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烟雨 第301节

  甚至陈宣还拍着胸脯说,哪怕他们想去皇宫逛逛都能安排,整得哪怕玉山先生都胆战心惊,不知道陈宣是不是在吹牛,但也没当真。

  去皇宫逛逛,开什么玩笑,那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当他开玩笑了。

  对于陈宣的情况,哪怕玉山先生都不清楚,说句不好听的,他层次不够,哪怕高家也只有少数人明白具体。

  高景明回门结束,趁着还有时间,他又开始带着玉山先生他们游览京城,陈宣随行作陪。

  这几天私下里高景明跟陈宣说了下吴家的下场,不知姜家是如何操作的,吴家在京城的负责人,吴俊豪因罪下狱,貌似罪名不小,择日就要问斩,此外还牵连了几个吴家的主要成员,然后吴家在京城的产业算是完了,岂止是伤筋动骨,简直是断了一臂。

  堂堂侯府,收拾一个商贾吴家还不简单,原本不止于此的,毕竟那是差点陷害姜家得罪高家啊,万一高家背后的陈宣发怒,姜家必定万劫不复,之所以就此作罢,还是王后求到了庆王那里,主动退位让贤,支持高景玉当王后,这才保住了吴家。

  如何操作的陈宣不知道,只是表示吴家活该,若是换他出手,吴家和那个吴家的下场估计没什么区别。

  总之这场不为人知的事件,高景玉成了最大的赢家,过后皇室宗人府走完流程,她就能真正当上心心念念的庆王后了。

  高景明大婚后的第五天,这天陈宣结束了陪同玉山先生他们一天的游玩,不累的他回家还没躺一会儿,小丫头就匆匆找到他说:“老爷老爷,门外有人送来了一封请帖,看样子来头不小,我第一时间给谁送来了”

  “有人给我请帖?拿来看看”,陈宣伸手哑然道,在京城他可没几个关系好的,着实有点意外。

  随即从小丫头手中接过镶金请帖,打开一看,当即眉毛一挑。

  “江王嫁女,与江家联姻?有意思……”

第499章 曲终人散

  江王嫁女二郡主于‘少将军’江离,腊月二十五大婚,敬请陈宣前去喝杯喜酒。

  请帖上盖了江王府大印,看样子还是江王亲自手书,可见对方对邀请陈宣多么重视。

  他们两家联姻,这是彻底捆绑在了一起,可谓强强联手。

  少将军江离,简直人中龙凤,十八岁踏足先天,立下赫赫战功,获封镇远侯,他爹更是不得了,卫国大将军江远,曾经景国最年轻的宗师强者,手握重兵坐镇景国北方,乃国之柱石,朝堂上影响力极大,不输于世家大族了,也就崛起速度太快,稍显底蕴不足。

  江王赖在京城多年不走,其心昭然若揭,而江家手握重兵,这两家强强联姻,要说没有觊觎大宝的野心谁信?

  江王需要江家的力量帮他争夺皇位,而江家则需要借助江王在朝堂上更进一步,各取所需。

  其大婚之日的时间颇为敏感,在腊月二十五,须知腊月二十六就是举国大朝会了。

  前几天还听小高说那江离对小公主并未死心,怎么突然之间就改变主意娶江王的女儿呢?而且已经广发请帖了。

  莫非是收到了什么风声,从而迅速做出决断退而求其次?

  陈宣估摸着江王和江家肯定得到了确切消息,所以才果断放弃原计划然后联姻。

  以江王和江家的影响力,岂能不知道老皇帝已经在开始给陈宣和小公主操办婚事的事情,如果在此之前,那江离或许对小公主还有想法,但这事儿都已经在落实了,再觊觎小公主那就是朝死里得罪陈宣,在这关键时期,完全没必要树立这样的大敌。

  江家又不是傻子,相比起娶到小公主得到的好处,与树立陈宣这个大敌,孰轻孰重人家还是分得清的,况且那小公主又不是非娶不可,还不如全力资助江王博一个从龙之功。

  不得不说,够果断的。

  老皇帝还在的时候,迎娶小公主,对江家而言,肯定要比倒向江王亦或者某个皇子好处更大,因为有这层关系在,有极大概率成为下任帝君的辅佐重臣,那时大权在握,新帝都得看他江家脸色,毕竟体量摆在那里。

