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王权 第874节

  她没有对现在的遥遥领先沾沾自喜,心里十分清楚,主要敌人从来都是世界之外的那些旧神,现在的成就还远远不够。

  柔声跟拜伦商量起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我准备召集巫师重建【太阳船·赫利奥波利斯号】。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两个人,你是太阳王,阿蒙是太阳神,螺湮纪到来时,你们两个必定首当其冲。

  短时间之内这是最又可能帮到你们的东西了。

  污染源头荷鲁斯已死,不用再担心会失控。

  即使有人敢染指,我也能一剑斩了祂!”

  艳后、阿蒙、努特母子三个凑一凑核心神职:【生命】、【魔法】、【太阳】、【黑夜】、【群星】,完全可以凑出一艘太阳船。

  知识不够,权能来凑。

  相当于把自己当成超凡源头,亲自“污染”真理具象。

  把真理具象【太阳船·赫利奥波利斯号】变成自己的六阶神器。

  拜伦心里感动,如果说凯瑟琳是锚,薇尔莉特是帆,那艳后帕特拉就是他身侧的另一艘护卫舰。

  而且为母则刚,生下孩子后,她对自己和孩子越发温柔,却对一切威胁都杀气腾腾,处处防患于未然。

  略一沉吟,便紧了紧抱着她的胳膊:

  “正好,你晋升【魔法女神】后,从核心神职【魔法】里获得了新的权能【神秘根源·万法通晓】。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你掌握不了的黑巫术和超凡知识,而且不仅威力能达到原主的极限,还不会出现任何副作用。

  自称一句‘巫术博士’都不算夸大。

  我刚刚得到了【太阳王】的称号能力【太阳风暴】,代表着物质世界能量的极致,客串太阳炉应该问题不大。

  可以用火种的形式一起归拢到你的权能里面去,你应该可以发挥出不弱于我的威能。

  来,趁着外面阳光正好,我这就给你传火。”

  一边说着,手就伸向了她的衣带。

  不防艳后突然钻出他的怀抱,“咯咯”笑着逃到了藤椅另一端,一只白皙纤长的赤足抵住他的胸膛,玫瑰红唇似笑非笑:

  “传火是这样传的吗?你确定你要给我播的是火种?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拜伦抬起大手捉住艳后嫩滑的足掌,沿着她光洁的小腿轻轻摩挲,一本正经地点头道:

  “信我。火种就是这样播的。”

  艳后另一只赤足顺着他的胸膛自然下滑,眸光盈盈,妩媚勾魂:

  “那就播一播?”

第670章 双国战副本:凛冬将至!怒海狂涛!

  比利牛斯帝国,万象宫主殿。

  刺啦——!

  女皇【无垢者】圣伊莎贝拉一把扯碎了手中的《灯塔日报》。

  看着那散落一地的廉价蔗渣纸,脸色难看至极,嘴里反复咀嚼着一个词:

  “日不落,日不落”

  就在“日不落第一帝国”阳光异变,引发了诸国超凡者骚动窥探的第三天。

  灯塔联合会就及时发行了新一期的《灯塔日报》,用了整版页面刊载了对拜伦的专访。

  详细说明了自从他向东开启环球航行,到再次发现风暴洋中又一座新大陆的一系列成就。

  也让大陆诸国所有人都知道了国家称号【日不落第一帝国】的出现,以及这个国家称号为北海帝国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好处。

  这些情报影响范围太大,找个高序列预言家读取集体潜意识就能直接读到,既然进入了反攻阶段,拜伦也没有准备继续保密。

  就像东大陆的三大律法一样,大大方方对外展示。

  也可以说是:“不太先进,可以展示。”

  这次我又攻守易形了!

  看到了北海帝国官方主动透露的消息,摆明车马跟他们作对到底的正教一方,全都嫉妒得个个双目通红。

  尤其是曾经的海权第一强国比利牛斯帝国。

  他们本来一直都是大航海时代的开拓先锋,有一个率先抵达世界尽头,占领全世界无主之地的海洋强国梦。

  现在仅仅只是落后了北海帝国一步,就与世界上的第一个国家称号失之交臂。

  伊莎贝拉看着手边另一份刚刚批复了“同意”二字,由冒险家“费尔南多·德·麦哲伦”提交的环球航行申请,几乎气得要原地发狂:

  “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国土这一头的太阳不等落下,那一头就已经升起。

  这是《造物福音书》中只有弥赛亚王才能拥有的荣耀!

  得到这个称号的凭什么是圣拜伦?凭什么不是我圣伊莎贝拉?凭什么不是我的国家?只差一步啊!”

  也不知道为什么,伊莎贝拉总是下意识感觉这个“日不落第一帝国”的称号本来是应该属于比利牛斯帝国才对。

  一想到这个名字她就心痛到无法呼吸。

  前段时间,她背靠教皇子午线,以为自己得到南大陆开拓权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可自从得知“三角贸易”利润丰厚,自己又被破交舰队堵在了本土的时候,已经开始隐隐有些后悔。

  到了今天,那位海盗皇帝圣拜伦再次发现新大陆,被无数人尊称为【弥赛亚王】之后。

  她忍不住在心里抱怨教皇,幻想如果自己当初分到的是教皇子午线以东,会不会现在举杯庆功的就是自己了呢?

  以至于这位【无垢者】洁白无暇的脸颊,都开始微微泛青,口中喃喃:

  “我的,都是我的啊!”

