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368节

  然而,他的怒火像打在棉花上的拳头。

  队员们低着头,汗水混合着沮丧,眼神有些空洞。

  那71分的阴影、赛前如影随形的恐惧,在现实的重压下,已经彻底压垮了他们抵抗的神经。

  他们不再相信能逆转,甚至连抵抗都显得苍白无力。

  半场结束的蜂鸣器响起时,比分定格在62比33。

  近30分的巨大分差,让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早已不是一场竞技比赛,而是一场毫无悬念的、事先张扬的屠杀。

  公牛队员低着头,沉默而机械地走向球员通道,仿佛只想尽快逃离这片让他们尊严扫地的炼狱球场。

  主队更衣室那边,则隐隐传来加内特标志性的、胜利者那充满原始力量感的咆哮声和队友们轻松的笑闹。

  对比鲜明得残酷。

  下半场开始后,陆远果断地撤下了主力核心纳什、加内特和手感火热的韦德,换上了史蒂芬-杰克逊、基里连科和王治郅带队,辅以经验丰富的老将戴尔-库里和斯潘诺里斯。他知道比赛已经失去了悬念,没必要让主力在垃圾时间冒险。

  但这并未给公牛带来喘息的机会。

  史蒂芬-杰克逊像一条被压抑了许久的斗牛犬,替补登场后立刻开启了狂暴模式。

  面对防守端已经被打懵的克里斯蒂或者罗斯,他在侧翼接球后毫不讲理地沉肩强打,利用力量和吨位向篮下碾压,动作大开大合,充满了街头式的强硬和不屈的斗志。

  一次对抗后的强硬上篮造犯规打成2+1,他落地后对着观众席疯狂地拍打着自己的胸口,点燃了全场本就高涨的情绪。

  他替补出场的表现,凶狠、高效,在攻防两端都给公牛脆弱的后防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而大郅的表现也极其出色。

  刚刚上场,他就在高位挡拆后稳健地外拆到三分线外,接应杰克逊被包夹后的回传球,调整节奏,顶着扑防过来的坎比,冷静地张手命中三分!

  这一球彻底摧毁了公牛最后的念想——连尼克斯的替补都挡不住了。

  下个回合,他在低位接球,用娴熟的篮下脚步晃开了安东尼奥-戴维斯的封盖,轻盈地上篮得分。

  他在场上展现出的技术和射程,让拉里-布朗在场边脸色铁青,却也无可奈何。

  而尼克斯这套阵容防守的锁链依旧紧紧缠在公牛脖子上,李冉带着王治郅、杰克逊等替补球员在场,防守的强度虽然下降了,但体系性和纪律性依旧在线。

  他们快速轮转换位,积极协防,让公牛那些试图抓住主力下场机会追分的心态一次次落空。

  马库斯-坎比在篮下偶有得分,但效率一般。

  勒布朗-詹姆斯下半场重新披挂上阵,面对防守压力减弱的第二阵容,终于找到了一些得分机会,但那零星的点滴分数,在尼克斯替补群高效的进攻火力面前,显得杯水车薪,分差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被进一步拉大到了骇人的50分开外。

  他的个人得分在上涨,但脸上毫无喜色,每一次出手得分似乎都耗尽了极大的力气,而且是在巨大分差下获得的安慰性分数,充满了讽刺意味。

  场边甚至有尼克斯铁粉用滑稽的大喇叭朝他喊:“嘿,勒布朗!常规赛MVP!”引来周围一片哄笑。

  当比赛彻底进入“花了的”、无意义的垃圾时间,麦迪逊广场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球迷们开始各种自嗨。

  有人开始学拉里-布朗的经典动作夸张地挥舞双臂,引发哄堂大笑;还有人在大屏幕上发现了零星几个穿着公牛队服的球迷面孔,用巨大的嘘声“招待”他们,“Beat Chi-cago!”(击败芝加哥!)的喊声此起彼伏。

  现场DJ甚至调皮地放起了欢快的《YMCA》,带动全场观众一起做起了标志性的动作。

  这一刻,MSG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派对现场,而主角,毫无疑问是穿着紫橙战袍、在场边轻松谈笑的尼克斯球员们。

  就连替补席末尾的尤因、奥克利和史蒂夫-科尔最后都上场跑了一会,科尔利用经验反跑出空档命中空心中投;尤因甚至在无人防守下秀了一把标志性的转身小勾手,引来全场善意的尖叫和雷鸣般的掌声。

  而公牛那边,板凳席上的球员如坐针毡,眼神空洞地看着记分牌上那个天文数字的差距。

  比赛结束的蜂鸣器长音,对公牛球员来说,与其说是解脱,不如说是某种酷刑的暂时中止。

  记分牌上定格的数据冰冷而刺眼,分差达到了令人咋舌的58分。

  140:82!

