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一万五千官兵大多抱团。
如此一来,的确避免被继续袭击,避免被补补蚕食。
但原先封城的策略彻底破产,没有两万官兵作为依凭,偌大的下阳城要如何才方方面面全都管控封控?
第89章 一个月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地下会!
管不住。
封不住。
控不住的!
下阳城彻底糜烂。
韩应龙作为皇帝钦差、九江总督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彻底哑火。
一时骑虎难下。
“地下会当真如此难缠?”韩应龙不愿相信。
靖安司大将金德英此刻也一脸灰败:“部堂有所不知,那地下会丧心病狂,在下阳城地底挖掘不计其数的地道,四通八达骇人听闻。连通地面的出入口,仅目前发现的就有四百九十一处之多,目前还在持续发现,封不完,堵不完,更难以完全管控!”
金德英很疲惫。
知道地下会擅挖地道,甚至其‘地下会’中‘地下’二字正是由此而来。
但从来都不知道他们这么会挖!
“怎么可能!”
韩应龙惊怒:“倘若真有那么许多地道,岂能掩人耳目?那么多泥土、石块,要如何运出去才会不惹人注目?”
设身处地想一想——
不可能!
根本不可能!
金德英苦笑:“末将也觉得不可能,可事实胜于雄辩。”
下阳城下那么多地道就摆在那里,铁一般的事实。
金德英甚至亲自下去在地道里走过一程,七绕八绕晕头转向,根本不知东南西北恍如进了地底迷宫。
真不知道地下会的人到底是怎么分辨方向。
金德英尽述地下会难缠之处。
“其难缠有三——”
“一是地道,来去如风。”
“二是高手,来去如风。”
“三是尖兵,来去如风。”
全都来去如风,核心还在一个‘滑溜’,官兵笨重,靖安司也好不到哪里去,等情报汇报上来,上面再调派人手,地下会的人早就借助地道跑的无影无踪。
一次扑空。
次次扑空。
每次都去迟,只能喝点洗脚水,侥幸又侥幸才能活捉几个重伤行动不便的死士,或是运气不好在地道里被堵的死士。
一个月下来,倒也捉了将近二百人。
“二百人!”
“审不出半点内容?”
韩应龙皱眉。
金德英无奈:“方法都用尽了,要么胡说八道胡乱攀咬,要么死活不松口。”
韩应龙又问:“二百人总有出处,这么多人,本官就不相信他们难道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无儿无女?无父无母?难道连一个熟人都找不出来?”
还真就是!
金德英心里苦:“我们在菜市口公开行刑,斩首数十反贼,暗中布下天罗地网,却不见地下会来救兄弟。”
不止如此——
“在斩首之前,又动用数十辆囚车,将那二百人游街示众,绕城三圈,让全城百姓都出来辨认,只要认出一人,赏银一千两!”
“可游遍全城,却无一人被认。”
“部堂不相信那些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末将倒是有些怀疑!”
金德英怀疑人生。
他作为靖安司大将,处理的本就是六扇门处理不来的涉及大高手、大组织的大案件,这些年来也算见多识广,什么样的大案要案全都见过。
查案办案无非就是那老生常谈三板斧——
拉网式摸底排查。
满天飞追捕抓人。
长时间高强度审问,包括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
但这一回,三板斧全都不奏效。
地下会成了他们这群鹰犬难以下嘴的刺猬!
……
“本官偏不信!”
韩应龙不信邪,他亲自下到牢房,见到从下阳城转运而来的数十名反贼,这些人高矮胖瘦都有,有的看着显老,有的看着年轻,有的一眼老实,有的贼眉鼠眼。
总之没什么共性。
韩应龙随便指了一个看上去老实本分的黑脸反贼,让人带出——
“跪下!”
官兵踹膝弯,将死士踹跪下。
韩应龙一副爱民如子的模样,语气温和:“本官乃是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奉皇命总督九江军、政、刑、民诸事,你不要怕,有什么冤屈与逼迫,本官定可替你做主。地下会反动,如你这样的只是被裹挟,只要你说出实情,本官可恕你无罪,并给你千两纹银让你带上家人去两京十三省任何想去的地方安家。”
左京附身死士,听到这番话语,一脸讥笑:“韩应龙,想你也是能人,难道不知派兵入驻下阳城、封禁全城之后会造成怎样不良后果吗?”
