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142节

之前,刘彦有着一个寸头,不止一次被当成僧侣,不过僧侣的穿着有讲究,大体是与后世无二区别,他可不是什么僧侣的装束,说自己是汉人被误会成为匈奴人也就情有可原。

后赵大兴佛教并不是今年(公元342年)才发生的事情,稍前就已经有过征兆,那是有佛图澄先传教,再有吴进(又称胡进)深受石虎信赖,导致石虎下令凡是“国人”和“国族”都能信,倒是被视为下等人的晋人不能信佛教。

石虎不知道是受到什么刺激,在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就连出昏招,根本不像是一个已经坐国数载的国王。

后面,刘彦收到一个消息立刻懂了,东晋改元了,成了建元元年,也只有一个解释,是司马家族的皇帝死了。

东晋的皇帝驾崩,由司马岳继位(史称康帝)。

刘彦大概是猜出来了,给予后赵极大军事压力的晋国死了一个皇帝,让石虎那颗紧迫的心可算是松弛了下来,再有成汉的李寿反悔不再与后赵结盟瓜分江南,石虎大概是觉得很难攻打晋国,索性就开始要享乐了。

时间进入到了建元元年(公元343年)的二月份,对于刘彦来说是人生大事,甚至可以说对汉部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只有一个人显得忧心忡忡的事情,那就是拓跋秀有了身孕,汉部马上就可能要出现一个世子了!

得知自己的女人有了身孕,刘彦可以说脑袋是发懵的。

那一刻,将要身为人父的喜悦让刘彦难以用语言形容,硬要说就是看什么都是美好的,人生有了更大的盼头,一种为子孙后代奋斗的使命感爆棚狂升。

纪昌、田朔等等不在辽1东狭隘半岛的人,只要是够资格面见刘彦的人,他们在得知效忠对象的女人有身孕后,立刻是放下手头的事情,准备好礼物就用最快的速度赶到马石1津。

那真的是大事啊!拓跋秀有了身孕,不知道让多少心如飘萍的人瞬间就安定下来,连带那些在恐惧前燕可能会发兵来攻的人,他们心中似乎也不是那么惧怕了。

“职已经派人前去乐陵郡,崔氏那边很快就会有回音。”纪昌有足够的胆量在拓跋秀有身孕的时候来说这些,那是一件极度政治正确的事情,哪怕是拓跋秀都要对此感到满意:“职以为,若是将辽1东与朝1鲜的事情一说,崔氏会答应的。”

刘彦满打满算也就是一个正牌的女人,要是将侍女向依算进去,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一个自由民连带奴隶在内快要逼近二十万人口的统治者,怎么能够只有两个女人呢?充分使人怀疑刘彦是不是在某些方面不太行。

不是开玩笑啊!晋国的靡靡之风可是一件从上到下都觉得美好的事情,一切都要最好的享受,女人能多就绝对不能少,看看中原的一些大族就知道了,哪怕是出远门都要有女人伺候,不带几个姿色好一些的女人贴身伺候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吗?

瞧瞧蔡优,他在中原根本不能称作大家族的公子哥,什么时候身边缺少过女人了?那些女人伺候起来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闲暇时还要给拿捏按摩,甭提是有多么的*了。

然而,像是蔡优那样的人才是正儿八经的晋人中的贵人,是九品中正制体制中的一员。像是纪昌这种“劳碌命”的家伙要不是胡人当道想当官?下辈子投个好胎吧!

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真以为是说说罢了?要不怎么有那么多晋人争先恐后地想去效忠胡人政权,那是因为再有才能也不可能在晋国有所发展。

再娶个女人?对刘彦真不是什么太值得权衡的事情,娶呗,别说是再娶一个,就是百儿八十个也无所谓。

“播种”那是看情况,就是别想刘彦花太多的时间在“后宫”身上,哪怕是想要与女人厮混,等他先将中原光复了再说。等待哪天可以旌旗所指,数十万大军狂呼酣战,为他灭国诛族,或许可以改变一下作风,玩玩言情戏什么的。

纪昌立刻就是松了口气,身为人臣不怕君主不“种马”,就怕君主不“种马”,甚至是在评价一名君主上面,“种马”可是占了很大的评分数。

要深切知道一点,一个家族是不是兴盛,不是简单地看有没有出能人,该是那个家族有多少嫡系人口,有人口才会有一切,哪怕是出英才的机率低一些,人多了不是可以广撒网嘛!

一个年约三十来岁看去斯文的男人,他叫吕议,是荆州江夏人,算是汉部之中少有来自南方的人,经过差不多两年的考校之后,暂时是东牟郡郡丞,实际上现在是负责汉部在后赵的两郡政务。

吕议是饶有兴趣地看着刘彦满是不在乎的神态,等待被点名才说:“李氏与王氏一直处于监控,两家与东莱书院来往频率大增,该是会有动作。”

刘彦点着头:“青州刺史可有什么动作?”

“动作……颇为奇怪。”吕议先介绍了一下广固城的动静,最后才说:“前任刺史刘征被罢官,由刘徵新任青州刺史。”

别说,现在中原姓刘的人真的是太多了,特别是匈奴、羌、氐这三个胡人大族中改胡姓为刘姓的尤其多,再加上晋人之中不缺乏刘姓,简直就是多到了几乎是难以辨认到底是哪族的地步。

刘徵,何许人也?刘彦这边暂时没有太详尽的情报,只是收到一些风声,例如石虎给刘徵下达了命令,要刘徵建设大量船坞并收集工匠。

阿勒!?后赵要大举造船了?听到这个消息,刘彦是不是该紧张了?

