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陆远更想看到的是卡特再来一次。
虽然说着理查德森,陆远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两年前卡特那惊天动地的表演。
那个挂在篮筐上的“手臂灌篮“,至今想起来都让他头皮发麻。
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那种震撼。
有时候体育竞技就是这么奇妙,一个瞬间就能烙印在人记忆里几十年。
场边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陆远的注意力被场边的骚动吸引——理查德森正在和弗朗西斯、梅森、华莱士他们嬉笑着热身。
理查德森正和弗朗西斯玩着空中接力,两个年轻人的笑声在球馆中回荡。
那种纯粹的热情,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第一次摸到篮球时的感觉。
这群年轻人身上有种陆远说不上来的东西,像是第一次飞行的雏鹰,迫不及待想要展示自己新长出的羽翼。
现场灯光暗了下来,DJ开始制造气氛。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2002年NBA全明星扣篮大赛!“
最先出场的是理查德森。
陆远看着贾森-理查德森第一个出场,这个来自密歇根州大的小伙在聚光灯下显得有些腼腆,但当他持球启动时,那份稚嫩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的启动顺滑流畅,然后整个人飞身跃起。
“哇哦!“巴克利直接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只见理查德森高高跃起,在空中完成了一个360度转体,同时还能利落地将球从胯下换手,最后将球灌入篮筐。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就像是在太空中表演的花样滑冰。
“48分?“看到评委亮出的分数,陆远摇了摇头,毫不客气的嘲讽道,“这帮评委的眼睛是长在后脑勺上了吗?“
他这句话引起了全场的一阵哄笑。
接下来轮到弗朗西斯登场。
弗老大在场边踮着脚尖走来走去的样子活像个准备偷食的小猫。
他第一次尝试的是传说中的“摸篮板上沿“扣篮,连续两次都没能成功。
他踮着脚尖站在三分线外,眯着眼打量篮筐的样子活像在测绘什么高难度工程。
虽然弗朗西斯的弹跳简直是非人类级别,但今天就是缺了点运气。
陆远看到他第三次尝试摸篮板上沿时摔在了地板上,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我建议史蒂夫注意安全。“
陆远看着他一瘸一拐地下场,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执教生涯中那些因伤病陨落的天才球员。
梅森的登场给现场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这个去年的卫冕冠军动作干净利落,将球狠狠地砸向篮板侧沿,再接球完成一记漂亮的反手扣篮。
球迷们瞬间沸腾了,陆远直接跳了起来,像个十几岁的球迷一样为梅森鼓掌。。
“太棒了!这才是我期待看到的表演!“陆远激动地拍着解说台。
作为去年的卫冕冠军,他的创意和技术都很稳定。
放飞自我之后,陆远不由得开始思考一个有些奇怪的问题:为什么人们总是如此向往飞翔?从乔丹到卡特,从科比到现在的理查德森,人类对离地的渴望从未停止。
也许扣篮大赛从来就不仅仅是体育竞技,更是一种根植于人类基因的本能表达。
理查德森和梅森进入了最后的决赛。
而决赛的开局就充满了火药味。
梅森像头蓄势待发的猎豹,眼神坚定而专注。
当他完成那个不可思议的转身胯下换手扣篮时,陆远感觉身边的摄影师手臂都在发抖。
“49分!这是个危险的分数啊...“陆远喃喃自语,眼睛紧盯着准备出场的理查德森。
接下来的画面可能会永远留在2002年全明星周末的回忆里——理查德森将球高高抛向篮板,整个人像火箭般直冲篮筐,在空中接球后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然后像杂技演员一样完成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反向胯下换手灌篮。
陆远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老天...这家伙是装了喷气式引擎吗?“
当50分的评分牌亮起时,理查德森激动地冲向观众席的某个方向挥舞拳头。
后来陆远才知道那是他在对母亲表达感谢。
第二轮的表演更加震撼。
更确切的说,像是理查德森的个人秀场。
陆远看着他双脚起跳,空中完美滞空,然后像慢动作一样完成了换手扣篮。
那种控制力和爆发力的结合,简直就像是一台人体艺术的完美机器。
当50分的评分再次出现时,胜负已无悬念。
赛后陆远在球场边被记者堵住了。
“陆,你认为今天的理查德森和卡特比起来怎么样?”
