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174节

换而言之,姚弋仲想要教训或者说警告刘彦,祸端是从冉闵那边给惹了出来,特别是冉闵前去西北平乱时灭了一个归附姚家的家族,仇就算是结大了。

巴伟只是姚家报复刘彦“不懂事”的前奏,他需要的就是出现,为之后的报复打个伏笔,没想到事情竟然会有那种戏剧化的改变,只能是亲自进行操刀。而似乎,他发现了一些什么值得关注的东西?

“那些人战术太僵硬了!”巴伟是发现了这个特点:“除了作战悍不畏死,真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东西。”

不过哪怕是战术僵硬,只要有悍不畏死这个特性就够令人头疼,要不是巴伟操作了一番,散播汉部要将他们斩尽杀绝的谣言,就得怀疑那些乌合之众会不会稍微支撑一下就崩溃。

说来也是刘彦曾经做的一些事情太过血腥,例如对不其城那边的鸡犬不留,随后在其它几个地方的征战亦是对诸胡造成大杀戮,巴伟这支临时纠集起来估计也是没那心思死拼?

战事爆发了一个上午,巴伟的部队和刘彦的部队在这片区域一直是在来来回回地拉锯,双方战死者的尸体遍布,个别的建筑物里面甚至是堆满了尸体,让人想要移动得是踩着那些尸身。

巴伟视线内随着最后一个汉部那边的士兵倒地,他才发现自己已经站了足有两刻钟。而两刻钟之前,那个街区看去显得无比荒凉,两刻钟之后却是堆叠起了厚厚一层的尸体。

“我们还剩下多少人?”

“只有不到三千人了。”

“那……杀死了多少敌军?”

“至少一千以上。”

巴伟感到无比的满意,他们付出四千人的代价是换了个四比一,考虑到对方是精锐,自己这边不过是一些杂胡,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件异常划算的交换。

差不多是巴伟想要回去组织突围的时候,一阵阵整齐的脚步声在远方出现,他对这种脚步声很熟悉,头一批敌军过来的时候也是这种动静。

另外一边,伏伟和王朴是在面面相觑,他们很难说得清楚自己是个什么心情,那是一种从头看到尾,看着惨烈的拼杀,己方战到最后一人无人溃逃,全数战死的画面在冲刺着他俩的心灵,造成了一种既是感到悲伤又觉得无比愤慨……有一种要冲上去为战死袍泽报仇的冲动。

“太……惨烈了!”王朴深呼吸着,目光远远地看着堆叠的尸体,还有汇集成一道道线条的血流:“我们杀上去吗?”

“不!”伏伟非常想杀上去,但他没有接到命令,艰难道:“我们在这里设防,等待下一批部队过来。”

王朴继续着粗重的呼吸,问道:“下一批部队?”

不需要伏伟去回答了,已经有整齐的脚步声出现在街道的另一头,排成了纵列的士兵也是出现。

王朴扭头看去,脸上出现了惊愕,他知道不该问,可还是问出了口:“汉部到底有多少甲士?”

“……”伏伟也很想知道,屡屡都是发现损失多少就会补充多少,比较诡异的是还不知道是怎么个补充法。

要说汉部这一边发现有友军出现是一种诡异的兴奋,巴伟那一边则是出现了哗然之声。

巴伟是费了老大的劲才让那些杂胡去拼命,尤其是那些拼死拼活付出惨重代价才算是拼光一批敌军,却是看到有新的敌军,似乎比第一批还多一些的敌军过来,这一次不管巴伟说什么,退缩成了必然。

“不止有部族武装啊?”伏伟瞅见了一些人,比如跟随在那些整齐队列后方的李匡,还有西骞建同,忍不住又呢喃了一句:“没有番号的旌旗真是件麻烦事!”

显然是刘彦觉得已经将城西的敌军消耗够了,不打算再继续拖下去,这一次压上来的除了两千系统之兵之外,三千空出来的非系统士兵也被调了过来,算上伏伟和王朴的这支部队,再加上城外西边的部队,就是拿出将近一万要对付巴伟的这支敌军。

“城中心的刘骞所部投降了。”李匡经过的时候特意靠近伏伟,说了一下原因,然后问:“这边的情况如何?”

伏伟简短地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提了提手中的剑,说道:“我早就憋着一肚子火,可算不再只是能旁观,可以上去杀个痛快了。”

李匡眨了眨眼睛,不是那么明白伏伟究竟是个什么心情。他刚才参与了对城中心郡首府的进攻,仅仅是攻破外围的防御设施,由刘骞亲自率部投降了。

解决了都昌城的其他敌军,只剩下城西的这一支敌军,对于汉部来讲胜利的果实归于谁来摘取,根本就不用怀疑。

用一万去包围不到三千被激发士气又重新回落的敌军,得说是一件真实的屠杀,还是那种反反复复将要突围的敌人堵回去的屠杀。

仅仅是到了傍晚一场杀戮就以包括巴伟在内全部变成尸体而告终,他们的脑袋会变成汉部这边将士的军功,首级被记录军功之后就会被堆砌成为京观,无头的尸身则是会被吊在南侧的树林。最后这一招将尸体吊在树上,是汉部和慕容燕国学的,用意当然是震慑正在紧赶慢赶而来的高密郡三万敌军。

“北海郡该参战的敌人,应该是大部分到了都昌城?”刘彦一边观察着脑海中的系统信息,一边说道:“那么北海郡就像是一颗成熟的果实,随时等候我们去摘了?”

