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1039节

以歪果仁的角度来看,汉帝国就是一个阶级分明的国家,爵位越高获得的待遇和福利越好,很多事情要是没有足够高的爵位根本就办不来。

汉帝国重视爵位的同时,没有堵塞普通人获得爵位的途径,相反想要获得爵位的方式有许多。

对于普通人来讲,走上战场去建立军功来获取爵位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他们想要获利战功得到爵位奖赏,国家想要获得土地、人口以及资源,形成了可以说是完美的互动。

“我们有公民制度。”弗拉维斯想了想,说道:“或许可以建议奥古斯都在公民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完善的爵位制度。”

“汉帝国的二十等爵就是现成的。”尤利安没有一丁丁的不好意思,笑着说:“照搬就是了。”

弗拉维斯想得更多一些。

汉帝国的二十等爵的确是现成的,并且看汉人的应用并没有出现什么麻烦,可是罗马真的能够完全照搬吗?

“他们的每一层爵位都有相同的赏格和社会待遇。”弗拉维斯顿了顿才继续往下说:“例如公士可以获得百亩土地和一名奴仆,每层递增土地和相关待遇。罗马……有那么多的土地用于赏赐?”

罗马当前的疆域虽然比之前缩小了一些,但是说起来并不小。

关键是罗马的大多数土地都是掌握在私人手里,国家所持有的土地并不是太多,并且国家所持有的土地好像都不怎么样。

尤利安显然早就有过相关的考虑,说道:“没有土地,可以去打下来。”

弗拉维斯笑了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土地兼并在任何一个有农耕习惯的国家都会发生,要说哪个国家最为严重的话,毫无疑问就是发生在罗马。

罗马的贵族很喜欢建设庄园,通常一个庄园的占地就是用“顷”来作为基础单位,大一些的庄园除了必要的休憩场所之外,光是一个猎场就可能会占地万顷。

那只是用于玩乐的庄园,可不是像汉人建造庄园除了玩乐必然会留有作为农耕的土地,等于是罗马人的庄园只有投入而不会有什么产出。

“爵位制度建立起来,不正需要获得爵位吗?”尤利安的意见是除了官职之外,不承认之前默认的贵族地位,他却是不敢明说,只会在回去过亲自与君士坦提乌斯二世闭门商议。他笑着说:“现在的罗马公民与以前的罗马公民好像是两类人,应该让他们重新拥有动力了。”

罗马公民存在的历史非常悠久,几乎是伴随着整个罗马的跌宕起伏。

以前的罗马公民非常重视荣誉和追求荣耀,屋大维之后的罗马公民则是在向懒虫的方向进化,平时屁事不干就等着救济,遇到军队需要兵源的时候能躲就躲。

君士坦丁家族陷入内战更是直接打破了罗马军团只招收公民为正式兵的规则,大批大批不是罗马公民的人加入军队,甚至连不是罗马人都开始涌进军队。

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主要是现在的大多数罗马公民都成了废材,想要让军队拥有战斗力当然不能遵守已经不合适的规则,自然是谁合适就让谁成为自己的士兵。

恰恰是君士坦丁家族打破了只有罗马公民才能进入罗马军团成为正式兵的规则,一些守旧的贵族对君士坦丁家族印象更坏,连带罗马社会也对君士坦丁家族产生排斥感。

废物从来都不会承认自己是废物,他们只会看到原本只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侵占,哪怕他们废物到根本无力去享受(承担)应该属于自己的种种,却根本不愿意有人来进行取代,只会对改革者产生痛恨,恨改革者竟然敢剥夺本来只属于自己的那些种种。

尤利安不知道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有没有发现自己坐的不是奥古斯都宝座,而是坐在随时都可能喷发的火山口。

罗马完全照搬汉帝国的二十等爵制度,能够为罗马注入一股强劲的动力,必然会使罗马迎来新一轮的扩张期。

对于君士坦丁家族来说,扩张只是顺带的,他们能够借此培养出一大帮的拥扈才是头等大事。

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之前那些人是什么样的身份,除了极少是获得自君士坦丁家族的赏赐之外,其余的绝大多数所拥有的一切根本不是来自君士坦丁家族。等于君士坦丁家族对统治下的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任何恩惠,甚至相反是侵占了他们的利益,才引来他们的敌视。

尤利安到汉帝国学到的东西非常多,其中就包括统治家族必须要给予统治下的群体恩惠或受惠,要不然统治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牢靠,更不要去提什么稳固。

“殿下会留在北疆?”尤利安说话的对象换成了刘慎,吃惊地问:“以您的身份,能长久停留在边疆?”

