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是真的变了。
……
如果说,在洛杉矶屠杀湖人队,只是初步证明了勇士队在战术体系上的绝对领先。
那么接下来,在迈阿密与热火队的正面交锋,则彻底打碎了联盟中最后一丝“超级三巨头可以对抗勇士”的幻想。
在这个时空,帕特·莱利展现了他“神算子”的手段,在错失詹姆斯后,他不仅招揽来了尼克斯王朝的外线核心之一——德维恩·韦德,还成功招募来了全明星大前锋克里斯·波什,以及联盟的顶级得分机器——卡梅隆·安东尼!
韦德、安东尼、波什,一个全新的、攻击火力甚至比另一个时空更加恐怖的迈阿密三巨头,就此诞生。
他们同样是东部赛区的最顶级强队,同样被无数专家视为总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比赛在迈阿密的美航球馆进行。
南海岸的热情球迷们,用最狂热的声浪,迎接着卫冕冠军的到来。
他们坚信,自己球队三位正值巅峰的超级巨星,足以和不可一世的勇士队分庭抗礼。
然而,比赛的剧本,和在洛杉矶时,出现了惊人的相似。
只是这一次,舞台上绝对的主角,换成了姚明。
从比赛的第一秒钟开始,姚明就展现出了一种,让整个世界都为之窒息的禁区统治力。
克里斯·波什,这位以全面的技术和出色的运动能力著称的“龙王”,在姚明面前,发现自己所有的优势都显得那么苍白而又可笑。
他引以为傲的中距离跳投,在姚明恐怖的臂展干扰下,命中率急剧下滑。他试图利用速度去突破,却发现姚明的横向移动速度,完全不像一个两米二六的巨人。
而在低位,当姚明拿到球时,波什更是感觉自己像是在和一头史前巨兽角力。
姚明接到传球,甚至不需要做太多复杂的试探脚步。
他只是用他那庞大到近乎恐怖的身躯,一下,两下……用最简单也最粗暴的方式向着内线凿去。
波什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去抵抗,却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如同排山倒海般的力量,一步一步地碾进了禁区最深处。
然后,姚明一个轻巧的、与他庞大体型完全不相符的转身,使出了他标志性的柔和勾手。
“唰!”
篮球空心入网,其声音轻柔到甚至没有激起一丝波澜。
而在防守端,热火队的另外两位巨头,同样品尝到了绝望的滋味。
德维恩·韦德,那个以“闪电侠”之名震慑联盟的男人,他的“迷踪步”突破犀利无比。
然而,当他一次又一次地杀入禁区,准备上演自己拿手的上篮好戏时,迎接他的,永远是那只仿佛能遮蔽天空的巨大手掌。
“砰!”
一个干净利落的钉板大帽,篮球被狠狠地摁在了篮板之上!
“砰!”
又一个,从天而降的排球式大帽,将他的上篮直接扇向了观众席!
而卡梅隆·安东尼,这位进攻万花筒,在伊戈达拉牛皮糖式的防守下,打得也异常难受。
他标志性的三威胁试探步和干拔跳投,屡屡在严密的干扰下偏出。
当他试图强行杀入内线时,同样要面对姚明这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半场比赛还没有打完,热火三巨头,心态就已经彻底崩溃了。
他们绝望地发现,无论他们三人如何配合,如何轮番单打,都无法绕开姚明这个如同BUG般存在的怪物。
你强行突进去,他就在篮下等着封盖你。
你不突进去,选择在外线投篮,勇士队那经过千锤百炼的外线防守轮转体系,速度快到让你连舒服的出手空间都找不到。
而到了勇士队的进攻回合,那更是无解的阳谋。
姚明只要在低位一站,热火队主教练斯波尔斯特拉就必须立刻派人进行包夹。
否则就是白白送上两分。
可一旦防守重心向姚明倾斜,就意味着外线必然会出现巨大的空当。
而勇士队的外线,站着的是斯蒂芬·库里和德里克·罗斯。
这是一个死局。
一个从比赛开始之前,就已经注定了最终结局的死局。
这个赛季的姚明,已经完全进化成了一个,只存在于上古篮球传说中的数据怪物。
陆远给他的那张神秘卡片,其效果远比想象中更加恐怖。
它不仅仅是赋予了姚明张伯伦那变态级别的身体素质和绝对力量,更是将一种对篮板和禁区的绝对统治欲望,深深地烙印在了姚明的灵魂深处。
赛季打到一月份,全明星周末之前,金州勇士队,未尝一败!
30胜0负!
整个北美体育界,都为此陷入了彻底的疯狂!
所有媒体的头版头条,不再是无聊地讨论谁能击败勇士,而是变成了一个更加疯狂的议题——勇士队,能否以全胜的战绩,拿下本赛季的总冠军?
而姚明的个人数据,更是攀升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让所有数据专家都开始怀疑人生的恐怖地步。
场均35.2分,24.5个篮板,6.1次助攻,5.3次封盖,以及完全不属于中锋的2.9次抢断!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姚明一个人,在球场上所发挥的作用,几乎等同于一个顶级的得分手、一个顶级的篮板痴汉、一个顶级的组织前锋,外加一个顶级的护框神塔!
