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1065节

冶炼嘛,肯定是会有排气,可以想象那该是怎么一个烟囱吐雾景象。

冶炼产生的废水一般是洗涤工序所产生,同时洗涤也是产生污染物质最多的一道工序。

“所以不止是重工业,像是造纸厂也不该放在本土。”桑虞不是单纯为了凑趣:“臣回老家祭祖,路途发现清澈的溪水变成了泥地。特地前去一观,发现并不是干枯变成了泥潭,是溪水堆积了非常夸张的纸渣!”

桑虞的话让刘彦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

在刘彦还小的时候,溪水是那么的清澈,他以及一众小伙伴每到夏天就会相邀前去戏水和游泳。

某一天溪水边上开始了一家纸箱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罢了,原本清澈的溪水变得极度不堪,别说是进行游泳了,天气足够热的时候都能在硬化了的纸渣上奔跑。

刘彦就是在那一个青山绿水被不断污染的年代成长,亲眼看着所有的美好一一被破坏,仅是一个小小的纸箱厂就废了一条溪水,污染了将近二十里的水源。

纸箱厂有没有发了大财不是关键,是溪水完蛋了,同时周边的农田因为缺乏水源难以进行农耕,废掉的农田绝对超过三千亩。

农田无法耕作,举报了不过是相关部门过来进行所谓的调查,也不知道是怎么个调查法,纸箱厂连停工都没有,就是那些来调查的人不但来的时候各种吃喝玩乐嫖,他们回去的时候也是腰包鼓鼓。

原本的水乡一去不复返,纸箱厂一直存在着,然后石材工厂一家又一家的开办,溪水里面不止是有了纸渣的颜色,混杂了石材工厂排放废水的白色,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看上去就让沿途仿佛成了流淌着屎。

“环境为经济让步,呵呵……”刘彦看向了田朔:“要是某天让朕知道有这一回事……”

千百年的环境用一年的时间就能破坏个干干净净,花上数十年却未必能够恢复得过来。

刘彦没穿越之前,造纸厂已经倒闭,石材厂也是先后倒闭,十三年过去了,那一条溪水依然在流淌着屎色。

亲身经历的仅是那么一件,却是永远都抹不去的噩梦,刘彦还没少在各种新闻上看到癌症村。

赚了钱的人,就算是工厂倒闭,该赚的钱也已经赚了。

因为少部分人赚了钱,更多的人却是遭殃,遭殃之后还不会有任何的补偿,那就是所谓的环境为经济让步!

铁船乘也乘了,要不是脚下的家伙是铁船,其实与乘坐其它船并没有什么区别。

出巡队伍出江都,过江来到南岸,却是没有如万众期盼的那样进入建康,是拐向了建康西南侧的丹阳郡。

丹阳郡并不是出巡队伍的终点,终点是在会稽郡的江南造船厂(杭州湾),期间还会在具区(太湖)周边巡视一圈。

“具区便是手工业的集中地。”谢安可不是因为出身长江以南才那么了解,是他作为户部尚书能够查看各地的税收总汇:“具区周边的上税额占了大汉的百分之三点七。”

别看只有三点七的百分比,要看汉帝国的疆域面积究竟有多大,同时需要交纳税收的也不仅仅是本土。

“京口距离具区那么近,三点七并不算多。”桓温撇了撇嘴,说道:“怎么不说关外的上税额。”

谢安无奈地说:“不一样的。关外是纺织业集中地。”

“所以说草原并不是没有用,只是前面的那些蠢蛋没有发现用途。”冉闵很高兴地说:“仅是羊毛提供纺织业一途,便让草原难在分离。”

之前的王朝精英是不是蠢货不去讲,冉闵却是说对了一点,以往轻易放弃草原,就是因为草原只有支出而没有收获。

现在有了羊毛用于纺织业,谁敢说要放弃草原,不谈国家会有什么反应,仅仅是因为羊毛纺织而得利的那一批人,就绝对放不过那个敢说那种话的人。

刘彦问道:“京口的外贸是以什么商品为主?”

