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翻译后,在末尾的“神”级个体授权中出现了排险者的字样,这也与排险者传感器的说法对上了,排险者传感器与碳基联邦确实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就是“诗”,“画”,“音”,“冰”是个什么东西?
罗清在观察中,总共就发现了四位神,其中三位在银河系范围内,距离自己分别是三万、四万、五万光年,这所谓的诗、画、音、冰说不定就有其中三个。
当然,更多未知的神也说不定。至少在排险者传感器的表述中,银河系定居的神有十多个,流浪的神则更多了。
除此之外,罗清还在这份通报里注意到了大量的未知名词,比如二向箔、三向砖,四向胞、冰立方,热环,慢雾封锁,恒星蛙跳等名词。仅凭字意,能想象出一点痕迹,但对于具体作用,实在是一无所知了。
其他名词,比如光粒,反物质之流他倒是都能理解。
但这些……和人类有屁关系啊!
罗清按照排险者公布的三维空间坐标,用光锥望远镜完成了对那个一万光年隔离带的话全面观察,注意到这一万光年的隔离带,是分段建造,最终拼接的!
也就是说,银河系碳基联邦舰队不需要以光速推进一万年!
这一万光年的隔离带中,正在“暗淡”的区域有100团!
也就是说,有一百支银河系分舰队正在同时进行隔离带推进工作!
由于所有的银河系碳基联邦战舰都在发出肉眼可见的恒星级光芒闪烁,罗清很轻易的就在这条长达一万光年的恐怖隔离带中数清楚了这一轮轮银河系碳基联邦舰队的总数量
总共是,一百万艘银河级战舰!
假设银河系碳基联邦战舰以光速向太阳系推进,那么银河系在112个地球年后,就会把无恒星隔离带推进到太阳系!
届时,太阳系该怎么办?
不止是太阳系。
三体星系、第一地球星系、波江星系等星系都处于隔离带的范围之内!
尤其是三体星系,三体人做梦都想少掉两颗太阳到目标被超额实现了。
三颗太阳,一个也别想剩下。
罗清的脸色阴沉不定,人类建设高速公路时会注意路边的蚁窝吗?
显然不会。
哪怕罗清在尽可能对银河系碳基联邦抱有道德幻想,哪怕碳基联邦道德水平远高于人类,他也不认为对方会为了人类的太阳系,而让无恒星带隔离带出现疏漏,致使硅基帝国找到跳板,对银河系发动大举入侵。
哪怕强如江人皇,在未就任人皇的人皇后选时期,不也是为了抵御域外天魔,主动灭杀了感染了域外天魔种子,这种足以倾覆整个九州修仙界的病毒城市吗?
其他人皇候选不敢担任的骂名,他敢。
哪怕是罗清,也善于牺牲自己,殉道世界。
舍小保大,是高道德文明也会做出的取舍。
罗清想通了这一切的关键之后,表情越来越难看了。
有碳基联邦造成的施工麻烦在前,上帝飞船,第二舰队,难民飞船这些四十年后的麻烦罗清都懒得担心了,他最担心的是就是步步逼近的碳基联邦了。
除非……除非罗清能证道渡劫,拥有和那些“神”同级别的能力,这才有底气和碳基联邦进行谈判。
假设自己元婴期境界,如今为化神境战力,但想要在100年飞升渡劫?
