跟在我旁边看我实验吧,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提问。”许秋道。

  “好的。”韩嘉莹点点头道。

  “实验服领用过了吧,还有基本的防护措施会做吧。”许秋道。

  “领用过了,防护措施学姐之前也教过我。”韩嘉莹道。

  “行,那跟我来实验室吧。”

  ……

  进入实验室,还没等许秋开口,韩嘉莹便自告奋勇道:

  “师兄是要做器件吗,我帮你清洗基片吧。”

  这学妹上道啊。

  “好的,不用太多,今天的话,有12片就够了。”

  许秋说完,进入旋涂手套箱,开始做配制溶液的准备工作。

首节 上一节 79/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