庾龢立刻答到:“丝绸、瓷器和茶叶。”

身为建康令的庾龢还跟着出巡队伍,就是因为刘彦必然会问到京口的相关事宜。

丝绸是现在对外卖得最好的拳头产品,但这个丝绸可不止是一类,蜀锦就被包含了进去。

王猛那一次出使各国,蜀锦算是真正达到了扬名于世界。

歪果仁对丝绸种类无法分得那么细,他们只知道罗马人为了蜀锦而疯狂,源于罗马人愿意开出大价钱,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商人来到汉帝国,第一个想要买的货物就是蜀锦。

“瓷器?”刘彦好奇地问:“他们怎么称呼瓷器?”

庾龢有些懵了,他事先想了很多,就是没想到刘彦会问这个。

“难道不是读瓷器?”庾翼必须为自己的侄子解围:“应该读什么?”

“据我所知,法兰克人称呼瓷器是叫‘踹那’?”桓温凑趣道:“这什么鬼称呼。吕尚书应该派人训斥啊!”

吕议通常凑趣道:“桓尚书所言极是。那些野人就应该好好说人话。”

作为欧罗巴霸主国的罗马,他们之前称呼汉帝国是叫赛里斯,真正认清楚汉帝国的强大之后,私下场合里面可能还会继续用赛里斯这个称呼,但是公开场合绝对是用汉帝国这个名称。

几个大佬凑趣,无外乎就是表现出爱护小辈的态度。他们谁都有自己的子侄,能解围,解围又没什么风险,何乐不为?

“还真有叫China的。”刘彦纳闷的是:“法兰克人是属于日耳曼一族吧?”

奇了怪了,China是日耳曼人先喊?不应该是英语发音吗?

刘彦不知道的是,西方人接触到契丹,又接触到了瓷器,甭管是哪个民族,都是用China这个发音。

第1008章:佛门在行动

发展工业之初,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也是技术着实太过原始,没可能有良好的手段来防止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将会是最为严重的。

刘彦所知道的是,最先进入到近现代工业化的国家,要看任何一个国家是不是强国,首先看的是这个国家的天空。

有那么一段时间,某个国家的天空是不是一直被雾霾所笼罩,是被视作为一个强国的标记。而产生雾霾的是一个又一个往外不断吐气的烟囱。

在工业规模出现之后,欧罗巴各国的比赛很有趣,他们才不管雾霾闻起来怎么样,同时也不会去考虑生活在雾霾的环境下滋生的各种问题,他们比的是哪个国家的空气最难闻。

作为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也就是英国,首都伦敦常年是有着浓厚的雾霾,泰晤士河里面流淌的是既然看又难闻的污水,但他们却是感到无比的自豪,一切只因为当时的其他国家根本办不到这个成就。

那一段时期的伦敦产生多少效益很难说得清楚,清理污染的耗费绝对是收益的十倍以上,甚至更夸张。

不过也不是那样算的,工业是带来了污染,却让英国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硬要说收益有多少话,那就是殖民了大半个地球,主宰地球长达两百余年。

诸夏的古人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么一句话,白皮肤系有相关的概念,只是他们更加的粗俗,什么污染之类的在发展的时候不会考虑,等待自家富裕起来了才开始有污染让别人承受,自己享受青山绿水好环境的概念。

要是在蘑菇弹没有出现之前,搞国内企业空心化肯定是存在风险,并且是极大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倾巢覆灭的危险,并且其实是在扶持他国。

蘑菇弹出现之后,也是到了经济体量为王的年代,将重污染的工业放置在国外,其实是一种强者压榨弱小的必然方式。

汉帝国现在当然没有蘑菇弹,却是掌握着独一无二的利器“火药”。它当然没有蘑菇弹的威慑力,可是安置重工业的那些地方只是离都城长安略远,同时也被视为偏远地方,事实上并不是国外。

首节 上一节 1065/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