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仙尊 第640节

  下一刻,他们便觉自身好似遁入虚空之中,云海霭气裂开一线,九万重罡风在周身边缘化作细碎冰晶,簌簌坠入下方翻涌的潮生碧浪。

  而就在三人心神渐沉之际,忽闻虚空深处传来玉磬三响,面前千丈云墙如琉璃崩解,露出半座悬在此方洞天里的青玉台。

  “弟子邓兼霖、李邴、刘天池拜见云澜仙君!”

  虽说不见老祖身影,但三人想也没想,倏尔纳头便拜。

  这时上方又传来响声,三人不禁抬首,却见星河倒悬,一株虬曲古树自虚空扎根,叶脉间流淌着月华般的清光。

  而树根盘绕处便是那座青玉台,其上坐有一位白发道人,拂尘垂落处有银鲤跃出虚空,衔起飘落的白发又遁入无形。

  “汝等之来意,吾已知晓。”

  其音好似亘古长存,飘飘渺渺。

  “有外界之修落我青州,乃青州运缘,长生,你此事做得不错,且再往西一行,将那人引入山门,便拜入抚元门下吧。”

  此言一出,长生三人皆是暗暗咂舌,讶然不已。

  其中既有老祖未卜先知之因,又有感叹抚元名号之由。

  抚元子,为碧落潮生阁三大散仙之最,已历经四重三灾九劫,存活了两万余年之久。

  其战力之强,几乎比拟真仙之境,于整个浮云界都是赫赫有名。

  由这位收下陈沐,已然是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之中了……

  回过神来,长生道人并未着急前去,而是俯首将陈沐疑似是从仙尊故界而来的事情说了出来。

  “哦?”

  云澜子稍稍皱眉,似是未曾算到这个情况。

  他抬腕轻扫拂尘,霎时四周云气如百川归海,齐齐涌入古树叶脉之中。

  长生三人看着自己飘扬的发丝突然静止在空中,方才惊觉这座洞天的光阴长河,竟在云澜子抬手间凝滞半刻。

  那柄拂尘尾梢扫过的轨迹里,还隐约有诸天星辰沿着既定轨道徐徐轮转。

  云澜子无心理会三人,此时正五指连动,默默算着与陈沐的因果牵扯。

  若换做以往,数息间他便可将大概了然于胸。

  可是这一次,他却发现任凭自己如何掐算,眼前都好似常有一团迷雾,始终理不清其中因果。

  云澜子双眉微蹙,鬓角白发无风自动。

  能让他什么也算不出……

  “此子,怕是大有来头……”

  长生道人心有所感,低声问道:“仙君,此子可还要收入师门?”

  云澜子默然片刻,忽而淡然一笑:“自然要收,无需顾虑太多,且去吧。”

  他一挥拂尘,茫茫云气便将三人罩住,待眼前再现天光时,就已然出了云澜洞天。

  李、刘二人深深呼了口气,心神一时疲惫不堪,可他们眸光却愈发明亮,难掩心中激动。

  长生道人见状打趣道:“两位师弟可还能随我一同前去?”

  “道兄这是说的什么话,此等好事,我等又岂能错过?”

  三人相视大笑,又是唤出青木大蛟,风风火火的迅疾而去……

  云澜洞天。

  云澜子闭目捏诀,周身本是清光四溢,却随着他的动作逐渐暗淡,直至再无亮芒。

  这时他发间的十二枚洞冥玉簪同时发出清越鸣响,一道虚幻不定的身影从中飘出,低声道:“此子背后因果不明,你又何必冒险收下……”

  云澜子双目悄然开阖,散去诀势摇头一叹:“吾已感觉到天庭相召,怕是不得久留了,走之前若不能为山门扶持出下一代真仙,又怎能去得放心?”

  “青山、禾焰,再不济还有长生,此三人皆会有道果显化,且知根知底,不比一个外人要强?”

  “也许吧,但这种事情,谁能说个清楚,也只能多多益善,不定仙缘会落到谁头上。”

  云澜子眸光闪烁,继续道:“吾现在反而希望此子身后因果至深,如此的话,他才愈能激发潜力,甚至超过禾焰、青山,直指真仙之境……”

  ……

第875章 浮云初动叩仙门

  云海翻涌如雪浪,穹顶垂现万道金芒。

  东方既白处泛起鱼鳞状云纹,倒映着绛紫色云团与之相互撕扯。

  不知过了多久,忽有琉璃色迸溅,原是罡风撕开云幕,露出半轮赤色日轮。

  而在赤色霞光之下,百丈青木蛟挟风雷之势迅疾而至,蛟须扫落星辰三两点,利爪撕开厚重云帷,显出背甲上的三道猎猎身影。

  “我等回返如此急迫,也不知灵源道兄是否能够想好?”

  刘天池迎风笑问,腰间赤珏与蛟角频频相触,发出悦耳之音。

  长生道人广袖鼓荡如垂天之云,望着不远处的柳氏族地,视线似能穿过重重阻碍,落到于别院负手而立的那道身影之上。

  忽的抿唇回道:“他应该是个果断之人……”

  “何以见得?”

  长生道人笑而不答,青木大蛟呼啸而下,转瞬冲过弥漫百里的青翠之幕,到得别院上方。

  刘天池这才发现,院落之中,陈沐早已起身相候,神情写意,淡然含笑,可不就是一副只待君临的样子?

