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324节

姚弋仲看着告辞而去的众人,再看向自己的第五子姚襄,说道:“你且准备一下,跟随妇孺老弱先退往黄河北岸。”

已经十四岁的姚襄吃惊道:“父亲,不用这样吧?不是已经快要攻到汉军的中心营寨,很快就会杀死或是俘虏刘彦了吗?”

“谨慎永远是不能缺少的心态,因为它姚家才会一直拥有荣华富贵。”姚弋仲的子嗣众多,姚襄的几个兄长在他看来并不足委以重任,其余的子嗣岁数却是太小,今次才带上可堪造就的姚襄。他走过去双手按住姚襄的双肩,严肃说:“任何一场战争没有真正分出胜败之前,不要失去谨慎之心,听清楚了吗?”

姚襄似懂非懂的点头。

父子两温情脉脉的时候,战场之上的厮杀依然继续,羌族大军连续不管昼夜地进行了三天,汉军从局面上看去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但付出极大伤亡的羌族部队状况又何尝能够好到哪去。

张貉乃石碣赵国的众多杂号将军之一,他曾经作为统领一支偏师的将军在夔安麾下效力,于南下进攻豫州获取不少战功。

石碣赵国的大将夔安已经在建武六年(公元340年)病死榻上,他那一系的将校则是被石虎进行拆分,像是张貉就被分配到了姚弋仲麾下。

今次的济南郡之战是张貉打过最艰苦和血腥的战役,仅是漯阴一处战场交战不足一个月已经出现十多万伤亡,要是算上汉军的损失怎么也有个十六七万,但战争的残酷程度并没有因为大量的伤亡产生而降低,反而是变得越来越残酷。

“那个位置再冲一下!”张貉手指的位置是被烧掉部分木栅栏的地方:“冲上去,要么杀进去,要么死在那里!”

自然会有传令兵前去向下发布命令,领取任务的队伍不会再发出呐喊,他们是从军官到士兵都一脸麻木。

也就是姚弋仲作为主帅,出战的也是以羌族人最多,要不换做其它军队,伤亡这么惨重早就该崩溃或是罢战。

谁让姚弋仲是羌族的总领袖,又谁让他在后面派出的羌族兵远比杂胡或晋人多,很大一部分抵消了杂胡和晋人的怨气,战事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汉军营寨的北侧已经被突破到最后一道防线,其余方位却不是那样,导致战场变成了一个从大范围看上去凹进了一大片。

要是从高空往下看,姚弋仲看到战场上的汉军控制区有如偃月,他绝对会被吓出一身的冷汗,并且毫不犹豫直接留下断后部队撤军。可惜的是姚弋仲不能飞,他目光所能及的地方仅仅是局部而无法纵观全军。

情势看上去对汉军极度不利,毕竟北面已经被攻到了最后一道防线,那么刘彦和汉军的高层现在是什么心情?

“就算再慢,姚弋仲也该获知我们的舰队出现在黄河。”刘彦无论怎么看都有些紧张,不是因为敌军马上就要杀到中军位置,是其它。他环视了一圈,又说:“姚弋仲会当机立断撤军,还是继续攻打?”

其余人,不管是文士还是将领,他们脸上的表情也好不到哪去。

“君上,还是太冒险了吧?”纪昌私下被不知道多少人恳求,只得再次劝道:“哪怕不突围,您……还是向后移动一下?”

桑虞接着话题说:“君上要让姚弋仲继续进攻,最好还是您带着大纛后退,造成一种咱们要坚持不住的错觉,会让姚弋仲更加坚定攻打下去。”

他们不是怕防线真的失守,之前的那些防线都是造成一种坚守不住的假象,甚至为了让假象看上去逼真都牺牲掉至少两千兵力。

在汉军营盘之内,众多的营帐其实是有伏兵,纪昌等人搞不清楚那些新出现的竟然是怎么回事,但士兵是真真实实的存在。恰恰是拥有至少一万六的精锐,让他们觉得防线不可能失守,再来是外围的援军也不是失去锐气,是飞鸽传书让减缓攻势。总的来讲,一切根本就是在掌握之内。

刘彦稍微想了想,自己后撤确实能够造成一种更真实的假象,吸引姚弋仲再继续攻打下去?他也就点头说道:“行吧。”,沉默了一下才又说:“你们下去部队安抚士卒,可别让不明真相的部队真的哗然。”

一直在犹豫中摇摆的姚弋仲,他思考了非常多的细节,总觉得有怪异的地方,可是一直没有能够抓住那灵光一闪。他正思考到一半,有人前来汇报,说是汉军的大纛后退,令他听了不由自主加快了心脏跳动的速度。

………………

非常久没有带孩子出去玩了,白天带孩子出去,预定是六点回家开始码字,结果现在还在路上堵着。

半路换老婆开车,荣誉是用手机码字,只能码这么多了,实在是抱歉。

第338章:最后的疯狂

人的一生总是在面临抉择,由众多的选择来构成一生的图谱,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到日后的命运。

姚弋仲现在就在面临可能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只不过他的决定将不止影响到自己和单一的家庭,将会决定数十万人,乃至于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汉军的精锐不见减少……”姚弋仲真的发觉到不对劲,他说:“整场战局看似汉军一直在节节败退,但……为什么他们的精锐死不完?”

