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仙尊 第577节

  胡宏化连忙跟上,还不忘时时点头,以示尊崇之意……

  ……

  天色依旧,云卷云舒,又是六年时间过去。

  黑白小界,素阳洞府所在。

  一座入云高峰之上,突然狂风怒号,万物作响,黑压压的乌云从天空直垂到地面。

  未出多时,但闻轰隆一声震响,大雨滂沱而下,阵阵水雾弥漫开来,致使此地愈发朦胧不清。

  值守峰顶洞穴的总角道童百无聊赖的赏着雨势,心中正琢磨着午后要弄些什么来吃的时候,忽闻背后传来嗡嗡响声。

  他回首望去,又觉声音消却,特意等了一会儿也不见复起,而后摇了摇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只是还不等他把头转回去,就觉脚下山峰猛然一颤,继而一道如柱光华直冲云霄,一把撞散漫天乌云,令滂沱雨势陡然一缓。

  道童双目圆瞪,哪里还猜不出发生了何事,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洞穴之口。

  轰隆隆——

  石门升起,现出了一道灰袍身影。

  “陶仙师,您出关啦!”

  道童面上一喜,忙小跑着凑至跟前,砰的一声磕了个响头。

  陶先许见状哈哈一笑,问道:“你是素阳师叔麾下的门人吧?”

  道童笑呵呵的应了一声,爬起来没多久,就见一道遁光由远及近,飘然落下。

  他又叩首一拜,喊道:“见过郭二老爷。”

  来人却是素阳真君的二弟子,郭天瑞。

  郭天瑞点了点头,随手抛出了一壶灵珠打发了去,而后看向陶先许笑道:“陶师弟,观你神采飞扬,想必此次闭关定有所成呐!”

  陶先许踱步近前回道:“也是得益于师叔的这方宝地,不然要想修成这门上品道术,还真得再需一二十年功夫。”

  郭天瑞客气道:“若无师弟的这份天资,纵使经年累月在此修行,也不见得能有所功成……”

  察觉到对方语气有变,陶先许心中一动,想起眼前的这位郭师兄也曾尝试过修行这门上品道术,只是赖于天资不足,方才久久不得成就。

  眼下突然见他有所功成,想必是心绪难免有着波动。

  陶先许有意转变话题,往四下看了看后,眉头突然皱起,伸出手往虚空一抓,竟然从看似无物的空中摄来一缕黑气。

  “这是……”

  他瞳孔一缩:“魔气?!”

  “郭师兄,这是怎么回事?”

  天下第一道统的小界之中,竟有魔气环绕,难道说在他闭关的三十余年中,魔劫已然降临,且形势不容乐观吗?

  郭天瑞倒显得从容不迫,一副见怪不怪的神情回道:“陶师弟勿要惊慌,此是正常之状。”

  “此话何解?”陶先许还是不解问道。

  郭天瑞道:“莫非陶师弟忘了‘魔涨玄消’这个词不成?”

  “随着劫起之日愈来愈近,天地间灵机消缺,取而代之的是滚滚魔气。”

  “初时还好,只游离于各处魔洞之旁,但时至今日,天下间已无有幸免之地,哪怕我等道宫小界,也逃不脱这天地变化……”

  ……

第823章 太玄榜

  正所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此方天地看似日升月落,一往如初,可其内里却已然清浊相混,难以分离了。

  陶先许缓缓颔首道:“师弟本以为是劫起之后方有‘魔涨玄消’一说,原来自此时便已经有了变化趋势了……”

  他顿了一顿后,又神色凝重道:“可若是这般持续二三十年,待到劫起之时,我玄门道统岂不是要吃大亏?”

  玄门修士吞吐灵机,一身修为境界乃至道法神通都应在其上,天地灵机消隐,难免会让他们的实力有所下降。

  反观浊气浓郁起来,魔修手段便能平白添上三成力,届时此消彼长,他们又该如何应劫?

  “哪还用等到劫起之时,眼下我等便已经有所不及了。”

  郭天瑞摇头一叹。

  陶先许又是一惊:“此话又是从何说来?”

  他不问世事闭关三十三年,还真不清楚现如今的局势如何。

  郭天瑞挥了挥袍袖,解释道:“其实在你闭关之初还是好的,玄魔两家都在暗做准备,虽偶有小冲突,但大体仍是风平浪静。”

  “可直到十六年前,魔天盟突然有着动作,不仅一举扫除中洲各脉在北域附近布下的眼线,还不时四处奔波生乱,每到一处,无不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最厉害的一次,莫过于八年之前的翠竹门一战……”

  “翠竹门?”

  陶先许双眉微蹙,没听说过此宗名号。

  “没错,翠竹门本是中洲西部的一个元婴道统,门中又只老祖一人是元婴境界,所以名不见经传,知者甚少。”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

  郭天瑞凑近两步,低声继续道:“那个翠竹门的老祖,竟是青木仙翁的亲子!”

  青木仙翁何许人也,他可是中洲赫赫有名化神真君,虽然没有立下道统,但门徒众多,对外自称青木一脉,实力底蕴不容小觑。

  “青木仙翁……亲子?”

  陶先许还是摸不清头脑,青木仙翁也不是什么绝情寡欲之人,有着后嗣实属正常,只是为何从来没有显露过呢?

