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第883节

“可以开始了吧。”苏哲的目光看向了一同跟上来的董昭。

作为这场禅让大典的司仪,精通古礼的董昭,作为苏哲最信任的文臣,自然全权负责一切事宜。

“诺!”

董昭领命,来到高台边,深吸一口气,朗声道:“禅让大典开始!”

嗵嗵嗵——

战鼓声旋即响起,震天动地,响彻云空。

台下的万千大魏将士们,立时热血沸腾,群情振奋。

接下来的时间里,董昭便将那道祭天之文展开,历数了苏哲这十余年来的丰功伟绩,宣告汉朝天命已尽,苏哲乃天命所在,理应继承天下大统。

然后,董昭又将那道刘协亲笔所书的禅让诏书,当着十万将士的面宣读出。

刘协在那道诏书中,明言了自己的罪责,声称自己心中羞愧,不配再窃居皇位,心甘情愿将帝位禅让给苏哲。

刘协瑟瑟的站在风中,董昭念的些什么他已听不清,他也不想去听。

此时此刻,他只想尽快结束这场耻辱的仪式,从此往后,他就再也不用抛头露面,就能躲在苏哲赐给他的宅第里,安心做他的富家翁。

诏书宣读完毕,董昭从宦官的手中接过一只玉盘,双手奉给了刘协。

玉盘之上摆放着一枚玉玺,其中一角则是用黄金镶补。

这枚玉玺,相传乃是当年秦始皇用和氏壁的所打造,从秦始皇起到刘协这个末代皇帝,一共传了近四百年,所以才称之为传国玉玺。

谁拥有这枚玉玺,谁才能代表着正统皇帝。

刘协看着那枚玉玺,眼神却充满了陌生。

原来当年苏哲灭了袁术时,早就得到了这枚玉玺,却始终没有还给刘协,一直珍藏到今日,等到他要当皇帝时,才拿出来走个过场。

刘协深吸一口气,轻轻的拿起了那枚原本属于他们刘家的玉玺。

这一刻,刘协心中不禁感到一丝讽刺。

想他当皇帝当了十多年,却从未见过这枚传国玉玺,临了要把皇位禅让给别人之时,才终于有机会亲自触碰这枚玉玺。

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不过,那已经无所谓了。

刘协便将玉玺高高捧起,奉献给了苏哲,象征着他亲手将汉室江山,将帝位,将整个天下,合法的禅让给苏哲。

苏哲自然没有一丝犹豫,从容的接下了那枚玉玺,交给了身后的苏飞收起。

再然后,刘协便将自己的龙袍,玉冠,统统都脱下,露出了早穿在里边的臣子衣服,黯然走下了高台,跟其他文臣武将一样,恭敬的肃立在高台下。

董昭则将那玉冠举起,小心翼翼的戴在了苏哲的头顶,象征着苏哲加冕为帝。

仪式结束,苏哲立于高台边,向着台下群臣,十万将士们挥手致意。

万千将士热泪盈眶,山崩地裂般跪倒在地,向苏哲高呼万岁。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震天的万岁声,令风云变色,诺大的高台似乎也在微微抖动。

高高在上的苏哲,俯看脚下伏跪的万千将士,享受着他们震天动地的山呼万岁,心潮澎湃,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袭上心头。

这一生之中,他从未如今日这般痛快。

那种感觉,便如站在云巅,俯看众人,掌握天地经纬一般。

他的脑海中,一幅幅过往的画面从眼前流转。

那一个初出茅庐的荆襄寒门,浴血奋战,一路从襄阳打到许都,从许都打到邺城,从邺城打到建业……多少天下坚城,一一被踏破。

刘表,董卓,袁术,吕布,袁绍,曹操,孙策……

多少名动天下的诸侯,一个个被他诛灭。

直到今天,那个曾经被人轻视出身的寒门小子,更是踏上了至高无上的帝位,以天子的身份,俯看众生,君临天下。

创造奇迹,万物伏首的感觉,当真是妙不可啊。

苏哲心情畅快之极,豪情狂燃之下,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豪烈的笑声,回荡在高台之上,如若九天龙啸。

接受过群臣的朝拜后,苏哲便在皇帝的身份,颁布了他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书。

首先就是定国号。

出于法理的考虑,苏哲决定继续延用大魏为国号,宣布以洪武为年号,当年为洪武元年。

接着就是定国都。

邺城乃苏哲的魏国封都,又是河北的心脏所在,将来他还要以邺城基地,向北扫灭塞外诸胡,故邺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于是,苏哲便下诏,以邺城为大魏北都。

洛阳城乃天下之中,曾经汉朝的旧都,在天下人的眼中,有不可取代的政治意义。

况且,洛阳有八关之险,山河之固,地形远比处于平原上无险可守的许都要优越。

虽说当年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但经过李严十余年的休养生息,修缮宫室,洛阳城早已恢复了生机。

种种权衡之下,苏哲决定将洛阳定为中都,以作为他皇帝和百官的常驻都城。

至于现在的许都,当年只不过是他为了方便控制汉帝,临时选定的一座陪都而已,实则根本不具备做都城的外在条件。

首节 上一节 883/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