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453节

  接着,他把那个名为“燎原计划”的,更加宏大,更加疯狂的构想,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多兰。

  他告诉多兰,他希望有一天,当全世界的人们再提起中国篮球的时候,他们想到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姚明,一个王治郅。而是有一群人,是一整支能在世界篮球的最高殿堂里,和任何人掰手腕的,真正的中国篮球军团。

  他告诉多兰,这,才是他真正想要挑战的,那座最高的,最险峻的,从未有人登顶过的雪山。

  茶室里,再次陷入了长久的安静。

  多兰静静地听着,他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震惊,到中途的困惑,再到最后的……恍然大悟。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

  他明白了为什么陆远对卫冕王朝提不起兴趣。

  因为和眼前这个男人正在描绘的蓝图相比,什么NBA的超级王朝,什么历史第一人的虚名,都显得……太小了。

  那格局,小了。

  多兰看着眼前这个男人,这个他一直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的男人。他突然发现,自己看到的,或许永远只是冰山的一角。

  这个男人的野心,根本就不在NBA,不在纽约。

  他的野心,是整个世界篮球的版图。

  一股巨大的失落感,和一种更加强烈的,近乎于战栗的兴奋感,同时在多兰的心中升起。

  他失去了一个王朝教父。

  但他似乎……看到了一个足以改变未来数十年世界篮球格局的,巨大机遇。

  这五分钟里,他的大脑,正以一种超乎寻常的速度在疯狂运转。

  他不是在愤怒,也不是在思考如何用更高的价钱去挽留陆远。

  他是在分析,是在评估。

  他像一个最顶级的风险投资家,在飞速地分析着陆远这番话背后,所蕴含的,那片前所未见的,广阔无垠的蓝海。

  终于,他抬起了头。

  他眼神里所有的迷茫,震惊和不解,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商人发现新大陆时,那种毫不掩饰的兴奋和精明。

  “‘燎原计划’?”他用一种玩味的语气,重复着这个名字,“听起来……非常带劲。说说看,具体怎么运作?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启动资金需要多少?”

  这一次,轮到陆远愣住了。

  他准备好了一万种说辞,来应对多兰可能的愤怒,不解,甚至是嘲讽。

  但他万万没想到,多兰的反应,竟然是这个。

  “你……不生气?”

  “我为什么要生气?”多兰笑了,这次的笑容和之前所有的笑容都不同。那不是伪装的轻松,不是幸灾乐祸的嘲讽,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棋逢对手般的欣赏和兴奋。

  “陆,我承认,你刚才说的话,把我给震住了。但仔细想想,这他妈的才是你啊!你从来就不是一个只满足于现状的人。你永远在挑战更高难度的游戏,不是吗?”

  他端起那杯陆远给他续上的茶,痛快地喝了一大口,滚烫的茶水让他忍不住咧了咧嘴,但他毫不在意。

  “四年前,我从芝加哥那两个白痴手里把你抢过来,是因为我知道你是当时市场上最好的教练。现在,我依然这么认为。”他看着陆远,眼神锐利得像一头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但我也知道,我留不住一个心已经不在这里的人。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我比谁都懂。”

  “所以,”他把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当”的一声脆响,“我们不谈王朝了,不谈历史地位了。我们来谈谈你的新游戏,这个‘燎原计划’。”

  多兰的语速陡然加快,展现出了他作为顶级商人,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你刚才说,你要改变一个国家的篮球生态。这个国家有多少人?十二亿!这个市场有多大?大到无法想象!你的计划如果成功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从中国走出来的所有顶尖篮球天才,都将是你的学生!他们的技术,他们的理念,他们的篮球DNA,都将刻上你陆远的印记!”

