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修仙! 第43节

  “做的不错。”李道玄赞许。

  那张白皙的小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却又是极力不让自己表现出来。小手不断地捏着手帕,可见小女孩对得到赞许是多么开心。

  “想写什么?”李道玄低头问道。

  “不知道。”

  “那我就随便写了。”

  “好。”

  执笔点墨,在花灯上写下‘安康’二字。又择了一面,将两张福字贴花粘上。拿在手里晃了晃了,比之刚才素朴的灯笼是多了颜色,看起来也精致了不少。

  李玉真将眼睛瞪的老大,盯着花灯上的字看了半天。

  “认识吗?”李道玄笑问。

  “不认识。”李玉真摇摇头,小辫子甩的飞快。

  听她这么说,李道玄这才反应过来。大抵是二姨太嫌弃女儿,所以未让自己的两个闺女进学识字,哪怕是李家并不缺这点请先生的钱。

  伸手揉了揉李玉真的脑袋,李道玄温声说道:“这两个字读‘安康’。”

  “安康?”

  “对,就是平安健康的意思。”

  “原来是这样呀,安康。”

  “安,康。”李玉真认真的看着花灯上的两个字。

  “三哥,你好厉害。”

  “三哥怎么就厉害了?”李道玄笑道。

  “又会读书,又会写字。还能做法术,抓妖怪。三哥就是最厉害的人。”李玉真的话逗乐李道玄,他笑眯眯的看着小丫头真诚的态度,拿起笔又写了几个。

  “来,三哥再教伱认识几个字。你看,这是李,这是玉,这是真,连起来就是李玉真。”

  “李,玉,真。这是我的名字吗?”李玉真好奇的问道。

  “对啊,这就是你的名字。李玉真。”

  “李玉真。”

  李玉真大眼睛直勾勾的望着纸上的三个字,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名字该怎么写。她心中有着什么样的情绪,有着什么心情,这些李道玄都不明白。

  或许对他来说,自己只不过是教庶出的妹妹认识几个字罢了。

  同父异母的兄妹二人在院子里识文写字,院外李家的来客也不少。

  李家村的庄子农夫送来东西,李延明也随着李老三来到府中。走进李家宅院,李老三就跟乡下来的土狍子似得,左右张望。嘴里吸着气,这眼睛瞪得跟圆珠子似得。

  李延明也被李家宅院给震撼到,毕竟他从小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地方。那瓦片,那墙壁,那石板铺垫的地面。无一不表示着李家的富有。只不过他终归是个孩子,看多了也就适应了。大好的屋中吸引不到他,倒是那荷花池里的假山让他心动。

  “不知道爬上去会是什么感受。”李延明心想着。

  李老三带着李延明随着李家村的众人来到正堂,先是给李老爷请安,随后就将庄子里收货的东西清点递上。

  去年风调雨顺,比之往年多了些进奉。

  李老三俯下身子拜了拜,然后拍着李延明的脑袋:“明娃子,还不拜见老爷。”

  李延明老老实实的屈身做了个福,低头闷声道:“老爷好。”

  “起来吧,都是自家人,哪来的那么多规矩。”李老爷和蔼的说着,让李家村来众坐下喝茶。

  这群土里刨食的庄稼汉,哪里坐过上好的椅子,左右虚抬起屁股,深怕自己的衣服脏了这雕花漆木的红木椅子。就连接过丫鬟手中的茶水时,也是唯唯诺诺的样子。

  李老爷望着满屋子的人,先是说了几句话。然后又送了些钱财给村民们。叫得了钱的众人脸上都露出笑容,有第一次来的则心中恍然大悟,想着难怪每年给李老爷送东西都是抢着要来,原来还有这等好事。

  李老三接过钱,千恩万谢。然后就将家中发生的事告诉李老爷,惭愧的低头道:“我家小子的命也多是三少爷救回来的,若是没有三少爷的符,这小子只怕是要被水鬼勾走魂魄咯。”

  李老爷听闻,长叹一声,先是点了点头道:“也算是命好,能活过来。”,接着便嘱咐了一句:“往后莫要擅自拿道玄的东西。”

