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399节

  “马尔钦·戈塔特,来自波兰。”

  当这个陌生的欧洲名字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响起时,没有掀起任何波澜,比路·威廉姆斯时还要平静。这在众人眼中,就是一个典型的“选秀并储存”操作,是很多球队用来填满选秀名单的常规手段,百分之九十的这类球员,永远都不会穿上NBA的球衣。

  选秀大会落下帷幕。

  当晚,纽约的体育媒体对尼克斯的选秀给出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一些人称赞尼克斯用低顺位签淘到了即战力内线大卫·李,认为他很适合尼克斯的体系。

  但更多的人则对选择高中生路·威廉姆斯表示不解,认为这完全是浪费了一个对尼克斯来说殊为宝贵的次轮签,不过顺位比较靠后,全当抽奖也没问题。

  至于戈塔特,则完全被媒体忽略了。

  没有人知道,这场看似平淡无奇的选秀,为尼克斯的未来埋下了多么重要的三块基石。

  回到办公室,沃格尔和锡伯杜看着陆远的眼神里,已经只剩下敬畏。

  “教练,我服了。”锡伯杜由衷地说道,“我从来没想过选秀可以这么操作。现在,未来,还有长期的项目,你全都考虑到了。”

  “这只是开始。”陆远靠在椅子上,看着窗外纽约的夜景,淡淡地说道,“卫冕的路,比夺冠更难走。我们补充了新鲜血液,但真正的考验,还在训练营,在漫长的常规赛,在每一场硬仗里。”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新赛季的硝烟。大卫·李的活力,路·威廉姆斯的潜力,以及远在欧洲的戈塔特的未来,将共同为这支冠军之师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一个王朝的延续,需要的不仅仅是场上的巨星,更需要幕后那双能够洞悉未来的眼睛,和那颗敢于在无人看好时果断下注的大心脏。

  而这两样东西,陆远都有。

第310章 尼克斯的补强

  选秀大会的喧嚣随着最后一支球队提交名单而尘埃落定。

  对于纽约的媒体和球迷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反复咀嚼和讨论的夜晚。

  尼克斯用一套眼花缭乱的组合拳,换来了三个风格迥异、充满未知数的新秀,给这个本就充满话题的休赛期,又添了一把火。

  尼克斯的“作战室”里,气氛却与外界的喧闹截然不同,洋溢着一种计划得逞后的轻松与满足。

  陆远、弗兰克·沃格尔和汤姆·锡伯杜围坐在战术板前。

  板上,大卫·李、路易斯·威廉姆斯和马尔钦·戈塔特三人的照片,已经被贴在了替补阵容的预备区域。

  “大卫·李,我会让他立刻加入夏季联赛的队伍,让他和莫·威廉姆斯、王治郅一起找找感觉。他的球商很高,应该能很快融入我们的传切体系。”沃格尔指着大卫·李的资料,语气里透着几分期待。

  亲眼见证了陆远的操作后,他已经开始从战术角度去欣赏这名新秀了。

  “路·威廉姆斯,我已经安排好了。”陆远接话道,“我们NBL发展联盟的教练会亲自带他,球队的训练师和营养师会为他制定一套为期两年的增重和力量训练计划。我跟他通过电话了,是个很有自信的小伙子,他明白这是为他好,对于先去次级联赛磨练并不抗拒。”

  “至于戈塔特,”陆远看向锡伯杜,后者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已经和他欧洲的经纪人联系过,表达了我们的诚意和长期计划。他会继续留在德国打球,我们每年夏天会派教练组过去指导他,随时跟踪他的进步。汤姆,这块铁胚,就先寄存在欧洲的熔炉里了。”

  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现在、未来、长远,三步棋环环相扣。

  这本该是一个可以好好放松,享受几天假期的时刻。

  然而,作为一支冠军球队的掌舵人,陆远深知,麻烦总是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敲响你的办公室大门。

  第二天下午,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来人是斯蒂芬·杰克逊。

  “杰克,坐。”陆远指了指对面的沙发,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

  斯蒂芬·杰克逊没有了球场上的那股桀骜不驯,表情显得有些严肃,甚至带着一丝歉意。

  他没有碰那杯水,而是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教练,”他终于开口,声音有些低沉,“首先,我想谢谢你。谢谢你把我从马刺带到纽约,让我也尝到了冠军的滋味。这枚戒指,我会珍惜一辈子。”

  陆远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

  他知道,当一个球员用这样的方式作为开场白时,后面跟着的,往往不是什么好消息。

  “但是,”杰克逊抬起头,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坚定,“我想,我可能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陆远心中了然,但脸上依旧平静无波。“说说你的想法。”