  “而我,詹姆斯·多兰,纽约尼克斯队,如果成为你这个伟大计划最早,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和未来整个中国篮球界,都建立了最深厚,最牢固的友谊!意味着未来那些天才少年,在考虑去NBA的时候,纽约尼克斯,将会是他们天然的第一选择!这他妈的已经不是感情了,陆!这是最牛逼的商业战略!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陆远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变得神采飞扬,双眼放光的男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以前,可能真的完全看错了这个人。

  外界都说他是个只懂享乐,把尼克斯当成昂贵玩具的败家子。

  但此刻,陆远看到的,是一个嗅觉比猎犬还敏锐,眼光比鹰隼还毒辣的顶级商人。他那副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外表,或许根本就是一层最完美的保护色,一层能让他在牌桌上,更轻松地看清所有人底牌的伪装。

  “所以,”陆远缓缓地,一字一顿地开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简单!”多兰斩钉截铁,几乎是拍着桌子说道,“你的计划,我投了!而且,我要当最大的股东!”

  他伸出手指,开始一条一条地列数,那气势,仿佛是在进行一场价值百亿的并购谈判。

  “第一,资金!我以我个人,以及麦迪逊广场花园集团的名义,联合向你的‘燎原计划’基金会,注资一亿美元!记住,是注资,不是投资!我们不要求任何商业回报,这笔钱,就是我送给你这个朋友,去实现你梦想的弹药!”

  “第二,资源!从这个夏天开始,尼克斯在纽约州塔里敦的训练基地,那座全联盟最顶级的训练中心,包括我们的训练馆,力量房,康复中心,运动科学实验室,录像分析室,全部向你的‘燎原计划’学员免费开放!我们球队所有的训练师,营养师,医疗专家,球探团队,也随时待命,为你的计划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第三,关系!我会动用我所有的人脉,帮你和NCAA的各大名校联盟,以及NBA联盟办公室,建立最直接的合作关系。我要为你未来的学员,铺平一条从中国,直通美国篮球金字塔尖的,最宽阔的通天大道!我要让整个北美体育圈都知道,你陆远的人,就是我詹姆斯·多兰的朋友!谁敢动他们,就是跟我过不去!”

  多兰说完,整个茶室再次安静下来。

  这一次,被彻底震住的人,变成了陆远。

  他看着多兰,这个男人在短短几分钟内开出的条件,几乎完美地,甚至超额地,解决了他“燎原计划”中所有最棘手,最需要时间去攻克的难题。

  资金,海外训练基地,以及最重要的,人脉和渠道。

  而他,从头到尾,没有再提一句关于他是否会回归尼克斯执教的要求。

  这已经不是在挽留他了。

  这是在用一种更加高明,更加宏大,更加无法拒绝的方式,将他和纽约尼克斯的利益,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更深层次的捆绑。

  如果说,之前陆远的心中,对于离开纽约,放弃那个唾手可得的超级王朝,还存有那么一丝丝的遗憾和不舍。

  那么现在,这最后一丝遗憾,也已经烟消云散。

  因为詹姆斯·多兰,用他那令人惊叹的商业头脑和魄力,为他指出了另一条路。一条能让他同时兼顾两个梦想的,更加波澜壮阔的道路。

  许久,陆远笑了。

  他笑得很开心,很释然,甚至带着一丝遇到知己般的畅快。

  他重新提起那把已经有些凉了的茶壶,给两个已经空了的茶杯,都斟满了滚烫的茶水。

  “詹姆,”他举起茶杯,目光灼灼地看着对方,“看来,我以前,真是小看你了。”

  多兰也笑了起来,他那张英俊的脸上,此刻充满了商人的精明和朋友的真诚,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被他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也举起茶杯,和陆远的杯子,在空中轻轻一碰,发出一声清脆悦耳的响声。

  “陆,你也一样。”他由衷地说道,“我一直以为,我只是花大价钱雇佣了一个全世界最好的教练。现在我才发现,我他妈的是找到了一个能和我一起,改变整个游戏规则的合伙人。”

  两人相视一笑,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没有合同,没有签字。

  但他们都清楚,一个比任何法律文件都更加牢固,更加宏大的新盟约,在这一刻,已经在这间小小的,充满茶香的东方茶室里,悄然缔结。

  当多兰心满意足地准备离开时,陆远送他到门口。

  夏日的阳光依旧刺眼,但多兰的心情,却像雨后的纽约一样清爽。

  “所以,”他最后还是忍不住,带着一丝八卦的笑容问道,“我回去之后,该怎么跟那些快要把我手机打爆的媒体说?就说你为了一个更伟大的梦想,抛弃了我们?”

