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自其眉骨蜿蜒而下,在法袍前襟洇出深色水痕,可那双眼睛里的怒意,却比云渊罡风更烈,生生将喉间翻涌的血气压成一声冷笑。
“竟是烬氏少主!”
云海间近万修士顿时哗然,窃窃私语之际,有人不解问道:
“不久前还有人传出消息,说是烬天诃在云渊深处不计代价地相助了自家少主,令其取胜几率大大提高么?怎这么快就出来了?”
“快吗?”
也有人掐诀稳住足下灵舟,淡然回道:“你也不看看余下之人都有谁,观星真君自不用说,还有云溟剑主、碎金真君……这几人中,哪一个是易于之辈?”
“可不是还有一个元婴修士么?”
一个元婴修士,在诸多真君相斗之中,留存到几乎最后时刻。
若放到宴会初启之时,怕是无人会相信此等之事……
云海间稍有沉寂,可转瞬就又喧哗起来:“那人以元婴境界凝就道果,又岂是我等可以琢磨的?自不算在其中……”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略过陈沐,又转而继续猜测起了最后胜者……
外间议论纷纷,星穹间也逐渐再起动静。
吸纳了冬一及姒玄霜留下的星域后,碎金真君的气势一时无两。
可在面对皆有进益的陈沐二人后,他自知仍是有些不够看。
就在他愁眉苦脸之时,场间六人中的最后一位真君也抽出手来。
其人一袭粗布袍,头顶褪色木冠,留有八字胡,再加上容貌不佳,看上去猥琐不堪,可偏偏眼神清湛如寒潭,举手投足间隐隐透着端肃之态……总之矛盾的很。
陈沐被这古怪气韵引起兴趣,不由看向师姐:“师姐可识得此人?”
“虽然不甚熟悉,但也多有耳闻。”
慕容汐目光掠过那人腰间悬着的青铜獬豸印:
“此人名叫莫南,乃清都大周国监察御史,虽然突破问道境不久,但其道果甚是不凡,为清都人士极为推崇的‘獬豸文心’,所以甚得大周国国君青睐……”
“清都人士?”
陈沐眉峰微动,神识如丝般缠绕对方周身气机。
但见紫气隐现于顶,九龙虚影盘桓其肩,正是清都修士特有的国运加身之象……
谈起清都,便不得不提浮云界天下格局。
浮云界分作九都,八都修士以宗门为骨,道统相争数万载,唯独清都疆域上矗立着延绵不绝的朱红宫墙,大周王朝的赤龙旗已在那片土地上飘扬了整整五万年。
而且不同与道家无为之念,大周国推崇道儒相结合,以文求道,尤为特别。
“道法自然,儒行天下。”
陈沐低吟着在青屏洞内古籍上读到的评语,思绪也随之念起一人。
初时大周国之举引天下修士讥笑,可那位以布衣之身开辟仙朝的周太祖却不以为意。
历经数千年摸索,他竟然真的硬生生将浩然正气与金丹大道熔铸一炉,摸索出了此界前无古人的一条道路。
以文求道,以国运养士,致使清都仙才辈出,国运愈旺。
直到如今,清都实力已经足以排进浮云前三之列,比玄都、云都一流强的太多……
因此别开生面的求道风气,陈沐还曾生出去往清都一观的想法,毕竟早年间自己若不是赶上水云涧收徒,他或许也是执象牙笏板立于朝堂。
此番因果轮回的玄妙,倒比清都独创的治国之道更令他心旌摇曳。
只是倒没想到,清都尚未去,他便在此处遇上了官身之修……
碎金真君同样有所察觉,眼底金芒流转,不由心生三分喜意。
他自知不敌陈沐二人,倒可以与莫南分担压力,在这最后关头,相必对方应不会拒绝。
“莫兄!”
他高呼一声,正声道:“莫兄身为清都人士,想来格外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眼下潮生阁师姐弟联手,不知阁下可愿出手相助?”
其实也无需他说,莫南早将场中局势尽收眼底,既然起身,便代表着他的态度。
他垂眸笑道:“云溟剑主威名远扬,在下是万万不敌的。”
“好个明哲保身的读书人。”
碎金真君眸色一动,暗骂两声后,朗声道:“那便由本座领教云溟道友的生生云水剑!”
言罢,他心中冷哼一声:“此人连烬天启都能暂时压制,你想占他的便宜,哪有那么简单……”
听着二人交谈,潮生阁师姐弟不见反应。
场间除了仍在比斗的观星子二人,便只余下他们四个,就算果断出手,也难以阻止对方的合力之势,既然如此,不如静观其变。
而眼见对方敲定,慕容汐传音道:“师弟当要谨慎一些,清都手段颇为奇妙,尤其是擅长对付我等道宗门人……”
“哦?”
