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75节

  加内特就站在卡特扣篮的篮架后面,他举着手里的DV,脸上的表情和奥尼尔一样,茫然无措,好像不敢相信自己刚才见证了什么。

  在卡特的表演下,其他几人,都成了聚光灯下的配角。

  拉里-休斯茫然的看着双手在胸前甩动的卡特。

  他是子弹队的希望之星,是能从2号位防到4号位的新生代铁闸,是华盛顿媒体笔下“下一个皮蓬”的男人。

  可今晚,他像粒卡在冲锋枪里的臭弹。

  就在二十分钟之前,他还在更衣室里朝卡特炫耀着自己身上的新纹身,可当连续三扣失手后,他走回座位时的步伐让陆远想起被暴雨打湿的流浪狗。

  36分。

  39分。

  38分。

  每一轮他的得分都是垫底,每一次腾空都滞涩得像个普通人。

  最后一次扣篮失手后,他看到小范甘迪教练悄悄摇了摇头。

  最刺痛他的不是失败,而是坐在场边时听到的观众席上的对话:

  “那个休斯怎么混进来的?”

  “嘘…听说今年原本内定的是里基-戴维斯。”

  他想起了选秀夜母亲的话:“有时候上帝给的天赋,只够你走到某一个门槛。”

  当他默默的往场下走去时,卡特正走过他身边。

  休斯下意识的看向对方,却突然发现对方根本没看自己——文斯-卡特的眼睛始终盯着篮筐,仿佛那才是他唯一的对话者。

  然后是斯塔克豪斯。

  他曾是北卡的王子,当年也曾被称为最快的第一步,是乔丹亲口说过“这小子像我”的骄傲存在。

  但卡特的光芒,让他像个卑微的影子。

  第一扣磕筐时,他分明听见场边VIP席上的乔丹叹了口气。

  第二次尝试时,他咬着嘴唇把皮球用力砸向篮板——本该是个帅气的自抛自扣,却因为发力太猛让球弹飞到了记分台上。

  44分。

  嘘声像刀片一样剐蹭他的皮肤。

  没人注意他助跑前瞥向记分牌的死寂眼神。

  当他完成那记朴素的战斧劈扣时,裁判礼貌性地给了45分——可有摄影机捕捉到,他走向替补席时,指甲深深的陷进肉里。

  多年后接受采访,斯塔克豪斯仍拒绝重看那晚的录像。

  “有些天赋是太阳,你不能直视太久。”

  全场歇斯底里的“Vinsanity”嘶吼中,麦迪嚼着口香糖,看着那个站在场上,穿着黑色球衣的背影。

  卡特——他的表哥,他的家族血亲,此刻却仿佛要融进球馆穹顶的灯光里。

  而这球,他要给自己的表哥加学长,做一个配合。

  麦迪的戏份非常简单,将球拍向地面,让它自己弹起来。

  然后就是那个费城人雄鹰一般在空中翱翔的场面。

  弗朗西斯从不服输,哪怕对面站的是上帝。

  他在球队的更衣室里贴满“SF3”的涂鸦,在球鞋上写“BORN TO DUNK”。

  他还幻想着今晚自己能够在一番大战之后成功拿到扣篮王的标签。

  但卡特的第三扣——把整条小臂塞进篮筐——让他第一次本能地退后半步。

  “操。”他低声骂着,抬眼看了看计分板:50分。

  他像匹被鞭打的野马,接下来的两扣都用蛮力摧毁地心引力。

  大风车,折叠背扣。

  47分。

  46分。

  “再多给一分,还有机会啊!”弗朗西斯有些不甘的摘下发带,却在余光里看见卡特正站在边线。

  那个男人优雅的助跑,球在他的手中不紧不慢的在地上跳跃。

  然后是那一记载入史册的转身大风车。

  “哐!”

  篮筐战栗的声音让他想起童年时,马里兰暴雨夜折断的橡树枝。

  接下来,在全场球迷近乎狂热的欢呼声中,这一届扣篮大赛的现场,彻底成为了卡特的表演时间。

  麦迪再一次上场,仍然是作为卡特的注脚。

  他需要做的动作和上一次一模一样。

  “胯下换手,50分,比赛结束。”麦迪想,嘴角扬起一点苦笑。

  他曾经无数次享受过这种待遇。

  在高中联赛里,没人能跟上他的弹速;在北卡校园,他的360°转身曾被乔丹点头认可;在完成那一次几乎是人类极限的折叠暴扣之后,他听见身后裁判说:“老天,这一扣本该值60分。”

  最后一轮,他选择用信任的360°转体收尾,落地时瞥见评委席上朱利叶斯-欧文在写分数的手微微停顿。

  但是,最后,他只得到了49分。

  差的那一分,是敬畏还是顾忌?

