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过客4251 第148节

第293章+ 第4卷 卷尾语

当新的一年过去之后,第四卷也正式完结了,正如我给这卷起的名字“星星之火”,按照我的理解,其实就是描写的一场四处点火的过程。

全卷从程刚摊牌开始,写完了伍翔宇的莫斯科之行,红四军的北上行动,以及程刚随行先锋队出击陕南和他在陕甘边界的见闻,大抵可以分为这几个部分,时间跨度也刚巧是一年。

可以说,这一年应该是承前启后的一年,主角厚积薄发,先前做下的诸多准备终于开始发挥出效果,也使得整个时间线开始与既定历史出现偏移。

顺带说点比较惭愧的事,在最开始写书的时候,我其实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很多时候都是临时去查阅的相关资料,方才知道了居然还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和我先前的印象相差这么大。

再加上新手写书难免缺乏思路,所以在最初的很长时间里,我都是在摸着史书写小说,细节上可能有变化,但剧情发展的脉络基本一直在参考现实,所以有的读者说看这个还不如看党史,确实批评得有道理。

显然若是一直这么做下去是肯定要出问题的,若是主角忙活来忙活去,最后历史还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那么整本书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也是许多历史文需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在逐渐熟悉起写文的规律之后,我也开始了自己的设计,从第四卷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一点,虽然依旧没有完全摆脱原有时间线,但不只是细节,大量的事件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莫斯科对土共的态度发生偏转,张国彪彻底下台生死道消,李利叁左倾冒险的损失大幅减少,二打潭州不再发生,同时也不会再有“我失骄杨君失柳”,全国各个红色根据地继续积攒着力量,以及伍翔宇得以在申城的风云变幻中保存下实力。

这些变化看起来似乎并不怎么明显,但都对未来的革命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也正应了“星星之火”的题目。

同时,若是没有前面两年多来的积累,也不可能发生如此大范围的变化,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写书最为强调的一点:

历史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人,而人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如果不能对此造成影响的话,那么再大的金手指也发挥不出多大作用,甚至很可能带来负面效果。

我也算是一个老书虫了吧,看小说的经历估摸着也有了十四五年,而具体到历史穿越小说,应该是月关的那部《回到明朝当王爷》,当时确实看得津津有味,但现在回顾起来,细节当然是记不大清了,可整体的思路依旧能找出不少毛病,至少现在让我再看一遍,估计就只剩下吐槽了。

这里面主要是时代发展的因素,早年间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情节,放在现在已经成了彻底的毒点。

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读者们不再认为,只要我有一个听起来似乎很先进的想法,然后用点新奇的方式说出去,就能得到历史土著们的拥戴,然后他们马上就完全理解并且严格地执行下去。

这种套路的错误性,其实在前人已经为我们证明过了,具体可以去看七月新番的《新书》。

然后再提一部非常经典的小说,同时也是传送门的开山鼻祖之一,无语的命运《小市民的奋斗》,那本书想必不少读者都看多,如果没看的就不用再去看了,因为大家能把4251看这里,基本是看不下去那本书的。

那里面也是存在许多想当然的成分,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把屁股坐歪了,现在回忆起来,若是一个人掌握了传送门,然后就妄图利用这个便利,去建立一个凌驾于全国人民至上的世家,同时顺带笼络起一大批所谓的上层阶级,哪怕再怎么往上面涂脂抹粉,也无法掩盖其反动性。

虽然当年包括我在内,很多读者都确实吃这一套,看到那些士兵们用着诸如“忠烈祠见”之类的口号,互相鼓舞着慷慨赴死,转眼之后,战胜的红利就被闻讯赶来的资本家们瓜分干净,那时候我特么还能从中看出爽感,现在想想也是幼稚又中二。

因此现在成熟起来后,决定写这本书时,我就希望能够试图去写点不一样的东西,主角获得了金手指,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他具有了可以超脱其他人存在的资格,甚至这份资格还可以延绵子孙,永享万代,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接下来还有本书,就是虹猫(绯红之月)的《赤色黎明》,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堪称对民国文的降维打击,赤色之后原本那些军阀大帅类的小说,瞬间都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若是没有看过的读者,可以再去看一下,哪怕现在看也基本不会过时。

(另外提一句,虹猫在有毒也有发书,《诛元章》,里面有彩蛋,若是细心的话可以观察到的。)

最后一本,同时也是和本书类型最为相似的一本,堂皇的荒唐《1949我来自未来》,只是这本里硬伤不少,主角的风格存在太多槽点,使得全书的味道让人不好怎么形容,不过感兴趣的可以看下迪恩兰德的续写,直接搜公众号‘1949我来自未来续写’。

从某种程度上说,程刚这个人物就是吸收了曹小强的教训,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反着来设计的。

说老实话,在现代像程刚这样高觉悟的青年也许有,但肯定是不多的,更多的其实应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年轻人,毕竟都是一群小布尔乔亚,五十步不笑百步。

除了以上这些外,全网诸多的援共文也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了,后面的情节设计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同,其中肯定也会有好有坏,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而且不同读者的口味也各有不同,所以肯定没法保证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我也只能是尽我所能去规划,尽量让情节在保证合理性的同时,又兼顾一定的趣味。

大家若是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多来书评区和章说里讨论,我基本都是会看的,如果有特别想强调的意见,也可以到qq群来,希望这本书能够越来越好,顺利走向最后的完结。

第五卷 燎原之势

第294章 第1条铁路

(12点10分再看)“动起来了,火车动起来了!”