  这不是惜败,甚至不是惨败,是另一场彻头彻尾的羞辱性屠杀。

  尼克斯球员们开始轻松地相互击掌,笑容自然而灿烂地洋溢在脸上,他们走向替补席向教练组致意,仿佛打了一场普通的常规赛。

  陆远平静地与球员拥抱,表情波澜不惊,似乎这一切都如同演练过无数次。

  他甚至没有多余地看向对面——那个失败的对手。

  而公牛队这边,死一样的沉寂笼罩着客队板凳席。

  汗水早已浸透了所有人的球衣,但冰冷彻骨的无力感比汗水更重。

  霍华德低着头,毛巾盖住了整个脑袋,肩膀微微颤抖。

  詹姆斯坐在板凳末端,双手放在膝盖上,仰头看着球馆顶棚刺眼的灯光,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混着难以言述的神色。

  迷茫?不甘?还是更深层的绝望?

  整个球场巨大的喧嚣和对手轻松的气氛,像无数道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他们的神经。

  拉里-布朗早已停止了咆哮,他站在替补席前,背对着球场,脸色铁青地望着无人的后台通道,那曾经挺直的腰板也仿佛塌陷了几分。

  球场工作人员过来示意球员准备退场。

  詹姆斯第一个站起身,头也不回地、脚步沉重而迅速地走向球员通道,似乎想逃离这令人窒息的一切。

  霍华德也终于掀开头上的毛巾,通红的眼眶暴露无遗,他垂着头,跟在队友身后。

  他们一个接着一个,拖着灌了铅般的双腿,在那震天的欢呼声和偶尔飘来的刺耳嘘声中,像败军溃卒一样,沉默地、灰溜溜地消失在通道的阴影深处。

  那块刚刚见证了又一场“纽约大屠杀”的场地,只留下一个巨大而冰冷的问题:这个系列赛,还有悬念吗?

  MSG的顶棚大灯依旧明亮如昼,晃得人眼睛生疼。

  在勒布朗-詹姆斯踏进球员通道、离开球场的最后一刹那,他不自觉地在黑暗来临前,又抬头回望了一眼身后那片刺目的光亮。

  那片紫色海洋还在疯狂地燃烧、庆祝,每一个跳跃的身影、每一抹张狂的笑容,都像一把把锋利的刻刀,清晰地、残酷地,在他和他的公牛身上,刻下了又一次难以磨灭的“MSG耻辱印记”。

  灯光在他眼底留下一片短暂的白斑,和心头那片同样巨大、冰冷的阴影融在了一起。

  更衣室的昏暗就在前方,似乎也预示着他们在这轮东区半决赛中,那微乎其微、遥不可及的曙光。

第293章 单方面的处刑

  两天的间隔,对公牛球员来说,短暂得如同没有休息。

  身体上的疲惫或许可以缓解,但上一场58分的惨败和这两个赛季面对公牛的恐怖回忆却像是滚烫的烙铁,深印在心头,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屈辱和迷茫的灼痛感。

  新闻报纸的头版充斥着58分差的夸张标题和尼克斯球员庆祝的特写,电视体育新闻反复播放着韦德的快攻暴扣、科沃尔的致命三分以及加内特封盖霍华德后的咆哮。

  虽然2004年没有社交媒体海啸般的信息轰炸,但传统媒体的聚焦和街头巷尾纽约球迷毫不掩饰的得意议论,足以构成一个无形的巨大压力场。

  酒店大堂、去训练馆途中的巴士上,甚至在餐厅角落低声交谈的服务员,都让公牛队员们感觉自己是这座狂欢城市里格格不入的“失败者标本”。

  勒布朗-詹姆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了很长时间的比赛录相。

  不是看对手的弱点——对于这支尼克斯,似乎录像只会一遍遍加深那种无力的印象——他更多是在看自己,看队友们在巨大压力下那些动作变形、眼神迟疑甚至带点绝望的片段。

  暂停时拉里-布朗布满血丝的眼睛和因激动而扭曲的表情隔着屏幕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关闭了录像机,房间里只剩下中央空调低沉的嗡鸣。

  镜子里的少年依旧是那个天之骄子,但眼底深处,那片名为“MSG”的阴影更加浓重,几乎要吞噬掉往日的自信光芒。

  他对下一场的“未知”感,已经被58分的冰冷现实碾成了“已知”的庞大恐惧。

  德怀特-霍华德则显得有些反常的安静。

  他那平日里标志性的、充满活力的耍宝姿态消失得无影无踪。

  训练中,他完成挡拆后顺下的脚步变得沉重,篮板球争抢时卡位的对抗也少了几分往日的蛮力,更像是在完成一项不得不做的机械任务。

  他那双年轻的眼睛里失去了焦点,偶尔飘向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方向,会不自觉地收缩一下瞳孔。

  加内特那张充满侵略性和垃圾话的脸孔,如同刻进了他的潜意识。

  在力量房里,他对着沉重的器械发出野兽般的嘶吼,但汗水中混合着的,是比肌肉酸痛更令人难受的挫败感。

  拉里-布朗的脸一直是铁青的。

  他取消了所有的媒体公开采访,将球队完全封闭起来。训练馆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篮球撞击地板的回响和他嘶哑咆哮的回声——音量前所未有的大,用词前所未有的激烈。

  “你们脑袋里装的都是狗屎吗!上一场是场灾难!彻头彻尾的灾难!”他用力拍打着战术板,声音在空旷的球馆里震荡,“但我告诉你们!翻篇了!从特么的零开始!忘记那个该死的58分!它什么也不是!一个数字而已!今晚,在同一个地方,我要看到你们的心!你们的战斗精神!拿出点男人的骨头来!”