  “教练,你了解我,我是个战士。上个赛季,作为替补,我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冠军,我愿意为团队牺牲一切。我们做到了。”杰克逊的语速不快,但字字清晰,“可我还不到三十岁,我还在巅峰期。我不想整个职业生涯都被定义为一个超级替补。我渴望首发的位置,我需要更多的上场时间,去证明自己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坦诚:“而且,说得现实一点,我的合同快到期了。我需要为我的下一份大合同做准备,为我的家人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如果我一直打替补,数据上不去,这会很困难。”

  这番话说得非常实在,没有半句虚伪的客套。

  这就是斯蒂芬·杰克逊,一个来自德州亚瑟港的街头小子,他的性格就像他的球风一样,直接、强硬、从不拐弯抹角。

  陆远理解他,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欣赏他的这份坦诚。

  在NBA这个商业联盟里,球员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天经地义。

  更何况,杰克逊在尼克斯的这一年里,兢兢业业,干了无数脏活累活,是球队夺冠不可或缺的功臣。

  他配得上一份首发合同,也配得上一份更大的薪水。

  在尼克斯,有韦德和基里连科在,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二、三号位的首发。

  他的要求,在这里无法被满足。

  “我明白了,杰克。”陆远点了点头,身体微微前倾,看着他的眼睛,语气真诚,“首先,我要感谢你上个赛季为球队所做的一切。没有你,我们走不到最后。你是我们更衣室里最强硬的声音之一,也是球场上最可靠的战士。你的贡献,我和球队都不会忘记。”

  “其次,”陆远话锋一转,“我同意你的想法。你是一名首发级别的球员,这一点毋庸置疑。你完全有能力在联盟里任何一支球队打上首发。所以,我不会强留你,更不会因此给你设置任何障碍。”

  听到这话,杰克逊紧绷的脸上明显松弛了下来,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感激。

  他最担心的,就是球队会因为他是重要轮换而拒绝交易,或者把他送到一支烂队去消耗他的价值。

  “教练……”

  “你听我说完。”陆远摆了摆手,“我会让我的团队,立刻开始为你寻找合适的下家。我的要求有两点:第一,必须是一支能为你提供首发位置和充足战术地位的球队;第二,这支球队要有竞争力,我不会把你送到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去浪费你的巅峰期。这是你应得的。”

  这就是陆远。

  他永远都把球员的个人意愿和利益放在很高的位置。

  他深知,人心远比一份合同来得重要。一个和谐、充满人情味的更衣室文化,才是一支王朝球队能够长盛不衰的根基。

  “你有什么心仪的球队吗?说出来,我们可以优先去接触。”陆远问道。

  杰克逊想了想,说道:“我听说,印第安纳步行者队好像对我有兴趣。他们刚刚经历了一些动荡,需要一个强硬的侧翼来稳定局势。”

  步行者队。陆远脑海里迅速闪过相关的信息。没错,在原来的历史线上,杰克逊正是去了步行者,并且在那里打出了生涯的代表作。

  看来,有些事情的轨迹,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好,我知道了。”陆远站起身,向杰克逊伸出了手,“给我一点时间,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无论你将来在哪支球队,你永远都是纽约尼克斯的冠军成员。”

