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17节

“或许是觉得牺牲一些人换不被征取口粮,是一件划算的事情吧。”

“等等,汉部怎么有一支队伍在后撤,不是还没有开始打,看到尔荣那么多人给吓的吧!?”

的确,刘彦只有七百人,看上去人数真的是非常少。再则,除了必要的侦骑之外全部都是步兵;从不其城方向开来的部队,目测不会少于三千人,骑兵的数量也有五百,看着绝对是人多势众。

尔荣是堂堂郡守,面对一个刚刚崛起部落的挑衅,他不管是为了面子,还是真的不屑一顾,没有道理亲率大军征战,派出的是自己的弟弟尔明城。

要说起来,羯族成了中原霸主起到了一个改变,那就是甭管什么阿猫阿狗都有了自己的名号(姓氏)。

这年头外表远会比实际年龄苍老,尔明城不过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壮年,看着说五十多岁都有人会信。他身上的衣着没有什么华丽,一身灰色的麻布衣再配上牛犊裤,脚上是一双纳底牛皮靴,一件看着还算破损不严重的扎甲穿上身上,手里的家伙却是一根狼牙棒。

“军主,敌军分成两部,约四百留在原地,约三百向后撤退。”禀告军情的探子略略犹豫,加了一句:“留在原地的敌军,戎装统一,看着该是属于部族武装;向后退的那些,看穿着该是奴隶军。”

尔明城没有说话,他心想:“留下部族武装,让乌合之众后退,是什么意思?打算依靠精锐,一开场就先声夺人?”

随军的晋人文士纪昌说道:“军主,敌军首领拿精锐作为前锋恐怕是迫不得已。”,他看着皮肤黝黑,一点都不像是文士,却像是很得到尔明城的信任?他得到尔明城的鼓励,又说:“敌军人数比我们少了四倍,他们看着亦是没有骑兵,想要让战事能够进行,只能一开始就全力以赴。”

尔明城是一直在点头,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认为刘彦就是想要先声夺人。

两支队伍越来越靠近,双方距离八百米的时候,尔明城命令部队停了下来。

尔明城带着纪昌和数十骑向前,距离汉部军阵约三百米的时候再次停下,对着纪昌撸了撸嘴,示意上前搭话。

尔明城在观察战场地形,他看了一圈发现敌军主将是有点统兵的素质,至少选择的战场是对方有利。

战场的地形没有多么复杂,只是水洼地有些偏多,导致水草过于茂密。

“他们占据的地方还是不错的,可以任由骑兵纵横的方位也是架设了拒马……”尔明城开始蹙眉:“看来没有那么简单啊!”

纪昌是上前了,但他面对的是系统士兵,喊了很久,将自己懂的语言和各种口音几乎试了个遍,得到的就是沉默。

“君主,对方依借地形布阵,且小人就近瞅了瞅……”纪昌回到去禀告的时候,脸上呈现忧虑:“对方军中竟是有近两百披甲之士,全军兵器亦是精良,还望军主谨慎!”

甲士?还两百!尔明城脸颊抽了抽,他问:“那些家族和部落前来报告,不是说,汉部是一个刚刚兴起不到一年的匈奴人部落?”

纪昌一脸的不淡定,迟疑道:“有可能是塞北的那些势力……?可是两百甲士啊,是两百甲士!不是大势力谁拿得出两百甲士,恐怕塞北……”

“塞北势力与代国正在酝酿大战,他们哪有什么闲工夫在青州布置暗棋。”瞧,这就是地位不同带来的视野不同,尔明城深呼吸一口,“且先不问他们哪里来,拼过一场再说!”,向左右下令:“秃靡部与图三部向前试探,允许他们两通号鼓之后撤退。”

纪昌虽然担心,可还是深以为然,中原诸胡争霸,强者是打出来,不是嘴巴唠叨出来的。

每个朝代的号鼓时间不固定,石赵的一通号鼓大约是十五分钟左右,那么就是允许半个小时左右撤退。

秃靡部与图三部是杂胡,原本是草原上的小部落,跟着各大族南下中原之后,捕获了大量的晋人作为奴隶,数十年的时间也算是发展了起来。

两个部落前来的人马不多,合起来约有三百来人一阵呐喊之后脱离大队,他们是缓步前进。后方对于他们缓步向前没有催促,毕竟双方相距八百米,一开始就全力奔跑,等靠近了还不气喘吁吁?应该是等进入弓矢射程再发力狂奔才正确。

汉部这一边,列好阵型的部队从一开始就是静静立着,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

“羯族人派出了杂胡,想来是要试探薄弱位置。”拓跋秀问刘彦:“你若是要先声夺人,歼灭第一股敌军是最佳的机会。”

刘彦是想要先声夺人?他根本就没有那样的打算,诚其然是能拿得出手的部队,就是这样的部队,没得挑选了!

…………

本来是想每天一更,多存点稿子等待有推荐位再两更,兄弟们一直打赏,我都没好意思一更了。

第21章:一定要得到他!