罗清仔细想了想这个可能性,又联想到自己前世的普通灵根天资,最终只得出了一个答案:
“操。”
第314章 小友(6k)
罗清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观察时,被观察目标发现了。
除了碳基联邦发现了112光年外的自己,那四位神也同样注意到了自己的存在。
除了30000光年距离的那位“神”是罗清主动沿着大环发射中微子的方向主动找到的。
剩下的三位“神”,都是意外发现的结果。
按照排险者传感器所说,神级文明在纯能化、信息体、低熵态的三个特点之外,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属性。
那就是原子化。
以排险者族群为例,整个排险者文明的排险者个体只有三千多人,而这三千多人的共同目标虽然都是“排除宇宙的风险”,但这三千多人却没有选择互相合作,而是分散在宇宙范围内的各个角落。
按照排险者传感器的说法,在本银河系内的接近个三亿个探测器,都是其中一名排险者制造的。这位排险者寄希望于制造大量的排险者传感器来以量取胜,尽可能减少真空衰变类似的灾难发生。
对于四向胞、三向砖,二向箔这种针对五维宇宙、四维宇宙、三维宇宙的结构性改变武器,这位排险者也是原则上反对滥用。
他更希望黑暗森林法则下的文明通过原始的战争方式,比如光速动能打击,反物质打击等相对无害的方式进行战争。
罗清曾问排险者传感器,除了银河系的那位排险者之外,其他的排险者个体是存在于其他星系吗?比如仙女座星系,大麦哲伦星系等
排险者传感器的答案是否定的,不光仙女座星系和大麦哲伦星系没有,连带着整个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也没有更多排险者了。
本纤维内,只存在一名排险者。
其他排险者一般分布在其他纤维,或者流浪在空洞地区。
这里的纤维指宇宙纤维,又称宇宙纤维状结构或宇宙丝状结构,是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组成部分。
宇宙纤维的尺度非常巨大,银河系所在的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就是双鱼-鲸鱼座超星系团复合体纤维的一部分,只不过本纤维跨度较短,长度只有十亿光年。
另一个典型的纤维状结构是相邻的武仙-北冕座长城,其丝带状长度超过100亿光年,是可观测宇宙直径的九分之一。
本纤维内,这么大的宇宙空间中,只存在一名排险者个体。
除了银河系的3亿颗排险者传感器之外,这名排险者在本纤维中制造的排险者传感器总数量,比人体内的细胞总数量(37万亿)还多的多。
它真的操碎了心。
除此之外,最近的另一位排险者个体在“斯隆长城空洞”,该空洞直径也都超过10亿光年,与银河系所在的KBC空洞是同级别。
KBC空洞直径超过20亿光年,包含本纤维。当然,这里的“空洞”并不是指宇宙空无一物的区域,空洞内只是星体密度相对于宇宙整体来讲少几十个百分点而已,是一个偏僻且静谧的地方。
据排险者传感器说,那个身处斯隆长城空洞的另一位排险者所研究的拯救宇宙的路线和银河系的这位迥然不同,拥有极大的差异性。
这也说明哪怕是在同一个神级文明之内,其内部的神级个体也是拥有极大的个体化差异性的,而且这种差异性,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放大了。
也正因如此,常常以个体的称呼某位神,而非是整个虚无缥缈的神级文明。
银河系内的其他几位被罗清发现的神也是如此。
他们都是以单个个体的形式出现在罗清的眼中的。
罗清最先发现的神,疑似是那个恐龙的“神”。(他也不确定是不是)
在解析了碳基联邦发送的信息之后,他控制着光锥望远镜,朝着大环发射中微子束的方向望去。
目光穿透了银河系的多个旋臂,甚至越过了银河系的中心黑洞,最终在本旋臂的相邻彼端,第三旋臂靠近太阳系的一个位置,发现了这位神。
也无怪乎罗清能看见对方。
眼不瞎的都能看见。
在那个‘神’的附近,有大约400颗被整齐排列恒星,这400颗恒星组成了标准的正方体空间,其中200颗是类似太阳的标准黄矮星,另外200颗则是步入恒星晚年的红矮星。