  可如今若是得到确切消息小公主会嫁给陈宣,那这条路就行不通了,老皇帝还在啊,江家敢翻脸吗?再一个,陈宣本身也不是吃素的。

  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干脆辅佐江王上位,这就是合作关系了。

  辅政大权是满朝文武看江家脸色,不管谁上位都要依靠江家,而从龙之功是合作,以资助之人为主,两相比较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但事已至此,江家能怎么办,莫非要冒着和陈宣不死不休的风险争取小公主吗?况且老皇帝还没死呢,风险太大。

  如此一来,江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毕竟他们有过不错的合作前提。

  新旧更替,站位很重要,切忌左右逢源,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而站位,本就是一场豪赌,站对了,好处无法想象,站错了,那就满盘皆输,朝堂博弈本就如此残酷。

  宗师虽强,但若身陷朝堂这个旋涡,也是身不由己的,别看皇帝都得对宗师以礼相待,可要认真起来,一道圣旨下来,你是听还是不听?

  不是谁都像陈宣那样孑然一身光脚得不怕穿鞋的。

  无相寺太玄门都有宗师,够强吧,可皇权之下依旧本本分分,就连吴家都能拿出比肩宗师层次的手段,皇室岂没有针对之法?

  总之叫真起来,宗师并没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资格,就连陈宣大宗师修为,没必要都不会和一个国家的力量彻底撕破脸不死不休,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而是没必要,真那样绝对会落个两败俱伤的下场,谁都讨不到好处。

  然后陈宣又在琢磨,江王送这份请帖来,单纯的请自己喝喜酒还是在释放某种信号?试探自己的态度?

  脑袋里面闪过诸多念头,陈宣不禁薅了薅头发,感觉要长脑子了,自己就不是个善于动脑子的人。

  小丫头见陈宣拿到拜帖后就在那儿沉思,她没擅自翻看里面的内容,片刻后犹豫了下问:“老爷,是谁送来的拜帖啊,上面镶的金估计都有五两重,一看来头就不小”

  不去想那么多,朝堂上的事情关自己屁事,陈宣笑道:“江王府送来的,嫁女儿,请我去喝喜酒”

  饶是自家老爷都要娶公主了,还能和皇帝嬉笑打闹,可听到江王都主动递请帖,小丫头心头还是颇为吃惊,小心翼翼问:“那我们是不是要准备一份厚礼了?”

  把请帖随意一丢,陈宣往摇椅上一趟,摆摆手道:“不用,咱和江王不熟,不去”

  他是真没打算去,拢共见过几次?关系不到那份上,而且之前还闹得有些不愉快呢,没找对方麻烦就算客气了。

  愣了一下,小丫头沉吟道:“可是老爷你不是要娶公主殿下吗,这样一来,江王就相当于老爷大舅哥了,请帖都送来,不去有些不好吧?”

  明白她是真心在为自己考虑,乡下小姑娘嘛,哪怕和她家那些亲戚闹翻,也知道人情世故这种事情的重要性。

  但她把事情想简单了,而且将来要把她培养成左膀右臂的,陈宣耐心道:“莫说还没和小公主完婚,就是成亲后又如何,我大舅哥大姨子还少吗,谁家有喜事我都去那不得忙死?再一个,如果老爷我去了江王那里道喜,这让高家怎么看?尽管江王庆王在我眼中一视同仁,但老爷我还是要顾忌一下高家感受的”

  小丫头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觉得自己就不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

  总之这事儿陈宣就直接抛在了一边,连江王那边信都懒得回,这本就代表了他的一种态度,江王是以江王府的名义发出的请帖,想来只要江王不笨,都能明白陈宣不想参合他们那点破事儿。

  先天就能实现人身自由白衣傲王侯,而宗师,是完全可以不把公卿当回事儿的……

  接下来陈宣的日子依旧,白天陪着玉山先生他们在京城四处闲逛溜达,抽空炼制阵旗准备聘礼,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玉山先生他们难得来一趟京城,甚至很可能此生就这一次,可京城再好,再怎么流连忘返,终究不是他们的家,而且已经年底了,总是要回家过年的。

