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仙尊 第637节

  场间一时沉寂。

  唯有清风拂柳之声,吹起青瓷盏上的袅袅茶烟。

  张玄景望着一言不发的两位师兄,心中逐渐察觉不妙,一个小门小派的元婴修士,何时能让他这两位师兄如此肃然?

  他疑惑不解,张贺轩等人更是胆颤心惊。

  尤其是当他们在见过大江阁、李氏等两脉老祖恨不得给“碧落潮生阁”的同阶修士跪下之景,愈发觉得陈沐不是一般的元婴修士。

  反观柳氏一行人,则个个神情惊喜,相视一眼后逐渐冷静下来。

  毕竟只看李、刘二人的反应,便能发现“碧落潮生阁”也不尽是张玄景这等狂妄自大之辈……

  二人默然片刻,别无他法,只好顺势坐下,接过陈沐示意的茶盏道了声谢。

  张玄景一事不宜再提,他们也没有沉闷不言,而是东一句西一句的开始试探起了陈沐身份。

  只不过陈沐早有防备,又岂是他们能够试探的去的?

  反而在闲谈之际,被陈沐套去了不少关于“碧落潮生阁”的不少讯息。

  就比如张玄景身后的长生道人。

  据他们二人所说,这位长生道人的修为境界与他一般无二,皆是元婴圆满之境,且本心明照,已然明悟自身道果为何,只等突破至问道之境后,便可尝试着是否能将其一举显化出来。

  若能功成,则他们“碧落潮生阁”又增一位具有真仙之资的天才。

  哪怕未能显化,也能积攒诸多感受,为下一次显化提供依据参考……

  这是陈沐第二次听闻道果一说,且隐隐有着猜测。

  “此界修士口中的道果,好似与真仙之资有着牵连关系……”

  而具体为何表现,或许等他们口中的长生道人到来之后,便能有所收获……

  三人一桌心思各异,唯有狼狈不堪站在池塘边上的张玄景看谁都不顺眼,暗暗祈祷长生前辈前来后,最好先行拿下陈沐,再训斥一番李、刘二人的胆小怕事,好为他出气……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不过三人都不见不耐神情,毕竟到了他们这等境界,稍有打坐吐纳,便有数天时间过去,又岂会急此一刻。

  只是石桌旁的三人不急,张玄景却是泛起了嘀咕。

  刘天池似有所察,本想皱眉提点一句,可在看到其眉心凝结不去的怨气后,不由摇头轻叹一声,息了此等念想……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天近暮色。

  柳氏族地内的千年垂柳忽然无风自动。

  在场之人皆是一凛,纷纷抬眸远望穹天。

  陈沐不急不慌,依旧端坐在石凳之上,饶有兴趣的看着那些垂落的碧绦簌簌摇曳,青玉般的叶片彼此叩击,发出碎冰撞盏的泠泠清响。

  下一刻,原本窃窃私语的人群骤然寂静,只见柳枝如分海般向两侧卷起,在虚空中织就一条翡翠长廊。

  忽有青影自天际飘来。初看不过芥子大小,转瞬已在百丈开外。

  那人足踏虚空,每落一步便有藤蔓自云气中绽开,碧色莲台托着素履,道袍翻卷如春潮涌浪。

  待他行至柳枝结成的廊桥前,众人这才看清,那袭青衫竟是由千年古藤抽丝织就,衣襟处缀着四枚墨绿玉扣,形若盘虬老松,又如碧落潮纹。

  “竟是青木化衣?”

  陈沐心下微动,此等手段他在太玄界典籍中亦有见识过。

  传闻中唯有木法大成者方能以草木精气凝炼法袍,如今亲眼得见这般浑若天成的造物,不免心生讶然。

  长生道人落地时周身青光未散,三千鹤发在灵气中漂浮如雾。

  他生得清癯面容,两道长眉斜飞入鬓,眼角细纹里似藏着千年古木的年轮。最奇的是瞳孔深处流转着两点青芒,望去如深潭倒映苍天古木,教人不敢直视。

  这时他腰间悬着的青玉葫芦突然泛起微光,道人抬手轻叩葫芦口,霎时天地间响起蛟嘶。

  众人这才醒觉,原来长生道人周遭寰宇还环绕着一条青木大蛟,适才竟然毫无发现。

  便见云层裂开处探出青鳞覆盖的蛟首,每一片鳞甲都似翡翠雕成,龙须拂过之处,虚空竟生出嫩绿藤芽。

  青木蛟盘桓三匝后化作青光没入道人青玉葫芦中,尾尖残留的雷纹在空中炸开朵朵青莲。

  “让诸位久候。”

  长生道人开口时,陈沐觉到草木初生的清气,声音不似想象中苍老,倒像古树新抽的嫩枝在风中簌簌作响。

  “邓前辈!”

  “邓前辈,小儿玄景……”

  张氏族人纷纷躬身拜下,口呼不止。

  西天晚霞正染红云海,长生道人却将暮色都浸在碧色里。

  他信步走向别院正堂,与张氏族人一一点首,示意自己已经了然。

  “前辈……”

  张氏族人后是柳氏一行人,虽然与他并未有过牵扯面见,但此地毕竟是柳氏族地,柳鸿云总要站出问候一声。

  长生道人同样含笑点首,并未因着张、柳两家龌龊便面显冷意。

  柳氏族人心中一缓,顿觉如沐春风。

  “这才是真正的大脉之修啊……”

  “长生前辈!”

  而见长生道人走至别院门前,张玄景再是忍耐不住,快走几步扑通跪下,正要好好说上一通,却不知为何,在见到对方眸中的那抹悔意之后,心中猛然一颤,主动停了下来。

  长生道人暗暗一叹,不再看他,而是稽首呼道:“在下邓兼霖,不知可否入堂一叙?”