  他重新强调着防守纪律:“辛里奇!你给我死死贴住纳什!让他呼吸都困难!别给他任何舒服启动的空间!”

  “道格(克里斯蒂)!科沃尔那个幽灵,你让他溜出一次空档,我就让你坐穿板凳!”

  “拉希德!硬起来!KG不是神!你给我用身体顶住他每一次要位!消耗他!别让他有精力再去协防勒布朗和德怀特!”

  “德怀特!篮板!把你的篮板给我抢回来!那是你的领地!忘了他是谁,他就是个尼克斯球衣的障碍物!碾过去!”

  布朗的声音充满了孤注一掷的狂热。

  他试图用极致的情绪调动、用最严苛的战术要求,将球员们从崩溃的边缘往回拉拽。

  他甚至在进攻端也做了微调,减少了外线无谓的传导,增加了霍华德更深位、更坚决的强攻战术,以及勒布朗在中距离策动挡拆后的快速处理球——他希望用更直接、更有冲击力的方式打破尼克斯的防守壁垒。

  他描绘了一种反击的图景:用身体对抗和钢铁意志将尼克斯拖入泥潭,然后在纽约的地盘上撕碎他们高傲的面具。

  球员们安静地听着,点头,执行着训练内容。

  然而,布朗的怒吼如同一根强行绷紧的弦,表面紧绷,内里却早已失去了应有的韧性与弹性。

  58分的惨剧和过去两年积累的庞大心理阴影,不是几顿怒吼的鸡血汤就能消弭的。

  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力感,像冰水一样渗透在每一次跑动、每一次对抗、每一次战术执行的细节里。

  他们再次踏上MSG的客场通道,头顶的灯光不再只是照明,更像是对失败者无言的审视。

  空气黏稠得几乎要凝固,每一次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里回荡,都敲打着他们脆弱的神经。

  两天时间里拉里-布朗近乎歇斯底里的录像分析、战术调整、以及更加慷慨激昂的“精神激励法”,在这样沉重如铅的气氛面前,效果如同石沉大海。

  勒布朗-詹姆斯面无表情地做着拉伸,汗水顺着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眼神却聚焦在不知名的虚空中。

  上一场他虽然下半场刷了点分数,但在真正决定胜负的上半场几乎隐身,那种强烈的无力感非但没有随时间消散,反而在复盘录像中每一个自己被限制、被挫败、被淹没在紫色海洋中的瞬间后,变得更加清晰。

  陆远的战术像一个无形的套索,精准地卡在他每一次发动攻击的环节上。

  他尝试告诉自己,G2要拿出200%的搏命姿态,但内心深处有个冷静到残酷的声音在响起:“搏命?对着铜墙铁壁拿头撞吗?”

  霍华德那边,气氛则更加阴郁。

  加内特那无处不在的协防、冰冷的眼神、喋喋不休的垃圾话,甚至他鞋底踩在木地板上的声音,都在霍华德的感知中被无限放大,形成了生理性的反胃感。

  他想起了第一次登上MSG球场时的兴奋和新奇,现在只剩下深深的恐惧和抗拒。

  他在热身中对着替补中锋发泄式地狂轰乱炸了几个暴扣,但当他下意识抬头,发现场边的锡伯杜只是在笔记本上平静地记录着什么,甚至没有抬眼看他时,一种被更高智慧俯视和预判的巨大挫败感包裹了他。

  连尼克斯的助教都觉得他此刻的行为毫无威胁性么?他那曾经不可一世的内线统治力,在真正的纽约面前,仿佛变成了一个笑话。

  公牛全队,就像一群顶着巨大心理负担上战场的士兵,脚步沉重,眼神飘忽,连赛前热身投篮的弧度都带着几分僵硬。

  每一次篮球撞击篮筐的闷响,似乎都在提醒他们上一场刺耳的“叮铃”进球声。

  反观尼克斯这边,氛围轻松得如同一次队内分组对抗赛。

  与此同时,尼克斯的训练馆里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轻松、专注、甚至带着一丝即将迎接例行胜利的、内敛的笃定。他们没有过多提及上一场的58分狂胜,仿佛那是一页已经翻过去的、理所应当的章节。

  训练间隙,加内特正悠闲地靠在椅子上,一边让训练师替他放松腿部肌肉,一边和身边的基里连科低声交谈着,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

首节 上一节 368/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