  情绪起伏太过剧烈,即将临产生育的肚子都突然隐隐作痛。

  急忙施展了【神圣祷言】为自己安胎之后还是有些不太舒服。

  明显近亲结婚的恶果已经显露,流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直线增加,后代中也更容易出现智力缺陷和各种遗传性疾病。

  站在她身边的表兄兼丈夫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将之一把扶住,又给她递上一瓶猩红色的【血疗药水】。

  伊莎贝拉一口喝下去,腹痛才慢慢平复下来。

  她注意到丈夫看向自己的关切眼神,对他勉强笑了笑:

  “费尔南多,你找来的血疗药水很管用,养的那些医院序列药剂师也不算白费。

  我们的孩子一定能顺利降生,成为比利牛斯半岛历史上最贤明的君主,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最强盛的国家交到他的手中。”

  费尔南多二世握着表妹白到发光的小手,满眼都是心疼宠爱。

  只是在听到对方口中的药剂师时,脸上出现了一丝不自然,下意识打了个哈哈:

  “哈哈哈哈.这是自然。”

  这位阿拉贡国王的王号就叫做【正信教徒】。

  他毫无疑问是一位十分虔诚的信徒,没有学习任何禁忌知识和黑巫术,比教会的那帮教皇、圣人们强多了。

  身为这个年代夭折率惊人的凡人,因为怕死养一群医院序列的药剂师当然不算什么。

  【血疗药水】正是药剂师们的核心能力。

  在教会的持续打压下,医生们虽然不清楚具体原理,却能用其他健康人类的血液制成药剂,去治愈一部分患病者。

  甚至能用强大的骑士、智者乃至魔怪的血液,制作成临时的增益药剂,增幅己方某些特定的能力,算是相当安全有效的医疗手段,又不会触犯教会的禁忌。

  但关键是,他在结婚之前还有其他的称号,比如:【金苍蝇捕手】、【舞会小王子】等等。

  小道消息称,这位国王常年服用比利牛斯金苍蝇配置的血疗药水,借以增强男性能力。

  还在贵族阶层大力推广,让这种小众药物风靡一时。

  和另一种药物“木乃伊粉”一起,成为了白银大陆上的男性保健品双壁,一度都被吃到断货。

  他们不仅吃,还吃出了格调,吃出了花样:

  “比利牛斯半岛上出产的金苍蝇效果最好,从东大陆沙漠帝国带回来的木乃伊粉比南大陆的效果要好.”

  当初爱德华四世指派给凯瑟琳的守护骑士【王室猎犬】文森特,就曾经试图用一种魔药【女巫汁】让她爱上自己。

  其中一种原材料就是“比利牛斯金苍蝇”,学名叫做:“芫菁”。

  用玻璃瓶装四分之一的罗勒落叶,再加入几滴麝香、一小撮土珊瑚、芫菁、红糖、肉桂和三片刚刚摘下来的彩虹玫瑰花瓣。

  倒满烈酒放置到不见阳光的地方,一连七天举行爱情祈愿仪式,最终制成爱情魔药。

  但是效果虽然很好,却也有副作用,长期服用这种药物,就会导致身体水肿、尿血、腹痛等一系列症状。

  不管费尔南多二世到底有没有靠着金苍蝇雄风不倒,反正这些症状,他的身上全都有!

  都说,正史不一定够正,但野史一定够野。

  比利牛斯帝国在野的【历史学家】们早就偷偷给这位皇夫记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他生性风流是真的,和伊莎贝拉十分恩爱也是真的。

  【无垢者】没有什么心理洁癖,十分大度地原谅了每一位女王的丈夫都会犯下的错。

  只要他不把梅毒带回来就行了。

  最关键的还是因为她的丈夫虽然十分风流管不住裤带,却十分能打!

  在做阿拉贡国王的时候就打出了东间海霸主的威名,又帮她打赢了王位战争,此后肃清木偶王残余势力,用铁血手腕压服了整个比利牛斯半岛。

  作为一位圣殿序列的五阶传奇【裁判骑士】,还组织比利牛斯帝国的在俗教士,一手建立了帝国专属的宗教裁判所,用来对付那些可恶的新教徒。

  在正教联盟所有成员国里,没人比他们杀得更狠,也没人比他们更虔诚。

  “伊莎贝拉,还有一件事情我要告诉你”

  费尔南多二世扶着妻子坐回王座,迟疑了一下又对她说出了一个报纸上没有刊登,却由帝国情报部门汇报的坏消息。

  跟给所有子民谋福利的“日不落第一帝国”截然相反,宗座圣殿圣伯多禄大教堂向自己控制下的大陆各个国家派出了裁判所的精锐。

  宣称:揭发、杀死新教徒全家不仅无罪,还能分走对方的一半家产。

  此时的整个白银大陆都已经是一片腥风血雨。

  前后只是短短几天时间,就有大约70000名新教信徒和他们的家人遇难。

  关键问题是,新教徒脸上又没有打上标签,正教信徒杀到眼红的时候,就跟当初的猎巫行动一样都是自由心证,只要被怀疑就必死无疑。

  宗教事务官员甚至刻意寻机报复以前得罪自己的刺头甚至同僚、上级,造成的冤案数不胜数。

  新教徒成了过街老鼠,一些正教徒也人人自危。

  两者对比,一方因为宗教迫害沦为了地狱,另一方却前途光明成为了人类的希望之地、精神故乡。

  得到拜伦庇护的新教徒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人类皇帝”、“太阳王”、“弥赛亚王”、“唯一的太阳”.

  外界各国稍微有些门路的中上阶层,都在成群结队逃往北海帝国的控制区域,想要成为日不落第一帝国的国民。

首节 上一节 874/9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