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小农民 第543节

  “怪了,怪了!!这只究竟是什么鹰!!”看着眼前的这只老鹰,禽类研究专家张教授彻底的迷糊了,因为他真的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老鹰,难道这是一只新品种,或者是雀鹰的变种??

  “哈哈,我说老张你不会向人家主人问问??”就在这时,边上的王教授笑着提醒。

  “对啊!!”王教授一拍脑袋,现实有些懊恼,随后兴奋的向张峰走去。

  “小峰,不知你家的这只老鹰是什么品种??”

  “这好像是雀鹰吧,应该是发生了变异!”张峰迟疑了下,还是给出了答案,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是不说出来,这老头肯定会一只盯着自家小雀,说不定还想偷偷抓回去研究研究呢!!

  经过张峰的介绍,张教授虽然还有些疑惑,但也没有过多纠缠,只是在张峰的允许下,近距离的观察了下雀鹰的身体特点,并且拍了几张照片。

  专家们看了会儿热闹,再次开始行动,大家一起在兰花谷中挖兰花的样本,准备带回去继续研究。

  由于进山的人太多,张峰将所有的菜都煮成一锅大杂烩,不一会儿就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至于跑山爷那边,香喷喷的米饭也已经做好,开饭的时间终于到了。

  “周教授,刘教授叫大叫收工吃饭了!!”

  “哎!我们马上就来!!”

  忙了一上午,赶来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又在兰花谷中干了两个多小时的活儿,专家们又累又饿,听到开饭,简直就像听到了福音一样。

  

第一千零十六章巨型灵芝(2/2)

  

  “吃饭了!吃饭了!!自带干粮的就别来打饭了啊!!”

  听到跑山爷的话,张峰不由苦笑,这老爷怨念不小!这次应该是玩真的了!

  而那十几位自带干粮的专家顿时懵了,本来就要去排队打饭,刚走出去几步,就不得不停了下来。

  “跑山爷饭不够吗??”作为组长,周教授连忙向跑山爷问道。

  “当然不够,这里才一口锅,煮的饭怎么可能够三十八个人吃??”跑山爷如实答道。

  听到跑山爷的话,再看看地上的煮饭的铁锅,周教授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那今天的菜够大家吃的吧??”

  “咱们的菜倒是不缺,缺的主要还是煮饭的铁锅!周教授您看看这口锅,其实它已经很大了,但要煮这么多人的饭,还是不够!!”跑山爷指着地上的那口直径五六十公分的大铁锅向周教授说道。

  “那好吧!您老再想想办法,争取晚上能让所有人都吃上米饭!”周教授轻叹一声,一时间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好在中午的菜还算丰盛,有菜有肉,大家吃的都很满意,即使那几位吃压缩饼干的专家,也分到了一碗菜,全都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饭,几个研究生就负责洗碗,去他人就在边上席地而坐,休息休息。

  “吴教授,那边的是什么兰花啊?怎么冬天了还开花?”张峰指着不远处正在盛开的兰花向吴教授询问到。

  “呵呵,小峰应该是被春兰、夏荷、秋菊,这样的词语给误导了吧?”看到张峰点点头,吴教授继续解释道:“其实兰花有很多品种,因此它们开花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那边正在开花的是春兰,一般只在春天开花,但在南方地区,因为气候温和,所以在冬天也有开放。”

  “原来是这样!!”张峰顿时恍然大悟。

  然而就在这时

  树林中突然响起了跑山爷的叫喊声:“小峰快来啊!!”

  听到跑山爷的呼喊声,张峰顿时着急了,拔腿就向那边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的询问:“跑山爷你怎么了??”

  “这里有好东西!!”跑山爷看着眼前的宝贝激动不已。

  听到跑山爷那边的动静,专家们也立马跑了过去。

  当大家来到近前,这才发现真的了不得了,跑山爷果然发现了宝贝——一株巨无霸灵芝。

  只见这株灵芝耸立在大家面前,它高约一米二,直径也有一米出头,在众人看来简直就是灵芝中的巨无霸,就像一把巨大的雨伞。

  “这……这是灵芝吗??”张峰看着眼前东西,游戏目瞪口呆,这东西怎么看起来有些不真实,怎么觉得和幼儿园里的小蘑菇雕塑一样。

  “赤芝!!这是一朵赤芝!!”就在这时,周教授惊喜的大叫出来。

  我国历史记载灵芝有效百种之多,古人根据颜色把它们分成了六类:紫芝、赤芝、青芝、黄芝、白芝、黑芝。其中药用价值最大的要数紫芝与赤芝。

  赤芝为担子菌类多孔菌科灵芝属,灵芝或紫芝的子实体,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野生的赤芝质量最佳,是灵芝中药效最好的种类之一。