  陆远看着他,也笑了。

  “你可以告诉他们,我不会和尼克斯续约了。”

  多兰点了点头,这是事实。

  “然后呢?”

  陆远看着远处篮球馆的方向,仿佛能看到那里的未来,他用一种云淡风轻,却又无比笃定的语气,补充了一句。

  “顺便替我向全联盟三十支球队的管理层,都带个话。”

  “什么话?”多兰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陆远转过头,看着多兰,一字一句地说道:

  “告诉他们,我要从零开始,组建一支全新的球队。三年之后,我们总决赛见。”

  说完,他转身,重新走进了那栋略显陈旧的苏式建筑,将背影留给了多兰。

  多兰站在原地,愣了足足有半分钟。

  然后,他笑了。

  他仰起头,看着BJ蔚蓝的天空,笑得无比畅快,无比得意。

  他知道,NBA的天,要彻底变了。

  而他,詹姆斯·多兰,虽然失去了一个王朝,却抢先一步坐上了这艘驶向新世界的,最豪华的头等舱。

第336章 我只有一个条件

  2007年夏,BJ。

  距离那场将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奥运盛会,只剩下最后一年。

  整座城市像一个被缓缓拉满的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杂着期待、骄傲和些许焦虑的滚烫气息。

  詹姆斯·多兰的湾流G650ER,像一道划破BJ夏日粘稠空气的白色闪电,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道白色的影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它没有在任何公开媒体上留下痕迹,却在BJ最顶级的几个圈子里,投下了一颗深不见底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向外扩散。

  最先嗅到味道的,是那些常年蟠踞在体育总局周围,嗅觉比猎犬还灵敏的资深体育记者们。

  “老马,有信儿没?我听说多兰那个败家子,亲自来BJ了?”一家门户网站的年轻记者小王,一边给手里的佳能EOS-1D Mark III换着镜头,一边凑到一位正在树荫下悠然喝着“张一元”花茶的中年人身边。

  这位被称作老马的男人,叫马国力,是《体育周报》的首席篮球记者。

  他跑了二十年篮球,从94黄金一代在多伦多打出风采,到陆远创造杜克王朝,到姚明在NBA扎根立足,再到这些年国家队的起起伏落,他见证了中国篮球所有的光荣与落寞。

  他见过的大风大浪,比小王喝过的啤酒都多。

  老马呷了一口滚烫的茶水,眼皮都没抬,慢悠悠地说道:“急什么?该你知道的时候,就算天塌下来,消息也能砸你脸上。不该你知道,你就是把耳朵贴在篮协主席办公室的门上,也听不见一个屁。”

  “嘿,马爷,您就别卖关子了。”小王嬉皮笑脸地递上一根“中南海”,手脚麻利地给点上,“我可听说了,多兰来去不到十二个小时,五星级酒店都没住,直接见的陆远,谈完就走。而且这几天,篮协那栋小红楼的灯,就没在半夜十二点前熄过。这要没大事,我把这刚买的‘大马三’镜头给吃了!”

  老马终于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带着看穿一切的淡然。

  “大事?”他哼了一声,吐出一口浓白的烟圈,“小王啊,你还是太年轻。能让詹姆斯·多兰那种眼高于顶的华尔街混蛋,放下身段,像个孙子一样偷偷摸摸跑来BJ的,那能叫大事吗?”

  “那叫什么?”小王一脸懵逼。

  老马将最后一口茶喝完,把搪瓷缸子往旁边石桌上一顿,发出“嗒”的一声脆响。他站起身,拍了拍小王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说道:

  “那叫,要变天了。”

  三天后,老马的话应验了。

  一封来自中国篮球协会的官方邀请函,通过传真和电子邮件,像雪片一样飞向了全国上百家主流媒体。内容简单到极致,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事由:关于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重要新闻发布会。

  地点: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一号报告厅。

  出席人:篮协主席于在清,特邀嘉宾陆远。

  “我操!”

  当小王在新浪体育的编辑部里看到这封邮件时,一声惊呼脱口而出,把周围正在埋头写稿的同事们全都给震醒了。

首节 上一节 453/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