  陈沐淡淡一笑,起身伸手示意,同时凝神看去,仔细打量起这位颇受人推崇的青州仙才。

  而他打量对方,对方也同样在凝目向他。

  且在看到他的一瞬间,长生道人心中陡然一惊,转而生疑,最后又似恍然大悟,眸光渐亮起来。

  只可惜一应反应皆在一瞬间,陈沐并未觉出什么不对……

  “长生道兄!”

  刘天池二人早已起身,见他进来,当即笑着迎了上去:“这位是李邴师兄,得信之时正在与师弟共饮,而见此事关系到道兄,便自告奋勇随了过来。”

  长生道人笑着点首:“早有耳闻师弟之名,今日一见,果然是非同凡响。”

  李邴心中一喜,忙稽首拜下:“可惜师弟能力有限,不足以为师兄了却此事。”

  长生道人挥了挥手:“此乃邓某种下之因,怎能让两位师弟为我承果?”

  他转向陈沐,刘天池连忙介绍:“这位是灵源道兄。”

  他缓缓点头,凝望片刻后,神情逐渐淡漠,冷声道:“不知灵源道友,为何要折辱我碧落潮生阁之人?”

  “嗯?”

  李、刘二人双目陡然圆睁,急忙出声道:“师兄莫非还不知此事经过?这与灵源道兄毫无……”

  可不等他们把话说完,长生道人便伸手打断:“两位师弟勿要为外人说话,此事为兄自有决断。”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不仅让李、刘二人呆愣当场,就连跪伏在地的张玄景都是一怔。

  这是怎么回事,明明适才还觉出长生前辈的悔意,怎就突然转变至此了?

  不只他们,就连门外的柳氏、张氏两家都是讶然不已,心绪随着长生道人的转变倏尔起伏。

  陈沐不觉恼怒,反而皱起眉头细细思忖起来。

  事出反常必有妖,此人心境与行为不符,是何原因促成了他此番转变?

  若再想的仔细些,还能发现长生道人恰恰是在见到他后,方有心绪转变。

  “难道是有什么发现?”

  陈沐心中一凛,准备顺势而为,以不变应万变。

  “道友意欲如何?”

  长生道人双眼稍眯,言道:“你出手辱我阁中门人,便休怪在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语落下,天地之间云气翻涌,长生道人广袖垂落,指尖青光暴涨。

  百里柳林应声而动,万千碧叶化作流矢破空而来,叶刃边缘隐现木灵篆文,割裂长风发出龙吟之声。

  “道兄!”

  “道兄何至于此?!”

  李、刘二人心中大惊,高呼劝阻的同时,急忙抽身躲避。

  而张玄景已经欣喜若狂,先前仅有的一点不解,也随着道人动手而烟消云散。

  “哈哈哈,救命之恩何其重,长生前辈安能不为我出气?!”

  “任你是何等背景何等修为,只要在青州之内,难道还能大过潮生阁与长生前辈?”

  他大笑一声,尾随李、刘二人撤至安全地带,却不经意的发现,二人好似嫌恶的看了自己一眼。

  他不觉一怔,但转而便心生怨怼:“待我突破金丹拜入真君门下,定让尔等好看!”

  张玄景的心绪无人知晓,毕竟此时众人皆齐齐看向一处。

  虽说二人同为元婴圆满之境,可在李、刘二人心里,小门小派修士拿什么与长生道兄相比?

  只叹此事过后,他们“碧落潮生阁”又要落得个仗势欺人的传闻了。

  “父亲,陈前辈……”虬髯大汉闷声闷语,心有不忿。

  柳鸿云深深一叹:“遇上此等之修,又为之奈何?只能希望陈前辈勿要因此有损才是……”

  陈沐负手立于庭院青苍石砖之上,素白衣袍猎猎作响,眼见碧潮扑面,周身忽有水纹荡漾,足下青石竟似墨汁入水般晕染开来。

  叶刃触及涟漪刹那,金铁交鸣之音骤歇,竹叶尽数悬于半空,青光篆文被无形水气层层剥落。

  “好个水相无形。”

  长生道人眸光愈亮,起手往虚空一按,地脉深处忽的传来闷雷滚动之声,七株虬龙老松破土而出,枝干盘结如青蛟探爪,根须裹挟山岩直取陈沐命门。

  陈沐不作回应,眉间蓝芒乍现,右手轻抬似捻棋落子。

  霎时沧海倒悬,九重碧浪自虚空中轰然倾泻,浪涛中隐现玄龟负碑之相。

  虬松根系触及水幕,竟以肉眼可见之速褪去青碧,转瞬化作朽木沉沙,而浪峰去势未减,将长生道人立足之地团团围住。

  而长生道人却不躲不避,反而死死盯向那浪涛深处的一尊三足两耳鼎,脸色倏尔涨红,好似激动至极。

  且不只他一人,李邴乃至刘天池皆是瞠目结舌,瞳孔骤缩,喉头滚动,半响方才不敢置信道:“道……道果显化?”

  陈沐双眉陡然一皱,自觉自己怕是顺势而为,反而弄巧成拙露出了破绽。

  只是李、刘二人为何将他本命道法显化的灵鼎唤作道果?

  他猛然一怔,突然想起了黑白道宫陆英灵真的“上中下”三法之论。

  三法皆可成就化神,彼时的他就是在听到此论之后,才生出的以“太素无相玉清诀”磨灭其余道种,共推水法为至法的大道之途。

  只是在明定目标之后,他便一直闭门造车,按计划施行,一直到魔劫降临之际,方将本命水法推演到上品之阶。

  难不成便是那时,自己就已经阴差阳错的有了道果显化,只待功行圆满,便可一举成就化神?

首节 上一节 63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