陆远耸耸肩:“风格不同而已。卡特是诗人,理查德森更像是...嗯...特种部队。“
记者们纷纷被陆远这个奇妙的比喻逗的哈哈大笑。
陆远望着不远处被媒体团团围住的理查德森,他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却笑得像个第一次拿到糖果的孩子。
陆远注意到不远处被媒体团团围住的理查德森已经满头大汗,却依然保持着耐心的微笑,一个接一个地回答着问题。
走出球馆时,费城的夜空飘起了小雪。
陆远看到贾森还在停车场给球迷签名,冻得发抖却依然耐心十足。
这一刻陆远突然明白为什么即使没有卡特,NBA的扣篮大赛依然能有如此魅力。
因为在这里,永远不缺充满梦想的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篮球最本真的快乐。
“嘿贾森,赶紧回去休息吧,别冻感冒了。“陆远路过理查德森的时候提醒了一句。
“没事的教练,“理查德森搓着手哈了口气,“这些球迷大老远来看比赛,可不能让他们失望。“
这番话让陆远怔了怔。
他慢慢走向酒店的途中,路过一家体育用品店,橱窗里的电视正在循环播放理查德森夺冠的精彩瞬间。
三个穿着篮网队球衣的小孩站在橱窗前兴奋地比划着,其中一个突然模仿起了那个著名的反向胯下换手动作,差点摔了个狗吃屎。
陆远驻足看了几分钟,发现自己像个普通球迷一样露出了笑容。
明天就要准备全明星正赛的战术板了,但今晚,就让这份纯粹的快乐多停留一会儿吧。
走在路上,陆远回忆着那个不可思议的反向胯下换手。
或许未来某天,当理查德森退役后坐在场边看新一代扣将时,他也会想起2002年的费城之夜,就像陆远现在想起1990年代的乔丹一样。
篮球就是这样,一代人走了,总会有一代新人接过火炬。
手机震动起来,是卡特发来的一条短信:“贾森那小子不错,但我的记录可还稳着呢。“
陆远笑着摇摇头,在飘落的雪花中回复道:“等你复出证明自己?2003年扣篮大赛等你。“
走回酒店大堂时,一群年轻球迷认出了陆远,兴奋地围上来要签名。
陆远注意到他们中不少人穿着理查德森的球衣。
这一刻陆远突然庆幸自己选择了教练这条道路——能够见证如此多精彩瞬间,还能在年轻球员的成长故事里留下小小的注脚。
当陆远最终躺下休息时,脑海里还回荡着现场观众的尖叫声。
“真不错。”陆远喃喃自语,随后沉沉睡去。
第二天晚上,全明星的大餐终于端了上来。
第一联合中心的灯光亮起,球场四周的焰火喷薄而出,观众席的声浪犹如风暴般席卷场馆。
NBA全明星赛的入场式一向是联盟最炫的表演之一,而今天,联盟,或者说76人,罕见的为双方教练也准备了一个出场仪式,排在所有球员出场的最后。
当现场的DJ拖着长音喊出——“2002年NBA全明星赛,东部主教练——”时,全场突然默契地安静了一秒。
紧接着,费城球迷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陆——远——!”
他站在场地中央,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朝着全场挥手致意。
“怎么样,教练?”艾弗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溜到了他身后,坏笑着凑近,“当两次全明星教练的感觉爽吧?”
“还行,”陆远挑了挑眉。
而另一边,科比重重搂住麦迪的肩膀,对着陆远抬了抬下巴:“陆,要不要打个赌?”
陆远还没回答,麦迪已经先开口了:“赌什么?”
“输的人赛后请全队吃最贵的牛排。”科比咧嘴一笑,“顺便——”他顿了顿,“还得穿对方球队的球衣拍照。”
陆远还没来得及摇头,艾弗森已经激动地跳了起来:“成交!赌了!”
“喂!”陆远瞪他,“我可没答应!”
“晚了!”希尔的语气里透着幸灾乐祸,“全队已经默认了。”
看着球员们嬉闹着散开,陆远不由得笑着揉了揉太阳穴。
全明星赛的氛围就是这样——平时在场上恨不得掐死对方的对手们,此刻却能毫无顾忌地开彼此的玩笑。
去年他第一次执教全明星时,还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教练的威严,生怕这群巨星不服管。
但今年的他,反而更愿意放任他们闹腾,享受这短暂的和平时光。
更衣室里也是同样的气氛。
而陆远走进更衣室,第一个场景就没蚌住。。。
大本正滔滔不绝的朝乔丹述说自己的发型经验,陆远就不明白了,你没看见乔丹那一脸嫌弃的样子吗?
你跟一个黑卤蛋讨论这玩意,是不是练力量把肌肉都练脑子里了?
艾弗森和卡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晚上去哪儿找乐子,而麦迪和皮尔斯则凑在一起翻看手机里某家高级餐厅的菜单。
陆远刚想走过去打个招呼,就被希尔拦住了。
“教练,”希尔递过一张纸,“帮我看看明天慈善活动的演讲词?”
陆远一愣,随即笑着接过:“你什么时候开始搞慈善演讲了?”
“一直都有,”希尔耸肩,“只是以前没敢在这么多人面前讲。”
他低头看了眼纸上的内容,发现希尔不仅资助了家乡的篮球场建设,甚至还赞助了几所学校的体育器材。
陆远抬头:“没看出来啊,你还是个慈善家?”
希尔难得有点不好意思:“就是……想帮帮那些和我们小时候一样爱打球的小孩。”
陆远微微点头。
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这群所谓的“巨星”,早已不只是纯粹的篮球机器——他们有着各自的生活,各自想要实现的事情。
而全明星周末,恰恰是这种人性化的时刻。
“写得不错。”他拍了拍希尔的肩膀,“不过最后一段,我建议再加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