吕议有些闷,他在这一场关键战役只是开头有些作用,后面成了摆设。他听到刘彦的话,提醒道:“是需要将从高密郡而来的敌军解决掉。”

“高密郡来的三万敌军应该也是主要兵力?”刘彦抬头看了一下吕议,见其一脸郁闷,笑着安慰:“野战和城防战不同,到时候还要仰仗长史的谋略。”

吕议拱了拱手,心里却是在想:“希望会用到谋略吧。”,他就发现了,自己效忠的这位但凡是可以,就喜欢和敌人硬对硬的拼啊?(未完待续。)

第186章:震惊的发现!

用时十一天的都昌之战结束了,要是看时间和伤亡,汉部攻下都昌城的代价并不大,只是这一场战场真的是有一种诡异的沉闷。

后续中,汉部需要对城内零散的非本方人员进行肃清,期间自然也是持续将城内的尸体进行清理。

大概在随后的四天里,算上之前的数量,他们从都昌城清除的尸体达到了两万三千具,其中有七八千是死于新的一场攻防战,剩下的那些看新鲜程度显然比较久了。

被不断从城里运出的尸体,属于汉部的这边会烧成骨灰,将被运往黄1岛区那边,等待烈士园建成统一安置。不属于汉部这边的尸体就比较麻烦,那些早就腐烂或是成为骨架的会被挖坑卖掉,新鲜的一些的则是会脑袋做成京观,尸体被吊在某处的树林。

“堆砌京观就足够了吧?”吕议好像是得了风寒,一句话要咳嗦几次才能说完:“尸体还是烧掉再掩埋。包括那些半腐烂的尸体,全部烧掉!”

瘟疫就像是一柄悬在半空的利剑,都昌城本来就有爆发瘟疫的可能性,要是为了震慑敌军再搞挂人肉串,可是无形中会增加爆发瘟疫的机率。

“那就烧掉掩盖。”刘彦也不是那么坚持,主要是他也真的是怕瘟疫,又说:“长史这几天就好好休息,再有十天半个月可是有大战要打。”

这么个没有速效药的年代,被感冒咳嗦要了小命并不是一件搞笑的事情,所以一旦染上风寒就真的是在鬼门关边上绕。

“医官说只是小风寒,几计药便会病除。”吕议自己也怕死,是连续多次的复诊,确认真的就是小风寒才安心。他说:“徐校尉那支骑军到位了?”

高密郡有敌军在接近,这支敌军的行军速度并不快,日行三十里就会安营扎寨,一里不多一里不少,显得极为刻板。

徐正带着骑军返回长广郡,刘彦派去的人联系上时已经进入到长广郡境内,他们本来是要防御高密郡的敌军入侵长广郡,没想到宫陶先生会虚晃一下反而是向着北海郡进发。

既然高密郡那边的敌军目标不是长广郡,汉部之前预定下的战略肯定是有相关的调整,刘彦的意思是高密郡迟早要打,那就由都昌这边与宫陶先生纠集起来的那支三万人敌军交战,徐正作为主将、桑虞作为长史,组成入侵高密郡的一个军便是。

汉部入侵高密郡的部队不会少,有两千正规骑兵和近三千辅助骑手,庙岛列岛和辽1东狭隘半岛会调来八千新组建的部队,再加上辅兵和民伕,这支偏师数量就达到了三万两千人,并且是比刘彦这边的部队在“成份”上要精纯许多,那些都是加入汉部许久了的部众。

刘彦这边在骑军被调开之后,保持的是三千系统士兵、七千正规军、两千新附军和近万的奴隶军。辅兵和民伕数量有一万七,但这个数字会一直发生改变。

奴隶军是都昌城内那几股势力投降后的战俘组成,他们是由王朴为主官的新附军负责监督,也算是给新附军再深切了解一下汉部“阶级”不同是个什么样的不同法。

汉部的阶级有些多了,自由民有二十等爵,军人分了不同的部队,奴隶军、新附军、仆从军、辅兵、战兵、精锐,每一阶级都有属于自己的待遇,令人深切地知道“人上人”该怎么争取。

“每餐只有稀粥和一小撮的咸菜,还限量。”王朴在啃馒头,他的待遇是按照战兵屯长,麦馒头不限量,有一盘量不大的羊肉,有一盆剔骨肉的汤:“咱们这边的士卒,每顿饭至少会有一个馒头,汤不限量。战前是三个馒头和一条咸鱼。”

管怀兴是新附军的军侯,待遇是按战兵的队率,除了不限量的馒头还有一条咸鱼,汤里面没多少肉,就是汤的油星多一些。他也是在啃馒头,啃得比较多,以至于混着汤才算是艰难得到咽下,满足地哈了一口气,相对憧憬地说:“我们快转职变成仆从军了。”

“再胜一次,只要再胜一次!”王朴比任何人都渴望打胜仗:“等待成了仆从军,离转为正规军就不远,到时候就能正常记功,可以获得爵位了!”

首节 上一节 174/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