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124节

百济的每个“道”都是由“诸加”直接管理,集结军队包括辎重也是由“诸加”负责,那么也就是说公孙豹需要带着部队后撤了。

“百济军要后撤。”纪昌像是在冷笑:“我们在百济境内的斥候遭遇到了截杀。”

是的,汉部在百济境内的斥候出现了失踪的状况,那是之前所没有发生过的。

汉部这边的斥候也发现了比较有趣的事情,原本在周边防备汉部的百济各支部队在进行后撤,民众也在发生转移。要不是百济的军队也一块在后撤,一切的迹象都只能是往百济要对汉部开战的方向思考。

不过,哪怕是百济连军带民一块在撤后,纪昌在第一时间就“闻”到了阴谋的味道。他稍微思考了一下,极可能是跟高句丽那边有关。

今天是汉部击退了由金元道率领高句丽军的第四天,那天交战到一半出现大雨,双方罢兵休战,没想高句丽军故作玄虚了一番竟是撤军,等待汉部这边发现的时候截下了一个尾巴,俘虏高句丽军约两千人。

金元道撤退得异常彻底,考虑到朝1鲜半岛就是一个狭隘的半岛,他们撤出四十里外就真的是没有了交战的欲望。那可是四十里,整个朝1鲜半岛也就五六百里的宽度啊!

高句丽军队后撤,汉部也没有非迫近再战的必要,刘彦率军过来是烧杀抢掠来着,就等着攻下一座城池,看看对系统升级有没有什么帮助。

百济的三千人马要撤了,考虑到汉部在百济境内的斥候出现失踪现象,发生的事情也显得很诡异,一些将领给出的建议是干脆设下包围圈,歼灭或扣押这支百济军。

“唔?”刘彦看向了纪昌:“长史以为呢?”

“仁川那边的登陆点有些麻烦,汉江浮桥也极为可能被断。”纪昌说起了其它的话题:“君上,不妨将攻略目标转向这个国家!”

一句话将包括刘彦在内的人都说愣了。

是啊,为什么就一定要死盯着高句丽不放?并且汉部在朝1鲜半岛西海岸的登陆口岸是仁川,是在百济境内,可不是在高句丽境内。

愣了一小会的刘彦开口问:“长史,可有具体章程?”

还真的是被一开始的思维固定了,汉部出兵朝1鲜半岛打谁不是打,百济看这儿比高句丽还弱一些,汉部亦是没有与百济结盟,不会存在道德上的亏失。

“借口已经有现成的。”纪昌露出了微笑:“我们有十四名斥候在百济境内失踪。”

没啥好说的了,计划变更,商议可行性的方案,纪昌却是立刻拿出了一套早就准备好的方案。

刘彦调动部队将准备撤退的百济军给围起来,直接让公孙豹过来解释。

“什么?!”公孙豹一脸的诧异:“汉部请我过去?”

汉部的军队在调动,百济这边没有可能会不发现,他们最开始是只当汉部那些人又要去烧杀抢掠,一开始像是这么回事,但道路被卡死,更多的部队出现在百济军周围,再是迟钝也该发觉不对劲了。

“国内的决策被发现了?”朴直旻脸色大变:“我们前一脚与高句丽商定,让开区域,使得高句丽的偏师可以摧毁渡桥,后一脚汉部就发现了?难道是高句丽设局在戏耍我们!?”

公孙豹脸上表情阴晴不定,深吸一口气:“不一定。”,他将那口气吐出去,接着说:“汉部出现在‘三千里河山’,我们自然是乐于看见他们攻击高句丽。但是!今天他们能攻击高句丽,明天就能攻击百济,最好是迫使他们改变登陆口,不能再从我们的口岸登陆。”

汉部与高句丽的交战已经被送回居拔城,除了身在带方郡这边的“猪”,也就是公孙豹之外,马、牛、羊、狗、鸡一致的反应就是,汉部攻打高句丽挺好的,但是不能再进入百济。

百济不想让汉部再进入,可汉部的登陆点在百济境内,怎么办呢?恰好这个时候高句丽的外加使者来了,高句丽的使者通报的东西不少,如高句丽和燕军在北线的激战,新罗那边与高句丽取得了谅解,等等不少事情。

当然了,派去居拔城的高句丽使者没有说一些事,那就是高句丽被前燕揍得无力招架,燕军已经攻占了丸都,国王的生母周氏被燕军俘虏,历代积累下来的金银全部被搜刮一空,掳走了高句丽五万多人口……,等等一些绝对会让高句丽脸面尽失的事情。

对了,刘彦派去龙城的西骞柏辽与李明之没见到慕容皝,也没有见到慕容家比较重要的成员,是由封奕进行接待。西骞柏辽奉上了绝对丰厚的礼物,封奕却是不咸不淡表示会将汉部的意思向国主慕容皝转达,没有对汉部攻击高句丽进行多余的表态。

“高句丽国王要割土让地,那是前所未有的一次。”公孙豹很想感到振奋,可是又有着深深的担忧:“那是一个割肉之策,所以我们不能等待高句丽重新恢复元气,应该假装同意,再发动突然的袭击。”

百济君臣实际上已经打算那么干了,他们让出空隙让高句丽去攻击汉部的登陆点,就是麻痹高句丽的一个一石二鸟之计,既是免除了直接与汉部交恶,又能让汉部与高句丽继续死磕。

公孙豹来到了汉部的营盘,还没有开口说话就是被纪昌一阵态度恶劣地指责。

“不是你们干的,还能是谁干的?”李坛才不愿意听公孙豹废话:“那是你们的疆土,难道还能是高句丽人干的?”

