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459节

  他看了一眼场上那些茫然无措的年轻队员,又看了一眼眼前这个眼神清澈,充满力量的年轻人。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心中一块沉重的石头。

  他朝着陆远,伸出了手。

  “陆指导。”

  这一次,他的称呼,变了。语气里,充满了发自内心的,一个纯粹的篮球人,对另一个更强的同行的,尊重。

  “我服了。”

  “你说的那个‘燎原计划’,我们江苏队,怎么加入?”

  搞定了中国乔丹,陆远继续南下。

  火车南下的旅途,是一场自我沉淀的修行。

  窗外的风景从华北平原的辽阔萧瑟,逐渐过渡到江南水乡的温润秀丽,最终,被一片片拔地而起、连绵不绝的厂房和工业园区所取代。

  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潮湿、温热,夹杂着机器轰鸣和尘土味道的气息。

  广东到了。

  陆远走出东莞的汽车客运总站,立刻被一股热浪包裹。

  时值盛夏,南国的太阳毫不吝啬地炙烤着大地,仿佛要将一切都融化。

  他背着那个简单的双肩包,穿着一件普通的纯黑T恤,混迹在那些拖着行李箱、眼神里写满希望与疲惫的打工者人群中,毫不起眼。

  他没有直接去宏远俱乐部,而是在附近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快捷酒店住了下来。

  他需要时间,需要一个更完美的切入点。

  胡卫东是一头骄傲的雄狮,但终究是带着几分文人气质的“儒帅”,可以用专业和真诚去打动。

  而李春江不同。

  陆远在来之前,已经把他能找到的,关于李春江的所有比赛录像和采访报道都看了个遍。

  这是一个真正的枭雄。

  一个从球员时代就以作风强硬、脾气火爆著称的东北汉子。

  他的执教哲学里,没有温良恭俭让,只有铁与血。

  他打造的广东王朝,就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每一个零件都被他用高压和权威拧到了最紧。

  在他的球队里,他的话就是圣旨,他的权威不容任何挑战。

  对付这样的人,用对付胡卫东的办法,行不通。

  你跟他谈情怀,他会觉得你虚伪;你跟他讲道理,他会认为你班门弄斧。

  你必须找到他唯一的“软肋”——对胜利的极致渴望,以及对“更强”的本能臣服。

  你不能以“陆远”的身份去见他。

  因为“陆远”这个名字,代表着NBA的六个冠军,代表着国家体育总局的尚方宝剑。

  你如果以这个身份出现,他或许会因为压力而表面合作,但内心深处,那头猛虎的獠牙,绝对不会收起。

  他会把你当成一个来摘桃子、指手画脚的“京官”。

  所以,陆远选择了一条更险,也更直接的路。

  他要卸下所有的光环,以一个最纯粹的“篮球人”的身份,走进那座虎穴,当着所有人的面,去挑战那头猛虎最引以为傲的权威。

  他要的,不是李春江的合作,而是他的心悦诚服。

  第二天上午,陆远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运动装,带着墨镜,胸前挂上了一张伪造得天衣无缝的证件——“美国‘巅峰表现’篮球训练营,亚洲区首席球探,Alex Lu”。

  这是他动用杜克大学K教练的人脉,轻松搞定的小道具。

  宏远俱乐部的训练基地坐落在DZ市郊,与周围喧嚣的工业区相比,这里像一个世外桃源。

  高墙耸立,绿树成荫,安保森严。

  “你好,我找李春江指导。”陆远站在门口,用一种略带生疏的中文说道。

  保安亭里的保安探出头,眼神锐利地上下打量着他,当看到他胸前那张印满英文的证件时,警惕性稍微放松了一些,但语气依旧公式化:“有预约吗?李指导在带队训练,这个时间不见任何外人。”

  “没有预约,”陆远切换成一口流利的英语,“我是从美国来的,专程来考察你们的年轻球员。我们训练营对易建联的成功印象深刻,认为你们这里是亚洲最出色的球员培养基地。”

