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仙尊 第470节

  百年时间成就元婴?怎么可能呢?

  大家都是北原修士,纵使你宗底蕴深厚,机缘繁多,但也不至于差距如此之大吧?

  殊不知赵国第一仙才,问剑阁的金阳真人,百年间也只不过成就金丹大道,力压同辈风华,为赵国修仙界人人敬仰。

  如此就已经是天纵之才了,而要真如传言那般,有人百余年结得元婴,那多少也太过惊世骇俗。

  不信,他们当然不信……

  赵国境内,酒楼之中。

  窗外小雨淅淅沥沥,路上行人近乎不见,店内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诸多食客笑呵呵的围拢一块儿,起哄着让说书老儿再讲上一段。

  “老朱头,今日雨落烦扰,我等皆聚于此处,你不妨再讲些神仙妙事,也开开他们的眼界……”

  此城乃六宗之一的月华山所有,常有修士来此挑选弟子,是以他们自然知晓此界有仙,心向往之,极爱听说书老儿讲上一讲。

  说书老儿满头灰发,双目浑浊无光,似是目盲,闻言嘿嘿一笑,虽看不见出声之人的模样,但却听出了此人身份,不由笑道:

  “孙掌柜,神仙妙事老儿自是说得,只不过口渴难耐,还望您能赏些茶水钱。”

  出声之人长脸尖嘴,呵呵笑道:“先说来听听,我还会少了你的茶水不成?”

  说书老儿回道:“那自然不会,也罢,趁着今日人多,老儿且说上一说那仙家之事。”

  说着,他高高抬起手边醒木,“啪”的一声重重落下。

  可也就在这时,店门处的挡雨垂布掀开,从外进得一个年轻道士,面庞如玉,身着青衣,姿态不凡,气韵更是出众。

  众人为之一怔,暗忖道:“说甚来甚,莫不是真来了神仙人物?”

  孙掌柜为城中名宿,却也见得过仙家人物,自觉眼前此人气韵还要超过先前所见,是以不敢失礼,忙躬身问道:“敢问道长何至来此,可有小人相帮之处?”

  而见他如此作态,一众人心中纷纷一动,越发不敢喘气,生怕犯了眼前道士的忌讳。

  青衫道士淡然一笑:“我乃浮云观修道之士,游历此间,恰逢雨落,是以来此避上一避。”

  闻得此言,众人松了口气,浮云观就在城外山林间,却非是仙家之观。

  孙掌柜点头一笑,原先弯下的脊背复挺而起,不过还是允诺道:“如此也算道长与我等有缘,且尽饮茶水,一应所费由在下垫付。”

  “那就多谢居士了。”

  说书老儿待道士落座,笑着点了点头,这才继续了适才之举。

  “啪!”

  醒木落桌,老儿声音骤变,高声道:“且说一月之前,在南去万里之外,有大妖出自明幽湖,自号蛟龙君,掠食百姓千余户,吞杀仙家数百人,肆无忌惮,凶威赫赫,几乎无人能制……”

  “今有御兽仙宗闻之,广发诛妖令,聚集赵国之仙家,要去合力斩妖!”

  “御兽仙宗何许人也?正如其名,擅掌妖兽,门下仙人个个有灵兽相助……”

  台下众人听得如痴如醉,而那青衫道士也是一副若有所思模样。

  “怪不得一路行来,诸多修士都往南向而去,原来是有妖兽作乱。”

  “只不过,既有妖兽作乱,我为何没有察觉到强横妖气呢?以我的神念强度,临近此间,应提前有所警觉……”

  “莫非老儿所知不详?还是另有隐情……”

  青衫道士自是陈沐,一路行来所见生疑,正想寻人问上一问时,恰好听到此间老儿要讲神仙之事,这才现身听上一听,没成想,还真让他听到了此番缘由。

  “既然如此,我倒是可以先去那一观。”

  若果真是妖兽作乱,他不介意出手,也免生赵国修士伤亡。

  毕竟直到如今,他身上还有着水云涧‘长老’一职……

  念及此处,他身形一晃,整个人便凭空消失于此间。

  因为无声无响,是以一时无人发现,直至“啪”的一声,醒木再度落下,众人这才回味过来。

  “诶,那道士……”

  “也没见他动身离去吧?难道真是仙人?”

  而正当众人猜测之时,于先前茶杯之处,缓缓浮现一枚小巧灵丹。

  众人见状目瞪口呆,哪还不知此为仙家手段,连忙齐齐跪下,高呼仙人老爷。

  奈何任他们如何呼喊,场间再无半点儿变化。

  “唉!白白错失成仙机会……”

  众人纷纷一叹,却又不免羡慕、嫉妒的看向孙掌柜,那枚灵丹,摆明是仙人感谢他的茶水钱……

  ……

第726章 隐于幕后

  明幽湖乃赵国第一大湖,流域遍及数国,只不过大多在赵国境内,这才冠上了赵国之名。

  听说书老儿讲,明幽湖是出了大妖,方被御兽宗召集众门派齐聚于此。

  而陈沐原以为就是一件普通的合力斩妖之事,可随着愈发接近此处,他却察觉到些许不同之处。

  只因一路上所遇修士,有许多道统不明的他国之修,且个个神色振奋,于明幽湖一带来回游遁,似在寻找心仪位置。

  为此,陈沐轻起神念,探查之下,于赵国边境处,感知到了同道气机。

  偏远小国,竟能引来同道修士?

  虽然气机孱弱,感知不敏,丝毫不觉自己已被探查,但好歹也是个元婴修士,放到这里,足以碾压全场……

  是什么能够引得元婴修士垂目到此?