公孙豹很郁闷啊,汉部还知道那是百济的疆土啊?招呼都没有打一声直接登陆了,登陆之后还灭掉了一个渔村,后面还砍死了至少三百个想去查看的部族私兵。他也不能直接说,汉部那些失踪的斥候真的是被高句丽干掉的。

刘彦从头到尾闭口不言,扣押绝对是扣定了。不但是这样,他还比较无耻的派人去了四十里外的高句丽军营,商谈于高句丽罢战的事宜。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一点,高句丽会很欢迎汉部的罢战,更加会愿意既往不咎地出粮秣给汉部,因为汉部要南下去找百济人的不痛快了嘛!

第136章:实力不足,外交来补(中)

“真是糟糕啊!”金元道说的是北线的战争进程:“丸都被燕军不费吹灰之力攻取,不但国主生母被抓,竟然连历代先王的陵墓都被挖……”

营帐内的高句丽人就没有一个是脸色好看,高句丽在发觉前燕的动静后,高钊很快就进行了动员,国内诸家族其实也比较配合,不到一个月连带王族亲军高句丽聚集了十二万的大军。

作为高句丽的国王,高钊是意气风发地带着十二万大军主动出击,几乎是全高句丽上下都对此战获胜满怀信心,一切只因为前燕不过才出动四万,虽说前燕的四万大军之中超过半数是骑兵,可高句丽境内是多山地区,骑兵占不了太大便宜嘛!

高句丽的军队分两线出击,北道方向很快取得胜利,他们战胜了王寓所率的燕军,斩首一千余,俘虏近两千,极大鼓舞了高句丽全军的士气。

似乎是高钊发觉前燕军队不过如此那般,以高昂的姿态,暴涨的士气,接近十万大军得知慕容皝亲率大军从险峻狭隘的南道扑来,只差喊一句“慕容皝这是脑抽,竟然带着大量骑兵走险峻的南道”,大旗一挥直接扑过去。

对于高句丽来说,比较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慕容皝脑子没有出现问题,脑子有问题的是高钊。

高钊带着部队还没有到南道,也不知道是什么个情况,明知道派出去的斥候大量失踪或战死,竟然没有提高警觉,直愣愣地走进了慕容皝设下的埋伏圈。

“骁勇善战”的高句丽人面对不断从山地出现的燕军,几个要道也是扑出难以数清的燕军骑兵,再有脑子有问题的高钊先是喊了一句“不好,中伏了!”,见前燕士兵骁勇,己方的高句丽士卒不断被压迫后退,率先挥着马鞭子突围,结果是造成高句丽全军混乱,一战竟是几成单骑而逃的局面,将十来万大军丢下给前燕大军屠戮。

历来只要是高层还能顶得住,哪怕是打得再惨高层没跑底下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坚持一下。可要是还能坚持的时候高层先跑,底下的人一看,高层都跑了,咱为什么要留下,绝对也是呼啦啦跟着跑了。

战争中真正死于沙场交锋的其实都是少数,一般就是溃败之后死的人最多,还都是在亡命逃奔的时候被追上,非常轻易就被从背后干掉。

简直是太惨,太悲剧了!高句丽从威风凛凛的十多万人带着必胜的信心出征,没想一下子就崩溃,国中精锐一战皆灭,能不惨吗?

金元道已经在痛哭流涕,是为自己主人的生母被俘,更是因为历代先王的坟墓被挖,内心里更多的是为高句丽马上就要“国将不国”。

所有高句丽人都在哭嚎,国家不幸,任何一个依赖国家作为保护层的人,谁又会幸运?北线他们暂时管不着,南边情势的糟糕却是与之有切身的利害关系。

哭了蛮久,金元道终于记起了正事,说道:“那个汉部,派来了使者,要求我们献上粮秣,不追究之前的交战,我已经决定答应。”

一片吸气之声,双眼通红,鼻涕横流,众多的官员吃惊地看着说话的金元道。他们是北线崩溃,可南线还有两万精锐,不是不能打了啊?

“汉军出现得过于突兀,像极渡海而来的倭贼。他们不攻大城,只对村落烧杀抢掠,对我大高句丽没有存亡之忧。”金元道艰难地看着震惊的人们:“倭贼只为财帛,却不知道这股名唤汉军的贼寇能不能像倭贼那般,出以财帛能够雇佣。”

激烈的讨论声很快就爆发,他们一个比一个情绪激动,喷着唾沫发表各种意见。

倭国嘛,就是朝1鲜半岛东南侧的一个列岛的国家统称,传闻那边还是处于半石器时代,人种矮小且十足凶悍。

倭国名称的由来与曹魏有关,相传曹睿在位期间,有一伙自称邪马台而来的矮小异族朝贡。矮小的人种来自海外遥远的岛屿,曹睿赐号“亲魏倭王”,倭国的名称就这么一直延续下来,需要等一个叫“和”的岛上民族崛起并统一列岛,才去掉“倭”的国号,自称日本。

汉部这边已经将百济军缴械,过程其实也不是那么和谐,镇压百济军的时候弄死了四五百个,连一个叫朴直旻的百济官员因为反抗都直接被砍死。

首节 上一节 124/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