民国二十年三月二十一日,这一天的瑞金南郊,新建成的火车站广场上聚集了数万名从各地赶来的群众,以及一万多红军指战员,使得此处原本荒僻的郊野成为了一片沸腾的海洋。

此时正是上午10点,广场前的主席台上,站在正中的李润石通过麦克风下达了发车的指令,而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声传遍四周,白色的气雾就此弥散开来,引发围观人群的一阵欢呼。

接着,一台披红挂彩的蒸汽机车从白雾中缓缓驶出,只见它的两边各插三面红旗、中间安挂着马克思的半身彩色画像,在长鸣之中一点一点地挪动了起来。

历时一年半的时间,从前年瑞金西侧的九堡铁厂开工之日起,这条全长约20公里,连接铁厂和瑞金的窄轨铁路线就已经进入了程刚的规划之中。

在这片工业革命还未涉及到的偏远大地上,要想发展生产力,首先就得自力更生大炼钢铁,可在中央苏区内,炼铁所需的铁矿与煤矿,却一直制约着这一重要产业的发展。

原本九堡铁厂所用的铁矿石,就是在九堡镇当地开采出来的,为了找到这处铁矿,程刚翻阅了瑞金周边各县的历史文献,方才在只言片语中找到了建国后此处设立钢铁厂的记录。

但是,历史上的九堡钢铁厂开业不过一年多就因为成本高昂而被迫倒闭,最终也只是产出了总计不足千吨的灰口铁,所以如此的天然条件着实限制了苏区钢铁产业的发展。

自从开采出来后,程刚就带领其他工人一同做过许多次试验,像这种劣质铁矿,即使经过复杂而精细的选矿工序,最终的成品质量也着实堪忧。

加之大部分工人都是新手,经验不足,所以在后面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铁厂都是以生产熟铁、灰铁以及打造农具为主要任务。

这也没得办法的事情,整个中央苏区虽然不缺乏钨矿乃至砂金矿等稀缺资源,但在铁矿方面确实乏陈可善,难得矮子里面拔将军选定的铁厂,又因为矿产、交通等缘故发展大大受限。

但总归来说,在红军的影响力还未向更远处扩张之前,九堡铁矿依旧是中央苏区的唯一选择,像是汉冶萍这样的大型煤铁联合体当然是香,可打下来之后,为了守住一处工业基地,很可能就需要耗费全军的所有精力,得不偿失。

这一点,单单看位于苏区最南边的州田盐矿就知道了,本来回昌县就被视为整个根据地的南大门,而州田还坐落在回昌南部,为了确保盐矿的安全,红军又不得不将势力延伸到了更远的寻坞等地。

要知道这种延伸,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在当地设立一些基层组织,竖起若干个牌子,再画上几句标语就可以实现的,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中央苏区的影响力如今基本已经覆盖了大半个赣省,以及闽西、粤东北等地的十余个县。

但高潮时期的势力范围并不能被视为真实的控制区域,因为红军现在的战斗方式,仍然是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所以除了最中心的几处外,外围大部分地方都只能算作游击区。

在敌人大军没有攻打过来的之前,红色政权自然可以在这些游击区掌握全部的权力,乃至一些解放得较早的村镇,都已经土改了近两年时间。

可因为地理、距离等原因,红军不可能在当地与敌人展开正面战斗,必须要尽可能地利用有利条件不断消耗对方的实力。

当然这样的代价自然就是对当地经济的破坏,白军可不会在乎他们所占领区域的农业生产,包括一些地主带领的还乡团,一旦让他们得势就会竭尽所能地进行破坏。

不过这些在红军愈发壮大的眼下,并不算是多大的问题,因为红军强大的战力和灵活的战术,使得白军即便占领了某地,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进行长期的捣乱行动。

而每到了战争时刻,基层组织也会即使将群众动员起来,将所有能够转移的粮食、财产运到更为安全的地方去,以减少当地的损失。

只是,这样办法对于还处于农业社会的村镇当然是适用的,可像是铁厂、盐矿这种重工业单位,即便是想搬也搬不走,一旦放弃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还会影响到后续的生产进度,所以必须设立为核心区,轻易不许敌人染指。

