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第297节

“董小姐这么晚前来,莫非又有什么好消息吗?”苏哲看到那佳人身影,心情好了几分。

董嫣移步近前,款款坐下,笑道:“是这样的,适才家父又送来密报,请苏车骑过目。”

说着,她把一纸蜡丸帛书奉上。

苏哲展开一看,里面把当日董卓看到董璜断臂之后,所发生之事,详详细细的都写了出来。

“原来董卓不想背黑锅,叫李儒和牛辅二人替他做了想做之事,哼,董卓,你不是向来我行不素,不畏人言论的么,现在怎么也虚伪起来了!”

苏哲把帛书往案几上一扔,冷笑着讽刺。

董嫣接着又道:“还有啊,苏车骑让家父打听的那个人,家父打听到了,当日劝说杨奉饶过伊籍性命的武将,名叫徐晃,字公明。”

徐晃!

果然是他……

苏哲神色一振,眼眸中掠起一丝精光,脑海中陡然间迸出一个念头。

“董小姐,你这个消息真是太及时了,你帮了我大忙啊。”苏哲一时兴奋,紧紧的抓起了董嫣的手。

这般突如其来的“亲昵”动作,不禁令董嫣心头怦然一动,脸庞掠起一抹绯红。

“苏车骑说什么呢,我怎么听不明白。”董嫣略带含羞的好奇道。

苏哲松开了她的手,笑道:“放心,你很快就会明白,先帮我去把董昭请来吧。”

董嫣心怀着狐疑,告退而去。

半个时辰后,满面红光的董昭,步入了大堂中。

“苏车骑深夜召我前来,想必定有嘱托吧。”董昭一拱手,笑问道。

“公仁果然是公仁,什么都瞒不过你。”苏哲一笑,“我召你前来,确实是要你帮我做一件重要之事。”

董昭道:“能为苏车骑效力,乃是荣幸之事,苏车骑客气了。”

苏哲便叫董昭落坐,美酒奉上。

先饮一杯后,苏哲便问道:“公仁可听说过杨奉此人?”

“白波诸将之首,最有威望,昭当然听说过。”董昭答道。

“那公仁认为这个杨奉,是个什么样的人?”苏哲又问道。

董昭沉吟片刻,方道:“当初昭曾奉朝廷之命,前去河东招抚白波军,倒也与杨奉有过接触,此人虽出身黄巾贼寇,但却羞于自己的身份,一直都想归顺朝廷,洗脱黄巾余党的身份。”

“而且此人读过些书,虽然不是什么大才,但目光见识却要胜于其他那些目光短浅的白波将。”

“总而言之,这引杨奉,还是跟其他白波将有所不同的。”

苏哲不禁暗暗点头,心想这个董昭果然是目光毒辣,短短一面之缘,对杨奉的评价,便跟历史上杨奉的定位一般无二。

曾经历史上,那杨奉确实有些眼见,借着汉帝东归洛阳的时候,鼓动一众白波将护送,有此有功于朝廷,被刘协封为高官,成功的洗白了自己流寇的身份。

只可惜,他目光终究有限,明明可以挟握天子,最后却被曹操忽悠的把天子拱手相送,让曹操把天子成功从洛阳迁到了许都。

“看来公仁对杨奉还是很了解的,那你可听说过,他部下有一个叫徐晃的武将吗?”苏哲又问道。

“徐晃?让我想想……”

董昭闭上眼睛,指尖轻点额头,搜索起过往记忆来。

(喜欢大气象师的兄弟们,可以关注燕子微信公众号:堂燕归来(或tangyanguilai),可以看到有关剧情的消息,还可以看各种美图,还在等什么呢)

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值这个价吗?

片刻后,董昭睁开眼,说道:“我记起来了,这个徐晃原本为河东郡小吏,后来因为白波军杀入河东,便不得已降了杨奉,成了贼众一员。”

“不过那杨奉似乎对这徐晃很信任,他在徐晃的建议下,严明军纪,抚境安民,倒也让杨奉在当地颇得人心,不少河东人都前去投奔,这才使杨奉的实力大增。”

“而且听说此人治军极严,正是他帮杨奉练兵,才让杨奉所部是白波诸军中,最能打的一支。”

“不过照我看来,这徐晃虽然被迫从贼,但从他劝杨奉安抚百姓,严明军纪的举动来看,此人倒是心向朝廷。”

这一番话后,苏哲不得不对这个董昭,更加的刮目相看了。

因为他的字字句句,对徐晃的评价,都与苏哲记忆中,关于徐晃的风评一致。

要知道,他是在有历史先知这个外挂的情况下,才能有神一般的识人之能。

而董昭,却仅仅只是凭他自己的智慧,凭着为数不多的信息,就能得出这样精准的判断。

“嗯,看来天子在手,果然是好处多多,若不是我有天子在手,董昭这样的怪才,又怎么会主动来投奔我,为我效力呢……”

苏哲正暗自得意时,董昭却道:“苏车骑莫非是想让我去劝降这个徐晃?”

苏哲思绪收回,方道:“这个徐晃当初曾劝杨奉放过伊籍,我料此人或许能为我所用,所才想要借你这张三寸不烂之舌,去劝降此人。”

话锋一转,苏哲又道:“当然,劝降徐晃的目的,是想要借由他,劝说杨奉归降,你也说了,这个杨奉乃是白波诸将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支,如果他能投降,就等于在西凉军中,埋下了一颗*。”

*?

董昭神色一动,眼眸中掠起几分茫然,显然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公仁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苏哲忙把他的注意力,从“定时弹炸”上拉回来。

董昭回过神来,沉吟片刻,点头道赞道:“苏车骑的确目光独到,竟然从这里看出了一条摆脱眼前困境的路来,放心吧,这件事就交给昭了。”

“那就有劳公仁了,公仁此去,千万要小心。”

苏哲当下又叮嘱了几句,董昭便告辞而去。

……

次日,午前时分。

首节 上一节 297/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