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各省的乡试考场,叫作贡院。
贡院里面,不是常人所想象的一个个座位,而是成千上万个房间,每一个都是单间。
由此可知,科举考试到乡试之后,其竞争的激烈程度。
虽然说,考生们的房间都是单间,但是,那地方,可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这种考生考试的单间,被叫做号房,很小,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按照现在的数字换算,也就一点八平方米。
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都是男性,身高一般都很高,躺下不能伸直身子,只能蜷缩着,放些东西之后,可用的空间,就更加的小了。
而且,参加科举的考生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着文房四宝,还有几根蜡烛,其他的东西,发现后一律没收。
进去之后,号房立马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在里面睡觉,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这边,和珅随着大流进入了贡院。
让和珅意外的是,乡试的考试考生之中,他见得最多的是中年人,甚至还有头发花白爷爷辈的考生。
书这种东西,果然是学到老,考到老啊…
六十多岁了,牙齿都掉光了的糟老头子,还要考试,只需一眼就看出了这帮人,都是读书读傻了的典型,这么大年纪了还考试…
以古代平均寿命,不超过五十岁来算的话,六十多岁的人,已经离棺材只差一脚了…
和珅这边,对着周围维持秩序的小吏,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稍稍打点了一下,送了一些银钱,便直接进了自己的考位。
坐于号房的櫈子上,和珅静静的等候着,考试正式开始。
很快,小吏便将考卷一一分发到位。
而到了和珅这边,先前得到银钱打点的小吏,偷偷的跟和珅说一些此次主考官心里面的禁忌。
这在某种程度,也属于是泄露考题的一种…
因为,在古代,科举卷子,都是由主考官定的好坏。
和珅闻言,脸上露出了丝丝笑意,这一切都在不言中。
谁说小人物就没有作用了,小人物的作用可大了…
和珅这边,仔细一看,笑得更加开心,这些考试内容,自己曾经都做过,可以说的上是烂熟于心。
放下心头思绪,和珅气定神闲,不慌不忙,磨墨取笔,一篇篇锦绣文章,在空白的纸上出现。
科举考试有时间规定,八股文的文解,很考验考生的记忆,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当然了,还有政.治倾向…
以和珅的恐怖记忆力和扎实基本功,还有小吏先前的提醒,外加钮祜禄的姓氏,过关只是十分简单之事。
第一百二十六章 和珅官场之路的第一步
果然,等京里面放榜,和珅正好榜上有名,而且还是排名比较靠前,轻轻松松就得到了举人的身份。
出了成绩之后,和珅特意拜访了主考官,把酒言欢,给一万两银子,算是攀上了交情。
按照官场的俗矩,就算是认师傅,拜了座师。
“…………”
和珅通过乡试,获得了举人身份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和府,引起和府内,众多主子、仆人们好一番议论。
二叔常荣更是被刺激得不轻,突然间对自家最小的儿子东明变得十分关注。
自此之后,东明小朋友的苦日子,就要到了。
“…………”
“切,得意什么,不过区区乡试罢了,什么时候,他考个进士,那才是真的厉害呢!”
华老太君闻言,却是很不以为意,摆了摆手,对着周围丫鬟笑道。
“像和府邸这样的顶级勋爵之家,又何必跟那帮穷读书人争呢?”
华老太君满是自傲,一副目空一切的样子。
殊不知,随着时间的推移,钮祜禄·鄂罗尔善、钮祜禄·常保两代家主的撒手人寰,昔日顶级勋贵豪门的和府,早已经成了一个破落户。
“……………”
郊外山庄。
此刻,郊外山庄一片喜庆!
和珅这边,为了庆祝自己通过乡试,获得了举人身份,下令庄子里的每个仆人,这个月的银钱翻倍。
其实,科举考试到了乡试这一环节,已经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过的……
乡试考的八股文,正常读书人都有把握,但是,策论和作诗,却是一般读书人的天堑,更何况,科场还有黑幕…
“……………”
和珅考到举人身份的消息,也传到了钮祜禄主脉家主,与和珅有很深利益来往的宗彦耳中。
面对这个己经渐渐腾飞起来的分支子弟,宗彦这边,也是异常的重视。
没办法,随着天下承平日久,满清八清子弟,特别是勋贵将门,堕落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后辈子孙更是一个比一个糟心,全部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
好不容易,有个本族子弟表现出色,虽然是个支脉子弟,但好歹也是姓钮祜禄…
所以说,宗彦一直在暗中慢慢观察和珅,并准备在适当的时机,提拔一下。
当然了,宗彦看重归看重,可是,和珅也必须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能得到培养的条件!
