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第156节

片刻后,伊籍步入殿中,拜倒于地,山呼万岁。

“平身吧。”刘协气语气不怒自威,俨然已有了几分帝王的霸道之气。

伊籍便站了起来,一面向天子表达刘表的问候,一面不动声色的,将在场的所有重要人物,都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

听他说完后,刘协便一拂手,淡淡道:“景升皇叔的忠心,朕知道了,你回去之后,也代朕向他问好,告诉他尽快把粮草送到便是,至于朕的安危,由苏子明保护,就不劳动他了。”

“臣定把陛下的圣意如实转达,只是……”伊籍欲言又止。

“你还有什么话说吗?”刘协也看出了他还有话说。

伊籍干咳一声,拱手道:“禀陛下,我们刘荆州说了,粮草已经装船,随时可走水路运往宛城,既然陛下认为无务刘荆州带兵前来护驾,那刘荆州自然不敢来惊扰陛下圣驾,不过,我们刘荆州对陛下也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还望陛下恩准。”

“什么小请求,说吧。”刘协大方的摆了摆手,看样子还以为真是什么“小请求”。

伊籍便道:“是这样的,我们刘荆州麾下正缺一员能吏,所以想请陛下恩准,把南阳尹苏哲调回襄阳,担当南郡太守之职,才好更好的辅佐我家刘荆州,为陛下守御疆土。”

此言一出,刘协立时哑然,不知该怎么回答,不得不望向了伏寿。

伏寿也是脸色一变,瞬间明白了刘表此举用意,自然是想借天子名义,把苏哲调去襄阳,然后再除掉苏哲这个“叛徒”。

对天子来说,苏哲是个忠臣,对他刘表来说,苏哲就是个“叛徒”。

伏寿当然也知道,苏哲才没那么傻,怎会乖乖的被调回襄阳,去自寻死路。

但看刘表这意思,似乎有打算拿苏哲的性命做为交换条件,如果天子不答应,他刘表不但不会供给粮草,恐怕还会抗旨不遵,公然提兵北上。

一时间,伏寿也为难起来,不知如何回答。

“如果那苏哲抗旨不遵,不肯前往襄阳呢,你主打算怎么办?”这个时候,一直沉默的皇甫嵩,突然开口。

他这一声如闷雷一般,把伊籍听的吓了一跳,身子不禁打了个冷战。

他看了一眼皇甫嵩,却并未认出来,便答道:“倘若那苏哲敢抗旨不遵,自然是形同逆贼,意图挟持陛下,我主自当即刻提兵北上,诛杀他这个奸臣,救陛下于水火之中。”

终于露出了狰狞的一面。

“如果陛下不给苏哲下这道圣旨呢?刘景升又打算怎么做。”皇甫嵩再次反问,脸色已阴沉下来。

伊籍不假思索道:“这样的话,那必是陛下受了苏哲的威胁,不敢下旨,那我主自然更应该提兵北上,清君之侧,救君于水火了。”

紧接着,伊籍不忘补充道:“陛下莫要疑心,无论我主因为什么提兵北上,都只是为了保护陛下圣驾,一旦除掉苏哲这个奸贼后,我主便立刻率全军退回襄阳,不留一兵一座在宛城,陛下可委任任何一名陛下信任的人为南阳尹,介时我主还会源源不断的把粮草送往宛城,以供陛下和娘娘,还有文武百官之用。”

伊籍已委婉的挑明了刘表的意图:

无论如何,苏哲我都非杀不可!

至于你这个天子,我刘表却没有觊觎之心,你千万不要担心,以为我想学董卓,把你挟握在手。

“放肆!”

皇甫嵩突然间大喝一声,满面怒容,厉声道:“苏哲是忠臣还是奸臣,自有天子圣断,岂是他刘表说了算的,他堂堂汉室宗亲,不思匡扶汉室,竟然还意图威胁陛下,他就不觉的愧对刘氏列祖列宗吗!”

伊籍被皇甫嵩一番言正言辞的喝斥,骂的是惊心动魄,哑口无言。

皇甫嵩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他,手一摆,喝道:“你即刻滚回去,告诉刘表,如果他胆敢领兵犯驾,我皇甫嵩绝饶不了他,滚!”

伊籍一听眼前这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皇甫嵩时,吓的脸色骇变,哪敢再逗留,忙不迭的拜退逃离。

房顶之上,伏卧在那里的胡车儿,将殿中这一幕对话,偷听的是清清楚楚,几起几纵便消失在了行宫之中。

片刻后,他就回到了太守府,如风一般站在了苏哲面前。

“我还以为天子要跟伊籍促膝长谈,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他们跟天子都说了些什么?”苏哲笑问道。

胡车儿便将伊籍对天子说的那些话,刘表意图威胁天子,除掉他的那些阴谋,以及最后如何被喝斥出殿的经过,道了出来。

“刘表果然还是眼里容不下沙子,哪怕撕碎了忠臣的伪装,也要置我于死地啊……”

苏哲一番讽刺的感叹,忽然眼眸中涌起奇色,问道:“公子我倒是想知道,哪位大臣这么有胆,敢当着刘表使者的面,把刘表骂个狗血淋头。”

“差点忘了呢,那位大臣就是皇甫嵩。”胡车儿拍着脑门答道。

皇甫嵩!

听到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苏哲不禁心头一震。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忠臣

“没想到皇甫嵩也来宛城了,这个人若是控制不好,将来恐怕会成隐患啊……”

苏哲喃喃自语,深凝的剑眉下,掠起一丝忌惮的目光。

胡车儿却摸着后脑道:“公子,这个皇甫嵩有什么了不起的啊,你这么忌惮?”

胡车儿毕竟只是西凉军下级的军官,对皇甫嵩这等赫赫有名的大将,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正方,你告诉他我为何忌惮这皇甫嵩。”苏哲的目光看向了刚刚赶到不久的李严。

“这个皇甫嵩,可不是个一般的人物啊。”提起皇甫嵩,素来眼界极高的李严,也不禁流露出了肃然起敬的表情。

“这皇甫义真出身名将之门,当初黄巾之乱,各路官军被杀的节节败退,皇甫嵩临危受命,领兵接连大破黄巾军,是为平叛首功之臣。”

“之后凉州发生叛乱,官军屡战不利,就连董卓也不是对手,朝廷不得又再次派出皇甫嵩平叛,而他一出马,数月间平定了西凉叛乱,一时名震天下。”

“可以说,这皇甫嵩与卢植,朱儁三人,并称为大汉三大名将,在此三人面前,什么公孙瓒,什么董卓,皆要逊色三分。”

李严洋洋洒洒,把皇甫嵩的赫赫战绩,绘声绘色的历数了一遍,把胡车儿听的是一愣一愣的,直咋舌头。

“我想起来了!”

胡车儿突然一拍在腿,叫道:“怪不得我听人说,那董卓跟部下们评价天下大将时曾说,天下将领他皆瞧不上眼,唯独让他忌惮的,就是孙坚和皇甫嵩,原来这个人这么厉害啊!”

苏哲却叹道:“此人乃一代名将也就罢了,关键他还是一个大忠臣,这两样结合起来,就有些棘手了。”

“看来公子对这个皇甫嵩也很了解啊。”

首节 上一节 156/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