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407节

八骏弩所指的是一种拉弦张力需要用八匹马(牛)的床弩,它是晋军绝对的犀利武器,一般是作为固定守城或是装载战船来使用,野战的时候因为八骏弩太过庞大不好运输。

汉军那边正在列装骑兵,少量人和马都装备板甲的突骑兵,更多的是只有骑士身穿皮甲的轻骑兵。

晋军这边在谢石下令之后开始摆弄八骏弩,每一台八骏弩由十二个晋军士卒来进行操作,它们被推或是畜力拉到谢石认为汉军会进行攻击的位置后方进行隐藏。

谢石除了安排八骏弩之外,还集中起了手头所有的骑兵,更是调动了一千的具装重步兵、两千弓弩手和一些必要的轻步兵,打算给汉军来一次当头棒喝。

双方都在进行战争准备的同时,作为最先上场的两军斥候已经进行激烈而又频繁的厮杀。汉军斥候当然是要摸清楚晋军的底细,晋军斥候则是作为阻击方,双方的鲜血洒在了一处处。

战局的真正开启是在汉军组织起了三千骑兵之后,他们分为三队成为一个三叉戟的阵型突出,后面是四千的各种步卒。

谢石发现汉军没有集中一处突破有些失望地对谢平说:“看来本将故意暴露的薄弱区没有成为汉军的主要突破点,八骏弩只能针对汉军的一部了。”

河滩的土质确实松软,马蹄子的每一次踩动都会陷进去半尺左右甚至更深,想要快速的移动起来只有到达土质相对坚硬的地段,导致的三千汉军的行动略略有些迟缓,可以给晋军足够的时间来调兵遣将。

“那小子还是欠缺经验啊。”桓温看着晋军方向,某些地段会有一些显得非常突兀的灌木丛:“就是不缺胆子,竟是将八骏弩运用在了野战。”

认真而言,不管是桓温或是袁乔,他们怎么可能会忘记晋军有八骏弩这一犀利床弩的存在。

谢石已经站立在高耸的巢车之上,看到推进中的汉军骑兵速度缓慢,脸上露出了开怀的笑容。他在想着,是不是该让其余部队做好出击准备,等待击溃汉军骑兵就从军营大举杀出,直接将立脚未稳的汉军赶下江。

同样站在巢车之上的谢平却是脸上难掩忧虑,他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谢石不同,年龄上有更多的阅历,从军时亦是有更多的交战经验,再来是清楚盛名之下的汉军恐怕不会好对付,想要一举驱赶或是逼入江中很不现实。

“小主人,汉军的舰队还在江边。”谢平不止一次的提醒了,眼见战事就要开打,再次劝说:“哪怕是能击溃试图突入内陆的汉军,我们的部队追击到汉军战船远程攻击可达距离,恐怕……”

“休再乱我军心。”谢石当然没有忘记汉军舰队那强悍的远程攻击能力,他满脸坚毅地说:“一旦击溃来攻汉军,我军必然士气大振,介时士卒勇气十足,正是用命卖力厮杀的时候。”

作为谢石按照的一处陷阱,那一路的汉军骑兵很快就将要抵达八骏弩的射程范围之内,他们抵近到接近三百步时,一阵阵苍凉的号角声响起,随后先是两侧的骑兵向外围散去,前导的骑兵则是卖力起踢起马腹或是拍打马屁股。

“八骏弩的射程并不一致,最远可达二百五十步。”桓温手里正拿着单筒望远镜在观察晋军,已经看到那些原本用草或是树枝叶盖起来的八骏弩露出那庞大的身躯:“应该是有五十台左右,每台一次发射三枝长槊,约两百个呼吸(大概四分钟)可以发射一次。”

袁乔对八骏弩的相关数据当然也是了然于胸,他放下手里的单筒望远镜,转后看向河滩区域,说道:“这片地形对我军来说太过拥挤,无论如何在天黑之前是应该扩展地形。”

“彦叔过于谨慎了。”桓温亦是放下单筒望远镜,像是饶痒痒似得摩擦着下巴的胡须,有那么点森然地说:“既然开战,自然是以击溃那小子的部队为目标。”

“……”袁乔有些发愣,他们才刚来好不好,全军将士乘坐了接近一个月的船,战马也还没有重新适应陆地,不由蹙眉:“会不会太冒险了一些?”

