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第429节

自陈留城休整一日后,苏哲马不停蹄,率四万人马继续北上,直取濮阳。

四万人当中,三万人是他本有的军队,另外一万人马,则是苏飞从后方发来编练的新军。

有了这一万新军,苏哲便能很好的补弥士卒们连番作战,体力不济的软肋。

陈留的兵马,至吕布威名扫地,不敢也分不出兵马沿途设防,通往濮阳的一路上,几乎没遇到什么想样的抵抗,各城的县令们也深深畏惧苏哲的威名,无不是望风而降。

苏哲大军北上,一路不费吹灰之力,连破东昏,平丘,白马诸城,不出十日便杀奔至了濮阳以南。

四万大军,于濮阳城西南一线安营扎寨,形成了威逼之势。

而退守至濮阳的吕布,也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

为了抵御苏哲,他干脆放弃了东面对青州曹操的防御,将王允和最后五千兵马,悉数调至了濮阳,会合现有的五千残兵败将,集结最后的一万兵马死守濮阳。

一万兵马,虽然是残兵,但到底还能勉强一战,再加上濮阳这座兖州第一重镇,吕布要守还是勉强可以一守的。

而让苏哲出兵前所忌惮的事情,也很快发生。

冀州的袁绍,徐州的刘备虽然都没有什么动作,但青州的曹操却迫不及待的出兵了。

由于吕布把防范曹操的兵马调至了濮阳,致使兖州以东几乎也处于不设防的状态,曹操所率三万大军,几乎是兵不血刃,一路长驱直入,沿着黄河直奔濮阳而来。

中军大帐。

苏哲看着手中情报,冷笑道:“看来曹操也看出了我想速破濮阳,这么风急火燎的往濮阳杀来,他这是要抢在我破城之前要赶到啊。”

皇甫嵩捋着胡须,沉眉道:“濮阳城非旦昔可下,一旦曹操大军杀到,介时就形成了三方鼎足之势,形势就变的复杂了,看来这濮阳城不好攻取啊。”

“小童,关键时候就看你的了,你可得给我想一条妙计出来。”苏哲期许的目光看向了庞童。

“哎呀呀,这可有些伤脑子啊~~”庞童素手轻点着额头,一副为难的表情,却是站起身来,踱步于帐中。

苏哲则闲然的喝着小酒,看着庞童那窈窕的丰盈的身姿,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脑子里不自禁的想起那两次误撞春光的画面,不由便有些失神。

正神游遐想之时,庞童忽然转过身来,俏脸上扬起一抹诡笑,说道:“我倒是有一条计策,不妨试上一试。”

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是来救你的

入夜,濮阳城。

临时州府大堂中,吕布正与王允,陈宫等人,共商着抗敌之事。

“听说曹操已经出兵了,可有此事?”

上首处的吕布,一边灌酒,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憔悴的脸上已挂出了几分醉意。

自打吕布被苏哲在陈留击败,退守后濮阳后,自信必便受到了大打击,终日饮酒解愁,身体日渐消瘦憔悴。

话音方落,王允道:“那曹操确实已经出兵,如今正沿着黄河,向濮阳城杀奔而来,奉先啊,这对我们来说,真是一件莫大的好事啊。”

“好事?”吕布冷哼一声,语气讽刺道:“本侯抢了曹操的兖州,他现在是趁本侯势微,赶着来落井下石,找本侯报仇,你还说是莫大的好事?”

“当然是好事了。”

王允轻捋着胡须,笑眯眯道:“曹操这么急着赶来濮阳,必定是不想看到兖州落在苏哲手中,想要趁机渔利,介时其大军一到,濮阳的局势就成了三足鼎力,咱们还需要再忌惮苏哲么。”

吕布眼眸蓦然一亮,欣喜道:“王司徒言之有理啊,本侯怎么就没想到啊,到时候让苏哲和曹操两人狗咬狗,本侯在濮阳城中,坐山观虎斗不就成了。”

“温侯英明,老夫正是这个意思。”王允明着恭维吕布,神情中却透着几分自恃。

吕布一杯酒陡然饮起,仿佛忽然间精神振奋起来,看到了希望一般。

这时,一直没吟的陈宫,却道:“那苏哲和曹操皆乃诡诈之徒,王司徒所想,只怕是一厢情愿,他们未必就会如王司徒所想的那样斗个死去活来,任由我们渔翁得利。”

听得陈宫质疑,王允面露几分不悦,便道:“苏哲和曹操是诡诈,可大势就是如此,由不得他们不如此,不然呢,难不成他们还敢无视对方的存在,强行先对我们用兵不成?”

一句反问,把陈宫问到语塞,不知如何回应。

啪!

吕布把酒杯往案几上一放,冷笑道:“公台你多虑了,王司徒所言极是,此二贼皆觊觎我兖州,所以他们唯有先打败对方,才有机会独吞兖州,他们别无选择。”

见吕布如此自信,陈宫自然不好再多说什么。

吕布精神已变的大好,便嘲讽的冷笑道:“既然如此,那本侯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本侯只需要以逸待劳,等到他们斗到你死我活,分出个胜负之时,再坐收渔翁之利便是,哈哈哈~~”

大堂中,响起了吕布自信得意的大笑声。

军议散去,陈宫心怀着忧虑,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他方一进府,家仆便禀称,有一名自称是故人的文士求见,已在内堂等候多时。

“故人?”陈宫心怀狐疑,便径直前往内堂。

步入堂中,果然看到一名年轻的文士,正负手而立,欣赏着墙上所悬挂字画。

“不知这位仁兄是……”陈宫走了上前,看着这人有几分眼熟,却又怎么也想不起来。

那年轻文士一拱手,笑道:“在下山阳伊籍,数年前曾与公台兄在濮阳有过一面之缘,公台兄难道不记得了么?”

伊籍?

陈宫搜索着过往记忆,蓦然间想起似乎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彼时他可是兖州有名的名士,而这个伊籍不过是兖州所属山阳郡的一个小文士,当时他在濮阳拜访故友,似乎在一场宴会上见过伊籍。

“山阳伊机伯,原来是机伯兄,久违久违了。”陈宫笑着一拱手还礼。

只是这笑容一闪而逝,蓦然间,陈宫脸色一变,想起了什么。

这个伊籍,不是先前为了避难,避往了荆州投奔刘表的么,如果没记错的话,他似乎又改投了苏哲才对。

也就是说,眼前这个兖州同乡,竟然是苏哲的人。

想到这一节,陈宫脸色陡然一变,沉声道:“伊机伯,说吧,你来找我,有什么目的?”

看到陈宫突然变脸,伊籍干咳几声,略带抱怨的笑道:“公台怎的这般警惕,我只是来找你这个同乡叙叙旧不行么。”

首节 上一节 429/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