  好奇之下,陈沐神念不停,终于在明幽湖湖底之处发现了玄妙。

  湖水幽深,冰凉刺骨,一片死寂沉沉,没有半点儿生灵气息。

  而就在其中,一座古色水府显化而出,波动淡淡,但却彰显着不俗之韵。

  “原来是另有机缘……”

  陈沐心中一笑,以他的眼力,自能看出此水府应是一处古修士传承之地,且看其上波动,原主顶多也就是金丹圆满之境。

  此等传承自然吸引不到大派门人,但对于周边几国的金丹小宗来说,却是一项足以比肩自家传承的金丹道统。

  为此风起云涌,却也是合理之事……

  不过陈沐不知道的是,此处机缘,恰是因为大妖蛟龙君而显化。

  彼时蛟龙君掠杀城池,吞食修道之人,引得赵国修仙界惊觉纷纷,御兽宗率先动手伏妖,可一番比斗下来,却是奈何不得。

  为此这才广发诛妖令,请来问剑阁金阳真人。

  金阳真人作为赵国第一仙才,到此只出了两剑。

  一剑斩妖,一剑破府!

  斩断了此间禁制,令传承水府赫然显化,更是引得周边各国注意,纷纷前来欲分一杯羹。

  也正是因为蛟龙君已然伏诛,陈沐这才没有察觉到大妖气机,方有最初之疑……

  明白了此间缘由之后,陈沐沉思片刻,没有立时现身,而是着小七孤身前去,且看看那位同道之士,是北原的哪家老祖……

  小七领命前去,按照陈沐事先嘱咐,并未大张旗鼓,踏云飞遁,而是乘着一叶扁舟,溯源而上。

  他自现世初就随着陈沐修行,像这等独自行走尚觉新鲜,所以并不烦闷,反而一路上兴致勃勃地观赏两岸景色。

  明幽湖一带人烟稠密,单是赵国一方,各家道统就不下四五家,更别说加上周边几国了。

  其中固然大多是些筑基小派,可门人弟子却不比金丹大宗少。

  是以此处显化了这般造化,当真是好一番热闹景象,人影憧憧,交错不停,不时有凝气弟子或散修渡舟而来,亦有筑基修士掠空而过。

  在这般喧闹之下,小七虽与那些凝气弟子一般泛舟,但因着气韵不凡,还是引来诸多人的留意,意图操舟追上来与他搭讪。

  奈何他这小舟看似不快,可不过数息之间就已甩去旁人大截,令众人望而兴叹……

  小七正纵意畅游,忽然有所察觉般,抬首望去天际,见有两道遁光自北飞来,能够看出是一男一女。

  那男子貌相粗旷豪野,一身劲装,身带气血之气,一望而知是一名筑基力修。

  而女子则是裹起烟霞玄光,依稀可见身段丰满,媚意惊人。

  二人并不急行,而是随风飘游,自在的很。

  忽然感知到下方视线,垂眸看去,当即面露惊容,摆袖而下,走到小七近前。

  那男子很是客气的抱拳道:“这位道友孤舟泛游,一览山水,当真是好雅兴。在下李丞,乃是木国凌山派长老,敢问道友大名,仙山何处?”

  小七淡然回礼,说道:“我乃水云涧门下寒阳是也。”

  “水云涧?”

  李丞怔了一怔,赵国六宗之一他当然听说过,只是相较于问剑阁、紫枫林等宗,水云涧的实力要弱上许多。

  他方才见小七器宇轩昂,大气从容,不似寻常小门小派出身的修士,且有一股锋锐气机,极像问剑阁门人,这才欲上来结交。

  没想到却是水云涧门下,索性也是六宗之一,他倒也不敢小瞧了。

  这时那女子也走了上来,李丞便引见道:“寒阳道友,此是内子。”

  小七拱了拱手,客气道:“原来是李夫人,在下有礼了。”

  李夫人先前也是看小七不凡,再加上面目端正,神韵十足,是以芳心暗动,眸光水意潺潺。

  此刻听得他乃是水云涧出身,神情间便露出几分矜持之意,不咸不淡的万福一礼,说道:“妾身见过道友。”

  李丞对夫人的反应颇为满意,点头笑道:“看寒阳道友此去方向,想必也是因着那传承机缘吧?”

  小七朗声道:“正是,在下甚少出门,同门又先行一步,因此孤身一人出行,顺便看看山水风光,倒是两位,怎也自此处行走,木国之向应在另一边吧?”

  明幽湖遍及数国,木国就是其中之一,若要去到水府之处,自有最近路程,哪需要绕道赵国前去。

  李丞闻言苦笑道:“在下也想与内子省些功夫,委实不堪其扰啊。”

  小七很是不解,细问之下,方才恍然。

  原来李氏夫妇也算是薄有名声,此刻明幽湖之处显化机缘,路途之中,不知有多少修道之士。

  一旦遇上,熟识之人就会上来打招呼,这还罢了,还有许多压根儿不认识的散修上来攀交情。

  一来二往之下,难免厌烦,是以夫妇二人商量之下,放缓脚程,绕道赵国,顺便游览他国景色,到临近之期再赶到便是了。

  李夫人叹了一声,淡淡道:“其实也怪不得他们,我凌山派乃是木元宗外府,是以我夫妇二人也算得上木元宗门下。”

  木元宗为木国最盛宗门,近数十年里崛起之速极快,有金丹真人数位,整合了因“永生殿”而动乱的木国修仙界,以扛鼎之势稳定整境。

  与赵国六宗不同,木国上下以木元宗为尊,所以其声名一向传于周边各国……

第727章 三国现状

  李夫人自忖,往常闻者听到“木元宗”三字,无不是面露羡慕敬畏之色,奉承之语更是不绝于耳。

  然而此刻瞥眼看去,却见小七无甚反应,眼神更是连半丝波动也无。

首节 上一节 470/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