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321节

“若是刘彦的援军抵达之前无法攻进汉军营寨……”姚弋仲阴晴不定地说:“那只有撤军一途了。”

大丈夫当有取舍的决断,姚弋仲宁愿被石虎责难,他也不愿意为了一场注定得不到胜利的战争去消耗手里的族人。

真当姚弋仲不知道黄河有被封锁的风险吗?绝对不是的。他是用众多的杂物堵住了黄河出海口,防止汉军船舰从大海而来,但最近乐安郡沿线出现了众多的汉军,侦骑汇报那些汉军大肆打捞河道里的杂物,安能不知是在疏通河道,为舰队的到来做准备?

按照羌族这边的估计,河道本身的流动再加上汉军在疏通,黄河最快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可以畅通,介时汉军的舰队肯定是会来。

姚弋仲知道汉部的水军十分强大,也想到了刘彦绝对会封锁黄河,但他难以想到的是刘彦已经在泒子河准备了一支船队,那支船队已经开始向黄河进发,不出意外两天后就会抵达主战场周边的黄河,针对河段进行封锁行动。

东侧的战事已经中断,那是汉军的骑兵不但击溃来攻的羌族部队,他们还一度冲击到那个方位的羌族营寨,迫使该方位的羌族部队放弃营寨前沿。

南侧的战事却依然激烈,那是姚弋仲十分看重汉军营寨的南侧,担忧一旦包围圈失效,那一支汉军骑兵就会前去接应来源的友军,要真的造成这种局面可会是相当的糟糕。

因为重视,姚弋仲不断向南边的局部战场增兵,交战部队一多情况对于杀出的汉军骑兵可就会变得不妙。毕竟哪怕是突骑兵都不敢面对密密麻麻的人群发动冲锋,这种情况的冲锋极度不划算,突骑兵与步兵交战打出少于三比一的交换绝对算亏,更不用说极为可能连三比一的比例都无法达到。

事实就是那样,只要步兵足够密集,并且步兵没有被骑兵的声势吓得自行崩溃,恐怕只有甲骑具装才会对密集阵型的步兵发动冲锋。

事情总是有例外,比如并不在乎伤亡的指挥官。刘彦不是不在乎系统部队的伤亡,只是有必要的时候不会心慈手软和有过多的犹豫。

南侧的汉军突骑兵就在前仆后继地冲向密集的羌族步兵群,场面是一排接着一排踩着沉重的马蹄声,然后大概是七十迈左右的速度狠狠地撞上去。战马撞到人的时候,马背上的骑士别说是没有马镫和马鞍了,就算是有马镫和马鞍也会被惯性抛去出。被战马撞到的人,那一个瞬间绝对就是因为内脏碎掉口鼻喷出鲜血,也会向后猛地摔去。

这边的羌族部队,前面是遭受汉军突骑兵不计代价的冲锋,后面却是在上演督战队不断砍死转身逃跑的士兵。

说白了,姚弋仲真的就是打红眼了,他预计只会强攻五天,超过五天还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就绝对会撤,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不会有。

既然连撤退的日期都算好了,姚弋仲肯定不会忘记估算可以牺牲掉多少人。他的承受底线是十万,再多就真的稍微一想就手脚发颤外加冷汗直冒。必须说的是,他预计牺牲掉的十万人之中,杂胡和晋人占了七成。

所谓将要牺牲的十万并没有算上之前的损失,前六天的攻势已经让姚弋仲折损掉接近九万人。折损也不是全数战死,直接阵亡的人该是有四万左右,余下是残废或暂时失去战斗力。占阵亡大头的是堵截汉军的骑兵援军那一边,光是被虎贲军歼灭的就有万余。

战事进程到了中午依然没有停下,相对而言东面是整场战事中烈度最低的区域,最惨重的不是北面,反而是一再被汉军突骑兵冲击的南面。

“刘彦哪来那么多的突骑兵?”姚弋仲太想不透了:“他怎么又舍得拿珍贵的突骑兵来这样消耗!”

南面战场的羌族部队已经崩溃了两次,要知道骑兵真的不计代价直接猛冲直撞,声势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并且对步兵造成的伤亡也小不到哪去,尤其是对遭受冲击的那一方造成的心理阴影更是难以描述。

“我们丢进去了接近一万三千人,汉军那边也不好受,该是损掉接近三千的突骑。”曹曜是石碣赵国的众多司马之一,而司马这个官职真不算低。他也是满脸的不理解:“我们是用杂兵去堆,他们拿精锐来换?”

姚弋仲很想乐观地往刘彦是被逼急了的方向想,可稍微琢磨一下却感觉很不对。

羌族大军是发动总攻了没有错,作为主攻的北面被牢牢挡在百步之外,其余几个佯攻的方向怎么看也没有靠近汉军营寨的可能。

再来是,姚弋仲刚才再一次得到汇报,两路外围的汉军都在发动猛攻,尤其是那一路以骑军为主的汉军已经连续突破呼延盛设立的两道拦截线。

【难道是这里的汉军是强弩之末?】姚弋仲真的猜不透被围的汉军有多少,他每次猜测一个数量在下一次交战又会被推翻,他有些拿捏不稳地想:【不是没有可能啊!严格封锁之下没有一兵一卒进入被围的汉军营寨,刘彦还会撒豆成兵不成!】

或许是觉得应该再逼一下,极可能再逼一下就能够摸清刘彦的底,姚弋仲一咬牙不但是在北面增加兵力,其余三面的佯攻也变了样。

姚弋仲的动作被汉军高层察觉时,除了刘彦还算镇定之外,几个谋士都是急火了。

“君上,我们的兵力劣势太明显了!”纪昌也不知道是想什么在自己吓自己,吓得额头满是冷汗,甚至说:“按照这样的趋势,君上……或许应当准备突围?”