还好回昌、州田、寻乌这几处地方,大致是连成一片的南北走向,东西两面又有山脉遮挡,所以在防御方面压力还不至于太大。

而瑞金的西、北两面,又有余都、凝都、广倡等县作为纵深屏障,东面更是隔着大山,而且还有闽西根据地,所以算是最为安全的区域。

同样也是因为如此,在后续两三年的时间里,九堡铁厂因为其唯一性和安全性,哪怕又再多的不利条件,也必须被作为重要的发展工程进行建设。

但是,对于九堡铁厂来说,除了铁矿质量差这一已经无法改版的限制外,缺乏足够的煤矿也同样极大地制约了它的发展。

之前根据程刚查到的史料再结合现场勘探,当地确实找到了一处小型煤矿,可品质太过低下,只能勉强使用。

有时为了炼制更高水平的钢铁,工人们还不得不将目标投入到山林之中,砍伐树林烧制木炭以满足需要,这样大家都知道肯定是涸泽而渔,但迫于现实也没有更佳的办法。

好在的是,单就煤矿而言,瑞金当地虽然没有最高品质的矿产,但在县城北部的壬田镇还是找到了基本符合要求的煤炭,而且那里通过水路与瑞金相连,交通条件较之深处山谷之中的九堡要便利不少。

因此,在程刚的大力投入之下,在根据地军民的密切配合之下,铁厂的建设也是越来越完备,包括工人队伍更是一日又一日地扩张。

于是九堡到瑞金这条道路就成了铁厂发展的又一处瓶颈,其实早在铁厂设立之初,当时的根据地就已经规划了相应的公路建设,并且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初步完成了任务。

但这种夯制的土路用来运输早期铁厂生产出的少量铁器倒是够用了,可后来随着生产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煤炭不得不从瑞金反向运到九堡,这便导致了这条简易土路日益不堪重负。

要想进一步提升运力,要么继续深挖公路的潜力,但在缺乏沥青和水泥的情况下,即便花大力气改造,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而且使用人力和畜力的公路运输,不仅速度太慢,成本也是相当高昂。

所以另一条路线就摆在了程刚的眼前,建设窄轨铁路,抛开铁路建设以及机车设备的成本不提,使用煤炭的蒸汽小火车,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要完爆当前所有可行的运输方式。

从前年年底开始,在公路建设还未完成之前,程刚就已经开始筹划此事,整条铁路全长20公里,历时一年半之久,现在终于可以宣告完工。

最关键的是,虽然这些铁轨主要以熟铁为主,在质量上肯定是比不上钢轨的,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原材料都做到了由根据地自产,铁厂扩大出来的产能基本都被投入其中,仅此一项,就足以证明这条铁路确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哪怕整条铁路的建成,大部分其实应该归功于程刚的金手指作用,不仅解决所有高科技(相对而言)设备和材料,还带来了大量建国后各地建设窄轨铁路的经验。

可这依旧无法掩饰铁路对于根据地的意义,以及其给所有军民们带来的震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一座奇观。

第295章 参观铁路(上)

“奇观误国”——在程刚穿越之前总喜欢完的策略游戏《文明》系列中,就有这么一个梗,主要是指过于宏伟的奇观建造,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以及时间,耽误国家的发展。

一条不过二十公里的小铁路,放在21世纪是妥妥的落后产能,即便是用来旅游观光也得看当地的自然条件能不能吸引来游客,否则亏损是必然的结果。

而若是放在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公路建设还未铺开,汽车运输尚不普及,那么小铁路就具有相当的生命力,而且经历数次五年计划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也足以支撑地方建设这些“奇观”。

至于再往前三十多年,一个国家的铁路里程基本可以完全等同于其综合国力,可以说眼下对于铁路的需求,其实要比后世任何一个年代都要旺盛。

如果不考虑其他代价和后果的话,无论哪个执政者都希望铁路能够越多越好,但成本却始终是悬在所有规划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国内铁路发展的滞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成本过于高昂。

这里一部分是基建成本,毕竟除了勘探设计外,修建铁路的最为重要的几个环节,就是地基、桥隧、路基、铺轨等工程项目。

而在缺乏机械的当下,若想要完成这些工作,动用上万、数万乃至数十万劳力,都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但最关键的成本还是在于原材料,毕竟民国时期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几乎涉及到所有环节的原料,大部分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哪怕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漂洋过海下来成本至少也得翻个倍,更不用说列强潜在的利益剥削了。

所以一方面是需求,一方面是现实,如果把握好这其间的分寸,就成了所有设计者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对于程刚而言自然也是如此。