秃靡部与图三部合流三百人向前,他们的队伍显得松松垮垮,大抵是一些拿着盾牌的人在前,手持弓箭的人在后。他们的盾牌不是什么好货色,其实就是胡乱拼凑起来的木板盾,少量是蒙皮盾。三百多人里面极少才会有金属武器,大部分是手持木棍。

与之进攻一方如浪潮的呐喊声相比,列阵而待的汉部军阵没有发出哪怕是一丝的声音。

这一股沉默中的军队在敌军接近三百米之内的时候才有动静,前方的剑士和长矛手给弓兵让开位置。

互相只距离二百五十米,秃靡部和图三部的弓兵加快了步伐,他们呐喊着,一边跑一边做好张弦搭箭的准备。

二百米,由秃靡部和图三部发出的呐喊声更大,与之相对的是依然显得一片肃静的汉部军阵。

“不好对付啊!”尔明城眉头深皱:“太沉静了,太沉得住气了。”

历史上曾经有那么一支军队,他们身穿黑衣黑甲临阵极少会出声,攻势如火,守时如山。这支军队从绵绵秦岭走出,挥舞长戈,唱着“赳赳老秦”,用十年的时间一统天下。

很多时候声音大不代表威风雄壮,倒是沉默充满了力量。正在呐喊的秃靡部和图三部,他们越接近自己的对手,看着敌军阵型没有任何动摇,耳朵里听不到敌军的任何声音,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压迫感却是扑面而来,使得他们越来越多的人闭上嘴巴,脸上出现迟疑。

这年头的弓,射程有多远呢?该是不同张力的弓,射程也不一致。普通人最多是使用一石弓,只有能称得上猛士的人才能拉得开二石以上的弓,能拉三石可谓超级猛士,五石以上属于非人。

一石弓的射程大概也就是一百米左右,其实超过六十米就该显得很飘。

双方在互相间的距离拉到百米的时候,一阵阵的弓弦声响起,然后一枝枝的箭矢被射向了天空。

为什么百米就射箭?那是因为有一方在跑动,箭矢从射出到落下需要一个过程,该过程足够让卖力前奔的人前进个十来米。

胡人那边的弓是多少张力,然后箭矢是什么样,等等的一些东西刘彦并不清楚,他手下弓兵的武器是系统出产,默认就是一石张力的弓,箭矢的杆包括箭镞绝对是该时代最佳。

知道吗?弓箭手能够射多远,精确率又有多准,不但是取决于弓箭手本身技艺,弓和箭矢,特别是箭杆的重要性绝对远超想象。中华第一神箭手养由基一生只有三枝箭反复使用,非战时三枝箭是被侍奉在楚国宗庙,战时才由楚王赐给养由基。据说,那三枝箭是当时箭杆从任何角度的最佳,因此待遇简直是堪比现代的核武器级别。

双方互射数轮箭矢,箭还在天上飞的时候,弓兵不是原地停步就是往后撤,胡人的近战兵继续向前,汉部这边的剑士和长矛兵亦是成队列推进。

惨叫声在战场出现了,双方都有中箭倒下的人,不过数量都不是太多。

汉部这一边是有甲胄有盾牌的剑士在前,再则是胡人射来的箭矢箭杆不规则,显得乱飘飘很无力;胡人那边盾牌起到的作用不是最大,起到防护力的是那身厚厚的羊皮袄,可以看到不少身穿厚羊皮袄的胡人身上插着箭矢还能活蹦乱跳。

胡人再次爆发起了呐喊声,他们挥舞着兵器,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脸上表情变得狰狞。他们认为这样能够尽可能地恐吓对手。

汉部士兵保持沉默,踩踏着相同节奏的步伐,一步又一步地向前推进,整齐的踏步声给人无穷的压迫感。

两股“洪流”撞到了一起,盾牌与盾牌的相碰,肉体与兵器的交织,各种声音开始出现。

胡人极少拥有金属兵器,其实哪怕是有,胡人的兵器与汉部士兵的兵器互劈,毁坏的也绝对不会是汉部士兵手中的武器。

一片寒光忽闪着,一声声短暂而凄厉的惨叫声被喊出,那是战剑或长矛在军阵的推进中频繁挥出或捅出。

胡人大多数手里只是有木棍,类如狼牙棒的钝器有足够的力气是有很强的杀伤力,但削尖了的木棍对付有穿甲的人着实效果堪忧。他们可以一次、两次用钝器击中汉部士兵,汉部士兵被击打一次、两次只会受伤,可他们只要稍微被战剑或长矛一捅绝对是身上出现血淋淋的窟窿。

从外面的视线看去,汉部的军队一直都是保持着紧密的阵型,松松垮垮的秃靡部和图三部冲上去,等待两股人撞击到了一起,不到数分钟战场的变化很快就显现,是汉部的军队缓慢但却稳健地向前推进。

首节 上一节 17/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