那场均接近3次的抢断数据,更是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中锋这个位置的传统认知。
凭借着那张卡片带来的与身高完全不符的敏捷性和超凡预判,姚明经常能在高位,直接抢断对方后卫试图吊给内线的传球,然后立刻策动闪电般的快速反击。
一个身高两米二六的巨人,像后卫一样完成抢断,然后甩出精准无比的四分卫式长传,助攻罗斯或者库里完成无人防守的快攻暴扣,或是追身三分。
这种超现实的画面,每一场比赛,都在不断上演。
它已经不能称之为篮球了,它是一种独特的行为艺术。
一种名为“绝望”的行为艺术。
联盟办公室里,大卫·斯特恩看着手中那份关于姚明的详细数据报告,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作为将NBA成功推向全世界的伟大掌舵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无敌的、神明一般的超级巨星,对于联盟的商业价值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自迈克尔·乔丹退役之后,联盟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具有绝对统治力的个体。
而现在,姚明,做到了。
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中国球员!
这对于联盟在全球化,尤其是在潜力无穷的亚洲市场的推广,其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来估量!
但与此同时,斯特恩的心中,也有一丝无法挥去的隐忧。
太强了。
甚至已经强到严重破坏了比赛的竞技平衡。
当一个赛季的总冠军悬念,在赛季开始的第一个月,就已经提前终结时,对于整个联盟的观赏性来说,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斯特恩不知道答案。
他只知道,自己正在亲眼见证一段,前无古人,甚至可能后无来者的、无比伟大的历史。
而这段历史的总缔造者,那个名叫陆远的年轻人,自始至终,都只是平静地坐在场边,仿佛眼前这天倾地覆般的盛世光景,都与他毫无关系。
……
时间,就在勇士队一场又一场波澜不惊的胜利中,飞速地流逝着。
三十一连胜,三十二连胜,三十三连胜……
联盟历史上那尘封已久的最长连胜纪录,被他们轻松写意地踩在了脚下,甚至没有在舆论场上激起太大的波澜。
因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终于,在二月初,一个寒冷的夜晚,客场挑战丹佛掘金的比赛中,勇士队连胜的脚步,意外地停了下来。
丹佛那令人窒息的高原反应,加上背靠背客场作战的极度疲劳,以及掘金队全队上下都打了鸡血一般的搏命式发挥,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让勇士队,吃到了本赛季的第一场失利。
然而,这场失利,非但没有让联盟其他二十九支球队看到任何希望,反而让他们,陷入了更深层次的绝望。
因为,输球之后的勇士队,变得,更加可怕了。
他们就像一台被冷酷地按下了“重启”键的杀戮机器。
在接下来的比赛里,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赢下比赛,而是开始,享受“屠杀”这个过程所带来的乐趣。
无论对手是谁,无论是在主场还是客场,比赛的过程,都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剧本。
第一节,双方进行简单的战术试探。
第二节,勇士队开始发力,建立起十分左右的领先优势,为下半场做准备。
第三节,库里和罗斯,轮流接管比赛,用一波摧枯拉朽的进攻狂潮,直接将比赛打花。
第四节,所有主力球员打卡下班,神情轻松地坐在场边,一边喝着佳得乐,一边看着对手在漫长的垃圾时间里进行着毫无意义的挣扎。
这种程序化的、碾压式的胜利,比一场双方焦灼到最后一刻的惜败,更能从精神层面摧毁对手的意志。
而在这个过程中,罗斯和库里,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地进化着。
罗斯,早已不再是那个只知道一味猛冲,用身体天赋碾压对手的“愣头青”了。
在陆远的刻意引导和点拨下,他开始学会在风驰电掣的突破过程中,加入更多精妙的节奏变化和致命的急停跳投。
他的个人武器库,变得更加丰富,也更加难以防范。
他开始真正理解,所谓“快”的极致,并不是指单纯的速度,而是指那种能让防守者永远猜不透你下一步动作,永远跟不上你进攻节奏的“快”。
当他能用一个简单到极致的、完全不减速的变向,轻松晃开克里斯·保罗,闪电般杀入禁区,面对前来协防的布雷克·格里芬,以一个夸张到违反物理定律的空中极限拉杆,将球稳稳打进时,所有人都明白,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能够划时代的控球后卫,已经正式诞生了。
他就是那柄,能够刺穿上帝心脏的、最锋利的矛。
而库里,则是在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赛道上,一路狂飙突进。
陆远,彻底解除了他身上所有的、传统的“束缚”。
他不再要求库里去扮演传统控球后卫的角色,不再要求他去费心组织,去刻意串联。
陆远整个赛季给他的唯一指令就是:
“投。”
“只要你觉得有机会,只要你觉得能进,就给我毫不犹豫地投出去!哪怕你刚刚运球过中圈!投丢了,责任算我的!”
这句指令,对于一个天生的射手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如同天籁一般的声音。
它意味着,绝对的信任,和无限的开火权。
于是,整个联盟,都亲眼见证了一个“三分线外的神明”,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库里的有效射程,从传统的三分线,一直延伸到了中场的LOGO区域。
他的出手方式,从传统的接球就投,演变成了持球干拔、后撤步跳投、转换进攻中的追身三分……各种各样、完全不符合传统篮球逻辑的疯狂投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