  麦迪感受舌尖残存的甜味渐渐发苦。

  闯入决赛的他,是最大的失败者。

  50分是扣篮大赛的上限,却不是卡特的上限。

  其他人的50分是他们的扣篮配得上50分。

  卡特的50分,是因为扣篮大赛的满分只有50分。

  最后一扣,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压力的卡特,选择了用一次“平平无奇”的罚球线双手暴扣,结束了今天自己的全部表演。

  裁判席上,J博士摘下眼镜,揉了揉酸胀的鼻梁。

  三小时前他还在跟多米尼克-威尔金斯讨论“现代球员缺乏创意”,此刻却目睹自己的飞翔哲学被彻底推翻。

  这球只有48分,但是这是以卡特的标准来评定的得分。

  欧文突然意识到,他那些辉煌的过往,正在被眼前这个小伙子彻底掩盖。

  70年代的双臂暴扣,80年代的罚球线滑翔,90年代的花式折叠——所有旧时代的荣耀都在今夜沦为注脚。

  他想起了1985年全明星,自己完成著名的“Rock The Baby”后,拉里-伯德在场边瞪圆眼睛的模样。

  “该你了,博士。”工作人员递来镀金奖杯。

  欧文缓步走向球场中央,镁光灯把皱纹照得沟壑纵横。

  当他把奖杯递给卡特时,22岁的年轻人突然低声说:“我在十岁的时候就在录像带里看过您所有的扣篮了。”

  “恭喜。”欧文笑着拍拍卡特汗湿的肩膀,“现在轮到孩子们看你的录像了。”

  Doctor-J的手在奖杯上停留了半秒。

  这位开创了空中艺术的鼻祖,此刻正把自己的王冠交给新神。

  奥克兰的夜空没有星星,球馆上方的云层却被欢呼声震开一道裂缝。

  陆远拍了拍有些失意的麦迪,对他说了一句话:“杜克出过很多飞人,但不是每只鸟都能碰到属于自己的风。”

  不过,在第二天的《芝加哥论坛报》的头版头条上的标题,可能能更清晰的描绘今晚的场景。

  《公元2000年2月12日,人类短暂地触摸到了天空》

  第二天,所有人都在讨论着昨晚那场被称为乔丹和威尔金斯巅峰对决之后最精彩的扣篮大赛,并且对今晚即将进行的全明星正赛寄予了更高的关注。

  科比,卡特,艾弗森,麦迪。

  四个人第一次同台竞技,日后统治联盟十年的四大分卫第一次齐聚在了全明星的舞台上。

  东部更衣室,在赛前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被帕特莱利生拉硬拽到更衣室的陆远一脸尴尬的看着自己的球员。

  “都是你的球员,替我说几句吧。”帕特莱利笑的一点都不像平时那个大背头一丝不苟的铁血教头,更像个恶作剧得逞的毛孩子。

  “我没什么可说的,虽然阿伦、文斯和T-Mac并没有一起在杜克打过球,但是你们学到的东西是一样的,包括格兰特,今晚,你们也许可以按照杜克的节奏在场上试一下。”其实陆远也很期待,他们四个人在场上到底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帕特莱利没有因为陆远的喧宾夺主感到任何的生气,反而两眼放光。

  此时在神算子的视线中最碍眼的不是别人,反而是自己球队的绝对核心阿朗佐-莫宁,帕特莱利恨不能将莫宁换下来,从观众席上把本-华莱士拉倒球场上担任首发。

  加强版的杜克体系。。。

  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词语。

  单看东西部的首发阵容,身高差距实在是大的离谱。

  奥尼尔、邓肯和加内特三个人的锋线,实在是没有半点让人挑战的念头。

  除了东部那群杜克的疯子之外。

  站在中圈的奥尼尔咧着嘴,露出一排发亮的牙齿,和他的绰号简直一模一样,像是一头择人而噬的大鲨鱼一般。

  裁判哨响,篮球抛向空中,奥尼尔和莫宁同时起跳——两个肌肉猛兽在空中相撞,中圈顿时像是炸开了一股气浪!

  “啪!“奥尼尔一巴掌拍开球,邓肯顺势拿到球权,手腕一抖给到基德。

  西部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进攻。

  “跑!跑!跑!“

  基德的指尖刚触球,科比就已杀过半场,快得像一柄紫金色的刀。

  艾弗森立刻贴了上去,可就在AI重心下沉的瞬间,科比突然急停、蹬地、后仰——

  “唰!“

  篮球穿过篮网的声响清脆得刺耳。

  科比的眼睛中全是笑意:“你会被我打爆的,AI!”

  回应他的也是答案咧嘴露出的洁白牙齿。

  他接过卡特的发球,视线的尽头是两座无法逾越的高山。

  奥尼尔和邓肯这对双塔站在禁区,几乎堵死了所有的空间,甚至加内特都只能游弋在外线。

  卡特和麦迪对视一眼——兄弟两人虽然从来没有在正式比赛中联手,但是同样在杜克历练的经历让他们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想干什么。

  卡特突然和麦迪交叉跑位,西部防线出现刹那混乱。

  艾弗森一个假动作晃开基德,直接长甩给到卡特!

首节 上一节 75/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