  “灵源道兄,可已收拾妥当?”长生道人高声问道。

  “贫道孑然一身,却没什么好收拾的。”

  自己孑然一身,自然也没什么好犹豫的。

  初来乍到谨慎些是好,可若是谨慎过头,畏畏缩缩坏了本意,反而不美。

  既已知晓“碧落潮生阁”大概,他便敢于冒险一试。

  大道在前,当奋勇争先而行。

  陈沐足下轻点,踏空而行,倏尔登上青木大蛟,与长生三人一并行了一礼。

  三人连忙回礼,长生道人更是意味深长的言道:“自此以后,道兄便不是孑然一身了。”

  陈沐点首一笑,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他回首看向下方恭敬拜下的柳氏族人,自袖中取出那件特制玉壶:

  “柳家主,贫道暂居宝地月许之久,今临去之际,却无旁物相赠,所幸此三属道痕于吾已是无用,便物归原主,也算是全了贫道与柳氏的相逢之缘。”

  柳鸿云不曾想还有这么一番惊喜,连忙跪拜在地,俯首道:“我柳氏何其之幸,能与前辈结缘,在下定与后人常常训导,永世不忘前辈之恩。”

  得陈沐之幸,他如今炼化了四阶木属道痕,瓶颈已然松动,只等慢慢消化,便可成就先人不曾至的元婴之境。

  于柳氏以及他自己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生?

  陈沐淡淡一笑,与长生道人点首道:“诸事已毕,道友,且动身吧。”

  长生道人自无不可,大袖一挥,四阶圆满之境的青木大蛟摆尾震碎千丈云霞,如真龙一般飞升上天,倏尔化作流光不见……

  “唉……”

  待蛟影真切消失,柳鸿云摇头一叹,缓缓爬起身形。

  其身后的虬髯大汉皱眉不解,开口问道:“父亲怎又唉声叹气的?”

  柳鸿云无心解释,一旁的青袍男子却心有所感,同样摇了摇头,叹道:“三属道痕是重回我等手中,可陈前辈与我柳氏的仙缘,也就到此为止了……”

  虬髯大汉恍然醒悟,望着青木大蛟远去方向久久不语。

  与仙缘相比,三属道痕自然算不得什么。

  可此事,又岂是他柳氏能够说了算的?

  ……

  中都,玉京墟。

  墟天深处,万仞绝壁之上,玉阙凌空而起。

  九重云阶隐现紫气霞光,玄铜山门铭刻灵章云篆,铁画银钩处浮现金砂符印,时有青鸾衔朱果而上,翼尖扫过经文,便荡起涟漪般的道韵波纹。

  一方殿宇之中,丹墀尽头莲台高筑,其上端坐一道身影。

  此人身披九霄云纹鹤氅,银发结成混元髻,髻顶插着半截枯松枝,面如冠玉却隐现龟甲裂纹。

  且周身三寸外浮着九道清气,化作龙虎龟雀之形盘桓吐纳,呼吸间引得殿内灵气如潮汐涨落。

  正是玉京墟此代真仙,玉虚仙君。

  未有多时,仙君眉间一动,双目悄然开阖,喃喃道:“自栖凰临我浮云以来,已有百二十年,今又重现外界之修,不知是从何处而来?”

  他默然片刻,心念忽然一动。

  片刻后,脚步声起,自殿外缓缓走来一个头顶玉冠,面容俊美的鹤袍男子。

  “不知师尊唤弟子何事?”

  鹤袍男子稽首一礼,清声问道。

  玉虚仙君道:“着你去往东都青州一趟,看看是否有新人拜入潮生阁门下,若是有,则打探其故界之名,如是无有,便四下探寻,引其回返墟中。”

  鹤袍男子一怔,但转瞬便醒觉过来。

  “弟子领命。”

  他后退而出,大步而去。

  面上平静如湖,可心中却在隐隐笑忖:“竟又有外界之修而来,不过师尊难免想的太多,此次外修就是再有真仙之才,难不成还能比过栖凰师妹?”

  他摇了摇头,本不想前去,奈何师命难违,只好纵光而去,顷刻出了墟天,消失在茫茫云海之中……

  而与之同一场景,此界大半真仙道统都在上演。

  不论是想探明此次外修故界之名,还是为了引陈沐拜入自家山门,总归是因着一人之故,此界小有风云汇聚之势。

  而之所以说是小有风云,其实也是因为动身之人多为真君之境。

  放到太玄界上自是顶尖,可在浮云界中,也就稍显寻常。

  毕竟其上仍有道境、散仙,更不用说此界之最,真仙之境了……

  ……

  青州东极,碧落潮生。

  穿过茫茫好似无尽的浩瀚云海,长生道人抛出三寸令牌,盈盈碧光闪烁数下后,陈沐顿觉眼前豁然开朗。

  入目仿若丹青,天穹似是裂开一道青痕,潮声自虚空而来,初若玉磐轻叩,继而如万马踏云,碧色天幕泛起涟漪,层层叠浪自九霄垂落。

  “灵源道兄且看,外门道场名唤‘漱玉矶’。”

  长生道人指向最下方的连绵岛屿,但见千丈飞瀑自云层倾泻,水珠未及落地便凝成青玉,二阶及以下弟子踏玉而行,来往于各岛屿之间,丝毫不察有人观望。

  陈沐缓缓点首,只觉不愧是真仙道统,筑基修士竟然还不足以入门,只能流连于下方群岛,不见仙门真容。

首节 上一节 640/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