  郭天瑞或能看出他的疑惑,声音又小了许多:“只因那亲子的生母是……他亲传大弟子的道侣。”

  陶先许双目一瞪,悄然与对方交换了个眼神,而后连连轻咳起来。

  “怪不得……”

  “原来是见不得光……”

  二人不敢多聊真君事,顿了片刻后,郭天瑞继续说道:“其实我等之所以知道其中详情,也是因为魔修肆虐,选择了翠竹门下手。”

  “短短一夜之间,翠竹门上下尽被屠戮,那个老祖也惨死其中,只在临死之前激发命符,唤来了青木仙翁。”

  “亲子惨死,任谁都会大发雷霆,青木仙翁更是如此,不仅亲自出手将来犯魔修挫骨扬灰,更是广令青木一脉尽皆出山,率领一众志士仁人打上中洲北域!”

  “而魔天盟又怎会坐以待毙?几乎在青木仙翁的动身的同时,便派出了一位真君与其遁往极天之上大打出手。”

  “那一战,真可谓是惊天动地,震古烁今,纵使郭某修道数百年,也从未见识过那般场面……”

  陶先许听得眸光频频闪烁,追问道:“然后呢,结果如何?”

  郭天瑞抿了抿嘴,摇头道:“我也不知,反正自二人斗法之后,青木仙翁便散去了阵列,魔天盟也收缩阵形,销声匿迹了许久……”

  陶先许缓缓点头,皱眉道:“那这不是旗鼓相当吗,师兄又为何说是有所不及?”

  郭天瑞长呼一口气,喃喃道:“师弟有所不知啊。”

  “翠竹门一战中,真君之争确为旗鼓相当,可在真君之下,我玄门道统却是节节败退。”

  “只粗略估计,在这短短一二十年中,魔天盟便新增了至少五十位元婴战力,且个个擅长魔道手段,极为难缠。”

  “反观我玄门道统,虽说同样有着增进,但却远远不如魔盟来的震撼人心。”

  “再加上像师弟这般的各脉道子久未现身,天下难免议论纷纷,风声鹤唳……”

  他转过身去,远望穹中沉云,沉声道:“陶师弟,非是郭某唱衰玄门道统,实在是天下生变,有目共睹啊。”

  陶先许沉吟不语,因着修成道法出关而有些浮躁的心神,此时也稳定了下来。

  或许正如郭师兄所言,天下魔涨玄消,纵使他今时有着进益,却也难保日后能够无敌于同阶之间。

  “魔劫,仍是路遥且艰!”

  “我若想跟上潮涌,还需明定本心,不可松懈下来呀……”

  他心中喃喃自语,眸光却愈发坚定,透出莫名光泽。

  见此情形,郭天瑞原本沉闷的脸色忽然一变,满意至极的连连点头,最后更是笑出了声。

  陶先许回过神来,望之先是怔了一怔,但转瞬便明白了什么。

  想来郭天瑞之所以在他出关之时说这么多,估计是有意的在警醒着他,让他勿要因为道法有成便得意忘形,从而吃上大亏……

  心中了然之后,陶先许不由神色一正,恭恭敬敬与郭天瑞稽首行礼,道:“师弟多谢郭师兄……”

  郭天瑞笑着摆了摆手:“是恩师嘱咐我这般做的。”

  说话间,他把手伸向袖间,从中抽出一幅卷轴,朗声道:“既然你心神已定,这个也就能给你看上一看了。”

  陶先许好奇问道:“这是何物?”

  郭天瑞没有着急回答,小心翼翼地将此卷轴置于半空之中,而后点出一道灵光飞去。

  待灵光融入其中,刹那之间,一道耀眼金光夺目亮起。

  陶先许下意识地皱起眉来,稍稍侧首,便隐约瞧见那幅卷轴缓缓打开,生出一股莫名气机,其上依稀可见字符排列,整齐有序。

  他扭头看向郭天瑞,见其一副向往至深的神情之后,心中愈发好奇。

  数息过后,卷轴平铺二人眼前,长有九尺,随风飘动。

  陶先许凝神看去,一眼便瞧见了正上方的三个鎏金大字。

  “太玄榜……”

  郭天瑞点了点头,清声介绍道:“太玄榜,乃是清虚仙府于三年前弄出来的一个榜单,其上收录百位元婴修士,玄魔参半。”

  “其本意是想分析玄魔双方的潜力如何,只流传于真君之间,但因着分析的很是透彻,且极其公允,也就被有心之人传了出去。”

  “久而久之,天下人也都属意此榜单,无论玄魔何方修士,皆以榜上有名而引以为豪。”

  “毕竟上得此榜就意味着天下闻名,而值此魔劫时刻,声名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说到这,他摇头一叹:“郭某惭愧,只居于此榜七十九名,每每被恩师提起,都要被说上两句。”

  话是如此说,可陶先许却看出了对方的眉飞色舞,显然心口不一。

  “以师兄境界,竟然也只能屈居七十九位吗?”他惊讶问道。

  郭天瑞的天资虽不如他,但也是真君亲传,修为勘至元婴中期,实力在同门之中不甚出色,却也远超寻常的元婴后期之修。

  连他都排在榜单的中下游,那在他之上的又该是何等人?

  郭天瑞这时才真的叹息一声,面带苦涩道:“正如我之前所说,此榜单并非只看实力,也有关于潜力的考量。”

  “我虽实力出众,但修道已有数百年,若无奇迹,此生顶多修至后期之境,排名自然要靠后一些……”

  他呵呵一笑,故作轻松道:“师弟就不一样了,眼下就已有着后期之境,若能于魔劫中把握住时机,或可一举突破重重难关,成就化神真君!”

  “与之相对应的,排名自然大幅上升……”

  他扫量卷轴一眼,而后指了过去,说道:“师弟且看,你在这里。”

首节 上一节 57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