陈沐缓缓点首应下,心中提起警惕。
道痕之争,无需多言。
碎金真君找上了慕容汐,莫南也迎上了陈沐。
“陈真人。”
莫南恭谨一礼,相对于道宗而言,他更容易接受向一个境界不如自己的修士行礼。
陈沐同样回了一礼,不知为何,看着对方的那双清朗眼神,他突然有些好奇对方会说些什么。
而莫南似是能够洞穿他的想法,凝眸看向了悬浮在星河间的泽鼎虚影,微微一笑道:“陈真人可知,在下远赴此间之前,我朝观星台曾无故燃起三十三盏河图灯。”
他并指为礼,身后竟浮现太庙祭祀时才见的青铜簋器虚影:“鼎器道果现世,正应了‘铸鼎象物’的古谶。”
“陈真人若是临于我清都地界,或许更能引我朝国君欣赏……”
陈沐怔了一怔,继而哈哈笑道:“莫御史说笑了。”
笑声未绝,二人同时动手。
“陈真人认为在下是说笑吗?”
泼墨挥毫时,陈沐笔走金错锋迹,回道:“陈某只信笔下沧浪,不闻檐下风铃。”
莫南闻言一叹,手上动作却愈发加快:“既然如此,那就莫怪在下以势压人了。”
獬豸虚影口衔的简牍突然展开,竟在星穹之间,铺就一条载着竹简的浩荡长河……
……
第892章 星河终局
“沧浪虽疾,却仍可治。”
莫南伸手一唤,自长河中飞出一枚玉简,他并指抹过,其上篆文顿如蝌蚪一般散去满天。
“陈真人可知,何为‘束水攻沙’?”
他大声高喝,神情肃然至极。
而几乎也在他言罢的一瞬间,泽鼎周遭突然浮现出九条浑浊水龙,冲荡之下,竟将陈沐唤来的沧浪悉数染成黄汤,这正是清都御史借王朝治水典故衍化的困龙之法。
陈沐眉头轻皱,却是察觉到了对方似能言出法随。
当然非是道宗所推崇的无上境界,而是借儒学经典来促成法显。
“道儒结合,还真是有着独特之处……”
他思忖瞬息,眸光突然一亮,却是福至心灵。
紧接着笔锋轻旋,自笔身上跃出七枚墨玉棋子,棋子落处,被污浊的江河竟自分流成棋盘经纬。
“那莫御史又可曾读过《溟渊典》?”
话音未落,被分割的水脉突然化作万千银针,直刺獬豸虚影双目。
以水为墨,以脉为锋,正是经年古籍《溟渊典》中的一句短语。
莫南吓了一跳,仿若不可置信的看着陈沐。
好似过了良久,他方喃喃感叹道:“陈真人若是入我大周王朝,当能成就一方大家!”
以他的眼力不难看出,陈沐此举乃是效仿他先前所为,虽说有道果支撑有着取巧之举,但能使沧浪与儒学经典产生共鸣,已经足以彰显其在道儒之路的天资了……
莫南心下缓动,话是这般说,可他手上动作一点也没有放松。
青铜獬豸虚影仰天长啸,独角迸射玄光。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八字真言倏尔化作血色铡刀凌空劈下。
与此同时,陈沐足下虚空竟显出万亩焦土,其中枯骨手中举着的,正是潮生阁弟子制式玉牌。
这言灵,竟将他平生牵扯上的因果尽数化作眼下熊熊燃烧的业火。
饶是陈沐再有心理预料,见到此等之术也不由咂舌称奇。
泽鼎轰然震动,鼎身天地水纹绽放青光。
陈沐并指划过鼎耳,汩汩泉水自虚空倒灌而下,将血色铡刀冲刷一空:“陈某俸禄取自天地,不劳百姓半分!”
莫南眼中闪过异色,袍袖一挥,玉简突然展开成《大周律》卷轴。
“尸位素餐者——斩!”
青圭上的铭文应声飞起,化作三百六十柄金刃结成天罗地网。
陈沐忽觉气海翻腾,往日闭关悟道的画面竟被某种法则强行拖拽出来审判——这正是獬豸文心道果最可怕的“问心局”。
若换做清都朝堂上的任何一人面对此局,无论其心中是否有鬼,皆会慌乱不堪,甚至有着失态之举。
可陈沐是何许人也,别说不是清都人士,就连浮云人士也算不上,又岂会惊惧此等险局?
他神色自若,泽鼎突然自动旋转,鼎内飞出九条墨蛟。
每咬碎一柄金刃,墨色便深重一分,待撕破最后一道金网时,九蛟已凝成沧溟真水所化的实体。
“莫御史看好了!”陈沐并指如剑刺向鼎腹,“这才是真正的‘水无常形’!”
星穹突然下起暴雨,每滴雨水都映着泽鼎道纹。
獬豸虚影的四足青圭开始融化,玄铁锁链在雨水中锈迹斑斑。
莫南急掐御史印诀,却见青铜独角兽悲鸣着跪倒在虚空,它的四足竟被雨水冲刷成了“上善若水”四个篆文。
“好一个水德润物!”
莫南神色悄变,咬了咬牙突然震碎布袍,露出内里绣满《法经》的素衣。
獬豸虚影猛然暴涨,口中玉简化作“刑过不避大臣”六个赤金大字。
刹那间,整个星河棋盘开始向陈沐倾斜,似有万民跪拜的威压透过时光长河碾来。
陈沐鬓发尽湿,笔锋却愈发凌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