刘彦是该紧张,特别是以前刘征在的时候可以为汉部多少遮掩一二,换了新任的刺史……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

说起刘征,那还是与曹嶷有关,要说曹嶷可是青州土霸王,石勒剿灭曹家之后大肆杀人,仅是在攻破广固城就想要满城诛杀,还是刘征说“你留我做青州刺史,没有居民,我做什么刺史?我干脆回去算了!”,石勒一听也对,要是人都杀光了设立治所做什么,给刘征留下了七百人……

刘征是匈奴人无疑,但长久以来对刘彦多有照顾,仅是在完成朝廷的赋税上严格要求,其余多多少少有些挡风遮雨的恩惠,哪怕是知道刘彦非匈奴人之后态度也没有改变。

对此,刘彦曾经多次试探,刘征从来都没有正面的回应,这一次刘征被罢官,回去之前写了信笺,一块木犊之上只写了一个“漢”字,不仅没有让刘彦释怀,反而更加疑虑重重。

“已经病亡了。”吕议听刘彦问起了刘征,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含义,径直回答。随后,他说:“我们已经查明,朝廷是要在济水边上广布船坞。”

刘彦突然想起来了,后赵似乎是有大肆造船的历史,好像是集全国五万工匠到了乐安郡(济1南以东一百公里),还真的是疯狂大建,可……真没有记载到底建造了多少船,或者是那些造好的船究竟是哪去了。(传闻是到了前秦要攻东晋被拉出来利用,不知真假)

关于后赵境内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刘彦只能是多注意。

换刺史就换吧,看看能不能用财帛喂饱,使之成为“自己人”,或是让刘徵对汉部保持善意。

对于汉部来说,比较重要的还是长广郡和东牟郡那些与东莱书院眉来眼去的家族,刘彦可是比较期待那些家伙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来,甚至万分好奇曹嶷之孙曹岩,或是曹家的什么余孽能够玩出什么把戏。

该谈的谈完,刘彦留下了吕议,让其余人返回各处,像是纪昌需要赶回朝1鲜半岛的仁川那边,田朔就需要去庙岛列岛的长岛。

刘彦留下吕议没别的意思,他需要详细了解一下两郡的事态,进行一些可能需要的新部署。

没有多么复杂,无非是区分敌我,随后刘彦眯着眼睛对吕议说:“可由你全权为之。”

吕议也不推迟,笑眯眯地感谢刘彦的信任,等待要离去的时候才说:“请君上派人聘请桑虞。”

刘彦也不问桑虞是谁,点头允许。

其实刘彦要是问一下会产生比较有趣的事情,例如发现桑虞原来是个大汉主义者,还是一个比较聪明并且有名声的家伙。可惜的是刘彦没有问,那么两人只能是在后面相见,交谈之后引为知己啥的。

桑虞啊?要是历史没有发生意外,因缘际会之下,可是后赵最后一任的青州刺史来着。不过,现在历史会不会按照既定方向发展?肯定是不会啊!(未完待续。)

第155章 :慕容鲜卑的国策

“唔!?”慕容皝一张红扑扑的脸上带着诧异,倒不是关于汉部,是后赵的一些情况:“石虎广纳美姬,大肆建造宫阙?”

看来后赵发生的事情可谓是传遍天下了?不过那也是应有之意,毕竟石碣占据中原,哪怕是治国治理得和狗~屎一般,光是看数据也绝对是当世强国。

后赵没有干过人口普及的事情,谁也不清楚广袤的中原,包括西北、北疆、河朔等等那些区域加起来,到底是多少人口。

石虎广纳美姬和大肆建造宫阙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考虑到现在的消息传递缓慢,刚刚传到前燕也算是情有可原。这个消息让前燕上下开心得很,慕容一家子已经不止一次表示要南下争夺花花江山,对于前燕朝堂的高层来讲,燕军南下已经是既定的未来国策。

前燕南下实际上最大的推手是投效的那些晋人,那些汉奸的先驱者,为日后广大群体开启了“另一条道路”的人,他们肯定是要拼了老命煽动慕容鲜卑南下,要不窝在辽1东这么一个旮旯地方,岂不是说明他们选择的道路错误?只有慕容鲜卑成为中原之主,那他们的选择才能算是正确!

“禀告我主!”封奕看着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有着一种看着温和且斯文的气质,躬着身子再加上一脸的尊敬:“石虎此獠已经是冢中枯骨,不足为惧。”

要说起来,封奕绝对是有才,他可是几乎凭借自己的智慧将慕容皝推上了燕王的宝座,还成了晋国的大将军。

燕王和晋国的大将军只是一个名号,要是慕容皝没有麾下数万精锐大军,就是有听上去再显赫的身份也就是那么回事,但很多时候名号还是有些用处。例如慕容皝成了燕王和晋国的大将军之后,燕地那些本来不怎么配合的晋人明显乖顺了很多,那能给慕容一家子增添不少实力,减少许多的麻烦。

每一个政权开创之初都是节俭的,领导层也会相对的英明和睿智,要不政权根本就建立不起来,像是慕容鲜卑就是到了“黄金一代”的时间点,族中有着众多优秀的族人,最为优秀的三人甚至有了龙、虎、狗的称号。

首节 上一节 142/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