  “老爷说的对,我回家定会说说大嫂。”李老三连忙认错。虽然这事和他没太大关系,但不管怎么说大嫂也是拿了三少爷的东西。荣辱与共,李老三自然是觉得脸上无光。

  “就因为这事,所以我就想过来谢谢三少爷,顺便让延明也谢谢三少爷。”李老三拍了拍李延明的脑袋,憨憨一笑道。

  “过来让我瞧瞧。”李老爷瞅着李延明一会儿,就招他过去。

  李延明心中有些忐忑,老实的走到李老爷身前。被李老爷上下打量,这心跳的就跟待出阁的姑娘似得。

  “小子长得挺精神,看着也怪机灵的,多大了?”

  “回老爷,过了六月就九岁了。”李延明稚嫩的回答。

  “比我家三子小三岁。”李老爷扶须打量,满意的点点头。“我看你倒是机灵,你爹爹让你学文识字了吗?”

  “还没,爹爹说要跟阿翁说的,让我去读书。”

  “哦?那你想不想给三少爷做书童?也能跟着学文化的。”

  “这……”李延明被李老爷这么一问,小脑子顿时卡了匣。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手足无措的看向李老三。

第93章 书童

  李老三自然是抢着答应下来,毕竟这种好事实属难得。能给三少爷做书童,往后的日子肯定舒坦。

  “老爷放心,我家延明打小就聪明。这脑瓜子转得快,又听话又懂事。他能给三少爷做书童,那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李老三说着,一边拉住李延明的手。对于他们这种农户而言,孩子能够入大户人家做个书童什么的,那自然是极好。

  书童虽说不比家仆强上多少,但好在算是个体面的下人,若是换做别家大户人家,这书童或许也不太好当,如何不好当,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毕竟有钱大户人家的孩子,有点什么怪癖的也不在少数。

  但若是这李老爷家,又是给那名门正派道士修行出身的三少爷当书童,还能跟着少爷们识识字,见见世面,那却是他李老三家想都想不来的福气。

  父子二人磕头谢恩,李老爷也是满意的点点头。让人唤来李道玄,便与村民们闲聊起来。

  李道玄过来时恰逢李老爷吹嘘他的时候,那声音远在外面都能听到。

  什么威风堂堂,一人战黄袍贼人。什么呼神唤将,打的那些邪门歪道东逃西窜。

  总而言之,李老爷享受着众人敬仰的目光,李道玄则是一脸的懵逼。

  “我这便宜老爹,还有说评书的潜质?”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进来。

  “爹。”李道玄给李老爷请安。

  “道玄,唤你来是想和你说件事。”李老爷开门见山的说道。

  “爹,什么事?”李道玄随口问道。

  “这是咱本家亲戚,你常在爷爷家的小孙子,爹想让他做伱的书童,那你看如何?”

  顺着李老爷手指的方向,抬头就见一矮他半个头的小子,李道玄打量着他。小子长得倒是秀气,皮肤比之寻常孩子要白上几分,看起来挺拘束的,但模样的确精神。看来在家中也算是细养,没有寻常农家孩子的顽皮气。

  李延明安静的站在那里,也是同样偷偷打量着李道玄,那眼神倒是叫李道玄生出几分奇异的感觉。

  “书童?”李道玄有些不解的挠挠头。想到自己也马上要回山上,怎么就又来个书童。

  “你回山上无人照顾,爹就想让他跟在你身边伺候。这孩子也算是自家人,爹也是能够放心。”李老爷终归还是为自家孩子考虑,觉得这李延明就适合当个伴童。

  这三儿再回山上去,也不知道啥时候下来。有个人伺候报信,他也就放心很多。

  这年头通信慢,有的时候,免不了也需要个跑腿的人。

  李道玄看李老爷的神色,知道他是主意已定,也就没再说些什么。

  方才观察一番,李道玄发现李延明长相福厚,天庭饱满且双眼有神,能不能跟着自己在观中修道还不能确定,但最起码应是个聪慧正气的小子。

  李道玄心中边也有了主意,有个书童也无所谓,去了道观,大不了让他先当个道童,试试其慧根如何。

  见李家三少爷也同意了这事,李老三欢喜不已,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拜了又拜,待李老爷都不耐烦了方才站起身来。

  李老爷看了眼外面天色,也不早了,就让人安排李家村的众人休息。李道玄则也有机会和李延明熟悉一二,两个孩子间倒也不生疏。

  “你叫李延明?”