不过程刚的有利条件还是不少的,首先红军强大的动员能力就为整个项目节省了大量成本。

虽然群众们并不怎么清楚铁路的意义,但在基层组织的动员下,他们还是纷纷踊跃参加劳动,肩挑手扛地完成了很大一部分基建工作。

同时,在战争的间隙,几乎所有驻守在此的红军指战员,也都先后投入到了建设当中,作为劳动能力和学历能力相对更强的青壮年,他们发挥的作用应该说比地方群众还要更大一些。

于是在建设的过程中,程刚顺道也从各个部队挑选了一批人员组建了铁道部队,用来负责更为复杂的工程项目。

虽然大家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工程建设的认识还相当粗浅,但在完全的军事化管理下,又推行了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大半年下来战士们干得也算是有模有样。

当然了,更大的优势主要还是程刚自己,即便不算他先前投入到钢铁厂的物质和知识支援,单就从零开始修建铁路,这一对于红军来说前所未有的工程,他也是舍下了血本才得以保证其顺利完工。

大到火车头,小到铝热剂,所有当前根据地无法解决的物资,都需要程刚来提供,再考虑到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没人懂应该如何建设铁路,甚至需要他先自学了之后再手把手地教授给其他同志。

可以说,在这条铁路真正完工之前,无论是附近村落的农民,还是刚到苏区的留学生,都根本没有想到,居然可以在瑞金这片山区之中看到如此工业奇迹。

因此也难怪从火车发动开始,在这个狭窄拥挤的客运车厢内,几乎所有同志都围着程刚,眼前的现实勾起了每一个人的好奇心,一瞬间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蜂拥而来。

“这条铁路使用的是762制式,也就是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是76.2毫米,放在国际上属于窄轨铁路的标准。

国内也有一些类似的线路,比如金陵的“京市铁路”,以前又叫“江宁铁路”,想必去过金陵的同志都有坐过。”

京市铁路建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24年的历史,实际上这是一条从沪宁铁路分出的支线,全长约为7.3公里,主要用于连接当时的金陵市区和江边的码头与车站,所以几乎每一个去过金陵的人都坐过这条线路。

看到不少同志纷纷点头,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程刚也没有多作停顿,而是继续讲解起来。

“窄轨铁路相比于标准制式,在各方面当时是大大不如,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成本相对低廉,整体的工程量要远远小于后者。

而我们的铁路在这方面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大家看我的手上,这就是我们的九堡铁厂自己制造出来的铁轨,当然了,这个只是切割下来的样品,整条铁轨的长度肯定要比它长上不少。“一边说着话,程刚一边从地上捡起了一块之前准备在此的小铁块,之所以是捡起,是因为整个车厢也是根据地的木工厂自制的,在两排各自放下一列长凳式座椅后,人坐在上面,中间基本没有多少空间,更不可能放得下桌子。

也不是不能再做宽点,但即便是技术要求最低的客运车厢,实现更大跨度需要克服的难点也实在太多了,而且成本根本没法扛得住,就只能将就着来。

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后,程刚又把手中不过二十来厘米长的铁轨,交给了身边的彭拜同志,由着他拿在手中不断地把玩,同时其他人也纷纷把脑袋凑了上去,几个性急的甚至还直接上手抢了起来,一时间好不热闹。

程刚知道这其实是大家在兴奋下的玩笑之举,所以也没有去管,而是接着讲起了关于铁轨的故事。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铁轨,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钢轨,同时这也代表了我们根据地冶金领域的最高水平,换句话说,这条线路上使用的材料,指标都要略微落后于它。”

程刚相当诚实地没有随便自吹自擂,他说的情况确实是如此,铁厂建成之后,开始几个月里都只能用高炉炼制生铁,后来好不容易才攻克了炼制熟铁和粗钢的技术,即便如此,产量和质量都相当不稳定。

一般来说,生铁尤其是灰口铁因为其过高的脆性,加上又难以锻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其实并不广泛,即便是性能更高的球磨铸铁,在成本和技术上相比于粗钢也没有显著优势。

所以铁厂最终能够发挥作用,关键还是看出产粗钢的多少。

但是,虽然说工业化的标准生产,可以做到同一设备、同一流程生产出相同碳含量的铁碳合金,可理论归理论,想要让工人们掌握好具体的技术,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尤其是在早期适应的阶段,前一炉和后一炉的结果完全可以做到天差地别,含碳量从粗钢到熟铁什么水平的都有,但也只能是将就着使用,同时尽量根据用途进行区分,基本做到了极限操作。

再加上这两年下来,铁厂总计也不过生产了两千余吨生铁,而各种层次的粗钢、熟铁只有生铁产量的不到一半,并且这一半里,又只有将近四成被用在铁路建设上。

因此也就可想而知,被用来制造铁轨的原料质量是有多落后了,甚至可以说,除了用来打造农具的材料外,剩下最差的那一批,都被用到这里来了。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考虑到铁厂的出产大部分都花在了农具上,也可以说铁路占用了较好的那一批产品。

首节 上一节 148/3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