  先递上一顶高帽,是永远不会错的社交法则。

  果然,听到“美国来的”、“易建联”这些关键词,保安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

  他拿起对讲机,用本地话嘀嘀咕咕地通报了几句。

  不一会儿,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小跑着出来。

  他穿着和球员们同款的训练服,脸上带着一种职业化的礼貌。

  “你好,我是球队的助理教练,王赫。李指导现在确实很忙,正在进行关键的战术演练。”他接过陆远的证件,仔细看了看,然后递了回来,“这样吧,您可以先在场边观看,但请不要发出声音,也不要和球员交谈。等训练间歇,我再看有没有机会跟李指导说一声。”

  这番话滴水不漏,既没有直接拒绝,也划清了界限。陆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没问题,非常感谢。”他微笑着点了点头。

  王赫领着他,穿过一条挂满了冠军旗帜和球员照片的荣誉走廊,推开了一扇厚重的门。一股混合着汗水、橡胶和皮革味道的热浪,伴随着刺耳的球鞋摩擦声和震天的咆哮声,扑面而来。

  “跑!跑起来!都他妈跟木桩子一样杵在那干什么!球呢!”

  一声炸雷般的怒吼,让整个球馆都为之一颤。

  陆远抬眼望去,只见球场中央,一个身材不算高大但极其敦实的男人,正双臂抱在胸前,脸色铁青地盯着场上。

  他就是李春江。

  他的眼神,像鹰一样锐利,仿佛能穿透每一个球员的身体,看到他们内心深处最细微的松懈。

  场上正在进行的是全场五对五的攻防转换。

  朱芳雨、杜锋、王仕鹏、陈江华、易建联走后的新核心积臣……一众CBA的顶级球星,此刻没有半点明星架子,一个个都像上了战场的士兵,拼命地奔跑、卡位、传球。

  气氛紧张得仿佛一根拉到极致的弦。

  “朱芳雨!你那三分是跟娘们学的吗?软绵绵的!给我投得再坚决一点!”

  “王仕鹏!防守!你的防守人已经进你家客厅了,你还在门口看风景?”

  “陈江华!传球!你眼睛里只有篮筐吗?杜锋那么好的空切机会你看不见?”

  李春江的骂声,精准而刻薄,毫不留情地砸向每一个犯错的球员,即便是最大牌的朱芳雨也不例外。

  而被骂的球员,没有一个敢顶嘴,只是默默地,用更玩命的跑动来回应。

  这就是李春江的治军之道。

  他用绝对的权威,将一群天赋异禀的明星球员,捏合成了一支纪律严明、执行力超强的冠军之师。

  王赫给陆远在角落里搬了张折叠椅,又递给他一瓶矿泉水,然后就匆匆跑回场边,加入了捡球和递毛巾的行列。

  陆远安静地坐下,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水。他的目光,像一台最高精度的扫描仪,开始一帧一帧地分析着场上的一切。

  李春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角落里的不速之客。

  他瞥了一眼那个挂着“球探”证的年轻人,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又是一个想来摘桃子的。自从易建联去了NBA,这些所谓的“国际球探”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波接着一波地涌来。

  他们用花言巧语和美金,试图诱惑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年轻球员,这在李春江看来,无异于挖他心头肉。

  所以,他连跟陆远打个招呼的兴趣都没有。

  他要用自己球队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和自己这种不近人情的态度,让这个“美国来的朋友”知难而退。

  一个战术演练单元结束,球员们终于得到了短暂的喘息机会,三三两两地围在场边喝水、擦汗。

  李春江抱着胳膊,踱步到陆远这边。

  他没有直接跟陆远说话,而是对着正在给球员递水的助教王赫,故意用不大不小的音量说道:“小王,跟这位美国来的朋友打个招呼。告诉他,我们宏远庙小,没什么好苗子。我们培养的球员,都是要为广东,为国家队效力的,没有出国的打算。让他别白费功夫了。”

