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第792节

潘璋人头落地。

凌统把潘璋的人头割下,往自己的马背上一挂,拍马舞刀,继续杀向了败溃的江东军。

营门外,吕蒙在狂逃。

计策既已失败,又中了苏哲的伏兵,吕蒙就算有十个胆子,也不敢拼死一战。

因为他很清楚苏哲的实力,强行一战没有半点胜算,唯有死路一条。

没什么是比性命更重要的事了,他才不会像潘璋那样,自以为是的想凭一己之力杀掉苏哲。

惨烈的杀嚎声在耳边回响,吕蒙不敢有半点回头,率军突出魏营,一路向鄱阳城杀去。

就在他刚杀出营门时,突然间一路魏兵杀到,拦腰又是通辗杀。

只见当先那员魏将,一面“鞠”字大旗在上空飞扬,手中铁胎弓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将数不清的江东士卒如草芥一般射翻在地。

是鞠义,河北箭神鞠义!

鞠义这支兵马,如利刃一般一顿狂绞,将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几千江东兵杀的鬼哭狼嚎,死伤过半。

吕蒙也顾不得士卒死伤,只顾埋头狂冲,好容易才突出了截杀,回望身边时,只余下不到千余兵马。

他长吐一口气,以为终于逃过一劫,逃出了升吞,匆忙向着近在眼前的鄱阳东门而去。

他冲至城门下,大吼道:“快打开城门,放本都督入城!”

那千余残兵败将,也都惊魂落魄,自以为逃过一劫,巴巴的等着城门打开。

就在这时,原本昏暗的城头上,陡然间耀如白昼,数不清的魏军举着数不清的火把现身。

突然出现的强光,刺到江东军睁不开眼睛来,纷纷高举手臂遮挡。

吕蒙心中大骇,急是眯眼勉强仰望,只见城头上,一面“蒋”字大旗在耀眼飞舞。

大旗下,蒋钦剑指吕蒙,厉声道:“吕子明,凭你的智谋也想跟魏王斗么,简直是不自量力,还不下马投降!”

吕蒙脸色大变,方才猛然意识到,苏哲不仅窥破了他的诈降计,于东营设下埋伏等着他上钩,还料到鄱阳城空虚,暗中派了蒋钦袭取城池。

“我吕蒙竟然被他戏耍到这般地步,九奇之首的智谋,我当真是望尘莫及么……”

吕蒙仰天长叹,心中涌起无尽的悲愤。

第六百四十四章 气疯小霸王

长叹过后,吕蒙心中燃起悲愤,怒骂道:“蒋钦,你个叛贼,就凭你也敢劝降本都督,本都督早晚取你狗命!”

蒋钦一声冷哼,长剑一指,大喝一声:“弓弩手,给我放箭!”

号令传下,城头魏军将士箭雨如松而下,瞬间把残存的千余江东兵射到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快,全军绕过鄱阳,从北面突围!”吕蒙一面挥舞长剑抵挡来袭的利箭,一面放声大吼。

在付出了三四百人死伤后,吕蒙带着他不足六百的残兵败将,终于绕城而过,望北而去。

他是抱着一线希望,指着苏哲的兵马都在东营一线伏击于他,北面围营也许防备松懈,或许能给他突出重围的一线生机。

只要他突破了北营,就能一路逃往长江,再顺流而下逃往皖口跟孙策会合。

天色渐明,身后杀声渐渐远去,似乎并未有追击跟来。

吕蒙松一口气,带着残兵直奔北面魏营。

他举目远望,似乎北面围营的魏军并没有动静,这让他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就在这时,原本静悄悄的魏营中,突然营门大开,涌出了数千魏兵,挡住了他们的前路。

北面围营也早有准备!

吕蒙吃了一惊,急是拨马转身,试图从其他方面逃去,却见身后杀声震天而起,数以万计的魏军四面八方的蜂拥而来,将他各个逃生的方向都围堵成铁壁一般。

他已陷入绝境!

吕蒙面如死灰,惊慌的四下张望,却只能原地打转,不知该如何是好。

放眼四周,数万大魏雄兵,将吕蒙和他残存的几百士卒,困在了方圆不足百步的范围之内。

围阵如浪而开,身着金甲的苏哲,缓缓步入围团,如天神一般屹立在了敌军之前。

他马鞭遥指吕蒙,大声道:“吕蒙,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想逃么。”

吕蒙身形一凛,他知道,只要苏哲一声令下,数万大军围辗上来,他和他几百残兵,顷刻间就能被辗成碎片。

要么死,要么降,他已无路可走。

吕蒙纠结了一会,深吸一口气,扔下手中兵器,拨马向着苏哲所在走去。

此刻天光大亮,吕蒙和苏哲已经能看清彼此的脸。

苏哲远远打量吕蒙,果然十分年轻,以这样的年纪就拥有统帅之才,被孙策委以都督的重任,确实是员值得招降的将才。

吕蒙同样在打量着苏哲。

他原本想象中的苏哲,必是个满脸奸诈阴横的奸雄角色,这时看到的,却是一个霸道却不失儒雅,俊朗沉寂的英雄之躯。

“这就是传说中的九奇之首么,果然不同凡响……”

吕蒙心下暗暗感慨,不觉已走近五步之内,勒住战马,拱手道:“久仰魏王大名,今日终于有幸得见,果然是英雄气度。”

苏哲则冷笑道:“吕蒙,马屁你就不用拍了,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归顺本王,助本王成就大业,要么就为孙策陪葬,你选吧。”

吕蒙身形一凛,背上立时掠起一丝寒意。

“孙将军对在下有提携之恩,魏王想让我背叛孙将军,岂非陷在下于不义。”吕蒙苦着脸无奈道,显然不打算痛痛快快投降。

苏哲却冷冷道:“义有大义小义之分,孙策一日不灭,南面战事就一日不休,本王就无法集中全力攻灭刘备,一统天下,还黎民百姓一个太平世界,不知多少人要死在这乱世之中。”

首节 上一节 792/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