刘慎一早就知道自己会留在峻稷山校尉部,对此并没有什么反感的地方,甚至是雀跃无比。

尤利安吃惊,是他纳闷汉天子怎么会让自己的第一皇位继承人远离中枢,并且是选了一个战区。

任何一个罗马人都梦想着能够在罗马定居,有点身份的人日思夜想的也是挤进罗马的各个小圈子,本来就在罗马生活的贵族阶层不是万不得已则根本不会离开罗马。

当然了,现在罗马人的政治中心已经换成了君士坦丁堡,不过思想并没有出现变化,只是将对罗马的执着换成了君士坦丁堡。

不止是罗马人,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有相同的执着,普通人是认为能够居住在国家的政治中心是件牛逼且长脸的事情,有抱负的人则是清楚只有身处国家的政治中心才有更多的机会。

但凡是有点抱负的汉人,他们再艰苦也会选择停留在长安,怀着哪天能够被达官贵人赏识的期盼,一直就那么坚持着。

事实上也是那么回事,国家的政治中心真的有太多的达官贵人,对于政治有抱负的人想要寻找获得赏识的机会也就多。

闻讯赶来的克谢亚斯知道刘慎会留在峻稷山校尉部也是露出了吃惊的表情,甚至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惶恐。

峻稷山是位处汉帝国的西北疆域,继续向西北就是西高车,向西南方向则是西域。

这么一个地方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战略地位都是显得相当重要,要不然汉帝国也不会特地设立一个校尉部。

汉帝国的校尉部并不多,每一个校尉部都是非常特别的存在,不止是军事价值,还有着浓厚的政治地位。

因为时局一再的发生改变,校尉部已经裁撤到仅是剩下两个,一个就是峻稷山校尉部,另一个是东北的兴安岭校尉部。

原先的平蛮校尉部撤销,汉帝国将中南半岛完全整合起来,建立了安南都护府。出任都护的人是原先平蛮校尉部的校尉司宏壮,不过他现在成了安南都护,也就是像做了火箭那样,从校尉衔变成一个与中郎将同等地位的军方重臣。

同时,阿三大陆的占领区也进行了规划,设立了天竺都护府,由骞建同出任第一任都护。

西域都护府名称改为安西都护府,依然由李匡作为都护。

涨海(南海)以及周边的各个岛屿,它们被统一划分到南洋都护府,出任南洋都护的是伏伟。

元朔十四年,汉帝国新建三个都护府,再加上由西域都护府改称而来的安西都护肤,一共设立了四个都护府。

汉帝国的这个动作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波斯萨珊根本不敢有半点的忽视。

“您所在的峻稷山校尉部是归于安西都护府统辖吗?”克谢亚斯是大着胆子才那么一问,问完见刘慎用怪异的眼神看着自己,讪笑说道:“好奇,只是好奇,没其它意思。”

峻稷山校尉部虽然是位处西北,可并没有被归于安西都护府建制之下,是一个独立的“战区”。

“汉帝国是用区域来划分都护府的吗?”尤利安不是波斯人,对于汉帝国的动作不会有太大的紧迫感:“那么北疆是不是有安北都护府,东边也有安东都护府?”

并没有什么安北都护府和安东都护府。

汉帝国是直接在草原上设立郡县,就是郡的范围要比腹地大上非常多,统一归于中枢直接直辖。

草原已经在恢复牧畜业,因为羊毛纺织业的开展,汉人已经不再将草原视作鸡肋,甚至是随着羊毛纺织产生庞大利润,不知道有多少目光盯着草原,想要进场跟着发财。

东北那个地方,汉帝国正在建设产粮区,必然也是要直接归于中枢直辖,就是因为这样才设立了兴安岭校尉部,选择的驻扎位置也是为了拱卫产粮区。

不管是罗马人还是波斯人,多少是已经有那么点摸透汉人的命名习惯,那些新设立的都护府用的是“安”,那么就是巩固为主。

首节 上一节 1039/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