  于是他们在来京城十来天后,于腊月十五正式提出了辞行南下返乡,还有半个月时间才过年,有充足的时间不疾不徐的返回。

  而这次南下,不止是玉山先生和邓凌峰他们,还有高家的那些亲戚一起,甚至高夫人高老爷夫妇也要和他们一起回去。

  婚礼已经结束多天,高家的根终究在阳县,不可能一直呆在京城。

  高老爷如今官至一州刺史,但不是州牧主官,是以不用留在京城进行大朝会述职,儿子大婚,假期结束,他是要回去主持政务的,是以干脆一同结伴,中途再分道。

  人多,队伍庞大,安全方面也有保证。

  况且和他们一同南下的还有高景玉这位准庆王后,她先天修为,加上王府的一位先天高手以及一干护卫,会顺路把高夫人他们送到才会稍微绕路前往庆王那边。

  所以他们归途此行安全方面压根不需要陈宣操心,再怎么穷凶极恶之人也不会作死的去找他们麻烦,除非活腻了,纵使五大门派之流都得退避三舍。

  分别这天,陈宣和高景明夫妇,一直将高夫人玉山先生他们送至京城南门外五十里地才依依惜别,直到他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道路尽头,高景明夫妇依旧长跪不起。

  高景明如今已经长大,成家立业,不久后就要走马上任主政一方,这一别父母,家人团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少爷,我们回去吧”,陈宣将他搀扶起来有些唏嘘道,这一天早晚会来的,长大成人,就意味着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了。

  眼圈发红的高景明起身哽咽道:“阿宣,如果可以的话,真的不想长大,我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可就是心头发堵”

  “理解,走,我们喝酒去,喝醉了,烦恼也就没了”

  “嗯,一醉方休……”

  一通大醉,果然能忘却烦恼。

  然而对陈宣而言,和高景明把酒言欢仿佛还在昨日,可转眼又到了他和小高分别的时候。

  小高已经不再是翰林院修撰,要去舟山郡走马上任,君命难违,不得不启程出发了,他媳妇会和他一同前往,争取来年生个大胖小子。

  同样的位置,前几天是拜别高夫人玉山先生他们,这天陈宣却是和高景明分别。

  儿时再好的关系,长大终将各散一方踏上自己的人生旅途。

  一杯酒水相送,互道一声珍重,相约他日再相逢,登楼饮酒作歌,再叙前尘多少事。

  目送高景明夫妇一行消失在视线尽头,陈宣五味杂陈道:“往日的喧嚣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转眼间已是曲终人散,叹年年,盼年年,人这一生,要经历多少次辞别故旧迎新朋?”

  明白陈宣心里不好受,随行相送的小公主牵起他的手道:“宣哥哥,你还有我,我会一直一直陪着你……”

第500章 你当买菜呢?

  喧嚣之后的平静总是让人心情有些低落,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致,饶是陈宣开朗的性格也足足用了半天时间才走出这种情绪。

  他既没有跟随高夫人等人返回阳县,也没有随高景明去上任之处的舟山郡看看,而是留在了京城,还得尽快把聘礼准备好娶个媳妇回家呢。

  越是靠近年底,京城就越发热闹,各国来往的使节,各地回京述职的官员,商贾们带着满载的货物到来,江湖中人也会在这个时候放松一下,就连民间,再穷也会稍微‘奢侈’一些置办点平时舍不得消费的吃穿用度。

  京城作为景国物华天宝的中心,迎来了一年之中最为繁茂的时期。

  陈宣在京城购置的宅院装璜依旧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三班倒之下进度极快,但为了匹配小公主的身份地位,务必精益求精,再快其实也就那样,估摸着还得有两个月才能完工。

  腊月二十,耗费近二十天时间,哪怕中途高景明大婚耽误了些时间,陈宣也完成了一套大型迷雾阵阵旗的炼制,还找了个偏僻的地方进行测验,阵法布下,浓雾覆盖半径十里方圆,效果比他预料的更好。