咦!
有戏!
韩应龙真当撬不开这些人的嘴呢,结果,这不就有苗头?
韩应龙不恼不怒反而大喜,即道:“九江三镇纪律严明,下阳百姓安定富足,军民一体共同为铲除地下会而努力。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地下会,下阳城就不会有此一遭?”
还赖我了?
左京道:“如果官兵个个安守本分,如果官府可以给被那些居家禁足的穷苦百姓发放足够多的救济粮,相信不必这么辛苦,全城百姓都会为官府抓捕与检举我地下会弟兄!可事实呢?事实就是兵过如梳,官兵个个吃拿卡要,全都将封城当做一场狂欢一场盛宴,官员、胥吏、官兵,上上下下都在借此敛财,百姓缺衣少食,近月以来饿死家中不知凡几,此皆为你韩应龙之为祸矣!”
“胡言乱语!”
韩应龙被戳中肺管子,脸色顿时不愉。
左京朗道:“韩应龙,字飞百,亦作非白,号芝冈,东湖江夏人。于广恩十一年中进士,仁寿二年巡按辽北,仁寿六年提督海东学政,两年后因卷入党争而罢官回籍。大业四年,燕军在金阳山之战中被犬戎击溃,你被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代经略辽北,任上斩逃将,造军器,修城堡,派兵扼守各要塞,互为应援,召集流民,安定人心,守备大固,使犬戎军不敢轻进。”
他这些日可不是白混,早就派出众多死士,将此次与他作对的总督府、靖安司等等众多衙门上上下下一应官僚、将领的底细全都排查清楚。
其中重中之重就是这位九江总督韩应龙。
正因查清。
左京才不屑:“韩应龙,莫非你不知兵?”
不!
他可太知了!
可即便知兵,却还是让三镇官兵进入繁华下阳城中。
他莫非不知后果?
不!
他可太知了!
……
第90章 无他,唯手熟尔!
“但你为了所谓‘皇命’,为了让朝廷可以继续更加严厉的剥削九江百姓,你还是这么做了!”
“你丧心病狂!”
“其实在你心里,根本没有百姓,你唯上不唯下,所谓‘体恤百姓’,不过是在不跟皇命产生冲突的前提下的假仁假义而已。”
“韩应龙!”
“你若是好人,就该是以安抚我地下会为主,就该是力劝狗皇帝、死谏轻徭役减赋税,而不是助纣为虐!”
“为了国家山河,百姓可以苦一苦,但不能只是百姓苦,却喂饱那些个贪官污吏,却不能让那些个先富起来、高高在上的王公权贵一毛不拔继续享乐。”
“没这个道理。”
“地下会不答应。”
左京尝试看看能不能说服韩应龙。
事实证明他太天真。
“一派胡言!”
“没有徭役赋税,如何支撑九边战事?”
“九边一破,犬戎长驱直入,山河破碎,到头来遭殃的还不是四万万老百姓?”
韩应龙根本听不进去半点。
“也对。”
“你自家就在东湖圈地四十万亩,蓄养数千家仆,高门大户,每年仅华亭一地的租米就有1300石,租银近万两。”
“你儿韩璠在盛京开设十几家布匹店铺,垄断纺织品市场并远销两京十三省。韩家拥有熟练织妇两万名,每月生产海量布匹。”
“你们只会让百姓苦一苦,却怎不见你巨富韩家捐财捐物散尽家财支援九边?”
算了。
多说无益。
左京懒得嘴炮,他冲韩应龙咧嘴一笑:“再过几天,韩总督应该就能收到消息,你三个儿子、儿媳、十多个孙子孙女,你的发妻、妾室,你的老父老母,还有你韩家的万贯家财、全都——”
左京用嘴巴做烟花绽放状:“……飞咯!”
韩应龙两眼一瞪:“危言耸听!你以为本官会信你胡言乱语?你被抓已近一月,如何能知远在成万千里外东湖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