  灵芝一般生长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主要生长在腐树或是其树木的根部,而不是像一些文艺作品中介绍的长在松柏的枝上。

  灵芝不是植物,自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从其他有机物或是腐树中摄取养料。灵芝是一种坚硬、多孢子和微带苦涩的菌类植物。当达到成熟期的灵芝就会喷出粉状的孢子,从而进行繁殖。

  “这株灵芝估计有上百年了吧??”

  “即使没有一百年,估计也有三五十年!!”

  第一次看到如此巨大的灵芝,专家们也震惊不已,大家纷纷凑过来,一边研究,一边讨论。

  可惜灵芝的年份不好判断,

  比如野生灵芝的生长周期也就一年左右,平盖灵芝的生长期更长,原始森林中常有几十年、上百年的灵芝出现。具体分辨灵芝的年龄,没有详细的依据,主要看大小、重量、颜色等等。

  所以这株巨无霸的生长年份根本就无从判断,即使使用科学仪器,也只能得到一个大概的年份而已。

  “跑山爷,这株灵芝十万块卖给咱们保护区吧?”

  “这……这合适么?”跑山爷有些忐忑的问道。

  “哈哈,您就放心吧,这是你发现的,不属于你属于谁?”周教授笑着说道。

  这里虽然属于保护区范围内,但并不禁止山民们进山采山珍和药材。

  听到周教授的话,跑山爷顿时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十万块啊!!要在两年前,这都相当于他全部的存款了,即使在现在,那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那好,这灵芝我就卖给咱保护区了!”跑山爷笑着说道。

  “好好好!!回去我就把钱转给你!!”周教授也很开心,

  保护区虽然成立了,但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展品,这次能收到这么大一株灵芝,他也非常高兴。

  至于让灵芝继续生长在这里,他虽然也想,但已经不可能,因为跑山爷刚才不小心碰坏了它的根部,这株灵芝怕是活不下去,只能带回去做个标本。

  虽然大家都感觉有些可惜,但也没有办法。

  就在这样,大家中午休息的时间,又有了巨大的发现,一株直径超过一米的灵芝。

  随后专家们小心翼翼的将灵芝挖了出来,几个专家就像举着一把小伞似的,将灵芝从树林中搬到了宿营的地方。

  “好大啊,简直就像一把雨伞似的!”

  咔嚓!咔嚓!大家都拿出手机,将这株巨型灵芝拍了下来,然后转发到了朋友圈。

  很快这株灵芝就在众人的朋友圈中引起了轰动,并且迅速的扩散,还不到半个小时,有些高效的网络媒体上,已经出现了这株灵芝的新闻。

  看到新闻的网友们纷纷惊呼,好大的灵芝,怕不是和人参娃娃一样成了精了吧?

  还有不少网友纷纷猜测它的价值,有些说价值上百万,有的甚至猜测能卖上千万!!

  因为灵芝在大家的印象中,那可是仙草啊!!

  

第一千零十七章竹筒饭(1/2)

  

  “周教授,不知这灵芝有什么作用?”对此张峰有些好奇。

  “呵呵,灵芝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它不仅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还可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

  “而赤灵芝还具有抗肿瘤作用,肿瘤之所以会发生发展,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或失调。

  通过研究表明,赤灵芝确是最佳的自身免疫功能调节和激活剂,它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此外赤灵芝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具体来说是因为赤灵芝所含成份中多糖、多肽等都有着明显的缓衰老的功效。”

  听完周教授的解释,张峰不由恍然大悟,难怪灵芝如此珍贵,癌症和衰老那可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健康问题,只要对这两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估计价格更高都用可能。