桓温笑而不语。他觉得袁乔这人有时候就是谨慎过头,晋军有床弩,汉军有车弩,派骑兵上去就是吸引谢石的全部注意力,用以掩盖隐蔽在推进步军中的那些车弩。

前方,露出真实面目的八骏弩已经在发射,它们的每一次发射都会闹出一阵很大的弓弦嘣动之声,射的也不是传统的巨弩,是一种长槊。

所谓的槊类似于矛和棒的混合体,前端是尖锐且锋利的扁长矛头,靠后一些的位置是一圈圆滚滚带有尖刺的钝器。这一类的兵器最开始其实是力大者用来作为步战的兵器,后面出现在骑将身上。必须说明的是,敢在骑马作战在时候使用马槊的话,绝对是一顶一的猛将,一般人可玩不转这兵器。

六十架八牛弩的骑射就像是战鼓被擂响一般,声音来得快去得也快,一百八十杆长槊在天空响着尖锐的破空之声,它们在飞射的同时,后面又八百强弩兵发射的弩箭亦是追随而上。

无论是什么远程武器从发射到命中都会有一个飞的过程,冷兵器时代的远程兵器可不是如枪械一样听响的瞬息之间就能抵达。在晋军发射八骏弩和强弩之后,汉军有大概四个呼吸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位置,一瞬间就是骑兵与骑兵之间尽可能地拉得更松散一些,但是保持向前推进的态势。

长槊与弩箭前后落下,刹那间带起了人的闷哼与战马的哀鸣,更是少不得一些没有命中目标的武器与地面产生的沉闷声响。

“敌军作战经验……很充足啊!”谢石此时此刻只感到失望,一切只因为晋军的远程攻击造成的战果比意料中要少非常多。他转头看向谢平,下令:“你亲自去指挥步军,定要牢牢地将敌军抵挡住!”

谢平口中应“诺”,低下脑袋的脸上是更为明显的忧虑神色。他其实是在想:【兵书是一回事,实战又是另一回事,小主人太过托大了。】

汉军骑兵并没有如包括谢石在内的晋军将士所想的那样直接突击,他们抵近到晋军工事约有百步的时候是向两侧让开,露出了抵近到二百八十步左右的汉军步卒。

站在巢车之上的谢石之前所有的注意力都是在那三叉戟阵型的汉军骑兵身上,虽然是有发现汉军的步军在抵近,可是脑子是一种下意识忽略的状态,直至他看到汉军的步阵中突然冒出密密麻麻的黑点升向天空,下一刻耳朵才听到一阵剧烈的“哗哗”之声。

“举盾!”谢石下意识喊出声,下一个举动是继续喊:“骑兵出动!”

晋军的装备肯定是要比胡人的武装好上不止一个档次,前阵的晋军士卒在谢石没有喊出声时已经举盾准备迎接箭雨的覆盖,一面面的盾牌还都是镶着铁皮的大家伙,可不是完全木材或是蒙皮弄出来的玩意。

晋军的骑兵是看到巢车之上的将旗信号才出动,他们当然没有可能是迎着箭雨而上,是从其它的方位出击。

“搞什么啊这是?”桓温看得一脸的懵,问袁乔:“他们主动出营寨了?”