  “是,少爷。”李延明怯怯的点点头,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添上一嘴。“听说我这名字还是老爷取的呢。”

  “名字不错,李延明,延明。平日在家做些什么?”

  “都是帮着干活,不过我阿翁说我小,所以不让干重活。其实那些重活我也会,就是阿翁看不上我……”

  ……

  “村子里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有啊!”李延明一听李道玄问起有趣的事儿,一下来了精神。小孩子,没有有趣的事儿,还怎么玩耍呢?“少爷要是想听,我能说可多了。对了,少爷你知道吗?前几天我就遇到很可怕的事情,听大妈妈说,最后还是多亏了少爷的符才把我救回来的。”

  “哦?什么事?还用了我的符?说来听听。”

  李延明便将那日跟着爹爹去李秀才家送公鸡,听到狐叫声,又大半夜看见文哥儿的事儿一股脑的说于李道玄。

  别看这李延明还不到九岁,但说起故事却是头头是道,思路清晰,说到关键处,还不忘加上自己的猜测。

  “原来是这样,你真的听到了狐叫?还看到了那个文哥儿出现在你家门口?”

  “少爷,我对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发誓。我肯定是看到了文哥儿,那天晚上他就站在我家门口,还想让我也跟着出去玩。但是我没去,然后第二天就看到李铁家的那孩子淹死了。少爷肯定没见过溺死的人,我就看到了。太可怕了,脸都泡的发白发胖,就跟泡进水里的白馍馍一样。”李延明奶声奶气的说着,他手舞足蹈,恨不得将那天的事情重现在李道玄的眼前。

  “最后多亏了大妈妈拿来少爷的符咒,才把我从噩梦里叫醒来。少爷不知道那噩梦多可怕,我跑都没地方跑。”

  李延明将自己的经历讲给李道玄听,李道玄听得有些入神。无论是李秀才家的狐叫,还是那溺死的孩子,似乎都有些不同寻常。这些事能够发生在一起,也绝非是巧合。

  又想起当日那李妈妈来送牛眼泪,临走还摸走了自己的几张白符,李道就玄有些哭笑不得。想起那些白符都是自己在李家村时随手画的,也不算是什么真符。没曾想到到了李妈妈手里还真有些用处,只叫人感觉到意外。

  “往后可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李道玄认真的教导。

  “我肯定不会!”李延明憋着脸说。“我要是敢拿少爷的东西,就叫我的当猪当狗!一辈子都不许翻身!”

  李道玄听着李延明这么稚嫩且坚定的声音,不由的哑然失笑。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便是说道:“那你以后跟着我混,肯定不会叫你吃亏。”

  “行,我就跟着少爷混了!”李延明斩钉截铁的回答。

  李道玄正准备再说点什么,就听见外面爆竹声响起。

  一朵烟花窜到云霄上,炸裂出璀璨的火光。

  他站在原地看了会儿,见一旁的李延明看的入神,就朝他晃了晃手:“走吧,少爷带你去看看花灯。”

  李延明欢喜的跳起来,随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压住自己的喜悦跟随在李道玄身后。

  主仆二人提着灯笼,在几名家仆的陪同下出了大门。

第94章 相遇

  金陵的元宵节给李道玄就一个感觉,人多热闹。

  大街小巷,四面八方,都是挤满了观灯赏月的人群。

  瓦房屋檐下,张灯结彩,一排排花灯延绵而去,好似条长龙般。

  往来商客不断,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人潮涌动,摩肩接踵。

  其中尤为可见女子出行,皆是厚衣加身,面露好奇之色。

  自从朝廷的洋务运动施行后,各种制造局就在金陵城里建起。尤为著名便是金陵机器制造局,算得上洋务运动军改的中坚力量。

首节 上一节 4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