  休息了大约一个小时,专家们开始继续工作。

  张峰和跑山爷几人也帮不上忙,就开始在山谷周围寻找野菜。

  大家不要觉得现在是冬天,山里就一片枯黄,没有野菜生长,但恰恰相反,冬天的野菜更容易寻找。

  万花丛中一点绿,这句话大家都听说过,而冬天的野菜在枯寂的山野中也是如此的突出,只要发现绿色的地方,那几乎都是能吃的野菜。

  荠菜、马蹄菜、剪刀菜……其中就属荠菜最多涨势最好,

  “小峰快来,这里有好多水芹菜!!”就在这时,跑山爷在山谷中的水洼边大声的向张峰喊着。

  “哎!我就来!!”张峰赶紧拿着塑料袋向跑山爷那边跑去。

  远远就发现一片绿油油的野芹菜,不仅如此,在水洼边上,还零星的分布着一些侧耳根,张峰顿时大喜过望,今晚可以给大家做一个凉拌侧耳根了!相信大家都会喜欢。

  张峰两人和三个巡山队员一起行动,不到一个小时,就摘了一堆野菜。

  另一边,在特警的保护下,专家们也基本完成了今天的工作,准备开始休息,布置自己的帐篷。

  “小峰,这些兰花就麻烦你帮忙送回去一下!!”周教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由于之前已经说好,所以张峰微微一笑:“没事,我让小雀帮忙送一下就行!!”

  “哈哈,那就好,有你在真的方便多了。”听到张峰爽快的答应下来,周教授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随后张峰将专家们挖的兰草全都装在背篓里,然后用一个绳子拴上,让雀鹰抓着绳子,吊着背篓高高的向村里飞去。

  “好了,周教授你让人在保护站门口准备接收就行!!”看到远远飞走的雀鹰,张峰轻松的笑着说道。

  “好好,我马上就通知张站长!”这些兰花可都是珍惜品种,关系这大家后续的研究,因此半点也马虎不得。

  与此同时,考察组的其他专家们都惊叹的直摇头,觉得这雀鹰是真的成精了!

  简直聪明的就和人类一样,要不是因为张峰在,估计这些家伙都想抓住雀鹰,研究研究。

  大约半个小时

  雀鹰再次飞回来了,这次它不仅给大家带来了一条七八斤的大鱼,还带了十来斤蔬菜和几斤大米。

  “哈哈,居然还有一条大鱼,咱们这次进山的伙食也太好了吧??”看到雀鹰带来的大鱼,刘教授开心的笑了起来。

  以往进山考察,他们哪有这般好的待遇,大家渴了就喝点山泉水,饿了就吃几个干馒头,要是能喝上一杯热茶,那就已经谢天谢地,非常的令人开心了,哪像这次,不仅吃喝不愁,而且还有鱼有肉,吃住都不用他们担心,完全有张峰和跑山爷几人包办,专家们轻松多了!

  转眼间已经到了下午三点,有这里林深树密,天气阴沉,最多还有两个小时,天色就会暗淡下来,因此大家要抓紧行动,分成三组,一组由张峰带队,负责做晚饭,一组由跑山爷带领,在四周的树林里寻找柴火,剩下的人就在周教授的指挥下,开始搭建帐篷,准备晚上的过夜的场所。

  “小峰晚上多做些饭菜啊!!”看到张峰已经开始洗米,周教授小声的向张峰提醒到。

  “放心吧,我肯定让大家都吃上热饭!!”张峰笑了笑,虽然这口锅不太小不够用,但张峰还有办法。

  听到张峰的话,周教授终于松了口气,要是还像中午那样,让几人吃干粮肯定不行,这不利于考察组的团结和管理。

  随后周教授非常的好奇,没有锅怎么做饭??

  “小峰你打算怎么做??”

  “您看,那边的是什么??”张峰微微一笑,指着不远处的山坡上生长的植物,胸有成竹的向周教授问道。

  “竹子??”周教授先是有些疑惑,很快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你是准备做竹筒饭是吧??”

  竹筒饭的煮法颇具有野炊特点,即砍下一节竹筒,装进适量的山兰米和水,放在火堆中烤熟,当竹筒表层烧焦时,饭就熟了。

  劈开竹筒,米饭被竹膜所包,香软可口,有香竹之清香和米饭之芬芳。用餐时破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香饭”。

  天无绝人之路,刚好距离山谷不远处就有一丛山竹,正好可以用来给大家做晚饭。

首节 上一节 543/5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