  这番话,说得极其不客气,几乎就是当面在下逐客令。

  整个角落的气氛瞬间变得尴尬起来。

  王赫的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周围的球员们也都停下了动作,好奇地看着这边,准备看一场好戏。

  陆远却仿佛没有听出话里的火药味。他主动站起身,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道:“李指导,您好。您可能误会了,我这次来,并不是想从您这里挖走谁。”

  李春江微微一愣。他没想到这个“假洋鬼子”的中文说得这么地道,而且面对自己的下马威,居然能如此镇定自若。

  这让他原本准备好的一肚子嘲讽,有点无处发泄。

  “哦?”他挑了挑眉毛,语气中带着一丝审视和怀疑,“不挖人?那你看我们这热火朝天的,有什么好看的?”

  “我是对您的训练体系,和您对球员的塑造方式,非常感兴趣。”陆远不卑不亢地说道,“在我看来,广东宏远是整个亚洲最接近NBA节奏的球队。我很好奇,您是如何做到的。”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尤其是一个看似专业的马屁。

  李春江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但骨子里的傲气丝毫未减。

  他冷哼一声:“没什么诀窍,就是往死里练。”

  “练,也分怎么练。”陆远顺着他的话头,目光却不着痕迹地,落在了刚刚被李春江骂过的杜锋身上,“就比如杜锋,他是CBA最优秀的大前锋之一。但我冒昧地觉得,如果换一种训练方式,他或许能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甚至更具威胁的球员。”

  此言一出,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李春江的眼睛,猛地眯了起来,一道寒光从中射出。

  杜锋是他一手从青年队提拔起来的爱将,是他战术体系里最重要的策应轴心。

  他为了让杜锋打得更强硬,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

  现在,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球探”,居然敢当着他和他所有队员的面,对他的得意之作,指手画脚?

  这已经不是冒昧了,这是挑衅!

  “哦?是吗?”李春江的声音变得冰冷,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那我倒要洗耳恭听,听听你这位美国专家的‘高见’了。”

  周围的球员们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知道,李指导这是真的动怒了。朱芳雨和王仕鹏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幸灾乐祸。

  他们太想看到有人能挫挫李春江的锐气了,虽然他们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马上就要被骂得狗血淋头。

  陆远却仿佛没有感受到那股逼人的寒意。他往前走了两步,目光始终锁定在杜锋身上,缓缓开口。

  “杜锋的优势,在于他2米07的身高,出色的移动能力,以及远超常人的篮球智商和柔和手感。他的技术特点,决定了他更像是一个活动于高位的‘空间型四号位’,而不是一个在低位肉搏的传统内线。”

  “但我看他刚才的训练,您一直在要求他沉到低位,用背部去硬凿对手。我观察了五次,他每一次发力都非常痛苦,因为他的下盘力量和体重,并不足以支撑他完成高质量的背身单打。结果是,五次进攻,一次勉强打进,一次走步,一次进攻犯规,还有两次的出手非常勉强,都偏出了。”

  陆远的分析,冷静、客观,像手术刀一样精准。

  他说的每一个数据,都和刚才场上发生的一模一样。

  李春江的脸色,变得愈发阴沉。因为陆远说的,全都是事实。他确实在逼着杜锋做他不擅长的事情,效果也确实很糟糕。但这套东西,他自己知道是一回事,被一个外人当众赤裸裸地揭穿,是另一回事。

  “纸上谈兵!”李春江冷冷地吐出四个字,“说问题谁都会!你倒是说说,该怎么解决?难道让他飘在外面投篮吗?那跟个软蛋有什么区别!”

  “不,不是飘着投。”陆远摇了摇头,语调陡然变得充满力量,“他应该成为一把无法被防御的‘手术刀’。他的攻击区域,不应该在三秒区里,而应该在两侧的肘区和罚球线一带。他的核心武器,不应该是转身和强攻,而应该是……后仰跳投!”

  “后仰跳投?”李春江和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首节 上一节 459/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