  亲自验证后他才发现,原来老刘给的大型迷雾阵信息上说覆盖十里居然是半径。

  也就是他阵法造诣不到家,若是到了一定层次,多炼制些阵旗进行推演布置,阵法覆盖范围估计得成倍增加,具体能到什么程度就要看个人在阵法之道上面的深入程度了,任何东西,当你将他研究到一定地步,都能展现出非凡伟力的。

  就比如陈宣每天不落下练了十多年的静气养身功,原本那只是给小孩子练的,可在他亘古未有的武道天赋下,十多年下来,那已经不是寻常人理解的静气养身功了,但那只适合于他自己……

  这天早上,陈宣难得的没有犯懒,带上一整套三十六面迷雾阵旗出门,与苏柔甲一起前往公主府,聘礼既然已经准备好,当然赶紧去提亲了。

  提亲当然不是直接向小公主求婚,再不懂流程,陈宣也知道得向老皇帝提亲,所以此去打算和小公主一同进宫。

  也就是他没有个亲戚长辈帮衬,凡事都得自己来,这也是个心大的,居然就这样独自一个人跑去了,就跟儿戏一样。

  为此陈宣还专门倒腾一番,穿上了冰蚕丝做的体面长袍,他觉得提亲是大喜事,冰蚕丝做的长袍还是红色,喜庆得很,然后在小丫头的帮助下头发一丝不苟打理成大人模样。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俗称倒回去了,反正自我感觉挺正式的。

  “走,柔甲,跟老爷我提亲去”,收拾完毕他打了个响指兴致勃勃道,内心还是有点激动的,走个流程下来以后就有媳妇啦,就再不是孤零零一个人了。

  小丫头也为他感到高兴,但这方面小丫头也不懂,老爷说全程由皇帝那边操办,她也就没有去打听这方面的事情了。

  可出发之际,她还是提醒道:“老爷,你这聘礼是不是应该用红绸包一下?”

  “对,还是柔甲专业,的亏你提醒,要不然指定得闹笑话”,陈宣深以为然道。

  然后他就临时找了张红绸包着聘礼出发,不靠谱的主仆二人就这么前去提亲了,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主要是没过来人提点呐。

  如果是民间穷苦人家,这还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已经相当高规格正式了,莫说聘礼,很多时候一句话就能把媳妇领回去过日子。

  走在大街上,陈宣一身骚红色的冰蚕丝长袍丝毫不显得骚包,毕竟他那长相身材穿什么都好看,人靠衣装这句话在他身上反过来了。

  喧闹的市井中,陈宣猛然反应过来,对身边的小丫头说:“对了柔甲,眼看都要过年了,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尽管提,眼下咱家就俩人,钱不花出去都生锈了”

  “老爷,我没什么想要的,衣服多得都穿不完呢”,小丫头摇摇头道,如今的日子她以往想都不敢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摇摇头,陈宣说:“你才十几套衣服,首饰也没多少,那哪儿成,这样吧,反正得闲,回头我用冰蚕丝织布,然后给你做几身衣服,款式你自己提前想想,你第一年跟老爷,再给你封个大红包”

  “真不用,老爷,现在这样我就已经无比满足了,哪儿还敢奢求更多”,她死劲摇头道。

  陈宣就当没听见,点点头说:“就这么决定了”

  不久后他俩来到公主府,小公主今天在家没有外出,在宫女的引路下两人径直来到了公主府后院,按道理这是不合规矩的,但小公主吩咐过,规矩在小公主手中。

  陈宣的到来小公主自是无比欢喜,两人都亲密得就差最后一步了,自不会扭捏。

  还没聊上两句,小公主就兴致勃勃的拿出一叠纸张给陈宣期待道:“宣哥哥,你帮我看看,这是我根据你给我描述的所谓西幻世界写的话本,足足七万多字了呢,看看怎么样”

  拿到手中陈宣却没第一时间翻看,而是道:“纤凝,我回头再帮你看看,走,跟我入宫”

  “啊?入宫做什么?”小公主哑然道,她精心准备的话本没有第一时间得到陈宣的观摩倒是没有生出负面情绪来。

  晃了晃带来的红绸包裹阵旗,陈宣道:“去提亲呐,我聘礼都带来了”

首节 上一节 301/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