能够军纪严明和悍不畏死就可以称作精锐,一般意义上来讲的话,一支队伍能够战至最后一人就不止是精锐那么简单,应当称呼为死士。

类似于死士的汉军士卒异常之多,不止有一支汉军战至最后一人仍不撤退,要不是亲眼所见,任何人都不会相信真的存在类似的军队。那已经不是悍不畏死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意志的体现。

姚弋仲觉得不对劲就在于此,汉军拥有那么多优秀的士兵,必然是拥有高尚理想或是可以为之赴死的理由。他可以理解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汉军,汉部才能在五年之内扩张到目前的规模。与这样的军队交战别想轻轻松松,但刘彦从一开始的举动就存在怪异。

“刘彦是在以自身为诱饵,诱使我们来攻。”姚弋仲好像抓住了什么灵光一闪,呢喃道:“大河之上出现的汉军舰队是要切断我们的后路,刘彦想要将我们吸引在此处……”

两个字出现在姚弋仲的脑海之中,那就是“全歼”。他命人铺开山川舆图,图的绘画无比简陋,但大致上还是将地形给画了出来。

“大河沿线,战场地形……”姚弋仲的手指在黄河上划过,手指点了点济水:“这是一片被两道水系夹在中间的狭长地形!”

发现了什么的姚弋仲额头开始出现冷汗,眼睛死死地盯着山川舆图,脸上的表情既是铁青也是纠结。他已经发现答案,十分确定刘彦就是要自身为饵,但那既是陷阱也是机会。

最后,姚弋仲什么都没有说,他是出了营帐骑马亲自赶往前线。

纵观战场,进攻与防御的双方,士兵在浴血奋战中不断有人倒在地上成为尸体。战死者的尸体和倒地的伤者,数量之多根本就是铺满了地面,以至于厮杀的双方士兵是踩着人体在拼命。

姚弋仲根本不在乎战事是否惨烈,他冒着危险抵近到足够的距离,瞪大了眼睛观看出战的汉军士卒。

“依然悍不畏死!”姚弋仲咬牙低吼:“他们的君王已经在向后逃跑,是什么理由让汉军依然保持这种旺盛的士气!?”

在姚弋仲观看不到的地方,汉军营寨深处的里面,营帐之内待着的士兵可看不到什么旺盛的士气,他们是被抽调下去的士卒,每一个人脸上都有着茫然和迟疑。

“我们这是在干什么?”成朔有足够多的困惑:“非禁卫军皆被调离战场,禁卫军在前线浴血苦战,是君上不信任我们?”

【……】王永用着怪怪的眼神扫视了左右的袍泽一圈,想道:【这群家伙不是该担忧战局吗?竟然在纠结这个。】

王永是徐州之战中从石碣赵国那边跳槽到汉军的一员,他是王基的家族成员,算是石碣三大家族中王氏一族对刘彦这边的投石问路。

刘彦先前带来了三万军队,非禁卫军的数量接近两万,半个月作战下来该是剩下一万四千人还有战斗力。

现如今,一万四千人除了一些强弩兵和弓箭手,余下全是待在非交战区。要说他们没有感到困惑绝对不可能,一个人脑袋里面可能就有一种想法,汇集起来最多的则是为什么他们被调离交战。

北面战场已经被攻到最后一条防线,不正是紧张到任何有用的人都该浴血奋战吗?被调上去参战的全是禁卫军,那么另外一些人真的会怀疑自己不被信任。

“君上这是要我们养精蓄锐!”斗阿闷闷地说:“可别想太多了。”

帐篷里都是军官,都是有地位和爵位的人,怎么都算是汉部第一批既得利益者。要说士兵会对战局的不利产生逃跑心理,他们这一批人则想的是怎么在战局中出力。

听着外面震天的喊杀声,帐篷内一时间安静下来。

战线之上,不管是倒下多少同伴,羌族的进攻部队依然是前仆后继。他们不得不如此,有督战队在后方砍杀崩溃逃跑者,那只能是满心麻木地向前冲,活下去应该是没有什么希望,能不能在死前杀死一名汉军士卒也心存迟疑,但他们的家人至少不会因为自己当了逃兵而被充作奴隶,甚至可以作为第一批撤往黄河北岸的人。

是的,姚弋仲已经在撤离老弱妇孺,那是对麾下士兵的一种安慰策略,让士兵心甘情愿去冲去杀去死。

姚弋仲就艳琴看着那些为了能够家人安全而甘愿冲锋拼死作战的士兵,看着他们或是倒在与汉军的近身肉搏,或是被箭矢射翻。

首节 上一节 324/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