其他人没说话,但看神态都是持相同的意思,他们一开始就觉得刘彦拿自己当饵太冒险,现在姚弋仲明显是发了疯的不计伤亡猛攻,就更加觉得哪怕是几万大军葬送在这里刘彦也不能有什么事。

“呵呵。”刘彦竟然还在笑,笑完又说:“消耗战?我喜欢啊!”

……分…割…线……

昨晚失眠,脑子有点空,码了六个小时才四千字。今天就这一章了。

第335章:杀死刘彦

有一点被姚弋仲不幸言中了,那就是刘彦真的可以变出士兵,只不过撒的不是豆子。

刘彦根本就不怕消耗战,尤其是当前这种僵持的消耗战,他甚至有一种心愿完成的愉悦感。

要知道一点,从不其城一战开始之前,刘彦就构思了一种战术,建造足够强度的防御工事,让敌军围着自己攻打,然后他在僵持之中不断暴兵拼消耗。这种战法让他稍微想一想就觉得带感,甚至有一种被戳中笑点的感觉,以至于想起来就乐。

一众人在为刘彦在安全担忧,却见刘彦还能笑得坦然,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佩服还是郁闷。

有一个处变不惊的君主自然是极好的事情,预示着君主有足够坚强的意志。这是一件令部下无比欣喜的事情,怎么看跟着这样的君主都会有美好的未来,不过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就此沉沦。

君主的坚强意志只能鼓励不能消磨,没人再提什么突围的事情,皆是集中精神思考怎么让战局变好一些。

北侧战场的汉军已经将进攻的羌族部队击溃到一百五十步之外,激烈的战斗让地面上尸首枕藉,更多一时间没有死去的伤兵在呻吟和哀嚎。

本来进攻没有效果反而被击退了是该暂时的退却,好重整旗鼓再战,但姚弋仲是真的疯了,不但严令被击溃的部队不准撤退,还进行了增兵。

姚弋仲是连羌族的精锐部队都不让撤出战场休整,对于杂兵更是不会管他们死活。他要的是激烈的进攻,想要彻底摸清刘彦手中到底还隐藏多少兵力。

知道被围的汉军究竟有多少对羌族部队这边无比重要,以至于不但北侧强攻不断,双方在五十步的范围内来回拉锯,每时每刻都有战士受创倒地。其余的三面也就东侧羌族部队难以使上力气,南侧和西侧从佯攻演变成了真正的进攻。

“一万不够就两万!”姚弋仲像是一头暴怒的老虎,狰狞吼道:“绝对不能出现缺口!”

投入战场的羌族部队一直都是七八万,要是战场有足够的空间甚至会更多,问题是东侧的汉军骑兵着实凶悍,上去多少羌族部队都要迎接汉军突骑兵不计伤亡的冲撞,导致那里双方的伤亡数量超过了北侧。

尹弼脸皮抽了抽,被提拔成为长史的责任感令他不得不说:“军主,东侧我们已经折损万余……”

“只要能够消耗敌军兵力,尤其是珍贵的突骑兵,伤亡算得上什么!”姚弋仲不知道刘彦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在乎的是:“汉军丢进去了三千珍贵的突骑兵,吾不信刘彦的人消耗不完!”

讲真不带假,别说是一万杂兵去换三千汉军精锐突骑兵,就是拿一万精锐去换,姚弋仲也认为是值得。

“刘彦这是自寻死路。”姚弋仲无比狰狞地笑说:“他们被包围,骑兵才是突围的主力。刘彦却是拿珍贵的突围主力来拼,想来是被逼急了。”

要是正常而言,姚弋仲那么说绝对没有什么错,但他偏偏遇上一个情况无比特殊的人。

按照羌族的将校来思考,刘彦拿出精锐突骑兵这么干,无论怎么样都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刘彦真的被逼急了,不计代价要打出一个缺口。

敌人想要的就是本方必须阻止的,用尽一切办法来阻止敌方想要达到的任何目标,此便是获得战争胜利的保证。

战事从清晨开始打,到了夜间依然没有停下。

主战场这边的天空云层被地面的火光倒映,只要视线没有被大山阻隔,远在数十里之外也能看得分明。

外围的两处战场,作为援军的两路汉军看似十分着急,也是一反常态连夜进攻。消息传达到主战场的姚弋仲处,使得羌族将校更加坚信刘彦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攻进汉军营寨取得胜利。

“有些奇怪的事情。”蒋英是东晋降于石碣赵国的一名将领,目前是个杂号司马。他困惑地说:“出现在战场的汉军……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长枪兵?”

首节 上一节 321/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