如果将这400颗恒星比做成一个立体棋盘,那么黄矮星是棋盘上的“暖格”,这些G型主序星,表面温度在5200-5800K之间,光芒带着明显的黄白色,最令罗清震惊的是,这些恒星的光度中等,体积中等,几乎都是标准太阳质量的1.2左右。
矮星则是“暗格”,大多是M型的主序星,表面温度在2800-3300K,光芒是压抑的暗红色,相比于那些明黄色的黄矮星,这些红矮星更难以观察,但罗清还是数清了这200颗红外星组成的一片雾蒙蒙的红区。
幸运的是,附近不存在行星,不然这个四百体文明可就有的受的了。
这红矮星与黄矮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排列,而是呈现着明显的犬牙交错之势,
比如在东北象限中,红矮星聚集得更密集,20颗红矮星挤在直径0.5光年的空间里,而黄矮星则稀疏地散布其间。西南象限的“断裂带”有一颗黄矮星镶嵌在红矮星的中心,猛烈的明黄色光芒遮挡了7颗红矮星的光芒,让它们的红色变得忽明忽暗。
这种分割包围的特性,这让罗清想到了中国的围棋。
当然,更引人注目的是这400颗恒星两侧尽头各有一颗大质量黑洞和大质量白洞。
事实上,由于缺乏对白洞的理论,罗清也不清楚那颗释放白色的球体区域是什么东西,只能先冠以白洞的名字。
在白洞形成的炙白光芒附近,有一个极其明显的暗影,暗影呈现罗清无法理解的图形。
这是一个具有奇数个面的正多面体,这在数学概念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几何约束(欧拉公式:顶点数-棱数+面数=2),正多面体只能以偶数面存在,比如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等等,这五种正多面体都是偶数。
而对方,是正五面体。
奇数存在的正五面体。
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在数学上成立的结构。
哪怕是在高维空间也不行。
四维空间存在正五胞体,但不可能投影成正五面体,至于五维及以上空间因为单形胞数随维度递增(n维单形胞数为n+1),因此更不存在胞数为5的正多胞体。
看着那个“真实存在”正五面体,罗清有了一种1+1=3的荒谬感。
在罗清的视角中,这个正五面体呈现了类似‘思考’的行为。
它时不时进入黑洞视界,又从白洞世界中出现,在瞬息之内跨越10光年直径内的“棋盘”。
罗清仿佛看见了一个下棋下输了的老大爷。
“怎么就输了呢……”这位正五面体老大爷,在黑洞白洞中来回切换视角,盯着那盘残棋喃喃自语。
而那黑洞附近应该对应出现的“神”却并不存在,显然是已经在‘胜利’后离开了现场,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罗清不确定那个正五面体是不是恐龙的神,但这确实是他发现的第一位“神”了。
当然,这位神也瞬息感应到了罗清的观察。
罗清已经猜到了对方能感知到自己,因此提前让光锥望远镜切换了角度。
但还是晚了一点。
一束“意志”,跨越三万光年,以11维宇宙的无限光速,瞬时冲入到罗清的脑海,并翻译成了他能理解的句子。
【怎么就输了呢?]
罗清对着那个方向有些尴尬的轻声开口:“呃,我不太懂这个……”
【好吧。】
随后,声音消失,罗清结束了这场极其短暂的交流。
等让光锥望远镜改变了角度之后,罗清面无表情的从观察位置内走了下来,后背满是冷汗。
连续两次观察被发现,让罗清不得不暂时终止了观察,他招来小苔藓,对她描述了这两次遭遇。
小苔藓综合人类现有的所有科学理论知识,只给出了罗清一个看似合理的答案。
“量子力学的观察者效应。”
“只能这么解释了,毕竟量子世界是一个广袤的世界,神级文明与高级文明对量子领域有所涉猎是很正常的,假设你描述的正五面体有着量子特性,那么在你的观察者效应下,感知到你是必然的。”
罗清认了。
银河系太大,罗清将200光年内所有的方向进行了地毯式观察之后,随后又在整个银河系中进行了远距离抽样观察。
果不其然,他又发现了第二位“神”。
这位神是在银心黑洞,也就是银河系中心黑洞上发现的。
银心黑洞约为太阳400万倍的质量,史瓦西半径约为1200万千米,这意味着视界的直径约为2400万千米,但在罗清的观察视界中银心黑洞的直径大概是4400万千米,相当于半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