袁乔表示自己也搞不懂谢石的指挥是什么套路,竟是要放弃自己的防御工事优势。

第420章:又不是过家家

晋军有骑兵短板,可是并不代表所有的晋军都是废物,要不然哪怕是有长江作为天堑,可是胡人也早该灭掉东晋小朝廷。

真实而言的是,一旦晋军被正确的人指挥的话,那么晋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其实很值得期待,尤其是在步军对阵的作战上面。而这个其实就是华夏文明的一种特性,步战以阵型作为协调枢纽,不自行崩溃败仗会有,但是输的连底裤都掉了比较少见。

桓温看到晋军有骑兵出动是一种诧异的态度,东晋小朝廷有二十万的正规军,二十万之中骑兵仅是有两万不到,其中算是突骑兵的晋军数量则更少。可他看到了什么?出寨的晋军骑兵人披着扎甲,战马的前半身也有鱼鳞甲,不是突骑兵又是什么。

晋军的骑兵出寨而战是汉军所没有想到的,哪怕是桓温调动本方骑兵与之接战也会存在迟缓,那样只能是眼睁睁看着晋军的突骑兵冲向汉军还在推进的步阵而去。

大约一千晋军突骑兵已经在呐喊,混搭着马蹄声滚滚向前,他们突出之后在踏蹄驰骋中慢慢变成一个传统骑兵冲锋的锋矢阵,顶在最前方的晋军骑士高高举起小圆盾准备防御箭矢,稍微后面一些的晋军骑士则是手持强弩成四十五度角准备射击。

推进的汉军步阵停下,位于前方的塔盾兵和长枪兵在军官一阵阵的呼喊声中,塔盾兵忙碌着互搭盾牌组织盾墙,长枪兵则是用自己的武器伸出盾墙的空隙,很快就有盾墙和一片尖刺之林出现。

在盾墙后方,弓弩手迅速地散开,每一个人都是在等待射击的命令。

汉军步阵中的车弩重新调整射击方向,差不多是他们做好准备成为待命状态,阵中的强弩兵已经听从军官的口令扣动扳机,那是一种手中传来强劲的后坐力,随后一阵阵的弓弦嘣动声以及尖锐的破空声响彻,随后密密麻麻的弩箭布满了天空。

出击的晋军骑兵却是绕了个弯,成为一种半圆形堪堪大部分冲出汉军发射的弩箭区域,仅仅是尾巴部分被“啃掉”一小部分,随后又利用速度的优势迂回,他们整个行动的路线就像是一条蛇的姿态。

“不是朝廷武将。”桓温知道东晋小朝廷的正规军是什么德性,他说:“是谢氏的私兵。”

长江以南的家族私兵与朝廷正规军不一样,家族私兵又存在一定的区别,例如朝廷的正规军和一部分家族私兵不在战争状态需要屯田,可有一些家族私兵是不事生产只锻炼杀人技巧,像是庾氏、谢氏、桓氏、王氏都有类似的私兵,不过数量上肯定有限,还都是精锐骑兵。

晋军骑兵的蛇姿态游动很滑溜,他们一直试图靠近自己骑射的距离,一再尝试之下却是始终没有机会,那是因为汉军强弩的射击频率远远比谢石想象的要快非常多,他们难以承受巨大的伤亡代价而仅仅是为了靠近之后进行骑射。

“鸣金让骑兵撤!”谢石脸上终于没有了微笑,换成了满满的肃然,既是疑惑也是惊悚:“汉军的强弩为什么能射得这么快?”

晋军的强弩发射之后装填需要大约四十个呼***锐),那是一种完全依靠人力手拉或是脚蹬的强弩。

汉军的强弩发射频率是大约十五个呼吸一轮,主要是弩装上了一种绞盘的部件。

若说晋军强弩和汉军强弩的装填时间存在巨大差距的话,还有汉军采用一种类似于“三段射”的箭阵规则,射击频率上面自然而然会超乎想象,不过想要采取类似的箭阵技术要有足够的强弩兵数量优势。

谢石下令让己方骑兵撤虽说及时,可是他们小瞧了汉军对骑兵的运用,更是对汉军强弩射击速度的错误判断。

一开始就有汉军骑兵在向出击的晋军骑兵运动,他们所处的地形虽然对骑兵速度有限制,可绝对不应该是那么慢,完全是在观察晋军骑兵的行动方位,又是在等待己方步军的信号。

密密麻麻的箭矢不再是追着进军骑兵射,是覆盖一些晋军骑兵可能退却的方位,逼着晋军骑兵不得不选择那些没有被覆盖的位置移动,随后撞上了迎面而来的汉军骑兵。

首节 上一节 407/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