宗彦这边通过关系,将和珅送到了户部任了一个普通的七品户部主薄,也就是一个计账的小官。
不要看七品户部主薄,下放到地方,至少也是一县之尊,可以做个地皇帝的县令,玩上一玩!
更何况现在的和珅,还不到十六岁,十五岁的七品官,谁知道他的未来能走到何方…
还是那句话,在清朝时代,以旗人尊,满清旗人之中,又以勋贵之家为首,满清勋贵能进入朝堂的门路,还是不少。
只要有功名在身,哪怕只是举人的功名,对于权势不小的勋贵家族而言,都已经足以立身朝堂,获取一个不错的官职。
和珅同样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说,他才参加了乡试,
最后成为了举人。
和珅这边,庆祝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将这一切都处理妥当后,他又按照礼制,向华老太君道喜。
让和珅感到奇怪的是,他这一次在和府,居然又看见了二叔常荣了。
“我说二叔,现在不是礼部官员的办公时期吗,你怎么又跷班了!”
和珅真是无语了。
虽说早朝、大朝会,只有四品以上的文武百官,才有资格参加…
你是从五品没有资格,但是你也不能常常跷班吧…
虽说,礼部乃清水衙门,权力也是六部最小的一个,但是,礼部好歹也是六部之一,主管着礼仪、祭享、贡举、外交等事。
只要真得想做事,就算再清闲的衙门,都能找出一大堆事情来做,而且,礼部的事情,还真的不少。
礼部内部的四司,如礼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
这四个司分管着礼乐、仪式、制度、衣冠、符印、表疏、册命、祥瑞、铺设、丧葬、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等事情,总体来说,也不是很闲。
二叔常荣这家伙倒好,不好好在衙门里积极表现,争取得到上官的认同和赞赏,反而时不时跷班…
上官都忙得不可开交,脚不离地,你丫的胆敢跷班回家,你是嫌从五品主事太小,还是觉得你很牛逼?
“……………”
“大侄子,你是来拜访老太君的吗?”
常荣满是笑容的说道。
但是,和珅这边,根本就不接二叔常荣的茬,点了点头,转身就走,一副不愿意二叔常荣跟多说的态度。
“嘿,二叔常荣啊,二叔常荣啊,你可真是势利眼啊!
和珅这边与二叔常荣认识多年,自然是了解他这位便宜叔叔的性格。
要不是因为有利可图,他怎么会表现的这么热情,露出如此的资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和珅径直来到了嘉乐堂,而二叔常荣紧跟着和珅同样,来到了嘉乐堂。
“…………”
说实话,和珅考过举人的功名,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华老太君的眼中,却不是什么好事。
果然和珅一进门,就遭到了华老太君毫不客气的严厉训斥。
“珅儿你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好好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竟然跑去户部当一个记账的小官,真是丢人现眼。”
和珅闻言,淡然的一笑,显然是有些习惯了华老太君的说话方式。
“…………”
他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拱手行过礼后,随便找了把椅子坐下,笑嘻嘻的回道。
“要是户部尚书,听到老太君如此贬低户部,非得在心里面记上一笔。”
“到时候,呵呵…”
华老太君这边,听到这话,不由得一滞,脸色很不好看,却又不敢多说什么。
户部尚书已经算是朝廷重臣,一方大佬,要是被他给惦记上,就是钮祜禄·鄂罗尔善还在的时候,都会大感头疼,更不要说此时此刻了。
眼前这个由头,被和珅用言语给堵住了,华老太君犹豫了片刻之后,又找了一个新的由头。
只听见,华老太君如此说道:“不管怎么样,你也不该擅自做主,花费了族中资源,就为了进户部吧…”
“………”
“嘿嘿,这件事情,是宗彦大伯做的,老太君有意见的话,就找宗彦大伯吧…“
和珅毫不客气的回怼道!
华老太君气得不行,又说不过条条在理的孙子和珅,随即便无理蛮缠了起来。
“老身我不管,这一切都是你的错。”
“你在朝堂之上,担任一个七品的小官,就是丢了我们和家的人。”
“…………”
“我的老太君哟,你孙子我,倒是想弄一个正经的实职高官,但是这可能吗?”
面对胡搅蛮缠的华老太君,和珅一脸的苦笑。
此时此刻,和珅真不知道华老太君是真不清楚,还是在装糊涂。
朝廷用人,自有典章制度,就算是皇帝的私生子,也得一步步往上爬吧。
说实话区区一个举人,刚一入官场,便能留在京城六部之中,做一个有实事的户部主薄,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进士之中的“状元”、“榜眼”、“探花”,也不过是六品官,还有从六品的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