  “谢谢你,教练。真的。”杰克逊紧紧握住陆远的手,眼神里满是感激和敬重。

  送走杰克逊,陆远办公室里的轻松气氛荡然无存。

  他重新坐回到办公桌前,眉头紧锁。

  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斯蒂芬·杰克逊的离开,带来的影响是连锁性的。

  首先,他上赛季是球队替补席上的头号得分手和外线防守大闸,他能持球攻击,能投三分,还能在关键时刻用强硬的防守去撕咬对手的箭头人物。

  他的离开,让尼克斯的板凳深度瞬间被打回了原型,甚至比老将们退役时更加脆弱。

  新选来的路·威廉姆斯还是个需要练级的孩子,根本指望不上。

  其次,也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暴露了尼克斯阵容的一个隐藏的命门——内线厚度。

  奥克利和尤因的退役,带走的是纯粹的吨位和低位防守经验。

  上个赛季,加内特名为大前锋,实则干了很多中锋的活,他的防守覆盖面积是历史级的,但让他长时间在低位和那些重型中锋肉搏,是一种巨大的消耗,也限制了他协防的威力。

  这和马刺队的邓肯很像,身边需要一个能为他分担压力的“肉盾”。

  王治郅技术细腻,有射程,但对抗是他的弱项。

  新来的大卫·李充满活力,球商很高,但他的身材和臂展决定了他也不是一个纯正的护筐手和低位防守者。

  一旦在季后赛里,再次遇上拥有奥尼尔的湖人,或者拥有姚明的奇才,尼克斯的内线很可能会被对手的巨无霸中锋彻底凿穿。

  这是一个足以颠覆整个卫冕大业的致命短板。

  陆远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

  他需要一步棋,同时解决两个问题:填补杰克逊离开后留下的侧翼空缺,并且找到一个能顶住重型中锋的内线屏障。

  交易斯蒂芬·杰克逊,能换回一些筹码,但很难直接换来能解决问题的球员。

  他必须把目光,投向自由球员市场。

  他走到战术板前,拿起笔,在自由球员名单上开始搜索。

  他的目光扫过一个个名字,最终,停留在了两个刚刚恢复自由身的老将身上。

  一个,是刚刚被达拉斯小牛队特赦的迈克尔·芬利。

  另一个,是与新泽西篮网队分道扬镳的阿隆佐·莫宁。

  看到这两个名字,陆远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他立刻拿起电话,把沃格尔和锡伯杜叫到了办公室。

  “情况有变。”陆远开门见山,把斯蒂芬·杰克逊要求交易并且自己已经同意的事情告诉了两位助手。

  “什么?杰克逊要走?”沃格尔大吃一惊,“那我们的替补火力怎么办?科沃尔是个纯射手,斯潘和莫是组织者,我们没有一个可靠的第六人了。”

  “不只是第六人的问题。”锡伯杜的脸色更加凝重,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更深层的问题,“我们失去了一个能在外线换防多个位置的硬汉。我们替补阵容的防守韧性,会下降一个档次。而且,查尔斯和帕特里克退役后,我们的内线本来就缺人手,现在侧翼又出了一个大窟窿。”

  “你们说的都对。”陆远示意他们冷静下来,“一个问题出现了,就意味着一个机会也随之而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抱怨损失了什么,而是思考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让我们的阵容变得比以前更强。”

  他走到战术板前,用马克笔重重地写下了两个名字。

  “迈克尔·芬利。阿隆佐·莫宁。”

  看到这两个名字,沃格尔和锡伯杜都愣住了。

  “芬利?他刚被小牛特赦,现在是完全自由球员。”沃格尔反应很快,“他是个出色的得分手,经验丰富,职业素养极高。如果能得到他,确实能完美填补杰克逊留下的火力空缺。但他已经三十多岁了,而且他肯定会吸引多支球队的追逐,热火、马刺……我们有什么优势?”

  “莫宁?”锡伯杜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他看着那个名字,仿佛看到了一头昔日的猛兽,“他还能打吗?我的意思是,他还能承受NBA级别的内线对抗吗?我们需要的可不是一个只能站桩的吉祥物,我们需要一个能上去和沙克、姚明玩命的家伙。”

  这个问题非常现实。

  阿隆佐·莫宁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斗志,但也伴随着严重的健康问题。

  “问得好。”陆远对他们的疑问早有准备,“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先说芬利。”陆远指着那个名字,“弗兰克,你说的没错,很多球队都会追他。但我们的优势在哪里?第一,我们是卫冕冠军,对于一个生涯末期、荣誉簿上还缺少一枚总冠军戒指的全明星球员来说,这是最大的诱惑。第二,我们能给他提供他最想要的东西——明确的角色定位和赢球文化。他可以来我们这里打第六人,成为板凳匪徒的领袖,也可以在某些需要拉开空间的阵容里首发。他不是来养老的,是来当重要拼图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有史蒂夫·纳什。”

  “纳什?”

  “没错。”陆远微微一笑,“别忘了,芬利和纳什在达拉斯当了六年队友,他们之间的默契是刻在骨子里的。纳什的传球,能让芬利的跑位和投篮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他们是最好的朋友之一。一个电话过去,纳什能起到的作用,比我们任何承诺都管用。”

  沃格尔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这确实是尼克斯独一无二的优势。

  “再说莫宁。”陆远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汤姆,你的担忧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签下他,不是让他场场打三十分钟,甚至不是让他每场都上。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他成为我们的‘特种武器’。”

  “特种武器?”

  “对。”陆远解释道,“常规时间,他可以坐在板凳上休息,养精蓄锐。王治郅和大卫·李负责应付大部分比赛。但是,当我们需要在季后赛里对上热火或者奇才时,当加内特被对方的重型中锋缠得脱不开身时,就是莫宁上场的时候。我们只需要他顶十分钟,十五分钟,用他那股不服输的狠劲,用他不惜力的犯规,去消耗奥尼尔,去延阻姚明。我们需要他把比赛拖入到肌肉和意志的泥潭里,为我们的核心球员争取喘息之机。这活儿,全联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干了。”

  “他是一个象征,一个精神图腾。”陆远的语调里带着一种感染力,“当阿隆佐·莫宁在场上瞪着血红的双眼咆哮时,他能点燃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也能点燃我们每一个球员的斗志。他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份大合同,而是一个证明自己油箱里还有油,还能为总冠军贡献力量的舞台。而我们,恰好能提供这个舞台。”

首节 上一节 399/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